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人生第一道——百善孝为先

人生第一道——百善孝为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3 更新时间:2024/1/4 16:14:19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感恩。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很多人、很多事,其咎盖源于不会、不愿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甚至仅仅是对自己没有敌意的人。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亲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让生活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息,爱的味道。

现代社会,我们有几个人真正做到知恩报恩呢?我们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就受到大大小小的恩惠啊!特别是父母的大爱无私,无微不至,但许许多多的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啊?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团结互助互爱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只有拥有这种优秀品质,我们才能有结合起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所以,我们要懂得知恩报恩。

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恩情最深的莫过于父母。从嗷嗷待哺到蹒跚迈步,是父母养育了我们:从身处困境,低靡困惑到坚定信念踌躇满志,我们每一次的沉浮无不牵动着父母的心。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的悉心关怀,百般爱护,千倍叮嘱,万倍辛苦的抚养下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渐渐长成一个散发青春与活力的少年。

人类社会,生老病死,代代相传。今日我们为人子女,明日我们也会成为孩子的父母。这代代相传,不但是血脉的延续传承,也是“知恩、念恩、报恩”的永续循环。父母于我们的大爱,是对我们永世的恩德。知恩,就是我们要能认识得到、体会得到父母的恩德;念恩,就是要时时感念父母的亲情关爱,时刻铭记、终身不忘;报恩,是将对恩德的认识、感念和感谢落实到行动上,以实际行为去报答父母。古语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及俗语说的“当家方知盐米贵,养子才报父母恩”,讲的都是“知恩、念恩、报恩”的道理。

虽然父母对我们倾注了所有的心血而不求回报,但我们却不能不怀“知恩、念恩、报恩”之心,虽无法回报“三春晖”于万一,也应当用足“寸草心”。父母无私的爱着我们,那么我们首先应该更加爱自己,管好自己,做一个正直善良、自立自强、积极上进的人,不要再依赖父母,不要再让父母操心;父母无私的爱着我们,那么我们也更应该去关爱我们的子女,“养子才报父母恩”。我们要像父母爱我们一样去爱我们的子女,这既是薪火相传,也是对父母的孝道;父母无私的爱着我们,那么我们还应该更加努力的让父母的生活过的更好。尽我们的所能,去为父母提供养老所需的物质条件,去嘘寒问暖,去沟通情感。父母在乎的,不是吃荤吃素,也不是穿绸穿麻,而是心灵是否祥和和宁静。粗茶淡饭、棉麻衣衫,平静生活、与人为善,这就是父母想要的生活,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

人生在世,与我们相处的,除了父母,还有妻儿、亲朋好友、师长、同事、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以及路人甲乙丙丁等等。对父母,我们是常怀“知恩、念恩、报恩”之心,那么对其他人呢,是否也应该如此?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先明白如理解这个“恩”的含义。我们一提起恩这个字,往往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仇、怨等与之意思相反的词。所谓恩怨分明,别人对我好,我就以恩待之;别人对我不好,甚至伤害我,我就对之以恨、以怨,甚而报复,由是恩恩怨怨,相报何时了?其实,这皆是世人的愚痴造成的。世界本身充满矛盾,阴阳交替,因果循环,事物都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我们应该知道,是非本无变,所变的,恰恰是我们的心。试想,如果我们能以最包容的心,以正反两面的眼光去面对世界、看待事物,那么就会万事皆好事,万物皆可爱之物。

父母妻儿爱我们,我们以恩待之;师长、上级严格要求我们,是对我们的好,我们以恩待之;伙伴、下属讥讽、怨恨我们,是对我们不解,说明我们没有取信于人,促我们更完美,我们以恩待之;对手、敌人攻击、迫害我们,是对我们的捶打和挖掘,是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逼迫我们警醒前行,我们以恩待之;陌生路人共同奋斗、创造神会财富,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的条件,我们同样要以恩待之。由此而论,人生在世,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恩怨相交。父母于我有恩,他人亦于我有恩,则人人皆可为我父母,我亦可为他人父母。以感恩的心,造就全世界的爱,这就是和谐,就是圆满。

常怀“知恩、念恩、报恩”之心,究其实质,乃是要我们常怀善之心,悲悯之心,菩提之心。

常怀向善之心,上善若水,以平等、善意的心态去面对世界,去待人接物,公正善良,不欺不骗;

常怀悲悯之心,悲天悯人,以包容、宽恕的心态去对待世间万物,对社会的不公、他人的欺心恶行报之以宽容、仁恕;

常怀菩提之心,超脱尘世,以出世的心态,入世做事情,去帮助他人、行善积德,去劝导、教诲、警示他人、弃恶从善,去团结他人,齐心协力,共同创建和谐世界。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史上十大武打功夫明星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李小龙(赤诚) 李小龙是以电影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功夫的先驱者之一,是“发扬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 是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上的奇才,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被誉为“功夫之王”、“武之圣者”。 李小

  •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在中国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争取“男女平等”游行集会以来,至

  • 德国人的七种品质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德意志,经过世界第一,第二次数百年的世界大战,直到今天,仍屹立在世界强国之列。德国人民所具备的品质,的确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希望你能认真读完,对比对比自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1、讲究秩序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讲究秩序的民族。接触过德国人、或是去德国观光访问过的人对此都有深刻的印象。在德国大到庆典、展

  • 探索历史上的“汗血宝马”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1969年,甘肃武威出土了一件威武的铜奔马,此马三足凌空,气势夺人,郭沫若将它定名为“马踏飞燕”。据考证,“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极品青铜器物,距今约1800年。这件铜奔马的原型,便是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汗血宝马。我国古代,曾将汗血宝马称为天马、大宛马(

  • 中国各种车牌所在地标示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车辆号牌也被称为车辆牌照或车牌。车辆号牌是两面分别悬挂在车子前后的板材,通常使用的材质是铝、塑料或贴纸,在板上会显示有关车子的登记号码、登记地区或其他的基本资料。车牌是对各车的编号,通过车牌可以知道车所属省、市、县,车管所根据车牌可以查到车的主人。形状以美国、日本的长方形或是欧洲、中国大陆使用的长

  • 世界上25个国家国旗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logo,里面包含了历史和信仰,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国家崇尚的品格和气质。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不同国家国旗的不同含义吧。1、美国国旗 50颗小星代表了美国的50个州,而13条宽带则象征着美国最早建国时的13个州。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真理,蓝色则象征正义。2、英国国旗 旗中带白边的红色正

  • 爱是一种习惯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爱情其实是一种习惯,你习惯生活中有他,他习惯生活中有你。两个人相处久了,自然会彼此依赖。有人常说其实我真的不喜欢某人,只是生活中早已习惯了他,好像不能没有他。殊不知爱情本身就是一种习惯,不是不爱,是爱在其中,迷在其中。 爱情的最初都是盲目的,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不清楚是否爱对方,对方究竟哪里吸引了

  • 心静如水,依物随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庄子曰: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所谓,心静,自然凉! 听说过:禅的最高境地是无声;音乐的最高境地是无词;爱的最高境地是无言;生活的最高境地是理解;朋友的最高境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那么,是否人的最高境地是心静?心静如水,依物随形,只

  • 心悦则觉物美,心悲则感事哀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每天早上睁开眼睛,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每一分钟都是那么可贵,你要努力工作,你要尽情的享受生活,你要尽情地爱人、爱父母,、爱家人、爱朋友,好像从来不会受伤害一样。来人间一趟,长短不重要,重要的是,快乐的生活,追求生命的质量,在有限的生命里,弹奏出美丽的乐章。 “心悦则觉物美,心悲

  • 全球十大著名手表品牌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1、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 创立于1839年的百达翡丽是瑞士现存惟一一家完全由家族独立经营的钟表制造商。百达翡丽表一向重视外形设计与制作工序,制表工序全部在日内瓦原厂完成,是全球众多品牌表中惟一一家全部机芯获“日内瓦优质印记”(GenevaSeal)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