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娘娘庙和大觉寺的传说

娘娘庙和大觉寺的传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080 更新时间:2024/1/26 8:06:00

北京城有个大觉寺,相传是大明朝修建的,凡去北京见过这寺的,都夸这寺威风、漂亮。咱界首城也有个大觉寺,听说比北京的还早一千多年哩。不过,知道这个大觉寺的人现在就不多了。界首城北五十里有个娘娘庙,娘娘庙南边百步之遥有个大觉寺,这俩寺庙咋离恁近?啥时候修的?名字咋起的恁古怪?这还要牵涉到一段关于汉光武帝刘秀的传说。

刘秀讨伐荒婬无道的王莽,没想到昆陽大战一败涂地,落荒而逃。这一天,刘秀正在行走又听到后面马蹄嘚嘚,人声嘈杂。回头一看,尘土飞扬,原来是王莽的兵又撵上来了。眼看前不着村,后不挨店,一马平川,无处藏身,把刘秀急得浑身是汗。就在这时,他看见前边有片菜园,菜园里有个茅庵,旁边有个辘轳井,井边种了几沟韭菜,有个村姑在那掐韭菜花。看这村姑也不过十七八岁,一身布衣,聪明伶俐。眼看追兵将至,刘秀哪顾得许多,紧走几步,走进菜园,深施一礼说道:“大姐救命!”村姑抬头一看,见前面站着一个小将军,浑身淌汗,气喘吁吁,后有人马急追而来。这村姑动了恻隐之心,急中生智,起身手扶辘轳把,对刘秀说:“你抓着井绳下去,井水下二尺有个井盘,你站在井盘上不会淹住的。我在上面只管打水,你可千万不要吱声。”说完叫刘秀下去,村姑只管打水浇菜。

转眼间,王莽的追兵来到。那走在前面的一员偏将朝村姑喊道:“哎,浇菜的,可看见有人从这里跑过去没有?”村姑说:“没有!”旁边一个小兵说:“这方圆左右,多远没有人家,刘秀跑到这里不见了,一定是藏到这个茅庵里了。”“对,搜!”上来几个小兵,只把这个茅庵折腾来折腾去,也没见刘秀的影子。村姑撇了撇嘴说:“刚才好像有个人往那边跑了。”说完手往北边庄上一指。偏将把手往那边一挥说:“走,往那边追。”

等到王莽的追兵走远,村姑忙把刘秀从井里拉上来,问道:“小将军何处人士,姓啥名谁,他们为啥要抓你?”刘秀说:“我乃南陽刘秀,起兵伐贼。没想到昆陽一战,败给了王莽老儿,多亏大姐救命,请问恩人名姓,此处又是什么地方?”村姑道:“将军举义旗,伐无道,以身报国,可钦可敬。此处名唤老鸹店。我名巧姑,自幼父母双亡,跟着我爷爷生活。不想爷爷病故了,撇下我一人苦度光陰。”说着说着,不由一阵心酸。

正说话之间,只听见王莽的人马,熙熙攘攘地又拐了回来。刘秀还要去下井,巧姑忙拦住他说:“这回你尽管放心地藏这茅庵里吧。”说完巧姑竟只管自己去摇辘轳浇菜去了。等到王莽的兵拐回来,那偏将说:“刚才这个小丫头骗了我们,刘秀一定是被她藏起来了,说不定就在这个井里藏着哩。”一帮人呼啦把井围住了。偏将把刀一挥说道:“小丫头,快说,你把刘秀藏哪去了!是不是在这井里?”巧姑说:“俺不管他铁锈、铜锈、琉璃锈哩,俺一个女孩家,你们三番两次地来跟俺要人,不是存心糟蹋俺吗?今后可叫俺咋做人哩?”说完就要大哭。那些士兵往井里看看,只见一潭清水,闪闪发光,哪有刘秀的影子,只好撤兵走了。

刘秀这时从茅庵里走出来,说道:“大姐,刚才你为何不让我再藏到井里了?”巧姑说:“孙武子说过‘兵不厌诈’。他们看我不离井口半步,就料定如果有人,就该在井里。茅庵刚才翻了个底,哪能会想到里面有人。”只说得刘秀心服口服,心想这女子不得了,又一想,菜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更何况男女授受不亲,我还是快走为佳。随即倒地便拜,说:“大姐救我一命,我永世不忘。常言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倘若刘秀不死,定报救命之恩。”说完起身要走,不想一站没站起来,只觉得下肢麻木,双腿疼痛,“哎呀”一声,倒在地上。

原来刘秀刚出一身汗,又经那井水一浸,受了风寒,半身瘫痪了。巧姑忙上前一把拉住他说道:“是我误了将军。你这是骤受风寒,邪入肌表所至。不过你也不必难过,当年我爷爷是这一方的名医,治这风寒温痹俺有祖传秘方。赶明日我给你拾一副药吃吃,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包管治好。”巧姑当即把刘秀安置在菜园里,就回家抓药煎熬。

那刘秀天天服药,只觉得浑身发热,寒气外流,病情日渐好转。巧姑也天天煎汤熬药,送茶送饭,前来看望。一天巧姑又来送饭,刘秀说:“大姐,这《孙武子兵法》只听人说,未见世传,大姐何以知道?”巧姑说:“俺家里就有一部哩。”“真的?”刘秀有些不相信。“真的,不信我马上拿来给你看看。”说完转身回家。不大一会儿,手提一个花包袱来了,打开一看,是一捆竹简,上刻着《孙武子兵法》。刘秀大惊:“没想到此处竟有这样的宝物,这是从哪得来的?”巧姑说:“这南边八里路有个新陽城,是战国时诸侯分封之地。当年我爷爷在城墙根挖草药,挖出一口坛子,内藏此物。我爷爷说这是稀世珍宝。将军闲来无事,就给你消遣消遣吧。”那刘秀如获至宝,自此,一边服药治病,一边日夜攻读。那巧姑有时也来添油拨灯,刘秀自是感激不尽。

转眼月余,刘秀读完了这部兵法,只感到心里豁然开朗,如大梦初醒,将那书里所写的用兵布阵之法,记得滚瓜烂熟。这一天,巧姑又来送饭。刘秀说:“大姐,我的病好了,书也读完了。我想明日就走,去南陽访将,重整旗鼓,再讨伐王莽,重振大汉江山。”巧姑口里虽然答应,心中却有些不舍。

第二天,刘秀出门上路,巧姑又拎着那个花包袱送至村头。眼下已是十月天气,但见西风落叶,霜打枯草,北雁南飞,巧姑眼泪在眼窝里直流淌,对刘秀说:“将军此去,不知还有多少风险,望多多保重。这部兵法,埋没在民间就可惜了,还是送给你吧。”当即双手递过兵书。刘秀忙推辞道:“君子不夺人之所爱。此乃你家传珍宝,我怎能拿走。”见推辞不掉,刘秀又说:“也罢,既然是大姐执意要送给我,我也只好拿着了。我也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大姐待我恩重如山,情深意厚,日后我刘秀不得帝便罢,若得帝愿和大姐结成连理,共度百年,不知大姐允或不允?”说着,从腰里解下玉佩一只,“大姐如若答应,就接下这只玉佩,作为信物。”巧姑当时羞红了脸,转过身去,一只手拿手绢捂住脸,一只手背过去接了那只玉佩。

刘秀去南陽访得岑彭、武汉、邓禹马武几员上将,又加上一部《孙武子兵法》在手,不几年就打败了王莽,在洛陽登基称帝。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那刘秀终日有饮不完的美酒玉液,看不尽的轻歌曼舞,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宫娥彩女成群结队,哪还记得巧姑救命之事。一日,刘秀心血来潮,想御驾出巡,看看民间风情,来到了光武。

天子出京,动地惊天。老百姓哪个不想瞧瞧热闹。光武街上人山人海,就连巧姑也和姐妹们一起来看热闹。女孩子心细眼尖,一眼就看出了当今天子正是当年菜园讨救之人,心想:这人既已当了皇帝,又未迎俺进宫,想是他忘恩负义。可惜俺巧姑,深闺独守,望穿秋水,盼来个无义之人。想吧,从怀中拿出那块玉佩,“忽”地一下子冲到当街上,拉住车辇,将玉佩“唰”地摔在地上。御林军以为有人行刺,唯恐惊驾,慌忙阻拦,那巧姑抽身又从人缝里挤了出去。刘秀见前头一阵混乱,忙问常随官是怎么回事。常随官禀报说:“一年轻女子将一块玉佩摔碎在御前,就跑了。”刘秀忽然心里一动,忙说:“将玉佩捡来我看看。”常随官呈上玉佩碎片,刘秀一看,正是自己当年亲手所赠之物,不由想起当年这段旧情,忙传旨:“带上凤冠霞帔,满朝銮驾,接摔玉之人进宫。”

巧姑挤出人群,一口气跑到家里,越想越气,恨自己瞎了眼睛,这真是好心无好报,苦水自己咽。随即抽出纱巾一条,往梁上一系,寻了无常。等常随官来到时,巧姑已经断气了,便急忙飞报刘秀。刘秀想起当年救命治病拨灯赠书之情,不由心中一阵难过,忍悲含泪传圣旨一道,命马武在巧姑家修一座庙,叫娘娘庙,塑上巧姑金身,每日香火供奉。当年在大菜园里苦读兵书,如大梦初醒,就在那里又修一座大觉寺,供上当年读过的竹简。

如今,两座寺庙早已不存在了,巧姑的故事还在人们口中流传着。大觉寺已改成学校,不是当年的模样了。当年刘秀读过的竹简早已不知下落,但要是从那里经过,倒是能听见琅琅书声呢。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苏轼对联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野史秘闻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他少年得志,不免有些飘飘然。曾书一联贴于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正当他洋洋得意时,被路经此地的某翁难住,顿时满面通红,羞愧万分,忙施礼认错,并立即将原联上下句前各加两字变作: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对联故事苏轼在杭州做了三年知府,政

  • 李白醉写吓蛮书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野史秘闻

    唐代有一个皇帝叫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唐玄宗当皇帝时,国内有一个大才子,大诗人,名叫李白。李白长得姿容秀美,清奇飘逸,有超然出世的风度。 10 岁时,他就精通书法和历史,作起文章来,一挥而就,不加点缀,人人都说他锦心绣口,聪明绝顶,是神仙降生,所以又叫他李谪仙,他自称为青莲居士。 李白一

  • 姜子牙与筷子的民间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野史秘闻

    传说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一件也不会干,所以十分穷困。他老婆实在无法跟他过苦日子,就想将他害死另嫁他人。 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你饿了吧?我给你烧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确实饿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飞来一只鸟,啄了他一口。他疼得“啊呀”一声,肉没吃成,忙去赶鸟。当

  • 地下宝库的国王科沃拉达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从前有个寡妇 ,她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母亲待人和气,女儿却骄傲过人。 许多小伙子都来向她求婚,但是那女儿一个也看不上。对她求婚的小伙子越多,她的骄傲劲儿便越发厉害。有一回,母亲半夜惊醒,心事重重地不能入睡,她连忙取下墙上的念珠祈祷,为那使她十分头疼的女儿的幸福祈祷。 她顺便瞧了正在熟睡的女儿一

  • 骊山和骊山老母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相传在很早的时候,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间只听得轰隆隆一阵巨响,天的一角塌了下来, 日月星辰也都失去了光亮,使得好好的一个人间,一下子变成了昼夜难分、混混浊浊的一片。天火烧着了所有的山林村舍,一些毒蛇猛兽也都乘机跑了出来,到处残害生灵,人们遭受到一场严重的灾难。当时有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骊山老母

  • 崔府君及其崔府君庙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野史秘闻

    崔府君庙,唐宋期间在河北各地民间极为有名。相传崔府君在世时,昼理阳,夜治阴。死后主幽冥之神,或列为东岳大帝之辅佐。 崔府君,姓崔名珏,字子玉,唐乐平人。其父崔让,乐善好施,年近五十,膝下无子,遂与其妻同往北岳祠祷祝求子。是夜,"梦岱岳神赐以双玉",令吞食。以此,崔夫人十月怀胎,于隋大业三年(60

  • 三将坛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野史秘闻

    世上许多东西,没看到的时候,很想去看,看了以后,心里又颇不平静。三将坛就属其中之一。 “三将坛”,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部将龚、刘、杨三将的牺牲地,后人为纪念而建,当地老百姓称其为“三将公王”。它孤零零地撂在闽西朋口镇王城村郊野的田埂边上,是由几块 石头简易砌起来的石冢,占地不足2平方米,周遭荒草蓬

  • 朱元璋起义与月饼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野史秘闻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

  • 宋五嫂与醋溜鱼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野史秘闻

    醋溜鱼发源于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西湖醋溜鱼,相传是宋五嫂遗制。”(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宋五嫂是南宋初年的民间妇女,原籍北宋京师东京(今河南开封),以经营酒肴为业,精于烹饪,尤其擅长制作鱼菜。 靖康元年(公元一一二六年),金兵大举南侵,都城陷落,钦、徽两帝被掳北去,北宋王朝宣告灭亡

  • 蔡伦与姑田漂白纸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野史秘闻

    相传,清乾隆年间(1750),连城姑田元甲村有一名叫蒋少林的农民,出门去邵武做工谋生,看到当地人用竹麻造纸,想到家乡竹林成片,便虚心向造纸师傅请教,整整三年,学会了造纸功夫才回家。蒋少林回乡后,便上山砍竹、挖塘、搭场,着手生产,但造出来的纸张又黄又粗,销路不佳,心里纳闷。一天傍晚,大雨滂沱,雷声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