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梁祝化蝶的传说故事

梁祝化蝶的传说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12 更新时间:2024/1/24 4:28:17

相传东晋时,曾任府台的祝员外有八子一女。小女九妹,名叫祝英台。祝英台想去杭州城求学,又恐父亲阻拦,她便打扮成一位占卦先生,祝员外竟一点也看不出破绽,便同意女儿去杭州城读书。谁知这件事却引起了祝英台嫂子的妒嫉。

祝英台的嫂子也是出身名门闺秀,论品貌、才学,与祝英台不相上下。现在听说英台要去读书,很不服气,妒嫉之心便油然而生。她笑吟吟地上前对祝员外说:“公公,姑娘此去一举双得,实在可喜可贺。”祝员外听了,不解地问:“何谓一举双得?”

“公公,凭姑娘这般聪明伶俐,读上三年书,便是一个‘女状元’,这是一得。”

“那二得呢?”祝员外捋着胡子得意地问。嫂子望一望站在一旁的祝英台,用手掩着嘴低声一笑道:“公公,恕媳妇直心直肚肠,说出来公公和姑娘不要见怪。姑娘三年杭州城归来,祝家门庭还可以抱上一个白白胖胖的外孙皇帝呢!这不是二得嘛!”

英台听了不觉满脸绯红,又羞又气,嫂子从中作梗使刁,实在欺人太甚。可是祝英台要去杭州城求学的志很坚定。她见嫂嫂这样戏弄她,忽然抬头一看,只见搁几上放着一只高脚花瓶,就二话不说,转身来到了花园,采了一朵活鲜鲜的牡丹,插到了那只花瓶内,并对祝员外说:“父亲,女儿出外读书,一定洁身自爱,今天以这朵牡丹花向父亲赌咒,如果我在杭州城没有守住身子,这花便死在瓶内;如果我在杭州城洁白无瑕,这花一定鲜艳不败。”

祝员外听了,不由满意得直点头,说:“我女儿岂是等闲之辈?作父亲的准你去杭州城求学就是了,希望你早去早归,处处保重。”

第二天,英台和侍女银心女扮男装,高高兴兴赴杭州城读书去了。

祝英台走后,她嫂子经常去察看那朵牡丹。说也奇怪,三月半载都过去了,牡丹花还是鲜艳如常。后来,她心生一计,偷偷把瓶内的水换上了滚烫的开水,以为第二天牡丹花会必死无疑。哪知过了几天,那枝牡丹不但没有枯死,还发出阵阵幽香。嫂子惊得目瞪口呆,觉得此事非比寻常,便再也不敢打这牡丹的坏主意了。直到以后,整整三年过去了,到后来英台读书回到家里,那朵牡丹花还活鲜鲜的同原来的一样。

话说,英台和丫环银心从上出发,穿过杏花村,过了桃花店,在一座桥的桥头遇见了一位从会稽山去杭州城求学的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志同道合,于是结成了金兰朋友,并以兄弟相称。这天晚上,他们在旅店住宿,既是兄弟,于是就同床而眠。山伯因旅途困顿,脱衣倒头便睡。他一觉醒来,但见英台还坐在一旁看书。山伯催道:“贤弟,保重身体要紧,还不快点安寝!”英台说:“你睡吧,我不打算睡了。”

“为什么呢?”山伯好生奇怪地问。

“梁兄你有所不知,我晚上睡觉脾气很怪,一旦入睡,不准任何人碰,如果被人碰一下,就会头痛欲裂,所以我还是不要睡的好。”

山伯说:“贤弟,人怎能不睡觉呢,既然不能碰你,我加倍小心就是了。”

“梁兄既然这样说,我遵命就是了,只是我们中间必须放上一杯水,用以作为界线,你看怎么样呢?”梁山伯连声说好,并且亲自打来一杯水放在床铺中间,英台这才和衣躺下。

“贤弟,你睡觉为何不脱衣衫?”山伯看到英台和衣而睡,就又不解地问。

“梁兄你有所不知,我自幼多病,特别怕冷,母亲专门给我做了件衬衫,上面有三百颗纽扣,如果颗颗解开,恐怕天明也来不及的,所以我每晚都是和衣而睡的。”祝英台一本正经地回复梁山伯。梁山伯都信以为真。

从此,祝英台和梁山伯虽然同床共眠,但忠厚老实的梁山伯一点也看不出英台是女儿身。

祝英台和梁山伯双双赶到杭州城拜见先生。那天,先生正端坐在学堂上,只见两人一前一后进门,前面的山伯是左脚进的门。后边的英台是右脚进的门,先生看了,心中暗自对英台产生了怀疑。

后来,先生对英台细细观察,又发现了不少破绽之处。特别是课间休息时,其他学生都一窝峰去厕所解手,惟有英台绝不肯与众人一齐同去,有好几次,祝英台去解手时,其他学生也跟着去,祝英台虽然憋得满脸通红,却推说不去了。

先生猜中了其中原委,一天,在课堂上宣布说:“从今天开始,立一个规矩:学生如要去厕解手,都要轮流进去;一人在内,挂牌示意;谁坏了规矩,重责不饶。”众学生虽然莫明其妙,但只得遵守这个规矩。

花开花落,光阴似箭。山伯、英台在杭州城求学,转眼三个年头过去了,英台已经十分思念父母了,再说总是女扮男装也有许多不便,在征得先生同意之后,祝英台决定回一次家。www.gs5000.cn

英台与山伯三年同窗共床,一旦离别,心中有说不出的离愁别绪,便取出花笺,写了一首诗赠给山伯,诗曰:

忆昔初上杭州城,

与兄陌路两相逢。

来时龙山梅方白,

去日娥江花正红。

三载兄长随左右,

谁知一旦分西东。

与君暂且相分袂,

未审何时会玉容?

山伯接过,逐句细品,想起同窗友情,早已潸然泪下,他也取花笺一张,题诗一首:

当日辞亲谒道宗,

草桥路遇与君逢。

来时莺啭杨枝绿,

三载共窗同日夜,

一朝芸馆别西东。

离情绵绵车难载,

怕看柳枝恋春风。

山伯题诗毕,与英台说:“为兄送你一程。”于是两人出了学堂,往钱塘大道而来。一路上虽然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但两人无心无绪,依依难舍。不久来到了草桥关,英台不免又触景生情,无限感伤,她拉住山伯说:“有道是‘送君千里终有别’,梁兄请留步,这里我吟诗一首送给你。”说着,吟诗道:

偶逢草桥结义来,

百花三度放春苔。

惟有玉梅心耐冷,

不将春意私自开。

山伯听了,但觉诗意十分含蓄,又不解其意,也和了一首诗:

三年共学两情投,

玩月吟风思最幽。

今日别离肠欲断,

会期准约在来秋。

英台听得泪流满面,说道:“梁兄,我家有个小妹子,年方十六,今天我亲口许配与你,约你在来年三七二八月,请你前来我家说亲,希望梁兄千万不要错过了这段姻缘。”英台说完,便和梁山伯挥泪作别。

英台回家后不久,祝员外就作主把她许配给了余姚的一位豪富马才。

再说梁山伯回学堂后,有一天将英台的诗拿来,请求先生指教。先生一看祝英台的诗暗露着挚爱的真情,就觉察出英台肯定是女儿身,就把实情告诉了梁山伯。经先生的指点,梁山伯这才恍然大悟。当学业完成后,梁山伯喜气冲冲地赶往上虞祝家庄时,英台已经是马家的人了。山伯悔恨交加,回家后茶不思来饭不香,身体渐渐垮了。后来虽然被人荐举,去担任鄞县的县令。但由于他对英台的相思太刻骨了,这样不到一年,便得病身亡了。

一次,英台乘船外出,来至鄞县地界,突然平静的河水波浪滔天,航船颠簸得非常厉害,都快要沉下去的样子。英台只好带着银心上了岸,只见江边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写道:“会稽梁山伯之墓”。英台一看,泪如泉涌,她双膝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直哭得天旋地转,飞沙走石,瞬时间大雨倾盆而下,雷电交加。骤然一声巨响,天崩地裂,只见山伯的坟墓裂开了。英台见如此,大喊一声:“梁兄,英台来了!”说完,一跳就跃进了那裂口当中。

裂口闭合之后,雨过天晴,一道彩虹下,有一对硕大无比的彩蝶在山伯墓前翩翩起舞。银心仔细一看,那蝴蝶的花纹分明就是英台的罗裙,于是就拜倒在地上。周围百姓也惊讶万分。当时上虞名人谢安正在朝廷担任宰相要职,于是就把家乡的这件事奏给了皇上,皇上也深感钦佩,于是当下提笔敕写:“义妇冢”,表彰祝英台的贞节。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野史秘闻

    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荡气回肠的“长城的故事” 长城上的一对龙凤石雕,承受风吹雨打与守城将士血汗渗透,最终幻化为一男一女:龙和凤。凤告诉龙,因为不在一界,他们难续情缘,须经过数次生死轮回,直到龙在长城上找到象征金、木、水、火、土的五种颜色的玉佩,他们才能真正相聚。 悠悠岁月,漫漫征程。长城崛起于烽

  • 黄河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野史秘闻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之内,指哪里射哪里,分毫不差。每天早晨日头一冒红,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 黄河跳下马,拾

  • 西湖民间故事:金牛湖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野史秘闻

    从前,西湖是叫做金牛湖的。 那时候,这湖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水,沿着湖岸是黑油油的肥沃田地。周围的老百姓都在地里种着庄稼,用湖水来灌溉。稻穗儿长得沉,谷粒儿长得圆,象一串一串的珍珠,真叫人喜欢。农闲了,大家就到湖上打鱼捞虾。人们和睦相亲,过着安乐的日子。 在这湖底,住着一头金牛。只要天晴久了,湖水

  • 大舜耕田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野史秘闻

    从前山里住着一户人家。母亲为人糯弱,儿子大舜,脾性暴躁,年近四十,还未婚配。母子相依度日。 大舜耕田,母亲送饭,都要遭到儿子的打骂,不是怪她送早了,就是怪她送迟了。每次送饭,他的母亲都提心吊胆。一天,大舜在一块大田里犁田,突然犁犁出了一个耗子窝,窝里有八九个娇嫩的小耗子,闭着眼睛,在犁乱了的大草窝

  • 清朝民间故事:冤鬼奇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野史秘闻

    清朝雍正年间,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 直隶总督府后院书房中,残烛摇曳。总督唐执玉仍在执卷读书。这位康熙年间进士出身的直隶总督,一向为官清正廉明,口碑颇佳。 忽然,纱窗外传来阵阵凄哀的哭声,在寂静的深夜,听起来令人心里发毛。唐执玉急唤僮仆开门察看。这小书僮战战兢兢开门往后院一看,惊叫一声,便瘫软在

  • 神医扁鹊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野史秘闻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名医生名叫扁鹊,他医术高明,妙手回春,被人们称作“神医”。 有一年,齐国的国王生了一种怪病,终日昏昏沉沉,蒙头大睡,叫也不醒。皇宫里的御医用了不少好药,仍不见好转,文武大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皇后和太子也愁得日夜啼哭。 大家都想不出好办法时,有个太监说:“听说扁鹊是个神医,何不

  • 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野史秘闻

    武则天登皇位,自称圣神皇帝。一年冬天,她突然兴致大发,带着妃嫔、宫女到上苑饮酒赏雪。此时大雪刚停,只见那假山、凉亭、小桥、长廊一切景物都穿上了洁白的素装;各种花草树木虽说枝叶凋零,但经雪一打扮,犹如银枝玉花,显得格外的美丽;偶而飞来两只小鸟,把枝条轻轻一掸,撒下团团白絮,好似一只只飞舞的蝴蝶。武则

  • 海瑞巧治胡公子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野史秘闻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人,回族。明嘉靖举人,历任淳安、兴国知县,户部主事、吏部右侍郎、应天府巡抚、南京右佥都御史等职。 明朝嘉靖年间,社会风气腐败。达官贵人经州过县,除了酒肉招待之外,还要送上厚礼。那礼帖上写的是“白米多少石”、“黄米多少石”。但其实,这“白米”、“

  • 洪拳大家黄飞鸿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野史秘闻

    在影视剧里大家早已经熟悉那个英姿飒爽的黄飞鸿了,当然也记得每次黄师傅扎下马步、摆开架式时随即响起的那首《将军令》。 黄飞鸿原名叫黄锡祥,字达云,原籍是南海西樵岭西禄舟村,道光二十五年七月初九生于广东佛山。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是一位拳师,黄飞鸿6岁起就跟随父亲习武。当时有家境贫寒,幼小的他就经常跟着父

  •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野史秘闻

    《西游记》中出现了许多兵器,但只有孙悟空的金箍棒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孙悟空正是依仗着这条铁棒,大闹天宫,降妖伏魔,既打出了一个令上界天仙惊心胆寒的“齐天大圣”的名头,同时,也确保了一路坎坷危机重重的取经大业顺利完成。应该说,金箍棒在孙悟空的人生履历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首先,我们来看看金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