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居正所乘轿子堪称世界之最 内有套间厨房厕所

张居正所乘轿子堪称世界之最 内有套间厨房厕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193 更新时间:2024/1/21 15:59:33

公元前521年,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去世,享年40岁,孔子悲痛欲绝。因在孔门众多弟子中,颜回是被孔子称赞最多的一个,孔子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

追悼会现场,孔子还没从悲伤回过神来,颜回的父亲就提出了一个要求:“请先生节哀顺变,为表达您的哀思,能否用您的车子改制成棺材来安葬颜回呢?”孔子一听就止住悲伤回到现实:“不乘车,我怎么同大夫交往呢?”

这并非杜撰,而是确有其事。因为从先秦起,诸侯公卿都以乘坐马车为体现身份的一种标志。在中国古代,官员的代步工具,最早为牛拉的车,后为马拉的车,再后来,才改为人抬的轿,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上台,不坐轿而坐车,那时的汽车两旁有踏板,各站两名挎盒子炮的保镖,更是招摇过市,威风不已。车的优劣和权的大小成正比,车越好者,权越大,车一般者,权一般,无车可坐者,自然也就无权了,只好垂手站在马路边,吃那汽车疾驶卷起来的灰土扬尘,和超标的尾气。

从古至今,座驾这东西,虽只不过是官员的代步工具,但更是地位的一种象征,只要头戴乌纱以后,就没法排除对于座驾的关注情结。连孔圣人都无法逃脱公车情结,其他屁官更是如此。

尽管官员允许有公务车,但为了限制官员超标准、公车私用等公车腐败,历代朝都会通过发布《舆服志》(舆,即车,即辇、轿、座驾),对官员公务车配备予以规定。即什么级别的官,享受什么等级的座驾,都规定得详详细细。

西汉景帝中元六年颁布了中国历史最早、也最成型的官车使用规定:一、不同官员驾车马匹数量有差,马匹越多官爵越高;二、公车的装饰体现等级差别,一是,即车厢两旁用以遮蔽尘土的屏障,官品六百石以上至千石的可以将左边漆成红色,两千石以上的可以将两边都漆成红色;二是车辆上避雨遮阳的车盖。平民乘车只许用青布盖,官吏两百石以下用白布盖,三百石以上用皂布盖,千石以上方可用皂缯覆盖。于是车盖连同冠服合称“冠盖”,也成了仕宦的代称。我们所说的“冠盖云集”,与现在众多官员开会将车子停在一块的感觉差不多。

尽管各王朝有明确规定、但历史上各种公车腐败却时常上演。

《明史·奸臣传》中,那个与严嵩勾结,总理全国盐政,发了大财的都御史鄢懋卿,“性奢侈,至以文锦被厕床,白金饰溺器。岁时馈遗严氏及诸权贵,不可胜记。其按部,常与妻偕行,制五彩舆,令十二女子舁之,道路倾骇。”按说,照祖宗规定,超过四人抬轿者,就要受纠劾,可这个严嵩的死党,不但抬轿者超过指标,而且还残忍地使用了女性,这种荒唐的行径,在他没有完蛋之前,谁又能奈他何?

张居正,万历的首辅,回家奔丧,所坐过的堪称世界之最的大轿子,对这种政策之规定,也是莫大的讽刺。

张居正这次返乡之行,那真是壮观得不得了:元辅的坐轿要32个轿夫扛抬,内分卧室及客室,还有小童两名在内侍候。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鸟铳手,乃是总兵戚继光所派,而鸟铳在当日尚属时髦的火器。张居正的这顶轿子,可想而知,一有里外套间,二有随侍人员,三有厨房厕所,估计应该比现在17座的考斯特还要大,因此必须动用32个轿夫来抬,这恐怕不仅是中国,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大轿了。

张居正从北京至江陵,一千多里路的行程中,“五步一井,以清路尘,十步一庐,以备茶灶”,为了使这顶巨无霸式的大轿畅行无阻,有的路要拓宽,有的桥要加固,劳师动众,惊扰官民。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骆宾王檄文讨伐武则天 武则天指责宰相没发现人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野史秘闻

    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如“操作檄文以达诸郡”(《三国演义》)。 源流考证 从官文书演变到军事文书 檄文最早源自春秋战国,发展到汉代已成为一种日常行政事务性质的普通官文书,并因此奠定了后来军事信息传播的体式基础。檄文用于军事信息的传播最初见于春秋战国。 到

  • 史上最窝囊皇帝:为博红颜一笑竟下跪两次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野史秘闻

    皇帝一向都是很威武说一不二的,但是历史上也有一些窝囊皇帝,他们为了追女人完全无下限了,那么下面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位最窝囊的皇帝和历代帝王之最都有哪些吧! 最窝囊皇帝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誉非皇帝莫属,草民百姓见之则跪,群臣官僚迎之则拜。那么贵为九五之尊的皇

  • 谁夺走了中国帝王们的初夜权?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野史秘闻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家生活一直就是人们好奇与向往的,作为古代皇帝,看似风光,其实也会有很多难以说出口的荒唐事。今天,小编从历史文化中为大家盘点古代文化,一起看看古代皇帝生活都是咋样的! 古代皇帝生活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

  • 古代女人独门“美容秘籍” 黑牙也能返白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野史秘闻

    对于如今人来说,让自己变美的方法除了化妆,更可以通过简单的整容手术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但是,对于古代人来说,相对条件落后的她们,是如何让自己变得美美的呢?今天,小编透过古代文化为你揭秘古代人的整容方法及古代女人美容法,不妨一起看看哦! 古代人的整容方法 现在非常流行整容,让女人漂亮,男人帅气,哪

  • “断袖之癖”:解密汉哀帝与男宠的荒淫人生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汉哀帝刘欣是在刘氏宗室后继乏人的情况下,幸运坐了天下的。得来全不费工夫,所以他也就并不十分在乎和珍惜。在逐渐削弱了王氏家族势力,祖母傅氏和母系丁氏手握重权以后,年方二十出头的他也学着伯父刘骜的样子,开始潇洒走一回了,开始玩了,而且玩得更新鲜更刺激更投入。 建平二年(前5年)的一个清晨,汉哀帝刘欣在

  • 有趣的现象 古代仕女为什么都是单眼皮?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野史秘闻

    经常翻阅画册,不期然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历代仕女图所画的美女,全都是单眼皮,双眼皮的一个也没看到。 这是为什么?我开始思索。单眼皮是蒙古人种的特征之一,其起因是由于上眼睑的上方脂肪较多,形成一道褶襞,将上眼睑盖住。这样看来,古代的汉人是”纯系”的蒙古人种啰? 但所谓“古代”,要看古到什么时候

  • 揭秘现实林徽因:不爱家务琐事 与婆婆关系紧张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林徽因出生于一九○四年六月十日,在老一辈眼里,她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位美丽的女诗人、多才多艺的建筑学家。那么,在孩子眼里,林徽因是怎样一位母亲呢?在《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一文中,林徽因之子梁从诫写到了他眼中真实的母亲形象。 林徽因享有过为人母的快乐 一九二九年八月,林徽因的第一个

  • 一夜御九妃 揭唐朝皇帝最真实私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野史秘闻

    在大清王朝的时候,皇帝临幸妃子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如果他看不上,那个这个女子就有可能在宫中等上一辈子。 然而,在唐朝,皇帝的81妃嫔都会被临幸,每月到了那么几天,就是皇帝最为痛苦的日子,一夜要连续御九女,持续搞九天,羡煞人也啊。 在唐朝皇帝的81妃嫔都会被临幸 唐朝是个很人性化的王朝,这一点

  • 袁世凯为何用20万大洋也买不到梁启超一篇文章?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野史秘闻

    袁世凯对梁启超有知遇之恩。早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躲避缉捕,被迫流亡日本。直到1912年,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后,主动邀请远在日本的梁启超回国参政,梁启超才结束了流亡生涯。1915年9月,作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权力虽已达到了顶峰,但他并不满足,又开始觊觎皇帝宝座。他唆

  • 明朝万历皇帝与宫女私通生子为何不敢承认?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当太后向万历皇帝询问这件事情的时候,皇帝却顾左右而言它。问急了,干脆耍赖,说没这件事。皇帝的态度,让太后不快。她让人取来“起居注”,让皇帝自己看。铁证如山,皇帝抵赖不了,只好承认。在对冯保和张居正进行清算、报复之后,小世宗万历皇帝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三座大山的第一座张居正竟然自行坍塌了,这是谁也没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