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一饭千金的典故

一饭千金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602 更新时间:2024/2/16 1:44:40

【解释】

吃了别人一顿饭,就拿千金来报答。比喻受恩厚报。

【成语故事】

汉高祖刘邦身边有一员大将军名叫韩信。他出身贫困,父母早逝,每天靠讨饭过日子。

韩信没有别人可以依靠,只好每天到河边去钓鱼,用鱼来充饥。有一天,韩信碰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见他饿得骨瘦如柴,面无血色,便把自己的饭分一些给他吃。一连几天,这位老婆婆每天都给韩信饭吃,韩信十分感激,便对老婆婆说:“您这样照顾我,将来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您。”老婆婆说:“我不要你报答。只希望你要努力自立啊!”韩信满脸羞愧。从此,他认真读兵书,练习武艺,决心做个有用的人。

乡里有一个恶少,在街上碰到了韩信,就大声对他说:“看你整天舞枪弄棒,像个有胆量的人。来来来,你敢拿剑刺我吗?要是不敢,你就从我这胯下爬过去!”韩信心想:“如果我拿剑刺他,岂不犯了杀人罪?日后还有什么前途呢?不如宁受眼前之辱也不逞一时之勇为好。”于是,他伏在地上,从那个恶少的胯下爬了过去。周围看热闹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韩信投奔到汉刘邦门下,受到重用,拜为大将,并授以调兵遣将、行军布阵的大权。韩信经过认真训练兵马,率领汉军东征西讨,终于打败了最强大的对手项羽,协助刘邦建立了汉朝。

韩信被封为楚王,回到了故乡,派人去找给他饭吃的老婆婆。韩信见了老婆婆,向她再三道谢,并送给她一千两黄金。曾经侮辱过韩信的那个恶少却吓得直打哆嗦,韩信用手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你不必害怕,过去的事算了。”又对左右的将士说:“这位将士从前羞辱过我,其实是激励我上进啊!让他做个中尉吧!”韩信念念不忘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对曾欺负过自己的人,也没有报。 相反,加以原谅和提拔。他这种气度,是值得敬佩的。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乌合之众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出处】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释义】指杂乱的一群人。【成语解释】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

  • 闭门思过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闭门思过,中国古代典故之一,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韩延寿传》:“因入卧传舍,闭閤思过。”后引用为成语。本义为关起门来思考自己的过错,比喻自我反省,改过自新。成语典故西汉昭帝时,燕人韩延寿在左冯翊担任太守。有一次,他到高陵县巡视,碰到兄弟俩向他告状。其中一个说:“我弟弟占了我的耕地。”另一个说:“这地

  • 食不甘味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词目】 食不甘味。【发音】 shí bù gān wèi。【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心神不安。【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今敌国侵凌,边境骚动,吾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以三军之众,托吾两人,冀旦夕立功,以救百姓倒悬之急,何暇与亲旧饮酒为乐哉?”只有我觍然面目,偷生人世。所以~,麻

  • 楚才晋用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声子深为伍举的才能所叹服.后来伍举的岳父王子牟犯罪逃跑,有人造谣是伍举通风报信.伍举无奈,逃奔郑国.这时声子因公被派往晋国,途径郑国,两人郊外相遇,“班荆道故”。声子听了伍举的申诉,甚感不平。他让伍举先到晋国暂住一个时期。办完公事,声子即刻去见楚“令尹”(相当于宰相)子木。当子木问道:“晋大夫与楚孰

  • 如饮醇醪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如饮醇醪是什么意思?成语如饮醇醪的故事句出《三国志吴书十程普传》。老将程普尝云:“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醇醪即美酒。本来意思是:老将程普曾说,与周瑜交往,如同品饮甘醇的美酒,自己不知不觉地就被感染陶醉了。后来也有人用如饮醇醪来形容一个人心胸宽广气量宏大,很值得交往。典故就是起源于正史上周

  • 饮鸩止渴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成语】: 饮鸩止渴【拼音】: yǐn zhèn zhǐ kě饮鸩止渴是什么意思?【解释】: 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出处】: 《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近义词】:

  • 曲高和寡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成语】: 曲高和寡【拼音】: qǔ gāo hè guǎ曲高和寡是什么意思?【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曲高和寡的典故故事】宋玉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学生。有一天,楚襄王问宋玉:现在不少人对你有意见,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宋玉转弯

  • 红叶题诗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红叶题诗”典故唐僖宗(862~888年),即李俨。唐代皇帝。懿宗子。公元873~888年在位。处封晋王。十二岁时受宦官刘行深、韩文约拥立。即位后专务游戏,称宦官田令孜 为“阿父”。乾符元年(874年),关东旱饥,州县继续催征勒索,爆发王仙芝、黄巣起义。广明元年(880年),黄巢攻入长安,逃亡成都,

  • 利令智昏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释义] 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形容因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失去理智。[语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赞》:“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正音] 昏;不能读作“yūn”。[辨形] 利;不能写作“立”;智;不能写

  • 曲突徙薪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曲突徙薪出处《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人谓主人曰:‘乡(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无)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曲突徙薪释义突:烟囱;徙:搬移。“曲突徙薪”是说将烟囱改建成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