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钱可通神的典故

钱可通神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58 更新时间:2024/1/28 4:36:53

典 故:唐朝父子担任宰相的不少,祖孙三代都担任宰相的则只有张延赏家一例。在唐朝,张家号称“三相张家”,张延赏的父亲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张嘉贞,张延赏本人是唐德宗时期的宰相,他的儿子张弘靖唐宪宗时期的宰相。因此,时人说:“河东张,不寻常。”

张延赏原名张宝符,张嘉贞去世时他才四岁。开元间,唐玄宗曾经召见张宝符,并赐给他“延赏”这个名字。延赏的意思是“赏延于世”,这是唐玄宗鼓励张延赏继承父志,将其父的名声发扬光大之意。张延赏长大后果然不负圣意,高中进士,被任命为河南尹。 安史之乱后,中原一带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张延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任河南尹的。

上任后,他以身作则,提倡节俭,疏通河渠,安稳人心,招抚民众,河南恢复了元气。 由于政绩卓著,唐德宗任命张延赏为宰相,继而又命他兼掌朝廷的赋税收支。张延赏早就听说有一桩大案冤情极深,一直颇为愤慨,就想借此机会严查此案。所以,一到任,张延赏便将狱吏召到跟前说:“这个错案已拖了很长时间了,现在限令你们十天内结案。”

第二天,张延赏早早来到衙门,刚一落座便发现公案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有两行小字:“孝敬张大人三万贯钱,请您不要再过问这个案子了。”张延赏身为宰相,从未见过有人如此嚣张地行贿,他气得把纸条撕了,并召来狱吏,将十日期限改为五日。

谁知第三天早上,张延赏的公案上又出现一张小字条,仅有四字:“钱五万贯”。这一次比一次高的价码无疑是一种挑战,张延赏大怒,他告诉狱吏:“两日内必须结案。”,张延赏以为自己的浩然正气一定可以镇住行贿者,可万万没料到,第四天,“嚣张”的小纸条又出现了,上面写着“钱十万贯”。

这次,张延赏沉默了,他长叹一声说:“钱一旦到了十万贯这个份儿上,鬼神都能买通了,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呢?我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啊!”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问道于盲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求教于一无所知者,没有助益。语本 唐 韩愈 《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於其人,乃以访 愈 ,是所谓借听於聋,求道於盲。”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而书生便以为 长淮 不易守者,是亦问道於盲之类耳。” 出处 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

  • 顾曲周郎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吴中有一位名将叫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出身士族,少与孙策友善,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立了孙吴政权。孙策死后,周瑜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周瑜和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两年后周瑜病死,终年3

  • 十步芳草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成语故事】唐朝初年,唐太宗十分重视选拔人才,他吩咐右仆射封德彝推荐人才,封德彝没有完成使命。唐太宗教诲他: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关键看你能否发现他们,用人就要用他们的长处。封德彝点头称是,于是给唐太宗推荐了很大人才。 【典故】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刘向《说苑·谈丛》夫十步之间

  • 牛衣对泣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释义】亦作【泣对牛衣】牛衣:牛畜御寒遮雨之覆盖物。 原指睡在牛衣中,相对涕泣;后喻夫妻共度贫困之生活,常用此语。 【出处】典自(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诀,涕泣。其妻喝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

  • 精卫填海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 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精卫,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

  • 江郎才尽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出处《南史·江淹传》 尝宿守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 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玉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 时人谓之才尽。 释义“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 渐渐衰退。“尽”,完,没了。江郎的文才没了。比喻才思减退。 故事 江淹,

  • 口蜜腹剑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空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释义: 比喻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暗害人的阴谋。 故事: 李林甫,唐玄宗时官居“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这是宰相的职位。 此人若论才艺倒也不错,能书善

  • 唇亡齿寒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

  • 覆水难收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覆水难收”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表示事已定局,不可挽回。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王桃《野客丛书》,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入。乃语之曰:“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 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因先祖封于吕,又名吕尚。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攻灭商朝,

  • 大禹的故事:禹量大地的方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禹的故事有很多,以下小编为大家说到的是禹量大地的故事。想知道禹是怎么测量大地的吗?一起来看看吧! 史载’;据《淮南子·地形篇》云:“禹乃使太章步(步量),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古以十万为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凡洪水渊薮(sǒu叟湖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