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怎么统计全国人口?几乎不可能知道确切的数值。

古代怎么统计全国人口?几乎不可能知道确切的数值。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86 更新时间:2024/1/17 10:56:17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但要准确统计出全国的人口并不容易。毕竟直到今天,我们也很难统计出最准确的人群。现代主要是按照户籍来计算人数。古代全国人口是怎么统计的?其实这也是古人很头疼的一件事,因为在古代,百姓居住的地方非分散,要统计的话

只能去每一个地方。这种事情几乎很难实现。所以古代的人口并不准确,但一个人口大国当然逃不掉。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自古以来就处于世界前列。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吗?这个问题之所以得不到确切的答案,不仅是因为很难得到古代世界各国人口的准确数字,还因为中国古代人口一直是一个模糊的数字,与真实人口相差甚远。

那么,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一个确切的人口数字?在我看来,除了古代生产力低下、交通通讯极度落后、政府管理水平有限等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历代封建朝从未进行过真正的人口普查!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要从中国古代的税制说起了。在中国古代,普通人一般要承担两项义务:纳税和服役。赋是税,役则包括兵役和徭役。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的税收主要有土地税和人头税。人头税,又称丁税,是以每一个成年男子(不包括老年男子)为课税对象"丁",按"丁"收税。同时还负责兵役和徭役"丁"。这样,封建政府只关心"丁"人数,而对于那些不在服务范围内的老弱妇孺,他们无动于衷。所以朝代掌握的往往是"丁"这个数字,以及这个国家的真实人口,你只能靠计算。

这种情况终于在清初有了很大的改观。清朝初期,实行了两千年的徭役制度首先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雇人,然后"千万不要加"政策,人头税完全固定下来,然后到雍正时期,实行"站成一团"从此人头税完全摊到了土地税上,困扰穷人两千年的人头税和徭役负担终于成为历史。于是,清朝的人口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

雍正末年继位的乾隆皇帝,一上台就感受到了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更感受到了掌握全国真实人口数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在圣旨中说:"我每天早上和晚上都瞥一眼它,我对它了如指掌,所以王粲提前计划他的日常生活和饥饿。"为此,乾隆五年(1740年),乾隆皇帝正式颁布法令,下令各省核对户籍真实人数。开展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国家管理水平的一个重大提高。然而,乾隆皇帝的命令遭到了相当大的反对。在这些反对的声音中,苏林波的建议最具代表性。他提出,中国幅员辽阔,人民居住分散。统计人口,只能靠地方小官下乡统计。这些人敲诈惯了,人民也厌倦了。再加上国内大量的商务旅客和难民,流动人口根本无法统计。所以他认为乾隆皇帝的这个命令根本没有可操作性。

应该说,苏林波的意见确实有道理。但乾隆皇帝既然下定决心要进行普查,就绝不会放弃。为了更有效、更合理地进行这场史无前例的人口普查,他与内阁大学士和六个部门的官员反复开会,最终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法——依靠现成的保甲制度进行全国人口普查。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努力,清朝建立了相当完善和成熟的保甲制度,全国各地的人都被纳入嘉宝。利用保甲制度进行人口普查确实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就这样,在乾隆皇帝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终于在乾隆六年(1741年)冬天完成。"占世界人口的"达到14341万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人口数字。

然而,乾隆皇帝并不满意这个仍然粗糙的数字。因为这是地方官员第一次面对"人口普查"这种新鲜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体验,所以很多地方的统计还是很粗略的,很多人没有统计在内。乾隆皇帝于是决定将人口普查常态化、经常化,并将人口普查作为地方官员新的考核指标。在皇帝的重视下,清朝的人口普查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以前没有统计的人口也在不断统计。而且清廷人口普查的内容也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统计人口,发展到统计人的职业、行业、身份、籍贯等内容。未纳入人口统计的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回乡的推进,开始逐步开展人口普查。

随着全国人口普查的逐步正常化、常态化和精细化,中国的人口数字终于开始呈现出接近真实数字的状态。从乾隆六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为14341万,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最后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已达29696万。这个数字可能有些疏漏,但确实接近真实数字。中国拥有近3亿人口,占据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毫无疑问成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直到今天。我们要记住,全国人口普查的创始人是清朝乾隆皇帝。

标签: 人口乾隆普查

更多文章

  • 你说的“通班超”是什么意思?清代童氏家族到底有多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努尔哈赤,童氏,家族

    童氏是清朝后期的主要族群之一,原名童氏。在清朝,童有"童班超"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这实际上意味着童的家庭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童的祖上是开国功臣,所以很受重视。后来通过政治联姻,给童家带来了各方面的好处。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历史上的童氏家族,看看这个家族在清朝有多厉害。想了解就不要错过以

  • 李渊皇位受到威胁不仅不反抗还将皇位主动让给李世民?(李渊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李世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唐高祖,李元

    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地除掉了大哥李和四哥李元吉。但即便如此,李世民也不能保证自己能继承王位,他还得跨过唐高祖这道坎。如何让唐高祖接受李世民是最关键的一点。很多人不明白,唐高祖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在被自己的儿子逼宫后,不仅拒绝反抗,还交出了皇位。这是什么操作?其实唐高祖也没有别的选择,他也不想和李世

  • 为什么说宋徽宗是李煜的转世?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李煜和宋徽宗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徽宗,李煜,南唐

    "轮回"当然还是一个很虚无缥缈的说法。毕竟历史上有很多诗情画意的皇帝,但是像李煜和宋徽宗这样以才华著称,被认为是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家真的很少。李渔的歌词和宋徽宗的字画在文学艺术史上都是很厉害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人认为宋徽宗其实是李渔的转世。这是真的吗?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君主,南唐李靖第六子

  • 蒙哥汗和忽必烈的关系介绍(蒙哥跟忽必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蒙古,可汗,路军

    蒙古汗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很多人都很好奇蒙哥和忽必烈的关系。事实上,他们是兄弟。蒙哥是长子,忽必烈是四子。蒙哥汗在当时对蒙古很重要。可以说,他的死直接改变了蒙古的历史。蒙古汗死后,蒙古的西征计划被迫停止,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内部争权夺利,导致蒙古分裂。先简单说一下蒙哥汗和忽必烈汗两个历史人物,同时回答一个

  • 关羽失荆州的歇后语是什么(关羽失荆州的歇后语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羽,荆州,其实

    说到关羽失荆州,大家一定知道,这次失荆州可以说是蜀汉的一个转折点。这一次,关羽不仅丢了自己的命,还把自己的儿子也搭了进去。所以这场战役被很多人研究,最后形成了很多相关的周边,就像歇后语系列,说的最多的就是关羽丢了荆州。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很多网友也问过。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关羽失荆州很大程

  • 结婚以后第三天为什么要回娘家?(结婚后第三天回娘家)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其实,结婚,所以

    说到结婚,其实是很喜庆的,很多人都知道古代结婚其实需要很多习俗。其实习俗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减,但是有一点一直流传到今天,就是婚后第三天回娘家。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哪些风俗让我们看看!说起新婚第三天回娘家的习俗,我们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有历史记载。《左传》中记载五年,齐国高古携妻"育儿"诗(即惠

  • 魏延墓在哪里(魏延墓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延,石马,诸葛亮

    说起魏延的窗帘,众所周知,还是有很多人关注这个地方的。毕竟这个地方和诸葛亮有关系。当然,这些也是后世一些人形成的。三国时期应该没有相关说法。魏延虽然献身蜀国,但结局并不好。好在当时蜀国还是有贤士的,只是后来古墓因为年代久远慢慢消失了。那么下面就和这些情况一起分析揭秘吧。魏延墓的位置在历史上也有明确记

  • 玛雅文明是中美洲最伟大的文明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墨西哥,中美洲,文明

    中美洲是墨西哥中部和南部与哥斯达黎加之间的西北边境地区。航海家哥伦布到达加勒比海之前,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分层,都是与农业相关的农业文明,时间跨度约3000年。中美洲不是一个地区,而是一个形容词。通常指的是前哥伦比亚文化,是各种古代文化占据的环境区域。3000多年来,这些文化在美洲共享宗教信仰、建筑、艺

  • 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是哪个国家?是加拿大还是智利?(北美洲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海岸线,公里,国家

    说起世界上上海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有人说是智利,也有人说是加拿大。那么是哪个国家呢?这个还是挺有意思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哪个国家的海岸线最长!1.哪个国家有最长的海岸线?加拿大。加拿大的海岸线长约35.6万公里。很多人问智利,智利只是南美洲海岸线最长的国家,并不是世界上最长的。智利海岸线只有

  • 二里头出土最早夏代青铜鼎会是大禹铸造九鼎的“山寨版”吗?(现代有商周青铜鼎出土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禹,九鼎,崇伯

    最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到底是什么?就是二里头出土了一个青铜鼎,好像是夏朝的。于是有人问,这可能是大禹铸造九鼎的山寨版吗?其实这个还是很有道理的。具体怎么分析?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吧!据史书记载,虞姓虞,名,史称大禹。大禹是黄帝的曾孙,颛顼的孙子。他的父亲叫坤,被帝尧尊为伯爵,人称"崇伯枪"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