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念军,你应该听说过,但具体是什么组织,很难知道。然后也有网友说,这是什么组织?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问题,一起分析一下!
与太平天国同时,北方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人数众多,超过20万人。他们来去无踪,清军丢盔弃甲。强大的清朝
科尔沁亲王也遭到了他们的伏击,全军覆没。那么,他们是什么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组织。
他们是清末著名的捻军,但在同期庞大的太平天国的掩护下,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特殊的组织。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不一定非要搞一点封建迷信,年君也不例外。太平天国是拜神的,而捻军是农村的一群神棒。平时他们下乡,利用封建迷信骗到一些钱,但在荒年,他们害怕天下大乱,进行迷信宣传,揭竿而起。
起初,捻军在安徽、河南等地由流民捏纸,点上油,烧油捻纸,骗取一些香火钱。1851年,又是一个荒年,捻军在豫西南的南阳、南召、唐县(今唐河)等地揭竿而起,攻城略地。1855年,黄河决口,大批灾民流离失所,加入捻军。捻军达到顶峰,淮河南北到处都有捻军。
1855年秋,各路捻军在安徽亳州洛河集(今安徽杨过)会师。捻军推张乐为盟主,建立了五旗军,最高峰时有20多万人。1856年,年军与太平天国合作,接受了洪秀全国王的称号,但实际上是"听印不听音"。然而没过多久,由于捻军内部意见不合,分裂了。张乐行南下配合太平天国,捻军大部分回到淮北。1863年3月,清朝僧沁亲王攻占亳州洛河,张乐行被汉奸俘虏,押往清营处死。
当时分裂后,北方的捻军深入河南、山东等地,推动当地民众以各种形式起义反清,沉重打击了清军。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战败后,捻军与太平天国余部合并为一支联合部队。1865年5月18日,捻军在山东曹州伏击,消灭了僧沁及其部下的追击。清朝大怒,全力对付捻军,清军则利用地形,"画一条河把土地围起来"之后又分为东扭和西扭两种。西捻军被左平定,东捻军被李鸿章消灭。
1868年,历时18年,波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陕西等10个省区的捻军起义,消灭清军和地方兵团10余万人,以失败告终。说白了,捻军起义是老式的农民起义。由于其局限性,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军事上实行流寇主义,忽视巩固根据地的建立,后来又分兵作战,作战指导鲁莽,导致被清军一一击败,最终以全军覆没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