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二战,大家应该都知道,日本作为侵略国,已经基本占领了东南亚,而且也在走向他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近了。但是日本既然占领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为什么不打印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
日本从未攻击过印度?你在开玩笑吗?日本没有进攻印度,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44年才进攻印度,但是首战惨败!
1940年8月,日本正式公布日本基本国策大纲,宣布将"建立以日本满洲支部(中国)为纽带的大东亚共荣圈"。值得注意的是"大东亚共荣圈"最初的地区范围不包括印度。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日本当年采用的《处理日、德、意关系的基本要领》中找到答案。重点写给"从东西方牵制苏联,尽量采取和德意一样的立场,尽量促使苏联在对日德意利益影响较小的地区发展力量",因此"原则上承认应该把印度放在苏联的生存圈里"。也就是说,日本一开始并没有把印度作为打击的目标。
当时大量日军被牵制在中国,加上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已经"缺少分身",没有能力分兵进攻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印度。
印度和英国之间已经有了矛盾,这"阻挠"印度和日本之间发生了武装冲突。印度国大党(以下简称"国大党")一直在寻求印度自治,甚至在日军进攻缅甸期间作为帮助英国出兵缅甸的条件。所以日本本来是想通过拉拢反对英国殖民的印度人的力量来瓦解英国对印度的占领。
英帕拉战役是日本发动的唯一一场进攻印度的战役。日军任命むたぐちれんや为指挥官(这家伙是卢沟桥事件的始作俑者),他集结了15师、31师、33师的85000人,向黑斑羚发起进攻。经过几个月的苦战,由于后勤补给和气候原因,日军进攻惨败,日军伤亡6.5万人。具体流程可以自己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