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安史之乱中回纥为什么帮大唐?(安史之乱回鹘帮助唐朝)

安史之乱中回纥为什么帮大唐?(安史之乱回鹘帮助唐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050 更新时间:2024/1/3 17:23:42

说到唐朝的安史之乱,还是有很多故事可讲的。好像大唐就要没了,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回纥的人公开支持大唐。那么安史之乱中回纥为什么要帮助大唐呢?之前有没有一些非常好的人脉?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直到渔阳鼓声震天动地

公元755年对于唐朝来说注

定是噩梦之年。这一年,安禄山手握15万精锐,揭竿而起,反叛杨帆,开了长达八年"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迅速南下,卷起千里烟尘。其下属15万大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是唐军的精锐。此时的唐朝已经太平多时,军事装备懈怠,对安史之乱毫无准备。所以安史之乱叛军可谓是毁灭性的,经过的郡县都没了。短短几个月,安禄山已经完全控制了河北,并且率军过黄河,兵锋直指唐朝"两个北京"。

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是那个意气风发,前途无量的天子了。面对安禄山滚滚浓烟,他束手无策。当洛阳失守,唐军大败,失去潼关的消息传来,唐玄宗选择了逃亡。他离开了首都和祠堂,匆忙投靠了蜀。在前往蜀国的途中,太子恒力在灵武即位,史称唐肃宗

唐肃宗继位后,任命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部署平叛方略。郭子仪曾向肃宗建议,平定安史之乱有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出兵攻打安史之乱虚构的老巢杨帆。一旦杨帆失陷,安禄山的后路被切断,叛军自然不战而溃。然而,急于收复两个首都的唐肃宗根本听不进郭子仪的建议。相反,他敦促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

邓恩很重,不能辜负它

但此时唐军主力早已在灵宝之战(潼关保卫战)中消耗殆尽,兵力不足以收复两京。再说,在这个时候,大多是新兵蛋子,不是安史之乱老兵的对手。

面对这样的情况,唐肃宗不得不另寻良方。他想起了大唐的一个熟悉的伙伴,回纥。回纥是中亚一个强大的民族,一直和唐朝非常友好。自唐太宗以来,回鹘频繁入唐,唐朝也给予回鹘经济上的援助,甚至多次将宗室女儿嫁给可汗,增进回鹘与唐朝的友谊。

与此同时,维吾尔人非常尊重郭子仪、普古怀和其他人。正是因为"友情"唐肃宗决定向回纥求助并借兵,希望回纥能帮助大唐平定叛乱。

利益交换帮助唐平反抗。

但现实是残酷的,"友情"不能代表一切,回纥也不能白白出兵。大唐必须拿出一些"诚意"。面对回纥可汗暧昧的态度,唐肃宗知道回纥在寻求"好处"但是,唐朝这个时候,有什么筹码可以让回纥可汗心动呢?

经过深思熟虑,唐肃宗给维吾尔人开出了一个非常诱人的条件:"攻克城池的那一天,土地和士人都归了唐朝,黄金、丝绸和孩子都归了回纥"。也就是说,唐朝只想收复长安和洛阳。至于这两个地方的人和财宝,如果他们愿意,可以全部拿走。

面对这样的条件,维吾尔人怎么可能不感动呢?回纥可汗很快答应了唐肃宗借兵的请求,派兵帮助唐朝收复长安。回纥也马上告诉唐朝,是时候履行约定了。幸好太子李煜(唐代宗饰)出了些主意,说洛阳还没收复就劫掠会伤人心。回纥刚决定放长安走,然后就劫掠洛阳。至德二年十月,收复东都洛阳。肃宗执行与回纥的约定,回纥兵劫掠洛阳,带来的损失比叛军更大。

几年后,已经投降的史思明再次造反,攻占洛阳。代宗只好再次向回纥借兵,这次用的筹码比肃宗更丰厚。当回纥再次夺回洛阳时,带来的不是光明,而是一场浩劫。回纥在洛阳烧杀抢掠,大火肆虐数日。

帮助大唐,遏制吐蕃。

回纥帮助唐朝,除了利益驱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战略上的考虑。唐朝本身并不生产军马,回纥一直是唐朝军马的主要供应者之一。如果回纥帮助唐朝平定叛乱,唐朝会感激回纥,回纥也可以趁机高价卖马,谋取暴利。

再者,在帮助唐朝的同时,也在遏制吐蕃的扩张。因为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将驻守河西走廊和河湟谷地的唐军调回平叛,西线防御变成了空空。吐蕃政权很快抓住了这个机会,向北向东进军,攻占了河西走廊和河湟谷地,并以回纥为疆域边界。回纥和吐蕃是世仇。唐朝衰落后,他们无力控制河西地区,吐蕃可以肆无忌惮地进攻回纥。

目前唐朝只是因为内乱才被迫拉拢势力。唐朝一旦平定叛乱,肯定会尽全力对付吐蕃,这样也会减轻吐蕃对回纥的压力。反正如果唐力政权崩溃,无力照顾西方,那么吐蕃就可以全力进攻回纥,这恐怕不是回纥可汗想要面对的局面。

所以可以说是现实利益和长远战略的驱动,加上"战斗友谊"最终,回纥政权在安史之乱中选择站在唐朝一边,而不是趁火打劫,暗箭伤人。

参考书目:

傅乐成。汉唐史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王守南。隋唐史。台北:三民书店。

标签: 回纥唐朝吐蕃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清朝最后一批太监都去了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太监,中国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清朝,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正式解体。但是清朝最大的人是皇帝,清朝有很多皇帝。当时皇帝是最高权力的代表,皇帝说什么谁也不敢反抗,因为反抗就是犯了大罪要被砍头。当然,清朝有一群人在皇宫里游荡,他们是太监。这些人也有很大的权力。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清朝最后一批太

  • 明朝内阁记录的地位如何?明朝内阁的第一个官员是宰相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内阁,大学士,记录

    其实明初就有宰相这个职位,明朝也有很多人担任宰相。而是因为"胡案"之后,朱元璋直接废了丞相一职。因为朱元璋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可谓"晚上睡觉"。然而,他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在组训中亲自废除了这一制度,再也没有设立宰相。不是每个皇帝都是朱元璋,只能修改内阁记录。内阁记录最大的权力是对朝廷重要文件拟定意

  • 三官酒是哪个民族的?揭秘瑶族酒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瑶族,卡罗,客人

    对于寒冷地区的人来说,酒是一种可以驱寒的东西,但是对于一些失恋伤心的人来说,它真的是一剂解忧的良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酒在人们的生活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所以今天边肖将带大家了解瑶族的酒文化。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广西红水河两岸。广西的瑶族应该建立"三观酒

  • 第二次密特拉日战争是什么样的?古罗马疯狂扩张的背后有什么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六世,密特,罗马

    公元前85年,罗马著名的共和国幸运苏拉匆忙与这个首都的国王密特拉达斯六世达成停战协议,然后匆匆赶回罗马,争夺共和国的最高主权。在这份停战协定中,除了让密特拉达斯六世吐出战争中希腊和小亚细亚占领的土地,恢复战前首都王国的势力范围外,没有对好战的密特拉达斯六世及其王国采取进一步的限制措施。苏拉走后,他的

  • 蜀国已经没有优势为什么诸葛亮还要北伐?(蜀国后期为什么只有诸葛亮)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刘备,荆州

    刘备参观山寨,最后见到诸葛亮时,诸葛亮告诉刘备他对世界大势的分析和未来的发展道路。可以说他对形势有很强的把握。然而,人毕竟不如天。就算能发展到三足鼎立的状态,总会有一些意外。诸葛亮在蜀国明显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坚持北伐。为什么?小时候大家都背《隆中对》。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战略,并完成了

  • 万圣节为什么要有南瓜灯?南瓜灯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为什么万圣节有南瓜灯)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杰克,撒旦,万圣节

    今天是万圣节,虽然是西方的鬼节,但是万圣节的节日气氛还是比较轻松的。至少,这一天人们不会害怕鬼,因为鬼都是我们自己演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万圣节一定要有南瓜灯?南瓜灯可以被视为万圣节的象征之一。鬼火和西方的鬼有什么关系,能得到这么高的关注?今天,我想借此机会简单地谈谈鬼火的起源和一些关

  • 杜莎夫人蜡像黑历史(杜莎夫人蜡像馆是哪个国家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杜莎,蜡像馆,蜡像

    在人类文明的世界里,很多东西消失了,同时,也有很多东西会保留下来。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即使是关注它的人,也不喜欢很多人,甚至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是厌恶的,但最终在时代的变迁中还是那么不为所动。比如,"杜莎夫人蜡像馆"。(温馨提醒,请不要边吃边看下一篇文章)步入蜡像馆为了维持蜡像的地位而

  • 《指环王》黄仁·阿拉贡的文言文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魔戒,他们,阿拉贡

    托尔金的《魔戒》相信很多伙伴都在关注。托尔金的小说和中国的金庸武侠小说一样,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以前我们看到的,问到的,都是用白话文的形式去欣赏魔戒的作品。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把《魔戒》里的故事翻译成文言文会是什么样子?今天,边肖将与你分享一部黄仁·阿拉贡的文言传记。阿拉贡,阿拉松之子。他们的祖先,埃

  • 初六禁忌有哪些(初六有什么习俗和忌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初六,正月,开始

    时间过得真快!时间飞逝到正月初六。按照老话说,就是"过了正月初五,一年就结束了"。然而,在农历新年的第六天仍然有许多习俗和禁忌。那么大年初六有哪些禁忌和习俗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1.正月初六适合出门吗?"三,六,九,出去"相信很多地方都有这么一句话,初五一过,新年一过,在外打工的人就要开始归

  • 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什么意思(水镜先生说孔明未得其时)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诸葛亮,孔明

    说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真的很可惜。他确实很有才华,但就是不能一统三国。其实这件事早就有人预言了,也就是水镜先生早就说过"孔明虽有其主,但不是时候"那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跟随边肖来揭开这个秘密吧!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遇到了刘备这样的贤明大师,但他生在乱世,一辈子打拼是必然的。最后诸葛亮无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