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末期那么多赔款为何清政府越来越有钱?(清朝为什么动不动就赔款)

清朝末期那么多赔款为何清政府越来越有钱?(清朝为什么动不动就赔款)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14 更新时间:2023/12/24 5:14:01

晚清的历史也是一部会让很多人觉得很丢脸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每次打仗,基本都是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赔款买地,每次赔款都是几亿几十亿。但是清政府支付了那么多赔款,却给人一种感觉,好像越来越有钱了,好像拿到钱的不是列强而是清政府。而从1

840年到1912年,几十年的时间,清政府是靠什么支撑到最后灭亡的?

1.为什么清政府越来越富?

众所周知,孙中山清政府屡战屡败,割地赔款,损失惨重,尤其是甲午战争,仅《马关条约》就赔款2亿两白银。按理说,亏了这么多钱,应该是苟延残喘,勒紧裤腰带了。然而,历史上并非如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似乎并不缺钱,土豪也很有钱。

比如甲午战争一结束,清政府就展开了大规模的国防建设。短短几年,它从德国、英国、日本购买了20多艘军舰,其中有几艘是大吨位军舰。此外,军队规模也扩大了18万多人。那场战役,你根本看不到国力的衰落,反而看起来很繁荣。

清政府真的那么有钱吗?当然不是。我们来看一组数字。《马关条约》支付白银2亿两,加上利息等费用,实际超过3亿两。乾隆中期清政府每年财政结约1200万两白银;甲午战争前是七百多万两。甲午战争后,形势急转直下。1896年财政赤字达到1300万两,1903年猛增到3000万两。从此负债累累,一点钱也没有了。

太奇怪了。明明负债累累,怎么会有那么多钱买军舰扩军?棘手的是清政府保留了"印钞票"。当然这个印钞是要引用的,因为清政府用的是金属钱,但是它的方法和今天的印钞是一样的,都是发行货币。

当时清政府对外结算的法定货币是白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他们发行了大量新铜币。当时一枚9克铜币,各种成本加起来,实际价值两多,但面值十文,政府一次获利七文多,钱自然滚滚而来。所以当时清政府虽然有以白银衡量的巨额财政赤字,但并不缺钱,所以能够大规模采购军备。

但清政府此举要想奏效,需要一个配套条件,即控制汇兑。清政府发行的各种纸币,无论是以银还是铜计量,实际上都无法兑换成白银;而且各种外币,不管是英镑、美元还是荷兰盾,都要按规定的牌价兑换成银票和铜币。这样,真银就被政府牢牢控制了。至于民众,只能用另一种注水的货币体系。

但这样的货币管制会带来另一个麻烦,那就是出口。以茶叶为例:英国商人的收购价是100斤一箱,按当时的国际汇率折算成800两白银。但是,当时不是有两种货币体系吗?那么按照充水制,茶商的成本就要达到1000两,他要卖到1100两。卖100斤,也就是800两,不仅不赚钱,还赔钱。

我该怎么办?于是清政府只好出面协调:反正这两种货币制度都是我定的,那我干脆把英国人的100英镑给我,然后我给茶商一张相当于1100两白银的银票,这笔生意就做成了?英国商人、中国茶商、清政府皆大欢喜,市场上却有三百两银子"假钱"仅此而已。

2.清政府的灭亡与财政的关系。

所以晚晴的招数是,硬通货属于政府,用于财政支出,从而解决外债问题和军备支出,展示国际形象,甚至补贴亚非拉。至于老百姓,大量注水,通货膨胀,至于穷人,活不下去?没关系。我进口枪枪,我大量招兵买马。你还怕造反吗?

不过话说回来,银子都花在国外了,政府手里只剩下印好的钞票。长此以往,迟早会搞砸的。1910年,金融危机终于爆发了,真的是忍无可忍。清政府想了想,又想了一招:将民间出资的铁路权收归国有。那怎么国有化呢?当然不是用真金白银去买,而是给投资铁路建设的人发国家股。这样,不仅掌握了铁路权,还一下子得到了投入铁路建设的巨额资金。这不是很聪明吗?

但是投资人不傻,你这是公然抢,那我们能怎么办?于是,湖南、广东、四川三省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这在历史上也被称为保路运动。其中,四川最为暴力。清政府调湖北军队入川维稳,武汉空虚,武昌爆发起义。就这样,几年前一直在购买军备,非常土豪的清政府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所以清政府靠滥发货币度过危机显然是行不通的。没有信贷支持的繁荣是虚假的,是泡沫。从这个意义上说,滥发货币的财政失败也是加速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3.清朝的灭亡

1911年5月,清廷组建了"由大清太子奕劻率领;责任内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是内阁成员很多都是皇室成员,所以被称为"皇家内阁",引起立宪派的不满和失望,许多人转革命合作。

同年5月,四川等地爆发护路运动,清廷派新军入川镇压。10月,革命党人在湖北发动武昌起义,南方各省随后宣布独立。清廷任命北洋新军总司令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领导清军。袁世凯一方面在杨霞战争中向革命军施压,另一方面又与革命党人秘密谈判,形成南北相安无事的局面。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布成立,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月12日,袁世凯强迫宣彤皇帝溥仪发布退位诏书,将权力移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

标签: 清政府白银甲午战争

更多文章

  • 公元前一共有多少年?(公元前一共有多少年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公元前,公元,这个

    说到这个BC,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虽然是用年代学的方法来记录时间,但是这个年代学也是很有讲究的,值得我们研究。最近很多人都在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BC多少钱?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如果你想问公元前有多少年,那应该是你对公元年不太了解,所以不知道也没关系。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吧!公元前是编年法,公元前没

  • 惨绿少年是成语吗(惨绿少年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这个,太太,悲剧

    最近很多人都在谈论这个"悲剧青春"这个习语很有意思,所以有人想问,有意思就是有意思,但是现在这个习语好像和以前的意思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有人想问,有什么区别吗?边肖想了想,寻找答案,发现它确实与众不同。这真的让人很苦恼,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这个悲催的年轻人是不是习语,看看这个悲

  • 哀莫大于心死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哀莫大于心死前面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庄子,死亡,可悲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悲伤比死亡更可怕。这是什么意思?我真的不知道这个小编,还有这个"悲伤比死亡更可怕。下一句是什么?我不了解这个小编,不了解也没关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分析。有兴趣可以一起学,天天学知识!哀大于死在心中的意义在古代和现代是不同的:1.古代:最可悲的是人没有思想或者失去了自由

  • 耶律休哥的妻子是谁(耶律休哥和耶律贤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军,同和,南院

    说了这么多,这个耶律休哥还是一个很厉害很有意思的人,在辽代历史上也很有名。据说这个耶律休哥在历史上是有老婆的,那么这个耶律休哥的老婆是谁呢?这些问题也挺有意思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原因。耶律休哥的老婆是"肖"但是历史上没有相关记载,大家应该都知道,完全无法追查。没办法。这就是古代女性的悲剧状态。

  • 和尚是光头,但为什么佛是卷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尚,发髻,头发

    和尚是秃头,众所周知,无论是现实中看到的和尚,还是影视剧中的和尚,还是很多艺术作品中的和尚,都是秃头。但是作为佛教徒,我们看到的很多佛都不是秃头,不仅是秃头,头发也是卷曲的。为什么?为什么和尚都是光头,佛祖却可以有卷发?和尚出家剃光头。为什么佛会长出一个"卷发"?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在中国几经沉浮

  • 明朝与明教到底有什么关系?朱元璋是明教弟子吗?(朱元璋和明教到底有没有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明朝,白莲教

    说起中国的明朝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明朝在中国古代还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朝代,虽然综合国力无法和秦朝相比。当时明朝的皇帝是朱元璋,可以说是所有皇帝中最平淡的皇帝。朱元璋一生非常节俭,从不浪费各种食物。大家熟悉的四菜一汤,也是朱元璋提出的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然后,边肖就看到有人问明朝和明教是什么关系。朱元

  • 刘裕代晋之后是怎么对待司马氏皇族的?(刘裕为什么杀司马氏皇族)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文德,公主

    晋朝其实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朝代。虽然统一了三国分裂的局面,但还是那句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于是金朝有一天被取代了。刘裕取代金后,是如何对待司马家族的?下面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不要错过,谢谢网友们。欢迎分析看看!晋朝的魏,在统一全国之后,对、曹桓、孙皓三人以礼相待。那么司马皇族是如何被宋武帝

  • 慈禧在自己死的前一天真的毒死了光绪吗?(慈禧为何杀死光绪)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光绪,慈禧,太后

    说起慈禧,其实很多时候边肖都是抱着开玩笑的心态去看这个人,觉得他极其有趣。无论是过着正常的生活,还是接受西方的新鲜事物,还有一件事,他似乎在前一天毒死了光绪皇帝。那么这真的是真的吗?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一起揭秘。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这个问题有意思。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是前脚跟着后

  • 初五接财神供几种东西(初五接财神摆什么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财神,五天,四天

    说到这个大年初五怎么接财神,还有很多细节,不是你能接的。其实还是有很多说法和禁忌的。今天我就来告诉你第五天怎么接财神,第五天能接财神多少东西?这些问题值得借鉴。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1、财神后第五天为几件事。1.1.苹果、橘子、蟠桃、火龙果、红枣等五色水果(代表五通财神)。1.2.设一香炉,右边放三

  • 淝水之战东晋为什么只派八万人参战(淝水之战东晋为什么能胜利)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前秦,东晋,军队

    说起淝水之战,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一仗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东晋以8万之众(其实是20多万)打败了前秦的80万军队。不得不说,这场战斗真的很精彩。但让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在这场战役之前,秦朝有那么多人,而东晋只有八万人参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8万人只是东线的部队,8万人已经不少了。大家都觉得八万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