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怎么挑选能上战场的兵器?古代哪种兵器最好用?(古代哪种兵器最好用)

古代怎么挑选能上战场的兵器?古代哪种兵器最好用?(古代哪种兵器最好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113 更新时间:2023/12/13 5:37:51

兵器时代,士兵一般会选择什么样的武器上战场?刀和枪弓是古代战场上最常见的。可能大家看了小说会觉得每个将军用的武器都不一样,但事实并非如此。毕竟,如果关羽真的拿着阿英的长月牙刀去杀敌的话,那场仗应该没必要打了,因为一下子就被地方当局杀了。其

实大家用的武器都差不多。如果它运行良好,你不可能是唯一一个在使用它的人。

(1)论证

在中世纪的欧洲,大约有一百年的时间,长弓就像今天的导弹。奇怪的是,我看到英国有长弓部队。当时,她的主要对手是苏格兰和法国。她深知长弓的优势,屡战屡败,但仍顽强地用强弩与之对抗。同样,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强弩部队,甚至明朝也出现了火枪部队,但为什么中国一直没有长弓部队?

明朝《兵书图说》:轮流发弩,放矛。

弓和弩是中国早已熟练的武器,战国政策和西周政策有百步穿杨的说法("楚有杨,善射,拔叶者百步射,百发百中"),但中国和法国、苏格兰一样,没有发展出大规模的长弓部队,这当然不是技术上的制约,而是刻意选择不使用。没有长弓部队,蒙古骑兵自然不是对手,因为战车和步兵的速度没有骑兵快,用长弓无法远距离杀敌。结果元朝上台了。

欧洲历史学家长期以来对这一现象感到困惑。两位经济学家Allen和Leeson(2015)提出了一个答案,或许可以用来讨论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有欧式的强弩和火枪,而英国的长弓部队却很少。艾伦和里森的假设是,这是一种制度选择,而不是技术障碍,原因很简单。长弓的技术门槛不高,比强弩所需的机械原理要容易得多,也便宜得多,所以英格兰善用长弓部队。但是法国为什么不"外国人学习控制外国人"而是用更贵更难赢的强弩(或弩)?那是因为法国政局不稳。如果不能不使用长弓,地方诸侯就会轻而易举地集结民兵,训练战力强大的长弓部队,统治者担心无法有效压制。

弩(弩)是一种武器,就像枪一样,很好学。它的优点是标准化操作,射程远远大于长弓。但是弩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如上图所示,弩必须先出(射),后出(备),最后出(装)。长弓没有这个劣势:熟练的人可以瞄准,每分钟射出6箭;不瞄准的话可以射10箭,使得箭雨,对骑兵杀伤力特别大。

再者,长弓兵可以集结成阵,也可以根据地形、山川分头行动,寻找掩护和狙击,攻防方便。而长弓部队需要密集发射才能克敌制胜,训练周期长(2-3年),需要经常练习,训练成本高。换句话说,长弓部队必须训练大量弓箭手,整体成本很高。

从左至右:英式长弓、欧式平弓、欧式弓、蒙古弓、现代狩猎弓。英国长弓的长度几乎是现代狩猎弓的两倍。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概念:法国和苏格兰的统治者都意识到了长弓的优势,但他们也担心内部叛乱,所以面临着取舍问题:如果不能帮助长弓,就容易发生内部叛乱;如果禁止长弓,就只能用弩,很容易被外敌打败(英国)。如果外部压力(外来侵略)的代价低于内部反叛(安妮)的压力,我们会选择自知自卑的武器(弩)。

(2)历史实例

1333年7月19日,在第二次苏格兰独立战争期间,ArchibaldDouglas带领15000人聚集在哈利东的山坡上。敌人是英国国爱德华三世,只有8000人。英军在指挥,将部队分成三组,前面一张长弓破敌。苏格兰从山脚进攻,英军箭如雨下。对方疲惫不堪,溃不成军,英军骑兵追击至入夜。苏方伤亡数千人,英方仅受伤14人。

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发生了一场伟大的克雷西战役(1346年8月26日克雷西战役或克雷西战役)。下图拿长弓的人是英国人,弓弩手是法国人。在下面的战场布局中,左上方的红色标记是英方,右下方的蓝色标记是法方。英方的红箭是长弓部队。法方前面是热那亚的弩队(弩军),后面的方阵是5000骑兵。英方共有14000人,其中长弓兵5000人。法国人2-3万,其中弓弩手6000人。法军的弓弩手发起了十几次冲锋,英军的长弓箭手带着"左击右,右击左"交叉火力很快击溃了法军。法方损失武装士兵1500至4000人,步兵伤亡无数。英方损失100到300人,再次验证了长弓的威力。

克雷西战役,1346年8月26日。

克雷西战役的战场布局

艾伦和里森(2015,690页,表1)整理了1298年至1453年的25场战役。英国军队有四个对手:法国、苏格兰、兰开斯特和珀西。在这25场比赛中,英军赢了16场:1327年之前输了4场,主要是因为没有长弓部队,之后又输了5场。只要出动长弓部队,规模数千,几乎所向披靡。在200年里,英格兰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并不容易。令人不解的是:长弓部队的优势有目共睹。为什么只有英国采用?

(3)制度因素

长弓的高度和射手差不多,弦满了可以到耳朵。中世纪的长弓由一整块紫色木头制成,长约2米,拉力约120磅,箭长约1米,射程约100米。传统短弓的拉距约为0.7米,拉力约为40斤,一般成年人约为40-60斤。大型弩(强弩)的制作成本比长弓贵6倍左右。英格兰的自由农民被要求服兵役,从而提供了丰富的长弓兵来源。经过两三年的训练,一个熟练的人每分钟可以射出6支箭,而强弩每支箭大约需要1分钟。届时火枪间隔可能会更长,长弓有高速连发的优势,也更容易随地形调整阵型。

英方的部署以长弓兵为核心,辅以枪骑兵和骑兵。如果每人每分钟射出6支箭,3000名长弓手可以在一分钟内同时射出18000支箭。箭雨掠过蓝天,尖锐的声音如雨咆哮,就像今天的机枪部队。这在战场上非常震撼,对骑兵和步兵也非常有杀伤力。长弓制作成本不高,杀敌效果明显,历史清晰。为什么不用薄利多销的优越武器?必须有最后的手段。

英国长弓兵

有人认为英方之所以常胜,不一定是因为长弓,而是因为战略战术的优越。以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为例,失败者有充足的时间来回顾敌人优势的提升。英国的主要对手是法国和苏联,知道长弓威力强大,模仿起来也不难,但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肯定还有什么隐情。另一个说:长弓起源于威尔士,过去猎人用长弓在森林里打猎。苏格兰的开阔高地没有和法国讲和原则这样的传统,所以他们不用长弓。英法两国其实地域差异有限,经济行为相似,但使用的武器类型明显不同,而且还长期稳定。

还有一个制度因素,在日本和法国都出现过。火枪传入日本后,与传统武士道看重的武器(骑、射、刀)相比优势明显。但军队的传统是武士道,需要长期锻炼才能获得尊重。引入火枪后,可以在短时间内熟悉武器,还可以取练习多年的武士之命。这件事严重损害了武士道的价值观,所以正统武士现在做出了一个非理性的选择:鄙视百步之外可以轻易杀人的洋枪,否则传统武士道将如自处?

同理,法国骑士有长期的骄傲(职业和地位),但在战场上打不过长弓远距离杀人。所以,知道了长弓的优势,我们也必须抵挡这种优越的武器,否则如何维护骑士的传统尊严和荣耀?这个假设看似合理,但长期战败的代价远远高于尊严的获得。骑士被长弓屠杀,失去大片领土。完全没有理由不用长弓。幕府时代结束后,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建造强大舰船和火炮的路线。法国为什么这么顽固?必须有制度约束。

法国政局有多不稳定:下图是1086年到1422年的情况。(1)黑色是统治者的实际控制区域:每百年范围都不一样,甚至面积都有很大变化。(2)网眼区属于法国,但不承认王室管治。(3)斜线地区由英国控制。如果你我是11-15世纪的法国国王,你怎么敢在中国发展长弓部队?

资料来源:AllenandLeeson(2015)第700页图2。

现在转过身来,检查长弓的特征。

(1)长弓部队需要大量的人,才能起到箭如雨下,左右交叉的效果。这和百步走的效果不一样:不是靠个人独门绝技,而是靠团队发挥出震撼效果。

(2)为了控制占优势的长弓部队,统治者必须设置长期的配套措施:举行射箭比赛,颁发奖金吸引专家,制定法律优待长弓选手。比如1363年颁布"长弓法"禁止长弓兵出境,禁止弩(弩),规定周日不能做长弓以外的运动,都是违法的。这就像荷兰,为了发展航海,规定周五晚餐必须吃鱼,支持钓鱼和远洋活动。长弓法被废除是在两百年后(1595年),主要是因为火枪兴起,远程热武器(由火药推进)取代了基于人体和机械原理的冷兵器。

(3)长弓的制造成本低,人们可以快速大批量制造,很容易聚人成军。如果统治者长期培养长弓军事化,必然会导致诸侯效仿。对于统治者来说,这是一个严重的潜在威胁:发展长弓部队就是养虎为患。英国敢发展,主要是政局稳定,叛逆倾向低(家里没有恶犬)。法国和苏格兰没有这个条件,因为家里有狼。总之长弓军有几个缺点:容易训练,容易聚众,容易闹事,容易失控。对于统治者来说,武器的优势是次要的,政权的稳定才是优先的:如果失去了统治权,胜利有什么好处?At"安妮总是优先于外界"考虑之下,统治者的理性选择是强弩而不是长弓。

长弓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举三个例子。拉罗什-德林之战,双方比例为6.29(法国)比1(英国)。杜普林摩尔之战,(苏格兰)5比(英格兰)1。阿金库尔战役,(法国)4比(英国)1。英军三战全胜,绝不仅仅是战术或战略上的优势。"导弹"(长弓)角色很重要。在火炮兴起之前,长弓在海战中也有远距离杀伤敌人的作用。以斯鲁伊斯海战(1340年)为例。法方使用强弩,英方使用长弓。结果法方损失了213艘中的190艘,死亡约16000-18000人。

长弓和弩各有优缺点:

弩射程远,但上膛慢,每分钟的射速至少差6倍。

弩射程远,但必须用阵集中火力,无法产生箭如雨下的震撼效果。

弩必须是钢制的才能射得远,比长弓更贵更难。

天气寒冷,手脚僵硬,强弩不好操作。太冷的话,钢弓用力拉就容易断。

长弓力量较弱,但成本低,自制,简单轻便。

增强型长弓,拉力超过150磅,可以穿透轻甲。如果拉力超过160磅,射程可达300码(1码约为0.9米)。15世纪的弩最远能射375码,相差20%左右。

欧洲盔甲直到1380年代才兴起,弩力可以穿透盔甲。长弓没有这个优势。在英法百年战争前期(1337-1453),长弓仍然主导着战争。

长弓手在空旷的场地可以更加灵活。如果是势均力敌,赢的通常是长弓这样的杀人机器。

培养成熟的弓箭手耗时耗力,一旦失去就很难弥补。

长弓的使用也需要各种条件。第一,政治权力的集中可以培养长弓所需要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如上所述)。第二,政权稳定,不怕内部叛乱。

采用弩的政权实际上是在选择一种昂贵、缓慢、不方便的武器。如果真的发生内乱,统治者将没有更优越的武器(长弓)来镇压。如果长期使用弩,遇到长弓外敌入侵,会吃大亏。政局的稳定是选择武器的重要因素。制度因素优先于技术因素。

标签: 法国部队苏格兰

更多文章

  • 关于西藏大昭寺有什么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昭寺,文成,拉萨

    说起西藏的大昭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西藏的一座佛教寺庙,由前西藏国王松赞干布建造。在拉萨一直被称为圣地,所以和寺庙里的佛像有关。从最早的约萨到今天的拉萨,关于大昭寺有哪些传说不得不说?今天,边肖将带大家去看一看。图例1传说大昭寺遗址最早是一个湖泊。松赞干布曾经答应尺尊公主在戒指掉落的地方修建一座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妓女医生是谁?她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恭,苏东坡,宇文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妓女,大家一定很感兴趣,但是边肖今天不谈,因为边肖要讲一个更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妓女医生。今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妓女医生。那么她是谁?她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有兴趣的不要错过!生卒年不详的宇文柔奴,是北宋画家王恭的歌者。宋神宗元丰二年(107

  • 古代天津战役结果如何?天津战役规模为什么那么大?(1949年天津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天津,碉堡,华北

    今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场战役,天津战役。说起天津战役,很多人还是知道的。天津战役是当时历史上规模非常大的战役,也是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战役。那是当时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的一次围剿。事实上,边肖认为现代战争都是互相争斗。人民解放军为了解放全中国已经战斗了几十年。今天我们来看看古天津之战的结果。天津

  • 故宫的屋顶多年来为何如此干净?连鸟粪都没有这是为何?(故宫 屋顶)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故宫,鸟粪,屋顶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清宫剧,让我们对故宫非常熟悉。故宫作为清明两个朝代的皇家宫殿,自然少不了很多历史韵味。到现在,故宫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了,但是很多人在参观故宫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故宫的历史虽然很长,但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还是无害的。有人开玩笑说,故宫是一个"鸟不拉屎"这个地方。事实上,故宫不

  • 腓尼基文字起源是怎样的?(腓尼基文字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腓尼基,字母,汉字

    说起世界上最古老的自生文字,分别是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中国男人和玛雅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有5400多年的历史,埃及象形文字有5100年左右的历史,汉字也就是甲骨文有3300年左右的历史。玛雅文字虽然比较晚,在公元前后,但都是玛雅人自己创造的自生文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读谢,不读齐)也叫钉头

  • 雕虫小技中“雕虫”和“小技”分别是什么意思?(雕虫小技中的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昆虫,书法,工匠

    "昆虫雕刻技巧"大家一定对这个习语很熟悉,它是对一些琐碎技能的隐喻。如果用在别人身上,就会有一些贬义,用在自己身上,就会变成谦虚。然后大家都知道"雕虫"还有"技能"这是什么意思?其实"雕虫"不是说雕虫,是一种书法,叫雕虫篆刻。在秦书中,虫书和篆刻是两种字体。学习这种字体在当时也是一个比较难的技术活。

  • 辽为什么要打压女真部落?(女真族是什么时候把辽灭掉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契丹,女真,辽国

    其实辽国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已经很久了。说到辽国,不得不说当时其他一些著名部落也不错,但是辽国一直在打压这个女真部落,所以有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吧!谁控制了粮食,谁就能控制人口。隋朝末年,中原动荡,战乱频繁,隋朝政权自给自足,四代不睦,契丹部落得到了发展壮大的绝佳机会。唐

  •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手握什么(三星堆青铜立人像手握蛇)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铜像,三星堆,山海经

    如果要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四川三星堆遗址肯定是一个。1986年期间,国家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并因此发现了多种震惊世界的超神秘文物,没有兵马俑的发现那么令人震惊。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奇形怪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外星人或者超级文明。比如《山海经传说》中,有芙蓉树、凝视的人、方形玉琮、方向盘

  • 拿烟斗的男孩拍卖价格是多少?(拿烟斗的男孩 价格)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毕加索,烟斗,时期

    说到那个拿着烟斗的男孩的画,它背后的故事其实更吸引人。再加上作者的名气,你会发现这幅画越来越厉害,所以收藏的价格特别高。然后有人问,这个带烟斗的男生拍卖价是多少?谁用烟斗画了这个男孩?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吧!《拿烟斗的男孩》的拍卖价格是1.0416亿美元。《拿着烟斗的男孩》被评论家誉为像达

  • 死宅内容介绍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西伯利亚,沙皇,俄罗斯

    《死宅》是一本关于俄罗斯历史上流放制度起源的书,作者是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高级讲师丹尼尔·比尔。本书作者利用19世纪以来的新闻报道、俄罗斯小说等一些史料,呈现了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残酷和囚犯悲惨而催人奋进的命运。内容简介俄罗斯流放制度的起源!探索影响现代俄罗斯民族心灵乃至历史未来的流放地!☉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