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抗战时期的中缅公路是怎么修建的?付出了什么代价?(中缅公路起点)

抗战时期的中缅公路是怎么修建的?付出了什么代价?(中缅公路起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07 更新时间:2024/1/16 22:29:54

说起中印公路,可以说是世界奇迹。1943年,在史迪威的组织和策划下,中印公路开工建设。当初中国驻印度的第十工程兵团和美国的两个工程兵团负责修路。当时施工时重型机械设备很少,主要依靠铁锹、螺丝刀、斧头等简单工具。所以修路进度缓慢,前十个月只修

了68公里路。

后来,美国从中国派出了更多的机械化工程部队,带来了开山机、平地机、切石机、排水机和起重机等现代化重型筑路设备,大大提高了筑路效率。建筑工人的数量也增加了。除了来自西藏、印度、缅甸的民工,正规部队还包括中国驻印工兵第十、十二兵团,美国工兵第四十五兵团,第3302兵团和第84922航空队空工兵营,共计7000余人。

中印公路建设的第一阶段是从多雷到新北洋,长约190公里。中印公路从印度的雷多出发,经过密支那、八莫、保山到昆明。从多雷经新北阳和野人山的康虎和孟珙山谷到密支那,全长约500公里,几乎都是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山谷。雷多是印度的一个城镇,火车相连,不远处的汀江有一个机场,是驻军的地方。在拉姆加训练中心训练巩固半年后,我们从拉姆加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到罗利集结,再从罗利到野人山抗击日寇。

多雷基地瓦房不多,容纳不了几千名中国驻印士兵。所以营、团、师司令部都要住帐篷,连下面的官兵也只能住特制的蚊帐。这个蚊帐的底部是一块两平米的防潮帆布,四角绑着绳子,上面是蚊帐。使用时,将绳子系在两根树枝之间,高挂在地面上,然后放下蚊帐,在身上涂上驱蚊油,就可以安心休息了。那时候满山遍野的树上到处都是蚊帐。乍看之下,叶就像是无数艘在汪洋大海中游弋的船只。这种蚊帐是英国为中国驻印度部队研制的,非常适合热带丛林作战,这样可以减少非战斗人员被蚊子叮咬引发疟疾。

中印公路的建设充满荆棘和困难。因为这条路经过的地区当时还在日军“丛林战之”第18师团的占领下。中国驻印部队要在这个地形复杂崎岖的山区与大自然和顽强的敌人作战。因此,中印公路的建设必然伴随着频繁的军事活动。打仗修路的时候,往往要先披荆斩棘开路,让军队前进,军队前进了再沿路。修路和打仗是齐头并进的。

日军为了破坏中印公路,命令第18师团对我军进行顽强阻击和袭扰,并频频我进攻。修路初期,英军千余人防守印度边境的卡拉卡和唐家,但在日军第十八师团的猛攻下无法支撑,向后撤退。情况非常紧急。史迪威命令陈明的新38师的一个团星夜徒步行军接管防守,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消灭了200多名敌兵,并举行了“奠基仪式”。董振铎生前曾珍藏过一份《卡拉卡-唐家战报》,关于这场战争有如下报道——

"为了营救英军,防止敌人干扰我筑路计划,我先头部队于3月9日从雷多出发,深入野人山。他们在雨中和泥泞中长途跋涉,于11日到达卡拉卡和唐家谷。他们立即对追击英军的敌人发起猛烈反击,敌人被我击退。之后第一营侵占唐家,英军得以安全撤退。后来卡拉卡和唐家的防守由我军接手。3月31日,敌人仍试图实施阻碍我们的筑路计划。以千余兵力,分两路同时猛攻卡拉卡和唐家谷阵地。经过半个月的战斗,敌人伤亡200余人,但目标难以达成,却不敢再炫耀。从那以后,虽然发生了动乱,但没有任进展..."

说到日军对中印公路建设的干扰,有两件事是王建永远不会忘记的。有一件事是,在中印公路建设初期,新38师派出一个加强连作为先锋连,深入野人山的无名高地掩护修路。几天后,日军派出一个旅(营)包围了加强连四十多天。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水就是生命,水就是胜利。战士们出谋划策,想方设法解决饮水问题,终于想出了解决办法。在阵地周围,他们把藤条剪成斜的形状,在藤条截面的中央钻了一个小洞,把它倒扣在帆布做成的袋子里,水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一根小臂粗的树藤,一天能掉三公斤左右的水,解决了生死的关键问题。战后,一名日本战俘对中国士兵的智慧感到惊讶。原来日军以为中国士兵有美国高科技饮料,可以坚持很多天。连史迪威都称赞:这是热带丛林作战的创举!

另一件事:原始森林里的战斗是一种特殊的战斗。在茫茫森林中行动困难,每个人都要用砍刀开路。Xi安军校校友贾天祥走进山沟里的丛林,不小心砍倒了一个狼窝。当时狼窝里有几只狼崽,附近的母狼发现了贾天祥。她先是把嘴埋在地下嚎叫,然后猛地扑向贾天祥。当附近的士兵听到贾天祥的惨叫,赶到救援时,眼前出现了悲剧的一幕:只见几只狼咬住了他的大腿、肩膀和后背...大家不敢开枪,举起砍刀扑向狼群。在一场人兽大战中,虽然狼群全部被砍死,但贾天祥也被狼咬得浑身是血,奄奄一息。后来,尽管抢救,他还是因为失血过多受了重伤,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中印公路开通时,中国驻印部队遇到的困难有多大。

当时很多人对修建中印公路、收复缅北缺乏信心。一位英国军官曾问新38师政治部副主任孙克纲:“你如何预测中国军队收复缅北的前景?"孙主任问他:“你有什么预测?"英国军官摇摇头说:“我想,中国的军队最多打到新后洋(新后洋距离印度边境100公里左右)就撤退了。"后来,印军不仅打到了新后洋,还打通了中印公路。中国军队的英勇战斗精神终于让英国《预言家》彻底折服。

今天回忆起这段历史,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说不出我是兴奋、悲壮还是骄傲...在中印公路的一寸一尺一尺一里延伸中,真的可以说:“一寸一寸的路,滴着血和汗。"

标签: 中印拉卡唐家

更多文章

  • &;卧龙和凤雏都是世界上安全的&;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卧龙,三国演义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很熟悉水镜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卧龙和凤雏两个赢一个,可以保天下",其中"卧龙"指诸葛亮,"凤雏"说的是庞统,这两位是三国中最顶尖的谋士,足智多谋,善于审时度势,都是能成就帝王大业的人才。然而得到第二人的刘备,最后还是被魏消灭了。为什么?其实这句话还有后半句是水镜先生说的,

  • 战后溥仪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战后溥仪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溥仪,自己,工作

    说起我国末代皇帝溥仪,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作为一个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溥仪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自1912年溥仪退位,标志着中国清朝的正式灭亡。作为亡国之君,只有溥仪被我们见过,其他的只存在于史料中。新中国成立后,溥仪和其他人一样,成了普通公民,会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现在我们来看看溥仪的第一份工作。俗

  • 元宵节为什么要办灯会元宵节才是古代情人节(元宵节为什么要放灯笼)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宵节,灯笼,习俗

    元宵节,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期间非常热闹的节日,也是春节习俗中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不言而喻,元宵节吃元宵是一种习俗,但元宵和汤圆是两种不同的食物。除了元宵节,元宵节还有灯笼,但是我们只知道有灯笼,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吗?现在人们在2月14日庆祝情人节。你知道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真正的情人节

  • 集邮的首日封是指什么?(邮票的首日封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首日封,邮票,邮戳

    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专有名词。无论做什么,对于一个新手来说,了解这些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在邮票收藏中,有一种"首日封。第一次听说的朋友大概不能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所以今天边肖将向你介绍首日封在集邮中的意义以及如何保存和收藏它。什么是首日封?首日封是指贴有此枚邮票,并在邮票发行首日加盖首日封普通邮戳或

  • 为什么邓艾的两千残兵能打败诸葛瞻的七万兵?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瞻,邓艾,蜀汉

    说起邓艾,众所周知,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这个诸葛瞻其实还不错,但是在三国后期,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据说这个邓艾在诸葛瞻用两千降兵抵抗这个七万精兵,一个是长途跋涉,一个是休息放松。最后大家都知道了结果,就是邓艾赢了。哦,天哪,发生什么事了?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一起分析一下吧!诸葛瞻率领的不是七万

  • 古代青楼的风尘女子年老色衰之后怎么办?(古代青楼女子老了后果)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妓院,自己,妓女

    古代妓院是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妓院里的妓女大多吃了一口青春饭。当他们看到这些的时候,可能有人会问,他们老了,蔫了怎么办?其实大部分妓女老了都没用了,日子却过去了。所以妓女也给自己留了几条后路,让自己的余生有个着落。那么青楼女子的最终归宿是什么呢?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说起古代妓女,大多指的是妓女

  • 通古斯大爆炸和特斯拉有什么关系?(通古斯大爆炸事件与特斯拉)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通古斯,爆炸,特斯拉

    说起通古斯大爆炸,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这是发生在1908年6月30日早上7点17分的一次非常大的爆炸,地点在空位于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伊万基自治区。这次大爆炸发生在贝加尔湖西北800公里的通古斯卡河附近,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爆炸产生的威力相当于2000万吨TNT炸药,爆炸范围超过2

  • 刘为何在桃园结义?桃园三结义是谁提出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关羽,他们

    其实刘备关羽张飞都是在桃园结婚的,这是一幅很美的三国画卷。之后,似乎这种宁静已经失去,每个人的身高都完全不一样了。但刘为什么选择在桃园结义呢?在古代,桃花有许多含义,它可以象征春天,爱情和美好的生活。刘备的愿望是帮助汉朝统一全国,也是对未来有一个美好的憧憬。当然,刘可以算是三国代言人,但有些事情不是

  • 什么叫怜悯可以是消极的?人才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邓艾,陇右,蜀汉

    邓艾是三国时期魏杰出的军事家。此人文武双全,精通兵法。最后,他成功地在蜀国消灭了邓艾。邓艾在与姜维的几次交锋中从未吃过败仗,灭蜀之战成为历史上最突出的川战案例。可惜最后邓艾被钟会等人诽谤,司马昭也起了疑心。由于司马懿在曹魏内部人心惶惶,司马昭信以为真,下令逮捕邓艾。这次要向你介绍的习语"怜悯可以是消

  • 汝窑双耳三足炉出自哪个朝代?汝窑三足炉有什么特点?(汝窑三足香炉哪个朝代最好)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汝窑,汝瓷,双耳

    双耳鼎炉是古代炉种之一,在宋代非常流行。这种炉口宽,边窄,两耳三足,故称双耳三足炉。汝窑是中国五大名窑之一,起源于古汝州,现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在宋代五大名窑中排名第一,所以汝窑的双耳三足炉也非常珍贵。直到1983年,汝窑天青釉的制造水平才达到或超过宋代汝窑瓷器。可见这种制瓷工艺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