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最后一个太监是谁?(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完整版)

历史上最后一个太监是谁?(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完整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75 更新时间:2023/12/22 17:59:01

做太监,其实是古代很多家境贫寒的人希望家庭兴旺的一种选择,但这种选择是没有回头路的。总有一天他们会做一辈子太监,只是地位不同罢了。而且封建社会终有一天会结束,那么历史上最后一个太监是谁?他有什么故事?他为什么会成为太监?清朝灭亡后他是怎么生活的?

孙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他生活在解放前到解放后。他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他遇到了真正的皇帝和贵妃,贵妃因为家里很穷,就以太监的身份入宫。历史上卫生环境很差,没有麻药止痛。孙被阉割后昏迷了3天。一觉醒来,清朝灭亡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的传奇。

孙是中国最后一个宦官。封建时期,宦官是皇帝维护统治的残酷手段。太监这个职位是伴随着清朝皇帝的宝座而来的。封建朝彻底告别舞台后,宦官不复存在。太监孙是个奇怪的人,他是个"活的历史"人物,从解放前生活到解放后,是历史最好的见证。

孙出身很穷。小时候被家人送进宫里。被送进宫当太监,真的很无奈。孙家以种田为生,但天地被恶霸霸占。他的父亲希望孙有权有势,把他送到宫里当太监。

以前的卫生环境肯定很差,不像现在的手术和麻醉。由于当时健康状况不佳,孙被阉割后昏迷了三天。但谁也没想到,溥仪在刚睡醒清净的时候就处在了一个位置上,孙一家的美好愿望落空了空。

几年后,军阀袁世凯上演了一出自称皇帝的丑剧。虽然戏在瞬间结束,但封建主义的幽灵依然在华夏大地游荡,住在紫禁城的溥仪依然受到皇室和奴婢的崇拜。而且溥仪公然无视民国禁令,再次在民间招募宦官、婢女。紫禁城的鬼魂激起了孙嘉送他的儿子去当太监的希望。1916年,孙家把孙送到紫禁城。他忍受了人格上最大的侮辱,15岁成为太监。

通过他的大嫂,孙第一次见到了前清摄政王宫的太监何,并被介绍到宫。当时正好赶上前清朝贝勒府的重要人物孙去当警察,封他为顺寿。

1917年,孙离开回到家乡;不久后,他通过宫中北园太监总管辛恒如进入紫禁城,侍奉唐久副巡抚任德祥。后来,他侍奉了贵妃黄康和"女王"郭不落婀娜多姿。孙在宫里不能用自己的名字,而且他没有任何号码。他用了"学徒"作为一个人,他整天侍候这个人,为他端菜送饭,倒屎倒尿。

光绪贵妃段康有一次在看彩排的时候,看到孙很聪明。不知怎么的,他突然开了一个人情,让他参加剧团。对于一个干粗活,没有名字的低级太监来说,这真的是"一步登天"。孙也花了六十两银子,买了一个名"王"。之后,他离开了剧团,进了书记办公室。

在清代,秘书负责宫廷奴婢的交接和服装管理;连同寺庙、茶馆、食堂、药房等。,属内务府,由总管太监和太监接。大概孙已经适应了一个充满了仰慕和奉承的宫廷侍女的生活。在秘书办公室工作了几年后,他"幸运",被提拔侍候在溥仪的婉容手下,先后干了一年多。

1924年,冯玉祥将军投奔北京,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紫禁城。溥仪躲在姑姑荣寿谷伦家里,然后钻进了日本驻华大使馆。离开皇宫后,孙姚婷继续在溥仪的父亲兼摄政王载沣的家中侍奉婉容。过了一个多月,婉容去找溥仪。从此,结束了他的宦官生涯。

人生的路该怎么走?孙离开万荣后,回到家乡静海。但是,他做不了那些庄稼人能做的农活。而且,他一寸土地都没有!孙做了八年太监,现在不得不依靠他的兄弟们的帮助。他不能再住在乡下了。两年后,他回到北京,住在北长街的兴隆寺,和40多个同样命运的太监住在一起。

有些宦官还有点钱,就买了一些房子和土地。他们把这些房子和土地出租给别人,收取一些租金供大家生活。为此,孙他们每天只能吃两顿杂粮。但是,孙对说:生活越来越艰难。"因为,这些年来,租的房子已经被破坏了,收的房租已经应付不了房子的维护了。孙以捡煤渣和废品为生,整天在街上进进出出。

20世纪30年代,溥仪充当了日本伪满洲国"帝"后来,孙去了长春溥仪当警察。后来因病离开长春回到北京。解放战争时期,他也成了一名工作人员。1949"解放后,我们的太监过着幸福的生活"。孙对的话充满了喜悦和感激。起初,政府给他们每人每月16元的生活补贴。后来,孙参加了工作,负责城内的寺庙管理。还做过六年出纳,月薪35元。

1966"化大革命"后来住在广化寺,直到1996年去世,享年94岁。他在93岁时写道:国家和谐,官民相安"横幅来表达他们的感情。作为皇贵妃的密友和宫廷政治的参与者,孙见证了最终的宫廷奢华和最终的王朝崩溃,成为独一无二的"活的历史"。直到晚年,他才享受到作为人的尊严。

标签: 溥仪太监紫禁城

更多文章

  • 周瑜历史上有什么功绩?他又是怎么死的?(历史上周瑜因什么而死)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瑜,孙权,鲁肃

    提起周瑜,很多人会想到他和诸葛亮的精彩对决,也会想到他是一个最终被诸葛亮气死的狭隘小人。事实上,周瑜不仅不小心眼,而且还是个大方的君子。在吴栋期间,他取得了许多成就,这是一个恶棍所做不到的。那么,周瑜一生有什么贡献呢?他是怎么死的?周瑜是一个从内到外散发着他的名字的回声的人"梅雨"一个有素质的人,他

  • 昆阳之战的真实性有多高(昆阳之战在现今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秀,昆阳,王莽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昆阳大战真有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其实道理很简单。也就是说,原来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然后把王莽这一伙人砸到了地上。这场战役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刘秀从此成了过客,成了飞机之子。但众所周知,战斗这一方的人并没有被打垮。这场昆阳之战到底是真是假?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吧!昆阳之战肯定是历史

  • 为什么大理段氏皇帝都喜欢出家当和尚段氏家族可能是最憋屈的皇帝(大理段氏二十二位皇帝11位出家)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理,皇帝,理国

    皇帝没好好去当和尚。到底是什么刺激了皇帝?不用说,大理国的皇帝特别喜欢做这样的事情。"南迪"易大师邓原本是大理的皇帝,但他最终选择了出家,而易邓却因为爱情出家。但是历史上还是有很多皇帝因为各种原因出家的。为什么?或许段家的皇帝是历史上最憋屈的皇帝。他一直处于名利双收的状态,还不如出家。可惜他们真的不

  • 希特勒是怎么招募士兵的?为什么短短一年就翻了一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希特勒,德国,英法

    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德军只有10万人。三年后的1936年,德国已经组建了14个装备精良的集团军群,最多时有80万兵力,1500多辆坦克,4000多架飞机,海军舰艇吨位也有了很大提高。那么,希特勒是如何在英法等国眼皮底下疯狂扩充军备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呢?众所周知,由于一战战败,德国受到《凡尔赛条约》

  • 古代手握重兵的边关大将为何很少有造反的(古代将军为什么那么容易起兵造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造反,李自成,将军

    众所周知,在古代,经常镇守国家边疆的将领都是全副武装,有足够的兵力造反。但是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少有镇守边疆的将军会造反,那是为什么呢?其实叛逆的成本很高,高得离谱。对于一个揭竿而起的边关将领来说,必须满足五个条件,而这五个条件几乎都没有。1、不怕家人被杀谋反必然害家,皇帝也不傻。像这种重量级将领

  • 东北方言中的刘孜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街上,反正,他们

    最近很多人一定都听说过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街跑者"边肖看到这个词后显得很尴尬。这是什么意思?作为一个南方人,边肖真的不知道,但是作为一个东北人,他可能知道一些。经过边肖的仔细研究,他终于弄明白了。下面我们一起揭秘,看看具体情况!1、街阀发音在街上看书"吉莉兹"。2、街道的含义官方对街头骗子的解释是油嘴

  • 土耳其行棋傀儡是真的吗(土耳其傀儡下的什么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木偶,佩兰,土耳其人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这个土耳其象棋木偶好像很神秘,于是有人要问了,这个土耳其象棋木偶是什么情况?其实里面还有很多故事。都说世界被骗了70年,所以这个土耳其象棋木偶其实是假的。那么这个土耳其象棋木偶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继续分析看看吧!土耳其象棋木偶(TheTurkishchess木偶

  • 袁绍与曹操的十胜十败是什么?(袁绍和曹操决战)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许由,郭嘉,田丰

    如果你喜欢曹魏的历史,你一定知道曹操和袁术也打了很久的仗,也是打得你死我活。其实曹操和袁术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内容,就是十胜十负。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如果有不知道的网友,可以跟随边肖揭秘!这发生在官渡之战。袁绍亲自率军攻打曹操,开启了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对双方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袁绍兵力

  • 杨是个没有一只手的五行奇人。如果他的手臂是完美的,他会有多强壮?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过,降龙十八掌,神雕

    射雕三部曲中关于杨过武功水平的争论。网上时不时能看到各种分析帖,然后回帖里就是各种口水战。杨过虽然是男主角,但他的武学装备与其说是一个男人应有的待遇,不如说是因为杨过这种顶级武学,其实见识很少。与郭靖相比,杨不会玩降龙十八掌,而且只练了《九阴真经》的一部分。和张无忌相比,差距可能更远。当然,其他武侠

  • 中国历史上最能吃的宰相是谁?(中国谁最能吃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太祖,宰相,张齐贤

    说到吃货,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这个词。这是对能吃、吃得好的人的称谓。吃货的人,自古以来就不缺。中国古代有句谚语"首相可以在他的肚子里造一艘船。"而这对于那些很能吃的宰相来说,简直就是笑话。那么古代有哪些宰相能吃得好呢?现在让我们互相了解一下。翻阅史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姓张的当皇帝的不多,当宰相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