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为什么中国白银多黄金少?货币结算为什么以白银为主?(中国近代白银贬值的原因)

历史上为什么中国白银多黄金少?货币结算为什么以白银为主?(中国近代白银贬值的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261 更新时间:2023/12/25 22:14:51

中国历史上的货币主要是铜银,而西方主要是金币,这就导致了白银在货币结算中并不占优势,清朝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也损失了大量的白银。其实这些金属还是要看你所在国家有多少,开采技术也很重要。黄金更加珍贵和稀缺,中国人口众多,不可能用大规模的黄金进行

结算。好在古代中国影响力大,和其他国家做生意可行。能够控制货币结算可以兴经济。

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用大量白银作为赔偿。或许有人好奇,中国真的有那么多白银吗?其实这么多,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跟西班牙,日本,欧洲人都有关系。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拉丁美洲大部分土地从16世纪开始落入西班牙殖民者手中。为了黄金,西班牙人可以疯狂屠杀印第安人,还有奸诈的胶水印加皇帝。为了黄金,西班牙人驱赶美洲和非洲的奴隶疯狂采金,使得拉丁美洲的黄金产量在1550年左右达到最高水平。西班牙人对黄金非着迷,但是在安第斯山脉却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

1545年,西班牙人在这里意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银矿。众所周知,波托西银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储盐量约19.56万吨,简直就是传说中的银山。

1565年4月27日,西班牙舰队抵达菲律宾,建立了东南亚第一个殖民据点。1571年,西班牙人再次占领马尼拉。令西班牙人失望的是,菲律宾极度贫穷,物资匮乏,连西班牙殖民者的日常生活都难以满足。从西班牙绕半个世界运输物资是不可能的,就近解决是最好的办法。与菲律宾一海之隔、物产丰富的中国显然是最合适的选择。从而打通了中国东南沿海到菲律宾的贸易通道,西班牙人对物资的需求量大,与此不谋而合。

但是对于西班牙人来说,和中国做国际贸易并不容易,因为菲律宾没有什么商品能引起中国人的兴趣,只有白银这样的贵金属能引起中国人的兴趣。如果你想获得中国的材料,你必须付钱。巧合的是,20年前美国发现了一个大银矿,所以西班牙人支付贵金属并不困难,这条贸易路线一直保持着。

虽然菲律宾和美国都是西班牙殖民地,但毕竟是同一个体系的不同部门,财政独立。我们怎样才能把银从美国运到菲律宾?中国的丝绸在这里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西班牙人先用银子买中国的丝绸,然后运到美国换来白眼,再用美国的银子在中国买,而这其中的差价,除了买中国的材料,还可以作为利润保存下来。这样以丝银贸易为局面,建立了一条横跨太平洋的贸易路线,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西班牙人也得意地解决了菲律宾殖民地的困境,但是过了很久,他们终于回过味来:不对,为什么我们的银子越来越少了?他们终于回过神来:天哪,我们所有的银子都进了中国人的口袋。那么有多少白银流入了中国?历史学家对此做过许多估计。梁先生认为,这一时期流入中国的白银约5040吨,先生估计,1570年至1644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银币共计4亿比索,其中一半流入中国,约7200吨。

事实上,在此期间,中国不仅通过马尼拉进口白银,还从日本和欧洲进口白银。问题是隆庆开海之后,所谓的"不幸"明朝政府仍然禁止对日贸易,那么日本的白银是如流入中国的呢?

一方面,民间走私活动维持着中日之间的贸易关系。日本虽然不缺贵金属,但其他矿产资源非常匮乏,一个铁锅能卖一两百元。所以日本非常渴望和中国进行贸易,用日本的贵金属换取其他材料。另一方面,葡萄牙人充当了中日之间的二手贩子。葡萄牙和西班牙不同,它的殖民地没有大量的贵金属,他们的商品和欧洲国家的商品一样,根本没有打开中国市场。中国对日本的贸易制裁给了他们从中获利的机会。

葡萄牙人先到中国购买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然后转运到日本换取日本的白银,再用这些白银换取来自中国的商品。就这样,二手贩子也时不时收获不少,但最终受益的是中国。日本的白银随着葡萄牙的船只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根据历史估计,在16和17世纪的200年间,约有9000吨日本白银进口到中国。

与此同时,欧洲白银开始涌入中国。在此期间,中国的丝绸和茶瓷引起了欧洲人的极大兴趣,对这些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商机让欧洲的海上商人开始了从欧洲到中国的贸易路线。在与中国做生意时,欧洲人惊讶地发现,中国人对欧洲商品根本不感兴趣,他们甚至忽视了黄金。他们只看到了白银,他们束手无策。也许这可以解释当时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白银!

标签: 中国白银西班牙人

更多文章

  • 年斯大林为何要将所有车臣人全部流放?(斯大林是怎么对待车臣人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车臣,苏联,苏联政府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慢慢接近尾声。此时苏联卫国战争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苏联已经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德国人被赶出这片领土只是时间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突然"卫国战争期间,车臣人背叛苏联,与法西斯德国合作"以此为由,居住在高加索地区的全体车臣人被流放到环境恶劣的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在这次驱

  • 怎样让自己拥有贵气?揭秘曾国藩的看人用人之道(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曾国藩,自己,如果

    说起曾国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连晚清重臣李鸿章、左这样的中坚人物,也出身于他的家庭,视他为师。曾国藩深知待人接物的大智慧,所以一生乐此不疲。曾国藩不仅知道如何做人,而且很懂人。他将自己毕生的识人用人之术编入《冰鉴》一书,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争相阅读,试图从他的成功中汲取经验。曾国藩的一些门生非常羡慕他

  • 柴进的丹书铁券不管用吗(丹书铁券为什么不能对付柴进)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丹书铁券,太祖,赵匡胤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丹书铁券很感兴趣,所以有人要问。你知道丹书的铁券是哪里来的吗?边肖刚刚看了水浒传,哈哈,所以据说这个柴进有丹书铁券,但是好像他的丹书铁券不管用,那么具体是什么情况呢?这丹书铁券真的没用吗?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先来分析一下之前!1.柴进的丹书铁券管用吗?不是不行,只是时代变了。高俅,

  • 二战前波兰的军事实力如何为何德国进攻前会信心不足(二战德国波兰军事实力对比)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波兰,德国,德军

    二战爆发,德军在军事思想、军事发展等诸多方面碾压波兰。波兰只用了一个月就交出了武器。那么既然是全方位碾压,那么纳粹德国在打败波兰之前还是会处于恐慌状态,没有信心,对这场战争的信心还是不足?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二战爆发前的情况。纳粹德国对进攻波兰并不自信,因为波兰在二战前基本上是

  • 太平公主没有上位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生活经历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太平,公主

    说起武则天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而且她在中国历史上仍然举足轻重。当然,边肖也看到很多人在问边肖,武则天这么优秀,她的女儿太平公主还不错。为什么太平公主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登基?当边肖看到这个问题时,边肖觉得这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武则天能够上位是一个奇迹。让

  • 古代殉葬制度起源是怎样的?殉葬对象是如何挑选的?(古代殉葬制度起止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他们,这些,殉道

    古代的殉道制度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残酷的现象。一个活着的人死了还拖着他,毫无意义。但是,在封建时代,大家都这么做,甚至给他们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这是很难理解的。据说有的殉难也会带男孩女孩,那么古代的殉难制度是如何选择牺牲者的呢?其中的一些陈述是什么?在古代封建王朝,有很多条条框框,这些条条框框都是令人发

  • 古代人有社交吗?古代人的社交方式是怎样的?(古代社交怎么说)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现在,人们,古代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现在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世界的新鲜信息。当然,一些时事新闻也是瞬间就能知道的。可以说是一个互联网爆炸的时代。然后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领域的发展,很多新的东西也在不断的发生。比如现在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相应的物品,现在外卖行业

  • 伍云召罗成谁更强?(伍云召和罗成打架)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罗成,枪法,但是

    说起吴,大家都知道,那时候是天下第一枪,玩枪当然是最好的,但是这个罗成不简单,还在扬州拿过冠军,所以也有网友问,如果吴VS罗成放在一起打,谁会更厉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问题,一起分析一下!题材:隋唐时期有很多勇者,对这些人有一个排名,但这些排名可能是他们不服气。武是一个出色的枪法大师,但他只比罗成

  • 朱元璋可以用十五年一统天下曹操为什么却不能?(朱元璋十五年一统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元朝,李世民

    说起曹操和朱元璋,其实有的人喜欢曹操,有的人喜欢朱元璋,但是谁都不敢喜欢。但朱元璋和曹操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但朱元璋的好处是,他用了十五年时间统一天下,而曹操不行。所以有人会问,其实看曹操和朱元璋也不错。曹操为什么不能一统天下?让我们跟随边肖来揭开这个秘密吧!1.比起识人用人,朱元璋略胜一筹。知人

  • 张良最终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他死在了哪里?(历史上张良最后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亮,刘邦,汉朝

    一代圣人终会化为尘埃,那些传奇的故事也终会有结局。作为刘邦开创西汉的总谋士,张亮在刘邦成为汉高祖后选择了明哲保身。他不贪图富贵荣华,还把自己从死里救了出来。然而,关于张亮最后死在哪里一直有争议。今天就来看看吧。论据是什么?一个张亮是战国时期的朝鲜人。在历史上,他被称为"还有萧何、韩信和陈平。汉初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