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杜欢眼中的阿拉伯世界是怎样的?

杜欢眼中的阿拉伯世界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28 更新时间:2023/12/20 20:46:39

公元762年,繁华的广州港上,一艘来自大石的商船缓缓靠岸。紧接着,在众多惊讶的商人们的目光中,一个中年人从船上走下来,穿着一身西式服装,却长着一副汉族面孔。此时,中年男子泪流满面,完全不在意周围诧异的目光。他只是小声说了一句话:我回来了"。

这个人就是唐朝的旅行家杜欢,离开家乡12年,现在终于回家了。

杜欢是谁?

杜桓,京兆(今安)万年人,是唐朝宰相杜佑(735~812)的儿子。虽然他是晚辈,但却比杜佑年长。和唐代大多数文人一样,年轻的杜欢充满了忠君报国的热血,所以他怀了"黄金百战穿金甲,破楼兰不还"想法,远离繁华的长安,到遥远的西域,跟随安西都护府高仙芝征服各国。

当时,高仙芝率领的唐军先是在小博禄一战中击败了吐蕃,随后又先后击败了石国(西域古国)和土奇石。一是成名,所以这支唐军在西域诸国中所向披靡。所以,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杜欢在高仙芝手下担任过什么军事职务,但是有着这样的家世背景和战无不胜的军队,杜欢来到高仙芝麾下,自然是被照顾的对象。毕竟当时没人在。

然而,还是那句话,骄者必败。攻打各国随意收钱,让唐军大出风头,但也埋下了罗四失败的隐患,更有甚者,杜欢被俘,沦为过客。

罗罗大败,杜欢被俘。

仙芝攻樊汉三十人之食,行七百余里至罗恒城迎食。僵持了五天,葛罗禄的部队造反了,带着大石攻打唐军。仙芝战败,士卒只死了几个,只剩下几千人。——《资治通鉴》卷216

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朝安西首府高仙芝率军讨伐石国(今塔什干地区)。史国礼立即向大石求援,然后大石军前往救援,并在罗丹(塔拉兹)邀请唐军。战斗异常激烈。然而就在这时,高仙芝的盟友葛临阵脱逃,导致唐军兵败。

对于这次战败的原因,首先要知道当时的大食是西方新崛起的,并不比唐朝的大国逊色。战无不胜的唐骏自然鄙视对手。其次,唐朝的将军高仙芝很狡猾。他在灭石国之前,先媾和后突袭的作风,真的让盟友和对手都看不起他,所以突骑会兵变。

战败的高仙芝成功突围后才逃过一劫,却被粮军俘虏了一万多名唐朝士兵。被带到木鲁城(今土库曼斯坦马雷)的战俘中,不仅有一大批唐朝的工匠、园丁,还有一个看起来不会打仗的秀才。他就是杜欢。

从战俘到旅行者

年轻的杜欢想建功立业,可惜成了大士的俘虏。幸运的是,大石并没有下令杀害这些战俘,而是给了他们优待和安置,让他们可以传授大施先进的制造技术。比如战俘中,一些造纸工匠被押解到撒马尔罕,在那里开了一家店铺,纸从此进入穆斯林世界。

可能是杜欢的书生身份,也可能是杜欢是高级战利品。大吃大喝的哈里发国王非常欣赏他。所以杜欢在大食中是作为客人存在的,所以在公元751年被俘后,先被押往郭康,后被押往阿拔斯王朝的首都阿尔诸洛,后跟随哈里发使团考察北非,在中亚、西亚、北非十余个国家,沿途游历并幸存下来。个人生活读书,回到广州后,真实地记录在《京杭集》里。杜欢的《京杭集》记录了大量关于当时阿拉伯世界,以及北非和红海沿岸国家的民俗、文化、地理和历史。这样的记载在当时的唐代游记中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可惜这本书已经失传了,不过好在他叔叔杜佑写的《将军典》收录了1775字的《京杭集》。

《京杭集》记载了什么?

虽然是《京杭集》的残本,但价值极其珍贵。客观介绍了中亚、西亚等阿拉伯帝国和北非等国家的地理、风俗习惯。

记载可汗国(今吉尔吉斯斯坦):"到了西海,我住在土房里,穿着羊皮,盖着布。男女都穿靴子,女人不穿铅粉,只是用青黛涂眼睛"。

记录老师的国家(斯里兰卡):"人丑"、"每个人都在腰间围着耳布"。

录荆棘国(东罗马帝国):"男知素衣,女皆珠光锦气,女饮美酒,犹为干饼。他们工作熟练,擅长编织,或者在各国被俘,至死也不会改变农村习俗。"

记录未开发国家(中亚):"有个球节和秋千节,俗不可耐,不吃白死肉和隔夜肉,头发抹香油。"

女人出门,会捂脸。不问问题,每天五点钟的礼貌日。食肉为斋,以杀生为功德。系银带,佩银刀。不喝酒也不听音乐。——《通典——大食——语录》

当然,他最仔细地观察了俘获他的美食大国。第一,他感叹这个有大唐实力的国家物产丰富,甚至"四方汇聚,万货丰足价廉,美轮美奂珍珠遍地。"然后很同情地记录了当地妇女出门必须蒙着脸,一天要去拜五次,不分贫富贵贱,禁止饮酒和音乐。

阿拉伯帝国人民的生活

呼罗珊,大概包括伊朗东北部、阿富汗、土库曼斯坦,是当时大食国的东部省份,也是杜欢在大食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

杜欢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坚固的城市,名叫摩鲁国,有铁门和盐池,供军民吃饭。方圆,莫罗的一个郊区,是数百英里外的一个沙漠。这座城市虽然被流沙包围,但森林、村庄和密集的人口却郁郁葱葱。这是因为城外有一条大河——阿姆河。由于当地百姓挖沟引河水灌溉,后期潞城周边农田肥沃,农产品丰富,盛产桃心、李子、葡萄等水果,还盛产萝卜、黄瓜、茴香、葫芦、甜瓜,尤其是那里出产的西瓜又甜又大,只有十几个人才能全部吃掉。

当然,与其他唐人相比,杜欢最熟悉古代阿拉伯的人民生活。他见到的第一批阿拉伯男人喜欢佩戴银腰带和腰带。而且她们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戒律,不饮酒作乐,而阿拉伯女性身材修长,衣着鲜艳整洁,举止端庄,容貌美丽。与唐朝人最不同的是,阿拉伯人执法宽大,丧葬仪式节俭。

阿拉伯帝国的宗教文化

杜欢感叹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阿拉伯人“一天五点钟的仪式"”是指穆斯林在一天中的清晨、中午、下午、黄昏和午夜祈祷,甚至阿拉伯人曾经有一个可以容纳数万人同时礼拜的大清真寺,尤其是每周五的聚会都在大清真寺举行,由大食王亲自带领。当时的大食王会对前来聚礼的信众进行传教式的演讲,演讲的时候会劝说信众遵守教法和戒律,不要犯罪,不要欺压良善。

当时的食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食王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国王,也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宗教领袖。所以,杜欢是第一个把阿拉伯人的教义、教规、祈祷活动带回唐朝的人。

阿拉伯帝国科学技术传播的真实情况,尤其是造纸术传到西方。

《京吉星》中记载了许多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内容,如:"汉代的织布机、金匠、画家、画师,京兆的舒凡、刘八;织工,河东人音乐圈,李露。"唐朝的纺织和造纸技术是由被俘士兵中的工匠传入阿拉伯国家的,而舒凡、刘巴等唐人比杜欢更早地生活在大食中,这些人大多从事各种技术工作,尤其是造纸,也就是说唐朝的造纸技术传入了阿拉伯。

尤其是阿拉伯国家之一的郭康(今乌兹别克斯坦),特产是纸,一度取代了埃及的卫生纸和旧皮纸。其首都撒马尔罕造纸工业建立后,由于唐代能工巧匠的操作,纸张制作精良,甚至传到了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各国。显然,这是唐代文化对阿拉伯文化乃至全世界的一大贡献。

阿拉伯帝国的城市经济

杜欢也看到了阿拉伯国家的城市经济发展。首先,由于阿拉伯地区沙漠众多,城市多建在绿洲上。此外,当时的阿拉伯世界已经成为东西方文化和贸易的中转站,所以吃大食的城市商业也极其发达。旅程之书包含:"这片土地上什么都没有。四个方向汇聚,万货丰足,物美价廉。"

另外,就交通工具而言,唐人喜欢用马车拉货,而阿拉伯人习惯用骆驼拉车。这种骆驼又小又瘦,一天走几百里也不会累。此外,阿拉伯还有一种大鸵鸟,有四英尺多高。它的脚趾像骆驼的蹄子。它能骑在鸵鸟背上走至少五六英里。因此,由于交通便利,阿拉伯国家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间贸易频繁。

回到广州港,旅行者踏上了家乡的土地,不禁感叹:"是江南美景,落花时见君"。只是此时的唐朝早已变天,他出征时还是如日中天,但等他回来时,已经是安史之乱末期,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寄托了梦想的安西府正率领几个城镇与吐蕃、回纥顽强抵抗,作为盛唐的余音,注定难以为继。

标签

作为唐朝的一名军人,杜欢见证了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和盛唐十余年的衰落。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战争虽然对社会造成了伤害,但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就杜欢而言,他游历了阿拉伯帝国的10多个国家,成为8世纪最远、见识最广的旅行家。虽然他的“经典之旅”依然存在,但却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加了大家对阿拉伯帝国经济、科技、宗教等国家的认识和了解。然而,这位旅行家自己并不知道,600年后,他的海上返乡之旅会因为七下西洋的郑和而名扬海外。

标签: 仙芝唐朝阿拉伯帝国

更多文章

  • 曾国藩的湘军怎么样?曾国藩究竟是怎么死的(曾国藩的湘军怎样壮大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曾国藩,曾国,太平天国运动

    说起曾国攀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曾国攀在当时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英雄。可以说他在当时还是贡献很大的。曾国磐和左也被写进了历史教科书,供许多学生学习。那么近代史上曾国磐是怎么死的呢?曾国磐的湘军呢?具体小编也是网上搜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在湖南创建湘军。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声势浩

  • 日本国土小资源少当年是哪来那么多钱发起战争的?(日本战争时期钱从哪来)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日本,战争,甲午战争

    晚清中国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当时被世界各国侵略,各地被划分为殖民地。在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里,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是平静的。但是,与近代中国被侵略的事实相反,近代历史上有没有一个小国差点以侵略者的身份出现?这个国家就是日本。很多人都知道日本国土面积小,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国内资源也不丰富等等。但说到它在近代崛

  • 古代蜀中四大才女分别是谁她们代表作有哪些(蜀中四大才女的代表作)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卓文君,才女,华瑞

    说到古代的才女,其实很少。毕竟古代大多是才子。所以,如果一个女人有才华,一定会被人记住。很多人不知道四川四大才女吧?今天,边肖将向您介绍这个"四川四大才女"他们是谁?他们的作品有哪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古蜀四大才女是谁?古蜀四大才女分别是:卓文君、薛涛、华瑞夫人、黄鹂,四人各有特色。2.他

  • 日本一号计划的目的是什么(日本1号作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日军,中国,日本

    1943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四年,中国全面抗战第六年。经过反法西斯联盟的艰难反攻,轴心国和协约国的力量对比终于倾斜。苏联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彻底摧毁了德国人征服高加索的梦想。在太平洋的中途岛战役中,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打败了日本联合舰队,日本开始转入守势。在北非和意大利,英军击败德国北非军团,此时

  • 天京事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天京事变的意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天京,北王,太平天国

    说起这次天京事件,大家一定不陌生。它发生在田萍天国运动中,也是一个转折点和标志性事件。那么这个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呢?天京事件说明的最基本的道理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天京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天津事件是1856年田萍王国领导集团之间的公开分裂。定都天京后,王国主要领导人之间产生了隔阂,

  • 古代八百里加急为什么没人打劫(古代800里加急为啥没人打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快递,土匪,驿站

    在古代,由于通讯的落后,经常用快马和沿途的驿站来传递信息,驿站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产生的。封建王朝建立后,都非常重视驿站的建设和扩建,古代的文件传递主要依靠驿站。一般情况下,站与站之间的间隔并不远。如果有文件、战报、官奏需要急送,就派人沿驿站骑行,换马不换人,日夜兼程,以求最快送达,这叫"800里快递

  • 英国首相哀悼安南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和联合国改革家。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安南,联合国,秘书长

    说起安南,我想只要是稍微有点国际事件的,我还是知道这个人的。安南就任联合国秘书长已近10年,他对世界的贡献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评价。但他不久前刚刚去世,英国首相也发来唁电致哀。那么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和边肖一起揭开这个秘密吧!据外媒18日报道,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在瑞士因病去世,享年80岁。英国

  • 为什么朱元璋和康熙皇帝对未来继承人的态度完全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太子,康熙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屠戮过英雄,但他为民生制定了很多好政策。而且朱元璋非常信任他的后人。他早早立长子朱标为太子,请了许多老师来教朱标,甚至让朱标参与政务。但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对后世的态度完全不同。他根本不敢轻易放权,甚至频繁更换皇太子人选。朱元璋和康熙这两个皇帝对后世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差异

  •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到底是耕的地还是耕的什么?(诸葛亮为什么说躬耕于南阳)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荆州,诸葛

    说起诸葛亮,其实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似乎有点山野之间的野心,这从模型上就可以看出来。诸葛亮常说自己是个布衣人,在南洋种地,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他成了蜀汉的宰相。那么他当时耕种的是什么土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其实首先要看诸葛亮是不是布,结论是有也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诸葛亮的家庭背景绝对

  • 二战东线到底有多可怕?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我们,苏联,他们

    试想一下,当你的学校有500个男生,经过一场战争,只有9个活了下来,而这9个人中,只有一个是完好的,其余的都是残疾的。当你回想起这些学生,这一代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不为人知的烈士,可能仍然躺在寒冷的荒野中。而这样的场景,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东线战场。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些二战时发生在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