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洛克菲勒家族是如何崛起的?逃兵役发战争财(洛克菲勒家族介绍)

洛克菲勒家族是如何崛起的?逃兵役发战争财(洛克菲勒家族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86 更新时间:2024/1/16 10:40:58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经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在人类历史上,如果要说第一个真正控制产业的人,那一定是洛克菲勒。当时全美国90%以上的石油市场都被洛克菲勒的企业所控制。

"即使我被脱光了衣服,也不会剩下一分钱,然后我会被丢

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央。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让一个商队从我身边经过,我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新的百万富翁。"从一个身无分的少年到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发家致富故事演绎了另一个美国梦。有人说他是唯利是图的野心家,也有人说他是慷慨的慈善家,但在比尔·盖茨看来,"我心目中只有一个赚钱的英雄,那就是洛克菲勒"。

12岁借给邻居50美元。

1839年7月8日,约翰·维森·洛克菲勒出生在纽约哈得逊河的一个小镇上。他们的祖先是法国人,他们来到美洲新大陆是为了逃避政治迫害。我父亲的名字是威廉·洛克菲勒。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卖木材、皮、盐和杂货。他什么都擅长。他有时客串江湖骗子,兜售所谓的"包治百病"灵丹妙药。

洛克菲勒很早就表现出精明的商业头脑。他有一本记账本,里面详细记录了他在田里做的事情,比如砍柴、挤奶、除草、打水等,以便父亲"薪资"。

12岁时,洛克菲勒开始分发"高利贷"他把积攒的50美元借给了邻居,并向钱生钱收取利息。一次,洛克菲勒在森林里发现了一个火鸡的窝。他把鸡带回家,自己饲养。感恩节时,他卖掉它们,赚了一点小钱。这些都得到了父亲的称赞,因为威廉认为:"生活只有靠自己,趁早做生意,只有钱最靠谱。"父亲"赚钱才是道"这个想法激发了洛克菲勒对商业抱负的向往。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8岁。他上中学的时候,同学问他长大后想做什么。"洛克菲勒毫不犹豫地说:"我想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为了这个梦想,他没有选择上大学深造。16岁时,他开始在商界闯荡。

一次又一次的面试"Mianba"第一次被欣赏

1855年,16岁的洛克菲勒刚刚读完高中二年级,决定辍学经商谋生。他先去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商学院学习了近四个月的会计和银行业务。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正式的商业训练,然后他开始在商业世界里旅行。

为了找工作,洛克菲勒翻开了全市工商企业名录,挑出了知名度较高的公司。"我去铁路公司,银行,批发商找工作。我不去小店,但我想做大事。"洛克菲勒回忆道。

但是找工作远没有想象中的顺利。每天早上八点,洛克菲勒就西装革履地出门,去参加一轮又一轮的面试。他很快成为"Mianba"——不停面试却一次次被拒。屡战屡败的洛克菲勒连续坚持了六周。在参观了一次他最喜欢的公司后,他又重新开始了。有些公司甚至去拜访过两三次,但是没有人愿意雇佣一个孩子。

好事多磨。9月26日,洛克菲勒终于成了一家粮食企业的会计文员。他认为这一天是属于他自己的。就业日",相当于第二个生日。在这里,洛克菲勒开始学习做生意,月薪12美元。

除了记账,洛克菲勒有时还会给公司管理出主意。有一次,商行高价购入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发现大理石有瑕疵。正当商行老板不知所措时,洛克菲勒建议将责任转移到负责货运的三家运输公司,让他们赔偿损失。结果,这一举措为公司挽回了1000多美元的损失。从此老板对他刮目相看,年薪不断上调。

20岁,合伙开了一家公司,我坚信自己是社会的"Vip"

工作的第三年,洛克菲勒的年薪提高到了600美元。但是他认为他对公司的贡献远不止这些,所以他向老板要求加薪800美元,但是被拒绝了。洛克菲勒从不罢休,干脆炒了老板,单干。

1859年3月,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向父亲借了1000美元,加上自己的积蓄800美元,他和英国朋友莫利斯·克拉克合伙建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谷物、牧草和肉类等农产品。年仅20岁的洛克菲勒成为了一家贸易机构的合伙人。

创业初期,他们运气不好。由于严重的霜冻和降雪,美国中西部的农作物几乎没有收成。农民不得不用2008年的粮食收成作为抵押,但要求该公司支付首付。受此影响,很多类似的公司都倒闭了。

合伙人克拉克突然发脾气了。"还是赶紧关门吧,这样才能保住成本。"他对洛克菲勒说。而洛克菲勒则认为,当所有人都退出市场的时候,正是放手的时候。至于流动资金,他很快从银行贷到了2000美元。贷款前,银行老板问洛克菲勒:"你有抵押品吗?""不,我自己就是担保的抵押品。"洛克菲勒说了实话。有了这句话,银行老板居然同意发放贷款了。洛克菲勒觉得他已经是一个“天才”了。Vip"。

洛克菲勒很快将收集到的谷物和肉类销往欧洲,赚取差价。由于经营顺利,公司第一年做了4.5万美元的生意,净利润4000美元。第二年,公司净赚12000美元,洛克菲勒拿到6000美元。洛克菲勒做生意总是小心翼翼,试图赢得人们的信任。在搭档克拉克眼里:"洛克菲勒做事有条不紊到了极点,注重细节。如果有一分钱应该给我们,他会拿走的。如果他少给顾客一分钱,他也要顾客拿走。"

1925年9月26日,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参加完一场婚礼后,老洛克菲勒(左二)和他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左一)准备离开。1974年,洛克菲勒财团的总资产达到3305亿美元,超过摩根财团,在美国十大财团中排名第一。

找替身逃避兵役,在战争中发财。

1861年4月,美国内战爆发,持续了四年。林肯总统颁布征兵令,洛克菲勒进退两难。按照他的年龄,他应该参军,但他只想着怎么赚战争钱。"打架?该死,你以为我疯了吗?让别人流血吧,我们要做生意。"他对克拉克说。

为了逃避服兵役,洛克菲勒先是假装得了脚病,但他再也坚持不住了。他只是付了双倍的身体来充当炮灰。由于战争中伤亡惨重,据说洛克菲勒已经为自己找到了二三十具替身。内战期间,洛克菲勒远不是唯一一个逃避兵役的人:马克·吐温写了他的小说,银行家摩根和钢铁大王卡内基先装病,然后付身体双倍的钱去打仗。

战争爆发前,洛克菲勒把能借的都借了,把钱都投了,囤积了大量的粮食、盐、火腿、棉花、煤炭等战略物资。随着战争的扩大,农作物歉收,农产品等生活资料价格飙升,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向他。短短四年,只有洛克菲勒知道自己赚了多少钱,其他人估计不少于10万美元。

投身石油工业

内战爆发前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的石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冒险家涌入。有一段时间,宾夕法尼亚产油区有很多井架。

洛克菲勒密切关注着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消息。1861年,他亲自视察了产油区,那里一下子冒出了72口油井,日产量达1135桶。一年后,这里的油井数量几乎翻了一番。面对繁忙的矿区,洛克菲勒选择了等待。他的判断是,石油的应用还没有普及,对原油的需求有限。盲目开采必然导致油价下跌。

不出所料,由于疯狂的钻探,一桶原油从原来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很多石油钻探业主血本无归,一个个被打败。洛克菲勒事后总结道:"先行者都是傻子,只有抓住机会的后来者才能赚大钱。"

在原油连连暴跌的时候,洛克菲勒果断出手。与许多只专注于开采原油的人不同,洛克菲勒决定从炼油开始。他发现,提炼成煤油后,原油可以卖到每加仑30美分左右,其利润远远超过原油开采。

1863年,在英国化学家安德鲁斯的加盟下,洛克菲勒和克拉克成立了一家炼油厂,双方各出资4000美元作为动资金。安德鲁斯成功从原油中提取煤油,随后美国大力发展煤炭提炼工业,取代鲸油作为照明剂。不到一年,炼油业务已经成为公司最赚钱的业务。洛克菲勒抓住了这个机会,从农产品管理转行,一头扎进了石油行业。

买断公司所有权,自己单干,人生从此悬了。

因为扩大生产需要不断的投资,克拉克和洛克菲勒作为合伙人,渐渐有了业务上的分歧:前者有钱不愿意冒险,后者野心勃勃,全力以赴。1865年2月1日,洛克菲勒邀请了几个合伙人到他家,他抛出了一个快速发展炼油厂的计划。克拉克对此深恶痛绝,两人最后摊牌,公司解散,拍卖给出价最高者。

克拉克和洛克菲勒都想把对方推出去。为此,两人铆足了劲,唱起了对台大戏。两人起价500美元,出价达到5万美元。双方都意识到出价已经大大超过了公司的实际价值。但是价格还在上涨,6万美元,7万美元。当克拉克脸色苍白,索要72000美元时,洛克菲勒沉默了五秒,然后主动提出:"72500美元"。最终,克拉克选择了放弃:"我不会再涨价了。股权属于你。"

这一年,洛克菲勒26岁。他后来回忆说:"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大的决定,这一天决定了我这辈子的事业。"随即,他将公司更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迅速扩大了炼油设备。该公司的石油日产量已增至500桶,在当地55家炼油厂中排名第一,是第二大炼油厂产量的两倍。那一年,该公司缴纳了3万多美元的税款。

随着石油工业的繁荣,公司迅速扩张。洛克菲勒还用公司股票买通了克利夫兰各大银行的行长,条件是不向当地中小炼油厂提供贷款。很多中小企业,缺原油,缺现金,要么倒闭,要么投奔洛克菲勒的怀抱,被标准石油公司吃掉。两年后,克利夫兰只剩下26家炼油厂,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其中的21家。洛克菲勒继续扩张,他为此受到指责。因为他的兼并,许多小企业主失去了他们的家庭。在宾夕法尼亚产油区,有人按照洛克菲勒的形象做了一个木制的神像,并把他吊死,以解除他的仇恨。无数充满仇恨和诅咒的恐吓信被送到洛克菲勒的办公室。

1929年,洛克菲勒庆祝了他的90岁生日。80多岁的洛克菲勒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慈善事业上。

捐赠60万美元建立芝加哥大学。

成功之后,洛克菲勒选择了退休。1896年,57岁的洛克菲勒离开纽约总部,秘密搬到自己的庄园。公司业务逐渐移交给他的独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

退休后,洛克菲勒开始学习打高尔夫球,他最喜欢的是骑马。此外,他的工作重心转向了慈善事业。他首先投资60万美元建立芝加哥大学。在随后的10年里,他向芝加哥大学捐赠了3400万美元。这是他的第一笔大额慈善捐款。

"慈善事业和石油行业一样,也需要垄断和联盟,这样才能让自己强大起来,打败竞争对手。"对于慈善事业,洛克菲勒也采用了"信任策略"。Title"洛克菲勒"他的研究所、教育委员会和基金会相继成立,捐款总额超过5亿美元。对此,有人表示尊重和感谢,也有神父谴责洛克菲勒的赚"脏钱"因此,10万美元的捐款被拒绝。"

洛克菲勒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企业。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中心、大通银行、可与大都会博物馆媲美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911事件"世贸组织失去的双塔,任事业,都足以吸引同行。家族慈善机构遍布全球,有"亚洲一流的医学院"著名的北京协和医院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赠建造的。在他的后代中,劳伦斯是"风险投资之父"纳尔逊成为美国第41任副总统。

标签: 洛克菲勒克拉克美元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一直提防宋武?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江,梁山,兄弟

    说起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小说《水浒传》,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之一,很受欢迎。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学中最具史诗性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载于《东都简史·侯猛传》:"河中三十六人渡河,数万JD.COM忠臣不

  • 松锦大战明朝惨痛失败是因为洪承畴瞎指挥的原因吗?(松锦大战清朝损失惨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军,明朝,锦州

    说到晋松战争,这场战役还是有点名气的。最后大家都知道,失败的是明朝,指挥这场战役的将军是洪承畴。于是仔细分析这场战斗的网友也说,如果战斗输了,就输在洪承畴的瞎指挥里。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揭秘一下!宋金战争明朝本来有很好的胜算,却以失败告终,都是因为他的瞎指挥。满清入主中原之前,与

  • 英国布尔战争是怎样的?为何说是大英帝国衰弱的开始?(英国凭什么赢下了布尔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英帝国,英国,战争

    自从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开始迅速发展。经过几个世纪的殖民扩张,英国在19世纪末达到了发展的顶峰。殖民地遍布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西印度群岛、南非等世界各个角落,总面积是大陆的100多倍,被称为不落帝国。从冰冻贫瘠的加拿大海岸到炎热富饶的印度次大陆,从广袤无垠到大西洋上的小岛,为了建

  • 日本二战期间有哪些战列舰?(二战日本战列舰纪录片)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列舰,金刚,改装

    1905年,日本海军赢得了日俄战争,彻底击败了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到这个时候,日本已经基本消灭了周边所有具有威胁性的其他国家海军力量,然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英美,把英美作为战争中的假想敌。这时,英国已经建造了一艘新战舰"无畏",引起了海军强国的模仿,开启了无畏战舰的时代。日本海军也向内阁申请扩充海军军备

  • 历史上的秦桧到了南宋后为什么会重新被宋高宗重用?(秦桧宋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高宗,晋国,南宋

    说到秦恒,很多人都知道它的细节。秦恒是中国宋朝一位非常有权势的大臣。我在这里说的不是秦恒强大,而是秦恒是一个大贪官和奸臣。据说当时宋朝和北宋灭亡了,北宋和南宋的风格完全不同。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到了南宋,情况发生了变化,南宋战争多了起来。因为当时南宋受到晋国的干扰,晋国一心想要摆脱宋朝

  • 为什么有些水浒版本中没有天狐和王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江,水浒传,梁山

    说到水浒传,其实大家都很爱看,但是结局很差,死了。但是如果你喜欢看水浒传,你可能会发现其实分很多版本。细心的网友可能已经发现,《水浒传》的一些版本中有关于天狐和王庆的故事,那么为什么这个故事在一些版本中没有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问题,一起分析一下!首先,郑王庆的时间线不对。宋江攻克辽,十一月回东京

  • 诸葛亮和周瑜谁更厉害?两个人中谁年龄大?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瑜,诸葛亮,刘备

    诸葛亮和周瑜都是三国中非常有名的人物,两人的才华旗鼓相当。如果分别比较诸葛亮和周瑜的军事才能,谁会更胜一筹?综合来看,周瑜应该更强。周瑜比诸葛亮大六岁,可惜周瑜英年早逝,只活到35岁,不然他和诸葛亮之间的故事可能更精彩。其实比较周瑜和诸葛亮,要看你把背景放在《三国演义》里还是正史里。周瑜在演义里很不

  • 三国界桥之战是什么?(三国的界桥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界桥,袁绍,三国演义

    可能很多不熟悉三国时期历史的人对此不会很清楚"界桥之战"到底是什么?三国时期,战事众多,界桥之战只是其中之一。界桥之战是三国初期。严格来说,应该发生在东汉末年。理论上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到了三国演义就变得很奇怪了。有多奇怪?1.袁绍与公孙瓒说到袁绍的出身,很多时候人们会把他和汝南袁氏联系在一起。袁绍

  • 抗战时期机枪手脖子上布垫是干什么的?(抗日机枪手服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机枪手,这个,机枪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二战时期的一些事情。比如最常问的问题就是关于这个抗战时期的机枪手。如果细心的网友可能会发现,那就是抗战时期机枪手的脖子上有一个布垫。那么这个布垫是干什么用的呢?这些问题仍然很有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或许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在一些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中,有些机枪手的穿着打扮与众不同。很

  • 明朝的国姓是“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办?朱元璋想了一个办法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朱元璋,唐力

    古代等级制度非常严格,皇帝的威严至高无上,所以很多方面都有禁忌。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所以明朝的国姓是"朱"在很多事情上,我们应该避免这个姓。比如人杀猪,因为发音相似所以说不出来,但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我们做什么呢于是,朱元璋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非常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