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盘点战争史上最精彩的坦克

盘点战争史上最精彩的坦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85 更新时间:2024/1/16 13:53:30

众所周知,在热兵器战争中,坦克被誉为陆战之,是各国军队中绝对不可或缺的兵种。霸气的履带,威武的炮台,棱角分明的轮廓,是坦克的标准造型。但是,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也有一些非精彩的坦克。那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体力不减:超重型坦克

坦克

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战场上。巨人"。坦克概念刚提出的时候,计划建造几千吨"陆地巡洋舰;。如果真的要这么重的东西,会把路都压坏的。所以最后投入实战的是10吨的缩小版。比起士兵和炮兵,这也是个大家伙。即使是21世纪的重型坦克,一般也只有60-70吨。

然而二战中有一段时间,世界各国的军事家都对坦克重量有一种高深莫测的崇拜。毕竟坦克更大,装甲可以更厚,火炮可以更强。于是他们提出了近百吨甚至上百吨的超重型坦克项目。其中,最远的是纳粹德国"鼠缸"。这个庞然大物有一个小巧精致的名字。

原来二战前,苏联已经研制出了重达50吨的坦克T-35,在当时已经是庞然大物了。其实这种坦克很不实用。停产前只生产了几十辆坦克,在苏德战争初期很快全军覆没。但是德国获得的这种坦克的情报让希特勒很感兴趣。此外,据传苏联还在制造另一种100吨级坦克。因此,1942年,德国的保时捷和克虏伯公司接到了联合设计和生产能够对抗的巨型坦克的订单。

在1944年,"鼠缸"终于出来了,造了两辆车。坦克长12米,宽3.67米,高3.66米,总重188吨。可搭载5-6名乘客,配备128毫米主炮和75毫米同轴副炮,覆盖60-240毫米厚装甲。它的轨道是全金属的,宽1100毫米。它的柴油机功率达到1200马力。

从装备参数来看,鼠坦克真的能攻能守,一枪就能干掉当时盟军所有的重型坦克。然而,巨大的重量使得鼠坦克即使使用1200马力的发动机,速度也很差。理论最高时速20公里,实际测试才达到13公里,类似于士兵的徒步冲锋。而且这么重的坦克,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找不到任一座桥让他们过河。另外,此时德军已经处于不利局面,鼠式坦克的发展也经常被盟军的轰炸打断。

1945年春,苏军攻占柏林试验场,两辆鼠坦克都被德军自毁。苏联花了很大力气才把沉重的残片运回苏联,现在在库宾卡坦克博物馆展出。

沙皇坦克:谁说自行车不能开火?

同样是"巨大"以为,沙皇俄国在一战期间,提出了一种更奇特的战车——沙皇坦克。严格来说,这种坦克比真坦克要早。

1915年,俄罗斯军事工程师尼古拉·列别坚科提出了一个概念:众所周知,车辆的车轮越大,越野能力越强。然后,如果你做一辆超级大轮子的战车,你就可以轻松地穿越各种山丘和沟渠,在地面上行走!他做了一个微缩版的电动模型,献给沙皇。该模型在沙皇的书桌上表现出色,成功跨越了书籍堆叠的障碍。沙皇·尼古拉斯二世非常高兴,立即拨款。1915年5月,"沙皇坦克"正式项目。

从远处看,沙皇坦克不像一辆战车,而是一辆旧自行车和一个火炮架的结合体。它长17米,两边各有一个直径9米的巨型轮子,足以爬过各种障碍物。在轮子后面的支架上,坦克车体悬浮在空离地面4米多的地方。车内有两台250马力的英航空发动机,分别驱动两个巨型车轮。车体顶部和底部装有可以360度旋转的炮塔,车体两侧可以安装机枪。

为了控制转,在车身后侧,车架已经向后下方倾斜延伸,末端装有更小的车轮。三个车轮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结构,使得高悬挂空的罐体稳定。根据设计,沙皇坦克的最高时速为17公里。

俄罗斯人的执行力很强。很快,坦克就造好了。1915年8月,沙皇坦克进行了首次测试。凭借其巨大的车轮,它轻松地穿过荒地,撞倒了树木。它是不可战胜的。然而这时候问题出现了:虽然两个巨大的车轮可以碾压一切障碍物,但是后面的小方向盘却多次被障碍物卡住,使得战车无法移动!同时,军官们也指出了另一个巨大的弱点:高耸的9米车轮简直是敌人炮火的绝佳目标。哪里有机会冲到前面,恐怕每隔几公里就要被摧毁。

再加上工程造价高昂,沙皇坦克最终被叫停。唯一的样车也废弃了。只有艺术家对这种坦克给予了高度关注。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真正的坦克,用两条履带而不是两个巨型车轮跨越障碍。所以沙皇坦克正式成为历史。

V-8核动力坦克:无限续航的坦克有什么用?

20世纪50年代,战开始,核战争概念被炒热,核电成为热门话题。在一次坦克研讨会上,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提出了TV-8核动力坦克计划。该型坦克重25吨,大致介于轻型坦克和中型坦克之间。最奇怪的是坦克被分成两个完全独立的部分:炮塔和底盘。其中,底盘为轻型坦克底盘,总重10吨。炮塔呈豆荚状,乘员、武器和动力系统都放在里面。底盘和炮塔可以分开运输空。

TV-8的武器系统包括一门90毫米滑膛炮和炮塔上的三挺机枪。炮弹存放在炮塔的后部,通过一个钢制隔板与乘员隔开。车内有一套闭路电视系统,保护乘员免受战术核武器爆炸时的闪光伤害,也可以扩大车内视野。水箱由蒸汽循环微型核反应堆提供动力。核燃料舱设计在车体里,与炮塔里的乘员分开。水密炮塔外壳允许这种坦克漂浮,并由炮塔后面的水喷射泵推动。

真的看起来很高大上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当时流行的核技术概念。但是,除了"无燃料无限电池寿命"在外部,V-8核动力坦克与传统坦克相比没有优势。对于冲锋的坦克来说,被敌人击毁或者机械损失的风险很大,这就是战场"耗材",给他们"永久"动力系统意义不大。更何况核反应堆本身风险就很大,有人戏称这种坦克最好的用途就是自杀式攻击。最终,该产品被叫停。

T279重型核战争坦克:四轨道飞碟

几乎在TV-8核动力坦克项目进行的同时,苏方也介绍了核时代-279核战争坦克的特点。这种坦克是由基洛夫工厂的设计师托罗·亚诺夫于1957年开发的原型坦克。可用于核战下的攻关、反掩体、反装甲作战。

T279坦克长10.2米,宽3.4米,高2.5米,乘员4人,战斗总重量约60吨。与普通坦克相比,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拥有四条履带!由于四个履带分散了压力,坦克在地面上的压力只有每平方厘米600克,这使得坦克具有出色的越野能力。它装备了苏联历史上最昂贵、最豪华、最先进的悬挂系统——带三级星形齿轮箱的液气混合液压臂,不仅能增强坦克的越野能力,还能增加主炮的俯仰角,提升战术价值。它的功率为1000马力,最高时速为55公里,加满油后可行驶300公里。

与苏俄武器相比,它们总是强调攻击性和适应性,但自我保护能力不是很强。T279是个例外。它拥有厚度为305毫米的炮塔前装甲和厚度为269毫米的车体前装甲,整个炮塔由铸钢制成,采用龟甲式设计,炮塔与车体连接处还保护有70°反成型装药战斗部的保护片,一般武器难以穿透。此外,T279坦克用一层薄薄的椭圆形护盾包围车体,像一个大飞碟,可以有效抵御穿甲弹的金属射流和核武器爆炸后形成的冲击波。车体内部还设计了许多夹层,可以有效地将穿透力强的快中子转化为慢中子,防御中子弹攻击。它不仅有完整的核生化防护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还有整车恒温控制系统。这些都是苏俄武器中罕见的奢侈品。

在攻击方面,T-279坦克彻了苏俄一贯的暴力美学,配备了130mm主炮和14.5mm同轴重机枪。主炮还配有半自动装弹机,射速可高达每分钟5-7发。同时,它还配备了传统的光学和雷达测距仪,加上自动制导系统和L2夜视/红外仪器,可以说是相当强大。美中不足的是,由于车体本身防护力较强,载弹量有限,只能装24发主炮炮弹和600发重机枪炮弹。可以说,用不了多久弹药就会耗尽。

如上所述,T-279既保持了苏军的攻击优势,又加强了防御。这简直是一个完美的坦克。那么这种完善必然导致其系统结构复杂,成本昂贵。这恰好与苏军一致"量大价低"与传统相反。因此,虽然坦克在1957年就被制成了原型,但它只能在博物馆里度过生。

攻击的螺丝钉-SHN-1全地形车

众所周知,车辆在地面行驶,靠的是轮胎的滚动。轮胎越大,爬坡能力越强。更强的越野能力来自于履带,相当于带了两块移动的钢板连续铺路。然而,也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战车,它根本没有轮子。这是俄国的SHN1型全地形车。它采用了独特的螺旋推进系统,行走部分既不是轮胎也不是履带,而是螺旋鼓。简单来说,这种车辆在地面行驶时,就像一个不断向前旋转的螺丝钉"深入研究"。

因为根本没有轮子,所以不怕爆胎或者断轨。那些泥泞的道路,或者松软的雪地、沼泽,会让普通车辆的轮胎下陷或者打滑,但对于全地形车来说却是恰到好处,只需要把它的线头嵌入路面,保持旋转前进。但与普通车辆相反,这款车并不适合正常平坦坚实的道路和平原。原因很简单。这辆车要在平整的路面上刻出一连串的螺纹,所以如果强行推过去,所到之处地面都会被彻底破坏,而车本身的螺旋鼓也很快会在这种硬碰硬的切割中被磨平,最后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实际上,这种交通工具的设计理念是美国人在1868年提出的,1907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螺旋桨交通工具。对于国土辽阔、交通网络发达的美国来说,这款车意义不大,因为它几乎很快就消失了。而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常年积雪,沼泽众多,使得螺旋推进飞行器性能优异空室。因此,苏联先后研制了SHN-1全地形车和其他类型的螺旋推进车,并在各种特殊地形中采用。直到今天,俄罗斯仍在进行该车的后续研发和应用。

球罐:谁说圆头圆脑的人不能成为杀手?

水箱通常是带有独特水箱的方形钢柜。二战期间,苏联和德国都研制过球形坦克。

德国在1944年提出"球形闪电"项目,主要是为了对抗空的盟军威胁。这种anti-空坦克安装在中型坦克的底盘上,全封闭式半球形炮塔,重3.5吨。炮塔装备双管30毫米机关炮,最初用于XXI型潜艇上。"球形闪电"坦克/kloc-0有5名乘员,其中3名在炮塔。炮塔靠人力转动,不到30秒就能转一圈。

"球形闪电"坦克最大速度可达每小时38公里。由于半球形炮塔,其侧面轮廓较低,火炮角度较宽,同时每分钟可发射400至650发炮弹,对俯冲的盟军飞机威胁很大。只是因为战争结束的快,这种武器才没有被广泛使用。

苏联的球罐更霸气,居然是球形的。弗雷德里克设计的这款坦克整体外观是一个球体,可以理解为将传统坦克的轨迹改为车体中心并包裹整个底盘,形成一个扁平的、侧向的圆柱形,向前滚动,两端嵌入两个半球形炮塔。履带坏了坦克还能动。两座炮塔各配有一门76毫米主炮,可以全方位射击,上方还有一座机枪炮塔。

由于赛道较宽,球罐的越野性能非常出色,可以轻松越过壕沟,跳过1.2米高的路段。球形结构还允许坦克原地转向。由于陀螺效应,战车行驶平稳,但转弯时容易翻车。为此,Vtrisov在车下安装了一个四吨重的自平衡滚轮。无论战车的角度有多大,滚轮永远是水平的。

1942年年中,Vtrisov开始研制一种新的球形战车SHT-2T,重35吨,并安装了两门152毫米迫击炮。1943年9月,在一次遭遇战中,正在测试中的SHT-2T仓促上阵,取得了一定的战果。然而,由于战时经济紧,大规模生产从未实现。1944年初,设计者弗雷德里克死于脑膜炎,球形战车项目停止。

标签: 坦克炮塔沙皇

更多文章

  • 武松生命中三个女人谁是武松的真爱?(武松一生遇到的两个女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潘金莲,玉兰,武大

    说起宋武·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宋武是当时著名的打虎英雄,很多人称宋武为英雄。的确,当时宋武是景阳冈打虎回来后才出名的。然而,每个人都知道宋武兄弟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武大郎打虎回来后,知道了潘金莲的故事,为哥哥报了仇。那么,宋武的生活中有三个女人,谁是宋武最喜欢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细节吧!潘金莲、孙

  • 封神演义元始天尊为何不敢杀无当圣母?(元始天尊为什么没有封神)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圣母,老君,女娲

    看过诸神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元神是一个果断的神,他对那些阻碍诸神榜任务的绊脚石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阻挡我的人都会死。!正因如此,在黄河阵中,元初的天神以圣人和老师的名义,把敬他的三位女神都杀了:云被麒麟崖碾压;琼瑶死于三宝玉;碧霄仙子被魔盒变成了血。九一,圣人,劫身不磨,染有因果,所以佛陀一开始杀

  • 三毛别罴事件是真的吗?(三毛别罴事件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袈裟,山本,棕熊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与自然界中的那些野生动物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直到今天,总的来说,人类变得强大了。然而,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人类也为对抗野生动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本的"三毛别"这一事件是一场悲剧。"三毛别"是日本式的词,通俗的解释就是发生在三毛的事件。三毛别是一个地名,位于日本北海道钱坤县钱坤

  • 男女之间吃醋的由来是什么?(男女之间吃醋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嫉妒,毒酒

    不言而喻,嫉妒比谁都明显。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情感表达。这种本能往往是嫉妒的表现,尤其是在男女恋爱或婚姻中。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嫉妒是用来表达我们害怕失去对方或者嫉妒对方的。那为什么要把这种心理叫做嫉妒呢?嫉妒的起源是什么?先说这个词的由来。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发生在贞观年间著名的宰相方身上。方从

  • 二战身高最高的人是谁?(二战时期身高)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鲍勃,纳肯,罗伯茨

    相信很多网友都看过二战时期最萌的身高差历史照片。一个异常高大的德国士兵被一个矮个子的盟军士兵在头上搜身。后者的头只是前者的胸部。两人的身高差造就了爆笑的喜剧效果,成为这场残酷战争中最欢乐的时刻之一。照片中的德国士兵名叫雅各布·纳肯,身高2.21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人,也是德国历史上最高的士兵。俘虏

  • 晚清时期的慈禧有哪些养颜秘籍?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慈禧的八大秘闻你知道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清朝,太后

    今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清朝。说到清朝,很多人都知道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许多人知道清朝的历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朝代,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封建历史的结束。清朝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比如乾隆皇帝。乾隆年间,当时的社会是和谐的,人民安居乐业,战争也很少,所以经

  • 古代罪犯的妻子和儿女去了哪里?她们的下场是怎样的?(古代犯罪的妻女去了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陵,刘彻,匈奴

    战争是一种非常极端的行为,战争是发起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群体的利益而发起的。像这样获取利益的行为,是以他的生命为代价的。但在这里,战争的主题是半个人。在古代,上战场的大多是青壮年男性。但是,这也让军队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士兵的生理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朝代都在军队中安排军妓,

  • 成语“抛砖引玉”是什么意思?典故是怎样的?(抛砖引玉成语典故及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楚王,樵夫,赵薇

    这个习语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我们的写作和日常交流中也经常用到。抛砖引玉的意思就是把砖扔出去,把玉带回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观点或作品来吸引别人更好的观点和作品。抛砖引玉的由来松石道元《景德镇灯传说》卷十,肇州东院从容禅师》:"晚上公众参加会议时,石云说,‘今晚回答,会有提问者。’一个和尚出来就拜。阎

  • 春日忆李白古诗赏析(春日忆李白讲解动画)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白,诗风,杜甫

    杜甫作为我国著名的诗人,不仅有1500多首诗歌,而且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系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他的诗风不仅阴郁、失意,而且有"到国君尧舜,再到移风易俗"宏伟的抱负。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被称为"和李白一起;杜丽",也称为"诗人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歌史

  • 二战德国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真的是最仁慈的集中营吗?(二战德国卑尔根集中营)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巴尔,集中营,贝尔根

    二战期间,这里有一个不同于其他集中营的纳粹集中营。在这个地方,党卫军的卫兵会对犹太人彬彬有礼,称他们为绅士或女士,并主动帮忙搬行李。而且这里关押的犹太人的伙食和医疗条件都很好,甚至大家都不用工作,可以优先看书和日光浴。听到这里,你一定会指责我胡说八道,美化纳粹,但这是历史上存在的客观事实。这个集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