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战德国与日本的关系是怎样的?(二战日本和德国夹击苏联会赢吗)

二战德国与日本的关系是怎样的?(二战日本和德国夹击苏联会赢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66 更新时间:2024/1/15 12:52:34

说起二战,不得不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是一段悲惨的过去。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人类著名历史上的一道伤疤,也是国际秩序的又一次重组。与一战不同的是,二战中出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法西斯轴心国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战争,不仅仅是世界霸权的争

夺,更是价值观的对抗。

法西斯轴心国一直坚持残酷的侵略扩政策,即使在轴心国内部,也是各自为战,别有用心。二战中,轴心国失败一方面是因为残酷暴虐,不得人心,另一方面是因为从一开始就不信任对方,导致战略混乱,最终失败。虽然看起来德意日都是法西斯主义的信徒,但只要涉及到核心利益,矛盾马上就显露出来了。尤其是美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更加鲜明。具体情况如?还是等等慢慢学吧。

1.太平洋战争前后的德意日轴心

德国、意大利、日本都在20世纪的大萧条中选择了法西斯主义,相继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矛盾。三国中,意大利法西斯上台最早,1928年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随后在1933年,德国的希特勒正式成为帝国元首,实现了德国的法西斯统治。直到1936年广田弘成内阁时期,日方才确立了军部在国内的主导地位。由此看来,三国法西斯的建立时间不同,建立统治的方式也不同。

欧洲法西斯煽动民粹主义,通过政治手段获得权力资格,仍然遵循政党政治的游戏规则。而日本则是通过完全掌握军事力量,以军方的武装力量对政界施压,从而获得主权。日本法西斯的代表是庞大的军事集团,没有一骑绝尘的政治领袖。他们独裁时期出现的那些个人,比如广田弘毅东条英机,不过是日本法西斯集体的一个代表,他们的背后都包含着军部各派的力量和诉求。因此,日本法西斯政府与欧洲法西斯政府有着本质的不同。

从国家观念上,欧洲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也有一些区别。德国国家元首希特勒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他追求"雅利安人是至高无上的。原则。在他臭名昭著的个人传记中,他写道

"日本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劣等民族,但我们可以利用日本,用他们的执着报效德国。"

战后,希特勒曾对他的秘书长阿姆斯特朗说:"和这样一个国家结盟是可耻的。他们只在海边捕鱼。可见希特勒从骨子里并不尊重日本民族。事实上,法西斯轴心国内部的矛盾已经出现。德意日只是法西斯道路上的同行,绝不是亲密的战略伙伴。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与欧洲法西斯的矛盾主要在于战略分歧。在战略上,日本和欧洲对未来世界的想法存在明显差异。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最初的战略目标只是快速占领东亚,并不想与美国为敌。与德国结盟的目的是使德国在征服欧洲的战争中为日本赢得更多的石油资源。日本外相松冈洋子曾直言不讳地说:

"这个同盟的缔结必然会导致美国对日本实施禁运,这真的是日本最痛苦的地方。所以我曾经建议你把德国石油的一半左右给日本。德国方面表示:我们会尽力。此外,关于萨哈林岛北部的石油问题,也委托他们与苏联斡旋,希望苏联将那里的大部分或部分石油让给日本,或者要求苏联不要阻碍日本在那里的石油企业。对此,德方回复:日苏邦交调整后,这些问题很容易解决。"

但是,在这些特殊的核心利益上,德国往往对他是关心的,嘴上说说而已。因为德国真正的战略意图是称霸整个欧洲,包括英伦三岛和苏联。甚至美国可能也在他的考虑之内,但这要等他踏入欧洲之后再说。所以德国自然不愿意放过石油这样的重要资源。

日德在初期战略上最大的区别在于苏联。双方在苏联问题上的矛盾非明显。你可以从下面的时间线上看到。

1936年11月,德国和日本签署了《反共国际协定》。1937年11月,意大利连接德意日的轴心正式形成。

1938年7月至8月,张鼓峰事变;1939年5月至9月,诺门坎事件,苏联战败,日本战败。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苏德战争爆发。

在战略同盟方面,德国和日本对苏联问题的处理可以说是荒谬的。三国轴心形成时,德日不仅战略合作失败,还互相拆台,互相猜疑。日本和苏联在远东打仗的时候,德国反而在和苏联商量"互不侵犯条约"。日本和苏联刚刚签订中立条约不到两个月,德国就悍然进攻苏联。可见双方战前并没有充分沟通,根本不像是同盟。其实德日关系更像是相互利用。德国在欧洲磨刀霍霍,苏联以为作为盟友的日本会效仿。没想到,日本开始远东进军。《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苏联以为同为法西斯轴心国的德国会遵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却没想到德国会出兵苏联。这个联盟更像是一场国际闹剧,无聊又恶心。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德之间没有明显的战略合作。1941年12月,日本在没有事先与盟国德国和意大利沟通的情况下袭击了珍珠港,以至于德国不得不在苏德战争中不率先面对美国牛仔的愤怒。这让希特勒非常生气,也间接促成了二战方向的改变。1942年,日本在中途岛战败,损失了全部航母/KLOC-0。之后我决定改变策略,力劝德意东移。当时日本大本营认为德意即将控制西印度洋,希望与之联手。一向高傲的日本军事大臣永野修身此时也不得不低下头。他在最后一场演出中说:

"这种情况势必对未来战局产生很大影响。如此一来,德意将可能攻占马耳他,德军将可能进入近东,建立不败轴心的可能性也将大幅增加。所以,此时应对德意,寻求在西印度洋切断敌援军,歼灭敌舰队,在全局上形成极为有利的局面。"

但这个计划无疑是荒谬的,连当时的日本士兵都认为:"大本营把上述占领锡兰的研究和准备做得稍微具体一点的真实意图,是考虑到德意势力向西印度洋扩张,但它并不认为自己进行这场战役的可能性很大。"这个时候日本已经失去了威信,这个时候再想和欧洲法西斯合作已经不太实际了。法西斯轴心国正是在这种相互猜疑、勾心斗角的过程中,最终走向了失败的深渊。

2.为什么日本和欧洲的法西斯屡战屡败?

首先,我们希望通过战争获得的根本利益不同。在20世纪大萧条的洗礼下,欧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贸危机,日本的相关产业也受到了这场危机的巨大冲击。根据大东亚战争的全部历史:

"发生在昭和四年(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也沉重打击了日本经济,尤其是农村渔村的贫困状况。这场危机的结果是,以英美为首的世界关税战愈演愈烈,各国的产业保护政策日益加强。最后在昭和7年(1932年)的渥太华会议上,发展成为形成大英帝国的所谓集团经济。这样,国际劳动力、物资、资金的自由流动最终被阻断"。

明治维新后,日本形成了以财阀为国家支柱的经济体系。这种发展模式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国民经济发展明显。尤其是一战期间,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日本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短短几年,日本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同时也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到1919年,日本的黄金储备超过20亿日元,年贸易额达到42.7亿日元。这种发展直接导致了日本国内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直到经济危机爆发,日本才受到如此重创。所以日本开始打算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财富,突破现有的国际体系,解除自己的枷锁。这是德意日联盟的基础。

但是,这样的繁荣也使得日本的发展战略更加侧重于扩张自己的战略空以及抢夺土地和资源。而德国和意大利则专注于转移经济危机,以战争刺激国民经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日本希望的最好情况是尽快解决中国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开发被掠夺的资源。而德国却想把战火蔓延到整个欧亚大陆,让战车永无休止地奔驰。正如牛先生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反思》中所提到的:

"战争前夕,日本重要工业原料产量占其总消费量的百分比:铁矿石,16.7%;62.2%钢,40.6%铝;原油,20.2%;盐,31.3%。虽然90%以上消耗的煤炭产自中国,但日本缺少炼钢用焦煤。至于一些战略金属,如镍,日本也完全依赖进口。日本虽然可以炼铝,但其原料铝矾土也必须进口。最后,日本虽然钢铁工业产量可观,但冶金技术还比较落后,制造武器或精密机器所需的特殊高级钢永远生产不出来。其唯一来源是从美国进口的废钢或成品。"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美国对日本的贸易制裁和物资禁运,在东亚问题彻底解决之前,日本可能不会对美国宣战。毕竟对资源和土地有着无尽贪欲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对离海相对较远的美洲大陆并不太感兴趣。所以日本和欧洲法西斯在路线上会有一场斗争。

其次,军事独裁和人独裁的根本区别。虽然希特勒是个战争狂,但他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上过战场。但他毕竟是文人总理出身,通过政党政治的规律一步步走上国家元首的宝座,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也是如此。比起军队,他们更擅长唇枪舌剑,集结民粹势力,奴役群众扰乱社会。但自始至终,他们都没能在掌权前将触角伸向国家的正规军。不管是希特勒的。SS"或者墨索里尼的"急救单位"都是自己组织的社会团体。虽然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老兵,但毕竟不是国家的正规军。但与日本军部不同的是,它完全由国家的正规军人组成,其中不乏军中精英和年轻人。这些人讨厌繁琐的公务员制度,以及政党政治。从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一举一动,可以看出日本军事部门的傲慢与自大。这与欧洲法西斯政府的思维逻辑和原则大相径庭,所以双方无法合作,最终失败。

3.日本与欧洲法西斯斗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正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和德国法西斯的勾心斗角,增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胜算。想象一下,如果在1938-1939年的张鼓峰和诺门坎事件中,日本从远东进攻苏联,德国从西线进攻苏联。苏联有可能抵抗两国同时围攻吗?我认为胜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从苏德战争前期的情况来看,正是凭借漫长的边境线,苏联加大了战略纵深,最终拖垮了德国。如果日本从后方直接进攻苏联东部,那么整个苏联很可能被法西斯瓜分。

这也符合早期英美政府"灾难传入东方"战略规划,所以他们会坐视苏联灭亡。那么,恐怕二战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将被改写。有鉴于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同盟国一直在避免日本法西斯和欧洲法西斯联合起来组成盟军。太平洋、苏德、北非几乎所有的战场都在围绕这个战略目标努力,所以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是紧密团结的。中国人民也在不断用自己的生命筑起钢铁长城,阻止日本吞并中国的野心。甚至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直言不讳地说:

"如果没有中国抗战,如果中国战败,你认为有多少日本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去打仗?他们可以立即攻击澳大利亚、印度和俄罗斯。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出色的抗日战争和将来必然到来的反攻。

"正是因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才最终打败了松散的轴心国集团,这也印证了"如果你获得了更多的帮助,但失去了它,你将获得更少的帮助"背信弃义的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注定要失败。

综上所述,自从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正式结盟以来,无论是作为盟友还是对手,关系都非常微妙。由于国内政治制度和战略路线的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特别是在苏联和协同作战。日本军事总部和欧洲的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战略视野上也有矛盾。日本要的是土地和资源,欧洲法西斯要的是市场和霸权。这种分歧加深了轴心国内部的内讧。以此为契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团结一心,与敌人结成了紧密的同盟,最终打败了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标签: 日本法西斯苏联

更多文章

  • 有的地方会给老人过米寿那么过米寿的老人年龄是多少岁呢?(给老人过米寿的年龄是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生日,因为,代为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生日,也有很多人说其实在一些地方还挺流行的。大家都知道是生日,那么这个生日是几岁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还是很值得一起研究的。下面小编给你答案,有兴趣的不要错过。1.过饭生日是什么年龄的意思?赖斯的生日意味着88岁。不是这个。80岁了。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否则你会成为一

  • 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人(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

    说起施耐庵,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专门写小说的人。水浒传是这个叫施耐庵的人写的,所以有些网友也想说。大家都知道水浒传写的是北宋的故事,那么这个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一起揭秘吧!施耐庵实际上生活在宋朝的这个时代,但他可以更具体一些,即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再来说说四大经典小说中其他作者

  • 为何说中美洲文明源自于古中国文明呢?这其中有着什么联系?(古代美洲文明与其他文明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美洲,玛雅,墨西哥

    我们中国的古代文明与中美洲的原始部落文明有着特殊的渊源。中美洲的印第安文明是在大约15000年前东北亚人移民到美洲后发展起来的。所以张广智先生提出:中华文明和中美洲文明,其实都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产物,可以称之为"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玛雅,这个世界上唯一诞生于热带丛林而非河谷的

  •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谁?教会了他什么本领?(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叫啥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武,菩提,菩提树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应该知道,孙武空的第一任师父是菩提菩提菩提。孙武空离开花果山后,他偶然遇见了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魔法术语,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菩提树、菩提树、菩提树、菩提树、菩提树、菩提树、菩提树、菩提树、菩提

  • 两个乡的来源介绍背后有哪些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昌龄,长龄,青山

    最近,"青山同宗,明月曾是两乡"这首诗在网上很流行,很多朋友都在问出处。其实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大家上学的时候应该都学过王昌龄的七言绝句《碉堡》。全诗所表达的情感令人印象深刻,每读一遍都会感受到一种积极的力量。那"青山同宗,明月曾是两乡"这首诗背后有哪些典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句话出自

  • 西南官话代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官话,四川,西南

    最近很多人也在说这个西南官话是以哪里为代表的?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示一下。很多人说这个四川话其实是西南官话的代表。这种说法对吗?它有什么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1.四川话是西南官话吗?四川话确实属于西南官话,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这个西南官话包含这个四川话,四

  • 三国时的傀儡皇帝汉献帝究竟有多倒霉?(三国里汉献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勰,皇帝,汉献帝

    说到傀儡皇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三国时期被董卓和曹操挟持的天子刘勰。作为皇帝,他是靠边站的。即使他想施展自己的宏图大志,也难以保全自己的性命,也无法为所欲为。这也是做傀儡皇帝的悲哀。那么,汉武帝这个傀儡皇帝到底怎么了,他的命有多倒霉?如果说曹操的一生,一定有一个字-";捧皇使诸侯"。那么这个天子

  • (圣经诺亚方舟原文)圣经中的诺亚方舟是最坚固的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诺亚方舟,诺亚,方舟

    《圣经》中有许多奇怪的事件,诺亚方舟之谜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不知道诺亚方舟是什么。事实上,诺亚方舟是上帝创造的一艘船。《圣经》记载了人类的毁灭之后,今天的生物世界是由诺亚创造的。诺亚方舟之谜是否真的存在,一直是个谜。圣经神话和传说很多人不知道诺亚方舟是什么。诺亚方舟来自圣经中的一个传说。传说上帝看到

  • 此地乃中国十朝古都可为何在此建都的王朝寿命都很短?(建都最久的十大古都)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京,经济,首都

    首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中国人在选址时讲究风水。对国家来说,更重要的是使它的首都。古代帝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选择都城的。对于选址我们再谨慎也不为过。中国地大物博,很多地方有幸成为古代国家的首都。但是有这么一个地方,城市各方面都没有问题,是十朝古都。然而,以这里为首都的王朝寿命很短。原因是什么?

  • 花朝节怎么来的(花朝节有什么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花神,赏花,百花

    清代诗人蔡赟的《吴边》诗中写道:"百花生日是个美好的日子,花朝不半春。五彩斑斓,金碧辉煌,还是很难装点花神。"这首诗很好地表现了旧时江南庆祝百花寿辰花节的盛况,处处都让人觉得富丽堂皇。所以今天边肖将带大家了解一下花节,看看花节的起源和传说。花节又称花神节、采菜节、百花生日,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