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巴导弹危机:苏联不让步美国会动武吗?

古巴导弹危机:苏联不让步美国会动武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61 更新时间:2024/1/17 6:58:24

简单回顾一下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的导火索不是苏联的挑衅,而是苏联应对美国挑衅而引发的危机。1959年,美国率先在欧洲的意大利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均可携带核弹头,对西方苏联构成严重威胁。敌人把核武器留在家里,苏联当然咽不下这口气

。当时苏联有能力全方位对抗美国。

苏联反应迅速。三年后的1962年,苏联和古巴达成协议,在古巴部署60枚可携带核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这些导弹部署到古巴,可以有效避开美国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给美国带来惊喜!但当时美古关系非,美国对古巴保持着持续的高密度调查。苏联部署到古巴的导弹没能逃过美国的眼睛。

1962年8月,一架美国侦察机首次发现了古巴导弹发射场。经过进一步确认,美国迅速派出数百艘军舰包围古巴,不仅阻止了苏联进一步古巴运送导弹,还切断了古巴与外界的联系。当时美国表示,如果苏联不撤走部署在古巴的导弹,下一步将采取军事行动。最后,苏联同意撤回导弹。苏联表面上承认懦弱,实际上并非如此。

以军事手段封锁古巴只是表面现象。当时,美国和苏联举行了私下的紧急磋商。谈判的结果是,苏联首先从古巴撤回了导弹,然后美国也从意大利和土耳其撤回了部署的中程导弹。因为美军封锁了古巴,然后苏联同意撤回导弹,看起来美国赢得了危机。其实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在欧洲部署核导弹。从美国最终将核导弹撤出欧洲来看,苏联也达到了目的。事实上,双方握手言和。

如果苏联拒绝撤回当时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美国会攻击苏联吗?显然不是,因为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并没有对苏联形成压倒性优势,相反在欧洲还处于守势。如果能打败苏联,美国早就动手了,不找机会,不找借口。北约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是因为没有必胜的信心,但是虽然不会对苏联开战,但是如果苏联坚持不撤走导弹,美国也会对古巴开战!

袭击古巴不会导致与苏联的全面战争,风险相对较小,但也能彻底根除国内核导弹危机。古巴与美国隔海相望,但与苏联相距甚远,所以即使苏联想帮它,作用也不大,即如果美军进攻古巴,苏联也阻止不了,所以不会过度干预。所以,如果苏联坚持不撤回导弹,美国会毫不犹豫的进攻古巴!

标签: 苏联古巴美国

更多文章

  • 爱沙尼亚与俄罗斯领土争议是怎么回事(爱沙尼亚 俄罗斯 边界)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苏联,俄罗斯,爱沙尼亚

    俄罗斯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关系并不总是友好的,很多小国都和俄罗斯有矛盾。苏联建国后,差异不大。毕竟大家都在苏联统一的国家里,一起享受着苏联的强大,各个共和国也能互相包容。当然,这张脸不是给对方看的,而是给强大的苏联看的,一个能让美国害怕的苏联,自然给过去被欺负的小国认可和撑腰。苏联让这些国家感到安全

  • “周”这个词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租界,休息,外国人

    说起周制度,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文化。随着事件和文化的发展,这种制度后来传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古罗马,一周七天是以他们所信仰的神来命名的。周制最早由皇帝但丁·左制定,公元321年正式实施。从那以后,星期制度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以至于在全世界都变得普遍了。在中国古代,没有一周七天的说法。基本上是为了观

  • 为什么美国推翻萨达姆后没有在伊拉克撤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伊拉克,美国,美军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小布什编造了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谎言。然而从2003年到现在,美国人在伊拉克挖地三尺也没能找到这个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么多年一无所获。奥巴马上台后,调整了战略,撤走了大部分驻伊美军,只留下不到1万名美军仍驻扎在伊拉克。尽管如此,从布什政府到后来的奥巴马政府,都没有

  • 为何铁路便当成为日本代表性文化之一(为什么日本铁路便当好吃)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便当,铁路,日本

    在日本东北部群山之中的津川站,周围是一个只有几十个居民的小镇。这个小镇很不起眼,除了长期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很少有人驻足于此。没过多久,远处传来火车汽笛声,不是电气化火车的喇叭声,而是真正的火车汽笛声。这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如此响亮而生动,仿佛是从电影的场景中打开的。蒸汽火车没有新干线那么流线型和时尚,

  • 西南官话有多像普通话?(为什么西南官话不受普通话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官话,普通话,西南

    说起这个西南官话,还是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在说其实很像普通话,但是现在看来西南官话非常非常流行。那么这些说法对吗?今天,下面这篇文章边肖将带你详细分析并揭示其中的秘密。感兴趣的网友一定不要错过。可以去网上看看!1.西南官话听起来有多像普通话?用数据来衡量有多相似并不容易。其实只是有点相似,但还是有很

  • 长信宫灯的历史意义与价值是什么(长信宫灯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宫灯,义和,我们

    最近很多人又对长辛宫灯产生了兴趣。很多人要问了,长辛宫灯的历史是真历史,国宝是真国宝。所以很多人要问了,这个长辛宫灯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还有这个长信宫灯的历史意义,相关问题还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如果有兴趣,一定不要错过。我们来快速分析一下。长辛宫灯的意义和价值其实很简单,就是对中国现在的设计有这个重

  • 二战后美苏争夺德国科学家为何没听说争夺日本科学家?(二战中美苏为什么争夺德国科学家)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日本,苏联,美国

    1945年5月,德国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西线盟军和东线苏军相继进入德国柏林。结合这种先入柏林的优势,苏联在德国缴获了大量先进的工业设备。后期盟军开始大量吸收纳粹科学人才。之后苏联人开始觉醒,开始从纳粹德国吸引一些科学人才和工程师。刚刚放下战争的柏林又复活了。然后,日本也是二战战败国,科技发展也很

  • 如果曹丕没有死,司马懿还有机会篡权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丕,司马懿,大臣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孙、曹、刘三族争斗不休,但最终都被司马氏家族拿下,建立了晋朝。司马懿是第一个篡夺曹魏政权,夺取三国最强大国家的司马家族。但如果时光倒流,到了曹丕时期,由于曹丕早逝,曹操继位,曹操也早逝,由一个能力不大的孩子曹芳继位。那么,如果曹丕没有那么早死去,司马懿还有机会篡位吗?1.司马懿为

  • 真实的鲁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玩家?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鲁迅,一个,时候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鲁迅,大概90%的现代人会说:严肃、教科书式、不苟言笑等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鲁迅就像一场噩梦,因为在阅读的时候,他所有的文章都"后退!背诵!全部!文!"放一张冷脸的小胡子照片。但其实这是我们很多人最大的误解。陈丹青在《笑先生》中说:"我喜欢鲁迅,因为他很有趣。从文学和人物来说,他

  • 二战德国狙击手为何厉害(二战德军狙击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狙击手,狙击,德国

    德国对狙击手的重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战成名,二战辉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交战双方都采用了壕沟战和集群冲锋战术,壕沟间的战斗是消耗之争,战术老套,人员消耗特别高。德国利用双方对峙的机会,开始实施狙击战术。德国狙击手名声大振,被称为"隐形鬼"。当时德国狙击手可以说是让对手无所适从,让对手的士兵患上了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