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魏占领河西后为什么不直接吞并秦?

魏占领河西后为什么不直接吞并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74 更新时间:2023/12/15 0:07:53

战国初年,魏国继承了原晋国的河东地区,把整个河西地区都吞并给了魏国。此时秦国被镇压在关中地区,通过洛水与魏国对峙。当时魏国河西总督是吴起,那么魏国为什么没有进一步灭秦呢?率先占领关中,进一步统一天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

吴起镇守河西时,率领

河西守军频繁过洛水,在打了很多胜仗,让很多文人无限遐想:如果魏把中央军交给吴起,吴起一定会灭秦!

这个简单的推理看似合理,因为吴起指挥的河西守军只有十余万,不仅守住了河西,还以攻为守,使得整个秦军疲惫不堪。如果吴起能率领几十万大军攻打秦国,秦国就真的麻烦大了。

然而,在现实中,、并没有把灭秦作为他们的首要战略目标。是因为他们眼光不够长远吗?当然不是,但消灭秦国的难度或代价足以威慑任何一个魏国君主。

我们按照对魏国最有利的战争进展来模拟魏国灭秦的过程。

魏军隆隆前行,与秦军征战多年的吴起终于率领数十万魏军,踏上了关中大地。

魏作为从晋国分裂出来的诸侯国,靠北战进步了不少,但单枪匹马进攻老对手秦国还是有点单薄。只有让赵和韩两兄弟入伙,魏才能取得对秦军的军事优势。

但是赵涵愿意开战吗?

当然不是。赵、韩并不毗邻秦国的疆域,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即使我们赢得了战斗,占领了关中的土地,魏也不会把它给赵涵。即使得到一点土地,也是一块没有什么价值的飞地。

赵战略发展的重点是保卫东方国家。从公元前390年到公元前380年,赵多次攻打越国,获得了大量的土地。

南韩的方向也很明确,那就是郭征。公元前375年,韩国终于灭了春秋大国郑。

可见,赵、韩都不愿意与魏国结盟,但如果魏国强行要求,赵、韩两军可能会妥协,结成三晋联军。

既然我们从最有利的角度分析魏国灭秦,那就假设赵和韩国出兵支援魏国。

战争刚开始,我们先来看看关中的地形和魏军入侵的路线。

三晋联军的入侵和补给路线无非是水陆两路。

水路只是沿渭河向西,但渭河流向是由西向东,魏军粮草充足,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秦国反击魏国,可以满载粮草顺流而下,轻松愉快。这就是地理的作用。秦对于东方诸侯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陆路成了魏军唯一的选择,但金军要渡过黄河、洛水、水镜并不困难,需要大量的船只来支撑。

吴起曾经指挥过魏武祖,到达水镜流域,但吴起指挥的魏武祖人数不多,主要是骚扰,只要带够干粮就行。这次国战,魏军人数众多,储备物资的准备一定要充分及时。

当然,吴起是个高手,我相信他能处理好魏军的后备物资问题,跨过三条大河,然后魏军还要向西数百里,才能到达秦国的雍都。

关中地形呈椭圆形,东西宽,南北窄。魏军穿越了整整八百里秦川,才到达目的地雍都。

战国七雄中,六国都有都城被攻的,楚、齐、赵、燕甚至都有都城被攻克的悲剧。只有秦国,没有六国诸侯能打到雍都,更不用说攻克雍都了。

甚至在春秋时期,对秦国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晋国,最强盛时也只是到达了水镜流域,根本威胁不到雍都。八百里秦川的纵深,是一个巨大的地理优势。

如果三晋联军出现在雍都城之下,无论胜负如何,都已经创下了纪录。

但这个时候,中原的局势必然会发生巨变。

众所周知,魏国攻打赵国都城邯郸,齐国立即围攻魏国救赵,并在桂陵和马岭之战中两次击败魏军。如果魏国深入秦国,齐国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东郡、黄河以北、魏国的土地,都将进入齐国的版图。

齐国真的会火打劫吗?当然可以!肯定肯定!

齐国围攻魏国救赵时,几乎可以肯定将与魏国中央军决战,齐国毫不退缩。这次魏国的中央军在西线,齐国面对的只是魏国东线的虚防。齐威王绝对没有理由错过这个机会。此外,魏在黄河以北的东线,没有任何危险可守。齐国不需要花多少钱就能获得这些肥沃的土地。

魏位于中原地区黄河以南的南线。魏国几乎所有的土地都被楚国夺走了,楚国没有一天不想收复故土。当魏军的中央军不在闹市的时候,楚国还有什么理由不收复故土呢?

因此,当三晋联军出现在雍都城之下时,魏的黄河以北东线和黄河以南南线将迅速彻底地败给齐楚。

秦国没有被灭,齐国又崛起了,楚国又强大了。

以上只是最好的猜测,稍微差一点的趋势是齐楚继续与想象中的赵国、韩国作战,迫使其退兵。

既然是往最好的方向推测,那就假设齐楚停战,三晋联手攻克雍都。

故事讲到这里,情节类似于围魏救赵。魏国虽然攻克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但在东南和西部却被齐楚秦打败。

如果魏这次运气好的话,就不可能夺取雍都和秦国的东部和南部了。换句话说,魏国最好的结局就是用东部和南部换取更大的关中地区。

如果我们玩的是一款三国或者战国的网游,那就是很好的领土交换。有了金角这个魏国,我们也有了统一全国的地理要素。可惜游戏没有考虑政治和地理因素。

攻打下关,魏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赃物的分配。

从之前三晋联军的战争来看,三晋大获全胜的战争几乎都是魏国独享,包括三晋与楚国的战争,最终夺取的领土也全部纳入魏国版图。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魏国不给赵、韩领土,三晋联军就会瓦解,或者魏国给赵、韩少量飞地,三晋联军也会解散。而且从赵、韩的角度来看,齐楚压力相当大,必须考虑如何对付蠢蠢欲动的齐楚军队。

在真实的历史中,赵国多次进攻保卫国家的领土,而韩国则灭了郑。如果三晋能攻下雍都,赵韩又会回到原来的轨道,完成自己的战略构想。三金解散是必然的。

如果这是一个战国游戏,魏可以一步步完成统一天下的争霸。可惜,这不是游戏。

魏征服雍都后,再次面临地理问题。

几年后,魏攻克中山,随后中山恢复中国,耗时约30年。三十年后,中山人是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

不是,中山人当时逃到太行山,30年后回国!

孙中山之所以回国,是因为魏国不愿上山追随中山人的脚步,因为在山上作战,魏军没有优势,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当时中山人在太行山上有一小块地盘,秦国就不一样了。他们在陇西高原有广阔的领土。秦不仅起源于陇西高原,而且在占领西戎时扩张了相当大的高原领土。

秦在高原的疆域是太行山中山人的十倍。即使秦国失去了雍都,只要退守高原,依然可以对魏国构成极大的威胁。

而且关中以北,还有夷曲等戎人,而又在关中,恐怕日子不会好过。

如果魏国追到高原,继续把秦人连根拔起,是个好主意,但不可能实现。当初周朝对狗有很大的优势,没能踏足高原消灭狗。这说明在高原上,游牧民族有先天优势,魏国对秦国只能采取防范策略。

这样看来,魏国还能逐鹿中原吗?我担心魏军主力一离开关中,秦军就会冲下高原收复故土。

可见,魏占领关中,与秦占领关中是不同的。秦是在陇西高原隐患被消灭后才占领关中的,而魏却在重复西周人走的老路,西周如何被狗军灭,魏可能被秦灭。

模拟魏灭秦,一直在向对魏国最有利的方向推演,魏国最终也无法解决困局。由此可见,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没有选择灭秦,确实有充分的理由。

标签: 魏国秦国关中

更多文章

  • 段誉内心想不想认段延庆这个父亲(段誉知道段延庆就是自己的父亲视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延庆,白凤,父子

    为了重新开始,段延庆重新获得了他失去的一切。他多次威胁段誉,目的是吸引段和段。只是段延庆和段誉做梦也没想到他们是父子。就在段延庆要杀段誉的时候,道白凤把段誉的身世告诉了段延庆,说段誉其实是自己的亲骨肉,也回忆了"当年的菩提树下。白衣观音"。从那以后,的心情很复杂,但他心里还是有点高兴,而段一时接受不

  • 嘉庆杀了和珅为什么不杀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丰绅殷德为何帮助嘉庆扳倒和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嘉庆,乾隆,沈阳

    小沈阳作为清朝乾隆时期著名的大贪官,在乾隆时期很吃香,但在嘉庆时期,他的命运却很惨淡。嘉庆毕竟不是干龙。他对小沈阳没有好感。现在,当他能扳倒小沈阳时,他肯定不会放手。然而,尽管小沈阳最终死去,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却没有。嘉庆为什么不杀丰绅殷德?1.丰绅殷德名字的由来。乾隆四十年的正月,二十五岁的小沈阳生

  • 任我行并没有输给寒冰真气最后丧失战斗力的其实是左冷禅(任我行为什么吸不到左冷禅内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我行,内力,大法

    看过少林寺任我行和左冷禅的打斗,很多人会认为最后的赢家是左冷禅,剧版的剧情也确实是这样设计的。但根据原著中的描述,任我行并没有输给左冷禅,最终失去战斗力的是左冷禅本人。在任我行被关进地牢之前,他和左冷禅打了一架,从结果来看,双方打成了平手。但当时任我行要面对车轮战,吸星大法已经到了极限,本身的副作用

  • 古代秦朝秦始皇陵墓被盗过吗?秦始皇陵墓到底是怎样的?(秦始皇陵墓被盗过吗?还是完整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墓

    说起秦始皇,那是当时秦朝的一个君主,在当时秦朝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秦始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的人。公元前210年,这位浪漫的人物也去世了。秦始皇陵也是一个谜,因为秦始皇从自己优越的位置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现在人们发现吃的兵马俑也被称为世界奇迹。所以,足以看出秦始皇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

  • 三门峡本就在河南为什么那的人不说河南话?(三门峡与河南话)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门峡,河南,灵宝

    最近看到有人问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三门峡人其实是河南人,但是好像不太会说河南话。为什么祖籍河南的三门峡人不说河南话还是有意思的,这个问题也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个问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说三门峡人不说河南话是不尊重的。三门峡灵宝口音偏陕西。我们知道的一件事是,在春秋时期,周分封诸侯,建立另

  • 古代真的可以假传圣旨吗?其实完全不可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圣旨,造假,我们

    我们经常可以在很多电视剧里看到这样的情节。有的人读了假圣旨害人。虽然这种行为在电视剧中很常见,但是很多人也想知道,在现实历史中,真的会出现这种情况吗?古代圣旨是什么?有没有造假的可能?让边肖给你介绍一下。1.为什么圣旨不能造假?我们买东西的时候都想买真的东西,但是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假货。我们的衣食住

  • 吕布手下八健将分别是谁?八健将和八虎骑谁更厉害?(三国吕布八健将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吕布,夏侯,八大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吕布的八大高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张辽了。曹操八大高手谁更厉害?其实光看人名就让我觉得八虎骑更惨。吕布这边虽然有张辽,但曹秀、曹真、夏侯惇等曹系亲属都是站在曹操这边的。要说曹魏最厉害的大将应该还是曹秀,但是吕布本身武功就高,这对于曹操来说也是很大的压力。我们来分析一下八大宗师和八虎骑士

  • 曹操墓中神秘女尸是谁?会是他的哪个妻子呢?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丕,女尸,西姆

    几年前,曹操墓在河南安阳被考古学家费县发现。可以说这是一个考古奇迹,无疑让我们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为在曹操墓中发现了两具神秘的女尸,其中一具如果从尸骨上猜测的话,死前一定是个美女,死因是服毒自杀。那么这个神秘女尸生前是谁呢?据史料记载,曹操一生妻妾成群,风流倜傥。有记载的妻妾多达15

  • 古代的那么多复姓为什么现在这么少见?他们都改姓什么了?(古代的复姓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复姓,拓跋,人口

    在史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人有复姓,如司马懿、东方朔、欧阳修等。这些都是有复姓的名人。而且在古代,复姓的人不在少数,很多都是根据官职而改的,后世延续。但是,现在很多人身边,复姓的人已经相当少了。很多小说会用复姓做人物,但这都是虚构的。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复姓的人很少?司马、拓跋、慕容、、完颜、独孤、

  • 历史上曹操有没有刺杀过董卓?(三国演义曹操刺杀董卓老版本)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演义,曹操,刺杀

    很多人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情节印象深刻,那就是曹操曾经以给董卓宝刀为借口,想借机刺杀董卓,却被董卓发现了。无奈之下,曹操只好把刀交给董卓,自己出来后却直接逃走了。此事广为流传,那么,在现实历史中,真的发生过这种事吗?曹操真的刺杀了董卓吗?你真的给董卓点头了吗?《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