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周厉王真的是一个坏国王吗?

周厉王真的是一个坏国王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77 更新时间:2023/12/20 6:32:19

中国的宝鸡有"青铜器之乡"马承远曾经说过:"世界上哪里有博物馆,哪里就一定有宝鸡青铜器。"中国四大国宝:大禹鼎、毛、虎杖白蟠和蟠均出土于宝鸡。所以今天我们班就来说说这四个铜鼎,看看它们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1.破土动工,震惊世界

2003年1月1

9日下午4点左右,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长兴镇杨家村的5名村民在村北坡为一家砖厂取土时,挖了一个拳头大小的坑。夕阳余晖下,泛着淡淡的绿光。他们靠近洞口看了看,惊喜地发现里面有四个大铜鼎。

宝鸡自汉代以来就有青铜器发现,《汉书·郊祀志》记载了一个“美人为上品”的故事:西汉宣帝四年,杨梅(今扶风法门镇)出土一件青铜鼎,鼎上铸有铭文不详。最后,因每天为妻子画完眉毛而被载入史册的太中大夫张敞成功了"解密"。

此后,作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陕西宝鸡不断发现青铜器。另外,近年来媒体宣传文物法,介绍文物知识,当地村民都知道这些出土的青铜器是"宝贝"。为了避免哄抢,他们留下四个人看守山洞,并派一个叫王宁贤的人给县文物局打电话。

专家到达现场后,真的是越来越高兴了,因为洞里的青铜大锅不是只有4口,而是27口!这是一个未受干扰的青铜窖,内有12鼎、9鼎、2壶、1碗、1杯、1盘、1牌。而且这些青铜器保存完好,腐蚀也不严重。最重要的是这27件青铜器都有铭文。从铭文来看,除了罐子,其余26件都是一个叫耿的人做的。专家统计了一下,这些青铜器上的铭文共有4048个字,这将震惊世界"21世纪的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

2、拾遗补阙

最让考古学家惊讶的是有一个青铜盘。经专家简单处理,发现上面刻有370个字,比国宝级文物"历史墙板"有70多个字。

"历史墙板"它体积较大,制作精美,高16.2cm,口径47.3cm,深8.6cm,盘底有284个字,记载了西周时期文、吴、成、康、赵、穆、公等七代周王的功绩,并与史书记载相印证。但此碟的珍贵之处在于其创作者西周史家墙在碑文中记载了魏氏六代(均为西周史家)的事迹,这在历史文献中并无记载。"历史墙板"填补了一段历史的发现空white。

考古学家也对盘子的发现感到兴奋。盘高20.5厘米,直径53.4厘米,横径41厘米,腹深10.4厘米,重18.5公斤。它有方形的嘴唇和折叠的边缘,它的肚子和脚装饰着偷来的图案。口缘下有一对兽头,圈足下附四只兽足。整体造型宏伟,制作精美,被称为"中国第一套"。

最珍贵的是,此碑文共分21行,共372字,记述了周朝九代帝王:文王、、成王、康王、、穆王、恭王、夷王、孝王,比历史壁板上多了三代。此外,牌匾上的铭文记录了三百年来单八代人援助纣王的成就:

第一代高祖协助文王、灭周,管理新占土地;第二代皇帝高祖的叔父协助王乘驱逐外族,稳定天下,管理国家;第三代皇帝高祖的新房,帮助康王处理政务,使四国臣服;第四代汉高祖钟会的父亲高瞻远瞩,辅佐赵浩棋和穆王讨伐荆楚。第五代汉高祖凌波光明磊落,勤于政事,辅佐恭王、伊王。第六代皇帝雅祖钟毅效忠孝王、伊王;第七代坤之父龚叔帮助使朝廷政治和谐;第八代山耕勤奋而忠诚。由于他积极讨伐戎狄,很受王玄的器重,送给他许多衣服和器皿。

我们可以看到,单氏家族在西周是非常突出的,在西周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这是以往史书中很少记载的。潘的发掘填补了这段历史空white,不仅为建立西周王氏宗室制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为研究中国家谱,特别是单氏家族的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3.证明史和正史

3.1.朱盘的发现,首次通过出土文物证明了《史记》记载的西周王氏氏族的正确性。

完整记述了第11代、程、康、邵(赵)、穆、公(公)、易、考(萧)、易(李)、(慈)的姓名、职衔及相关事件,是记录历代周王姓名最多的一次发现。碑文还记载了单氏八代与周朝十一代十二王的对应关系,对估计定西周年总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2.为古籍中西周王谥号的考证提供了重要依据。

西周君王的名字中,"考(孝)王"最早出现在青铜器铭文中,《史记》记载的孝道记载为"王考";赵浩棋把它记录为"王绍",王巩记得是"龚旺",王怡Jias"King",王理Jias"刺王"诸如此类。一方面,说明西周先王谥号与史书记载有出入。另一方面,从字面上看,这些谥号并没有贬义。

3.3.出生名还是死亡名?

长期以来,历史学家一直对文学、武术、成功和康感兴趣"号"是死是生,争论不休。盘的发掘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这种号应该是死的。

3.4.谁是山的祖先?

这在先秦的古代文献中是没有记载的,唐以后才开始出现在姓氏书籍中:

"因为家里人的无知,周成王把小儿子封到了单城,也就是殿内的侯。"——唐·林宝《元和姓氏汇编》

"成王后的次子虞翟,是翟的。.....并封小儿子山为殿后。——罗松毕《历史的道路》

"单身,石舟清大夫。作为一个国王,他被伊山鄙视,所以他被命名为山石。"—·乔《同治》

42、43年出土的长铭文连同竹盘记述了单氏八世的家世事迹,分别是单叔、辛世忠叔、郭叔、凌叔、戴叔、龚叔、颛。从铭文中对文王、的描述可以看出,单氏家族的祖先写作较晚。单身"城市。

4、"南行"谜团和年代争议

论《史记》中的周昭王:南行"到底是巡逻还是战争不清楚,导致史学界看法不一。历史墙上的题词是"王昭王,众所周知的荆楚,只是前往南方。"这"南行"不清楚天子是在巡行开国大典还是派兵讨伐。其实这些隐晦的记载只是说明周昭王攻楚的结局有些尴尬,所以通过语言艺术来避免,《左传》中有这样一段关于齐桓公攻楚的记载:

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蔡姬生性活泼,笑着向齐桓公泼水,船剧烈地摇晃起来。齐桓公吓得脸色发白,大声制止,但蔡姬的调侃并没有停止。齐桓公大怒,决定登陆后把蔡姬送回郭裁。蔡穆侯见妹妹受辱,一怒之下改嫁。齐桓公只是要求蔡姬回家反省,但他并没有要和妻子离婚的意思。愤怒之下,他派军队进攻郭裁。

打败蔡之后,攻打楚国,于是双方有了一次有趣的外交交流。楚王派使者去问齐桓公:“什么?你在北方,我在南方,不相干。你为什么侵犯我的边境?"为了使他的老师出名,齐桓公列举了两个楚的罪状。首先,"尔毛不入,王祭不共,故无道减酒",即没有向周王进贡,二是"王召去了南方,再也没有回来。也就是说,周昭王征服了南方,死在了楚国。楚国的使者谦逊地说:"我们没有进贡是我们的错,但是王召已经不在了,所以你最好去问汉水!"

楚王是怎么死的?据说,周王三次伐楚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每次都从楚国的桐庐山带回大量的青铜器给和他一起作战的王公贵族。这些铜矿大多被铸造成青铜器,包括"出土于北宋时期;安州刘琦"。

赵浩棋第三次起兵攻打楚国。周军到汉水后,强迫当地船夫运过河去。当地船民痛恨周军,不忍被打扰,就把它送给了胶接的大船王昭。船行驶到河中央,突然解体。王昭不懂水,淹死在水里。这就是著名的"王召在汉水损失了六个师"。因为这种死法实在不光彩,所以按"对可敬的人是禁忌"《春秋笔法》和历史文献对王召伐楚的记载模糊不清。碧蟠的发掘成就了楚王"南行"有了结论,题词"攻击静初"清楚地解释了楚王"南行"是一场战争。

据史书《周本纪》记载,三十七年(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李王逃往詹(今霍县),周公与共治,史称"共和党政府"这是中国历史的确切开端。然而,历史学家关心的是"Republic"它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日历年,包括在王理的日历年,或包括在王旋的日历年,一直有争议,没有定论。1996年5月16日,国家推出"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年表》正式出版,出版于"西周君王世系表"中将"Republic"作为一个单独的日历年列出。对此,有专家提出异议,认为应该由出土文物来检测。

碧蟠的发掘最终平息了争议:碑文并没有显示王理与王旋之间的共和国成立日期,可见"Republic"不是独立的日历年。

5.对于王理"翻案"

周厉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据史书记载,利用容霸占山林河流,损害了贵族和平民的利益,激起了人民的仇恨和反抗。为了压制舆论,周厉王专门雇了一个巫师来监视中国人民,任何敢于批评和说他坏话的人都会被逮捕、关进监狱或被杀死。王理的"诽谤"这项政策终于奏效了,中国人民不再"诽谤",但只是把愤怒藏在心里,"用眼睛看路"。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周厉王是天子。普天之下,是不是王土地,领导土地的海岸,是不是王部长",富可四海,为何要与民争利?第二,周厉王为什么要面对中国人的“诽谤”批评?

这要从1978年陕西扶风旗村出土的一件青铜器——(hú)圭说起。这件青铜器出土时,被推土机碾成100多块,经过专家一个多月的修复,才得以完整展示。

"㝬”是周厉王的名字,他是西周的第十个国王,他的名字叫姬胡,"㝬”那就是胡。这根芦苇是周厉王祭祀祖先并祈求他们保佑的礼器。透过芦苇上124个字的碑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日夜操劳、为国效力的李国王:

我遵循先王的遗志,日夜致力于先王的事业,为的就是配合皇帝的天道。我任命土地造福于民,巩固了周献公建立的宗室。今天,我做这件宝物,是为了告慰住在祖上、道德良好的先人,为了祝福石舟、祝福皇位、祝福我自己,也为了赐予我许多祝福和长寿。王勇的人生第一,保护我们在林泽的山川独享利益,打牢基础。

其实从西周到李王,是第10代,经历了"成康的规则"后来到了王召第四代的时候,已经是"王导略显欠缺"(史记)。为什么"王导略显欠缺"然后呢。赵浩棋真的是自己做的。十四年秋,鲁国发生政变,鲁国国君被其弟纪煮所杀,自立为君,名唤。周昭王允许这种严重违反礼教的行为,并没有惩罚他。结果皇帝威信尽失,破坏了西周统治的政治基础——分封制和宗法制度。更有甚者,助长了诸侯逾越礼仪,觊觎君主之位。

吴王统治天下后,将宗室、豪杰、先商贵族分封到各地,既巩固和扩大了疆域,又传播了西周的礼乐制度。在封建诸侯中,与纣王同姓的子弟占绝大多数,周初就是靠这种血海深仇得到巩固和发展的。然而,随着周王一代又一代的分封,周王与姬姓诸侯的血缘关系越来越疏远。更糟糕的是,我们每分封一次,都要从纣王控制的土地中分出一部分,称之为"蛋糕"就这么大,分的越小,周王控制的土地和人就越少,诸侯也渐渐不把周王当回事了。到西周七帝易时,皇族已经衰落。给第九个天子周懿王,至于"诸侯与否,相伐"(史记)。

王理登基后,实际上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表面上看,王上周富遍天下,"苍天之下,是王者之地"事实上,很多土地是严重的。私有化",大多掌握在诸侯、卿大夫和文人手中。而且诸侯之间还互相攻击,不断扩张,私占山林河流,吞并土地。以至于后来周王控制的土地还不如一些大诸侯,越来越少。让李国王难受的还不止这些。犰狳、戎狄、淮夷等游牧部落入侵西周边境。

一边是诸侯富足,一边是周王室衰落,国库亏损空,还要应付连年战乱。周厉王夜不能寐,他只能改革,他要加强王权,首先要控制山川河流等自然资源,一方面充实国库,另一方面削弱诸侯的实力。

但这必然会引起贵族的不满,所以为了继续自己的改革,他只能"诽谤"一边铸竹竿,一边祈求祖先保佑。总的来说,会有赞成和反对改革的人。反对的声音多了,自然不利于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这个时候,一定程度的专制是必要的。这让人想起秦始皇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他开创了皇帝制度,并在全国推广郡县制。那些多嘴的儒生总是聚在一起诋毁他,一怒之下烧书。秦始皇成功了,但是周厉王被尴尬地驱逐了,因为秦始皇是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帝",而周厉王只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共有人"所以,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做出来,结局是不一样的。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王者败于历史"抹黑"这也是自然的,因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是,历史往往会穿越时间空在不经意的瞬间向世人揭示真相。就像2003年出土的这个菜,用那些古老的文字告诉我们:李国王不是"李;,他只是"斯汀"(猎德),一个整夜忧心忡忡,渴望通过激进改革振兴宗室、保卫国家的改革失败者。

这一点或许也可以从《诗经》中那些讽刺的诗句中得到解释,比如《班》中说:"上帝在棋盘上,人民在垂死挣扎。""上帝"指周厉王,"董事会"那就是"反",与常识相反,也就是说,周厉王改变了他祖先的律例,违背了先王的制度,使人民日益厌倦。

陕西省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窖藏被评为200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确认了历史记载,补充了缺失的文献,修正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堪称盛世,国宝。

标签: 西周周厉王记载

更多文章

  • 吕布临死前为什么要把刘备拖下水?吕布最恨他。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布,刘备,孟德尔

    吕布是个非常伟大的将军,只是人生观有点扭曲,所以烙下一个"家奴三姓"但是,在战时,有时候没有办法生存,识时务者为英雄。但吕布临死前提醒曹操要小心刘备。为什么吕布临死前要把刘备拖下水?其实吕布被捕和刘备有关。在吕布心目中,刘备是个小人,不值得信任。事实证明,刘备确实给曹操带来了不少麻烦。"人堆里的吕布

  • 日本历史上最厉害的忍者服部半藏结局(服部半藏日本最强忍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服部,德川家康,秀吉

    说到日本历史上的忍者,大家其实都觉得挺凶的,但其实真正了解日本历史的网友都知道,忍者的地位真的是极差。在武士面前不能提忍者,但忍者界也有厉害的人。据说日本最有权势的人是服部哲·半藏,那么服部哲·半藏的结局是什么?他的生活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吧!服部哲·半藏是战国至江户时代德川家族

  • 战国中后期才出现匈奴的记载匈奴人之前在哪里呢?(战国时期匈奴是怎么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农耕,中原,游牧民族

    匈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历史悠久。我们所熟悉的汉朝深受其扰,随后与匈奴进行了多次战争。这种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记载出现在战国中后期,之后匈奴一直躁动不安,总想着南侵中原。历史上记载匈奴的时候,匈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那么在此之前,他们在哪里呢?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匈奴问题,说到底就是农耕民

  • 东方不败为什么会放弃对名利的追求?都是葵花宝典惹的祸吗(东方不败为什么最后还是败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不败,东方,我行

    除了令狐冲,最接近笑傲江湖的人可能是东方不败。东方不败陷害了任我行,成为了日月神道的新领袖,并学会了《向日葵》这部杰作。然而,从那时起,东方不败放弃了霸权之路,相反,他在黑木亚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如果任我行最后没有主动找你,东方不败可能已经这样了"自豪地微笑"下去吧。然而,许多朋友也想知道为什么东方

  • 黄灿为什么要用欺骗的手段欺骗曹操?赤壁之战曹操必败的三大致命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黄盖,周瑜,投降

    赤壁之战是曹魏与的第一次三方交锋,但却是东吴与联手对抗曹。对于曹操来说,失败显然是因为他准备不足,估计不足。从曹操多疑的性格来看,不可能这么容易就落入黄盖的苦肉计。其实曹操会输得这么惨还有另外两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如果曹操听了他的谋士的建议,事情可能不会这样结束。《三国演义》中,周瑜为了让曹操相信黄盖

  • 宋朝时期的宋太祖为什么能够和秦始皇相比呢?宋太祖功绩有都高?(宋太宗和宋太祖差距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太祖,赵匡胤,宋朝

    说起中国古代的宋朝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时,宋朝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当时宋朝的经济非常发达。这也是因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对于宋太祖·边肖来说,宋太祖其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人。宋太祖上台后,不断整顿当时的社会风气。那个时候,资本主义甚至萌芽了,新文学宋词出现了。宋词的出现也促进了宋朝的经济发展

  • 古代士兵行军打仗吃什么?不吃鱼肉是真的吗?(古代士兵打仗都吃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行军,食物,古代

    在古代,行军打仗成本最高的是后勤。士兵和马匹需要足够的食物。毕竟大部分士兵都是步行,如果不能保证体力,很难打胜仗。古代士兵行军时吃什么?丰富程度当然不能和现代相比。当时以淀粉类食物为主,有条件的话可以吃肉。但是据说他们不吃一种肉,那就是鱼。为什么?让我们来看看吧。古代行军打仗很难。战场条件恶劣,人们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七十九位的丁得孙人物简介(水浒传梁山好汉108将的人物图谱)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梁山,宋江,东昌府

    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丁德孙,八将之一,脸颊上、全身都是伤疤。他被称为箭虎,原来是张青的副将,东昌府将军谁没有一个箭头。卢俊义攻打东昌府失败,宋江前去支援。丁德孙被吕方和郭成俘虏,投奔梁山。梁山大聚义排名第79,对应天罡、地星,任布军为总校。梁山被拥抱后,丁德孙参与了"征四寇"战争(百次本为征辽

  • 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谁更早(涿鹿之战地点现在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涿鹿,黄帝,蚩尤

    最近很多人也在说一些古代的战争,包括汉泉之战,涿鹿之战。很多人都问过,汉泉和涿鹿之战谁更早?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下面简单分析一下,揭秘一下。与涿鹿之战相比,汉泉之战肯定比涿鹿之战早得多,汉泉之战早于涿鹿之战。汉泉之战的具体时间,从目前的史料很难得知,只知道是在三皇五帝时期,也就是9684年到2015

  • 陆游妈妈为什么逼陆游和唐婉离婚?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陆游,不是,婚后

    说起陆游,其实很多网友都应该知道,这个人还是有很多故事可讲的,不仅诗写得好,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最近有人说陆游和他老婆唐婉也有故事可讲。事实上,陆游的母亲让陆游离开了塘湾。那么这真的是真的吗?这背后是什么?让我们跟随边肖来揭开这个秘密吧!唐婉,本名惠贤,浙江绍兴人。据《赠亡妻》记载,唐婉是郑州潼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