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姜维扛着北伐的大旗,姜维的实力和战绩不需要和诸葛亮有什么不同,只是上升到了一个更好的层次。但是,这里很多朋友会有一个疑问。姜维原本是魏国的将军。他投降后为什么对蜀国那么忠诚?如果姜维不想帮汉朝,为什么不干脆投降?也许曹魏那边地位
更高。姜维究竟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帮助蜀抵抗魏?
姜维是三国末期蜀汉阵营中的一名将军。姜跟随父亲的足迹,在天水郡参军。后来天水郡知府马遵怀疑姜维投奔了蜀,立即丢下姜维等人连夜逃跑。当姜维回到城里时,门已经关上了。不得已,无意投蜀的姜维一怒之下拜了诸葛亮帐下。因为他聪明勤奋,诸葛亮很重视他,一直把他学到的东西教给他,直到他去世。
后来诸葛亮死了,姜维独自率军。他继承了丞相诸葛亮的遗志,数次出兵北伐。然而,曹魏的阵营越来越强大。虽然经历了司马嘉夺权的动荡时期,但自从司马懿上台后,曹魏上下政权越来越无敌,所以姜维几次北伐都失败了。后来钟会率军与姜维、剑阁对峙,邓艾率领三千骑兵潜入尹平,杀在成都城下。这时,邓艾还没来得及反应,刘禅就出城投降了,蜀汉也灭亡了。邓艾的士兵听到国家灭亡的消息后非常愤怒,拔刀砍石泄愤。
你知道,当时姜维率领许多士兵与邓艾的军队作战,但刘禅在后方不战而降。任何人都会感到愤怒和悲伤。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姜维并没有因此而向曹魏投降,也没有自杀。为了完成诸葛亮托付给他的遗志,他决心假意投降曹魏,忍辱负重,寻找机会恢复蜀汉政权。因此,他专门写了一封信,找机会把它交给刘禅,以便让刘禅做好准备。
在姜维的精心策划下,成功挑起了钟会与邓艾的争端。毕竟邓艾因为攻打成都的丰功伟绩,越来越嚣张。作为三军统帅,钟会不喜欢邓艾的风格。就这样,姜维假借钟会之手斩了邓艾。就在姜维想一举除掉钟会,重新建立蜀汉政权的时候,钟会因为在成都造反失败,在混乱中被魏军杀死,姜维也被杀死。魏人姜维在投降后,比更有复兴国家的思想。为什么?
要知道姜维一直背负着诸葛亮的遗志,并为此倾注了一生的心血,自然不想因为刘禅的放弃而忽略了蜀汉。更重要的是,他的士兵都出生在蜀汉,他们对这个国家有着深厚的感情。如果姜维降曹,他将被杀死。还不如借机恢复国家,说不定他还有机会执政。一旦成了,他就成了司马懿在曹魏的大将存在,这是姜维最大的夺权机会,他肯定不会放弃。
可惜姜维最后失败了,没能把气势提上去。我不得不说蜀汉的运气已经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