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有一部武侠电影火遍全国。那是少林寺。本片故事主要取材于少林寺真实的历史故事。少林寺,一座千年古刹,正随着历史的步伐一步步向前。接下来,边肖将带你了解少林寺为什么叫少林寺。
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县西北部少石山的五乳峰脚下。这
里被少室山和群山环绕,群峰林立,溪流循环,树木葱郁,景色优雅。
1.创建于北魏
南北朝时期,少林寺的创始人是印度人萨曼·波斯托。公元495年,巴托从古印度跋涉到中国传教,受到信佛的北魏孝文帝的高度重视。
因为波斯特陀喜欢隐居,孝文帝派人在邵保山幽谷建造了这座寺庙。"如果森林很少,那么森林中的宝藏就很少",因此得名少林寺。
527年,印度僧人达摩在海上漂泊三年后,到少林寺招集信徒,传授禅宗,使少林寺一时名声大噪。
隋唐时期,少林寺有一万四千多亩土地,五千多座亭子,两千多名僧人,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刹车"。少林寺主体建筑为7个入口,面积约3万平方米,从山门到天王殿、大乘殿、藏经阁、方丈室、达摩阁到千佛殿。少林寺不仅以古刹闻名,还以武术闻名。
2.隋唐盛世
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汉武帝禁止佛道传播,派僧尼回拉萨参观寺庙,后废弃。象年,玉重修佛寺,改少林寺为"示巴寺"。隋开帝年间,隋文帝改"示巴寺"For"少林寺"并给了一百公顷的土地供僧侣居住和休息。从此,少林寺的佛教事业得以复兴。它拥有14000多亩土地和5000多个大厅和亭台。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佛寺,并赢得"世界上第一个刹车"的标题。
3.元明盛世
从元明到清初,少林寺的社会地位被提升得更高。标题再加一个"祖庭少林寺"或者"大少林寺"你的头衔。到元朝时,少林僧人已超过2000人。有很多著名的学者为寺庙里的和尚题字。有些僧人不仅在佛教界享有地位,在宫中也身居要职。明朝是少林寺的鼎盛时期,亭台楼阁。翻修后,大厅金碧辉煌,布满了花草树木。现在少林寺的布局和大殿,大多都是这个时候重建的。在明朝的王子中,有八个人在少林寺出家。少林寺叫"领域内的巨型制动器"。
4.中华民国的衰落
清朝末年后,少林寺逐渐衰落,特别是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军阀混战,石友三放火,历时45天。著名的少林寺从此成了一堵断壁残垣。一座破败的寺庙,堆满了瓦片、磷和杂草。石友三是破坏文物的千古罪人。
5.解放后振兴道场。
新中国成立后,少林寺多次修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拨出专项资金,组织力量,对少林寺进行了全面修缮。少林寺历经沧桑,如今焕然一新,游客络绎不绝。已成为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旅游景点。
这就是现在闻名中外的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