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灭亡后建立了哪四大政权?

明朝灭亡后建立了哪四大政权?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35 更新时间:2023/12/16 19:29:41

1644年,李自成进兵京城,朱由检见大势已去,在景山公园自缢身亡。其实这个时候明朝已经在劫难逃了,只是很多官员逃到了南京,然后在南京拥立斧王和朱友松为皇帝,建立了弘光政权。虽然从地图上看,南明很强大,兵力众多,但只要开战,就会溃不成军,毫无

战斗力。除了南明,当时还有三个政权,其中清军最终统一。为什么其他政权打不过清军?

四大政权

1644年3月,李自成入侵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公园自缢,从而结束了传统意义上的明朝。四月,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李自成大败,退守北京。同年,斧王和朱友松在南京称帝。

此时,中国领土上有四大政权并存。清朝政权在最北部,南明的弘光政权在最南部,中间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此外,还有在四川张建立的大西政权。

过去明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清军入关占领北京后,明朝在北方的领土基本丧失,但就明朝的实力而言,损失只有一半。

所以,在理想情况下,南明赶走清军,恢复大明江山还是有很大希望的。因为从布局面积来看,南明最大;从部队人数来看,南明人数最多;但从战斗结果来看,南明是最弱的。

但不幸的是,自弘光以来,南明政权陷入了无休止的内斗。各路人马相互牵制,战斗力不如人数不多的清军。南明前后,几个政权一路南逃,不是逃到海上,就是逃到国外,最后难免人死国亡。

弘光政权

明朝南渡后,李自成无法战胜清军,先后失守北京和Xi安,退守湖北。驻守武昌的左良玉不愿与李自成正面交锋,为了"峻青这边"名,沿江争夺南明政权,弘光朝廷当然不干,于是马士英被迫紧急调江北四镇数十万人去接应左良玉。

至此,清军也拿出了底气,把军事重心放在了南明身上。1645年3月,多尔衮命令多多南行。

因为南明主力去对付左良玉部队,面对清军的江淮防线陷入空void。史可法在扬州时,虽有杜诗之名,却不能调动四镇之兵。一月中旬,清军攻破徐州,渡过淮河,到达扬州城下。

可惜此时左良玉莫名其妙的死了,他的儿子左梦庚被南明军打败,于是干脆投降了多多。南明40-50万大军混战,清军渔翁得利。

随后,清军渡过长江,克京口镇江。5月15日,大臣们将南京呈献给清朝。5月22日,朱友松被俘,在位仅一年。

其次,唐王朱在福建建立龙吴政权,鲁王朱义海在浙江监国。

弘光政权灭亡后,明朝皇室和大臣的后代继续逃往南方。由于缺乏信息,唐王朱在福建建立了龙吴政权,鲁王朱义海在浙江绍兴宣布监国。此时正巧清军后方发生动乱,一时间无法继续南下。

这是两个小朝廷形成合力、整合力量的好机会。不幸的是,他们不喜欢对方。为了争取正统地位,他们甚至开战。1646年,清军再次南下,两个小朝廷无力抵抗,很快被清军消灭。隆武帝被杀,鲁王逃到海上。

李咏政权

隆帝死后,朱幼郎在广东肇庆宣布建国,但几天后因害怕清军而逃往广西,导致广东民心尽失。此时,隆武帝的弟弟朱昱趁机自立于广州,准备明年改立邵武。不幸的是,在那一天之前,朱昱被清军俘虏并上吊自杀。

胆小的朱幼郎在广西称帝,次年年号为李咏。这时候反清形势出现转机,但不要误会。这个转折点不是新建的李咏朝廷有多强大,而是叛军残余势力的出现挽救了危机。

原来,弘光元年李自成死于九宫山后,部队兵分两路,先后入湘,与当地明军联手抗清。李咏元年,起义军和明军接连获胜,几乎收复了整个湖南。李咏第二年,清军无论如何突然掀起了一个高潮,大批将领回归明朝。李咏政权的版图一度达到东南沿海的七个省和一些岛屿,事情似乎有了转机。

然而,李咏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各派互相攻击。叛军无法取得明军的信任,双方根本无法联合抗敌。李咏四年,清军重新占领湖广,其他新收复的失地也随之丢失。

此后,李咏政权陷入了不死不活的状态。在与清军的相持中,败多于败,大批明军相继倒向清军。在李咏的十年里,孙可望密谋篡位,导致了内讧。李定国带着朱友郎到了云南,次年打败了孙可望。绝望的孙可望向清军投降。

孙可望投降后,明军西南的军事形势几乎完全透明。李咏十二年,吴三桂侵滇,李咏十三年(1659年),朱友郎逃往缅甸,最后被吴三桂绞死于昆明。

综上所述,南明政权刚建立的时候,确实很有希望实现复兴,但是当时的明政府还是致力于内斗,甚至制定了所谓的"连路平口"战略是联合清军消灭起义军。

史可法是这个策略的坚定支持者,读到这里真的让我吐了一口老血。没有统一的兵力,拥有数十万兵力的弘光政权无法发挥应有的实力,反而因为相互牵制而很快被清军击败。

标签: 清军南明李咏

更多文章

  • 三星堆在哪在哪个省份城市(三星堆考古是在哪个省份)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星堆,遗址,考古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三星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三星堆在哪里,也有人很想去三星堆看看。那么这个三星堆在哪里呢?那是那个省的哪个城市?下面的文章我们一起来分析学习吧!1.三星堆在哪里?在哪个省市?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2.三星堆的具体位置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部鸭河南岸,面积12平方公里

  • 海瑞上疏后下场如何?已为自己备好棺材(海瑞上疏后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哈利,嘉靖,海瑞

    海瑞是明朝的清官。他在嘉靖年间演过《公安疏》,为后人所熟知。但是,哈利当时有勇气做出这样的举动,实在令人钦佩。哈利在被解除职务后已经准备好了他的棺材。似乎他已经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嘉靖皇帝并没有处死海瑞。他知道哈利的建议也是为他好,也是为整个大明好,就把他关了起来。嘉靖皇帝死后,海瑞出狱,受到重用

  • 火德真君与火德星君是同一个神仙吗?(火德星君是太上老君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武,霍德,德兴

    说起大火的德兴君,他可以说是幼牛精难度里比较显眼的。虽然对孙武/克洛克-0/帮助不大,但是他的仪式感和画面感还是很不错的。之所以邀请霍德兴过来,主要是因为托塔王李靖的建议。因为李天王认为只有水和火不会被带走,所以先请了霍德兴君。霍德兴君也很重视,要求手下将士全部接受孙武空的检阅。原来他以为孙武空是来

  • 南宋被蒙古灭国的时候有多惨(南宋什么时候被蒙古灭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军,蒙古,南宋

    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南宋被蒙古灭了,真的很难过。南宋后期,蒙古骑兵四处远征,灭了西夏和金国后,把矛头指向了南宋。至此,数十年的宋蒙战争开始。那么南宋被蒙古灭的时候有多惨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众所周知,蒙古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军事能力很强。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边境形势,南宋朝廷积极重整军备

  • 王者荣耀上官婉儿是哪朝人?(王者荣耀上官婉儿天狼绘梦)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上官,武则天,习安

    说起上官婉儿,其实大家应该或多或少听说过这个人。她是一位非常知名的历史人物,也是唐代少有的官员,但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据说最近王者荣耀又出了一个新英雄,这个英雄就是上官婉儿。都说很多人爱玩,我们不妨一起学习一下相关的历史知识,看看上官婉儿是个什么样的人。上官婉儿王朝王者的荣耀显现了。王者上官婉儿的辉

  • 曹睿演妈妈是真的吗?曹睿有恋母情节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丕,曹睿,所以

    在《龙吟》中,曹睿成为了一个非常恋母的皇帝,因为他的母亲甄宓是被曹丕赐死的,所以曹睿心里一直恨着曹丕。所以曹睿经常穿妈妈的衣服想妈妈,这似乎是一种病态的恋母情节。但是历史上曹睿真的喜欢演妈妈吗?其实古籍中也有相关记载,但电视剧中曹睿穿女装养男宠,不免让人怀疑他的性取向,而历史上的曹睿并非如此。虽然有

  • 东方不败练成葵花宝典后为什么会失去雄心?都是葵花宝典的锅吗(东方不败的葵花宝典为何用绣花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不败,我行,东方

    东方不败把任我行送到西湖地牢后,任我行给了东方不败《葵花宝典》。事实上,这并不是任我行的好意。他只是想利用《向日葵列传》彻底颠覆东方不败。结果,练武之后,东方不败天翻地覆,彻底失去了野心。甚至连基本的教育管理都交给了杨莲亭。到了后期,东方不败实际上过着隐居的生活,一般没人敢打扰他。如果任我行没有向东

  • 真的是因为乾隆执政60年不敢超过康熙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皇帝,雍正

    乾隆可以说是古代历史上非常引人注目的皇帝。他的统治长达60年,但在古代,许多皇帝甚至没有活到60岁。甘龙当了几年皇帝的父亲。在位60年,他说不敢超过祖父康熙在位,所以选择退位,交出皇位。然而,皇位毕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乾隆这样放弃真的只是因为表面原因吗?受益于"第一次;秘密存储"体制的乾隆皇帝,乾

  • 明朝宋濂为什么会被朱元璋怀疑?宋濂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明朝,宋濂

    今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明朝。说起明朝的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明朝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朝代。不管是什么,都有法律可循。当时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其实很可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时的朱元璋从小生活艰苦,知道这些事情并不容易,所以对皇位特别重视。只要有人表现出篡位的情况,就必须非常严厉地处理。相信很

  • 盘点那些金庸小说中细思极恐的恐怖细节(金庸小说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金庸小说,金庸,细节

    说起金庸,大家都知道本世纪最厉害的武侠小说。金庸先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武侠小说作家,而且对我们国家当时的一些人也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些都离题太远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盘点金庸小说中一些经过深思熟虑的细节,很有意思,也很吓人。那么到底有哪些呢?让我们和边肖一起继续揭秘分析吧!金庸小说里的第一个细节,是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