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苏轼生平事迹经历简介(苏轼生平事迹思维导图)

苏轼生平事迹经历简介(苏轼生平事迹思维导图)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84 更新时间:2023/12/31 2:32:20

说起苏轼,大家都知道他写过《赤壁赋》,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但似乎有本事的人,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据说这个苏轼前半生过得很好,后半生过得很苦,后来又过得很好,所以他的一生还是很曲折的。于是也有网友问,这种一波三折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

继续往下看!

早期经验

苏轼于景寿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一月八日)生于玉梅眉山,继唐初大臣苏为道之后。苏轼的祖父是苏绪,字仲贤,祖母是石氏。《圣紫晶》中提到了苏轼的父亲苏洵"二十七、开始努力""苏劳权"。苏洵很努力,虽然晚了。苏轼的名字"史"原意是车前的扶手,意思是帮助穷人不为人知但不可或缺的东西。苏轼生性豁达,率真诚恳,深得道家风范。好朋友,好食物,创造了很多美食,好茶,和优雅的山间旅行。

在北京考试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第一次离开四川去北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从西蜀偏远地区,顺流而下,向东而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赴京赶考。当时的考官是文学泰斗欧阳修,初级考官是老诗人梅。这两个人决心在诗歌上创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笔一下子把他们都震住了。策略的题目是“以刑赏忠论”。苏轼的《以刑赏忠论》获得了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但由于欧阳修误以为是弟子曾巩所写,为了避嫌,只好屈居第二。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是个学者,会杀人。说“杀第三个”,姚说“杀第三个”。"欧和梅都很佩服他的文笔,但不知道这些字的出处。苏轼谢他的时候问他,苏轼回答说:"为什么知道出处!"欧阳修听了这话,不禁佩服苏轼的豪气和敢于创新,预见了苏轼的未来:"此人善读书,善用书,其文章将来天下绝无仅有。"

明洞史静

在欧阳修的一再赞扬下,苏轼一时名声大噪。他每出一本新书,马上就会传遍京城。就在父子二人在京城声名鹊起,正要大显身手的时候,苏轼母亲去世的噩耗突然传来。两兄弟随父亲回家参加葬礼。嘉祐4年10月丧期届满后回京,嘉祐6年(1061年)苏轼考中国子监,俗称"北京考察三年",进入第三类,为"百年第一",授予大理判官,签书凤翔府。四年后,他也到朝廷闻鼓声。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棺回乡,守孝三年。三年后,苏轼重返朝鲜,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的很多师友,包括当初很欣赏他的欧阳修,都因为反对新法,不认同新宰相王安石的政见,被迫离京。朝野的旧雨已经褪去,苏轼眼中看到的已经不是二十岁时的他"和平世界"。

不请自来。

熙宁四年(1071),苏轼上书谈新法之弊。王安石非常生气,要求谢静在皇帝面前说出苏轼的过错。苏轼随后请求赴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法官,熙宁七年秋调到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府,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府,元丰二年四月调到湖州任知府。革故鼎新,因法便民,成就斐然。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苏轼43岁,调任湖州周知。上任后马上给皇帝写了一封信,湖州谢表,这是套路,但苏轼是个诗人,他经常带着感情写。即使写了官样文章,他也不会忘记加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蠢和不合时宜,很难赶上新的进步","不惹事还是能养小人的老人"这些话被新党抓住说他是"忽悠朝鲜自负",他说"咬怨恨,生气","否认骑于","掩人耳目"讽刺政府,鲁莽无礼,对皇帝不忠。这么大的罪,该死。他们从大量的苏轼诗词中挑出他们认为暗含讥讽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出现了反苏的声音。今年7月28日,苏轼上任仅三个月,就被御史台官员逮捕,押解到京城。几十个人参与其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五台,即玉石台,之所以叫五台,是因为上面种着柏树,一年四季都有乌鸦栖息。

乌台诗案的巨大打击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新党要杀苏轼。朝野也同时展开救援活动。不仅许多与苏轼政见相同的元老纷纷撰文,就连一些维新派的有识之士也劝宗申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金陵,也写道:"有了一个神圣的世界再去杀有才华的人怎么样?"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个诗案是王安石引起的"一句话做决定"苏轼被从轻发落,被贬为应永在黄州(今湖北黄冈)的副使,置于当地官员的监管之下。苏轼被囚禁103天,几次濒临斩首。幸亏北宋赵匡胤年间实行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得以幸免。

被贬黄州

出狱后,苏轼被贬为应永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市)的助理(相当于现代民间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卑微,没有实权。此时的苏轼经过此役已经心灰意冷。苏轼上台后,情绪低落。他多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山,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抒发流亡时的思想感情。余带领家人在城东开垦了一片坡地,种田以贴补生计。"东坡居士"这就是他的绰号的由来。

卷土重来

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被派驻汝州。由于路途遥远,旅途劳累,苏轼的子女不幸去世。汝州很远,路费都用完了。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要去汝州,先在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返回常州时,宗申去世了。常州地区水网纵横,风景秀丽。生活在常州,他没有饥寒之忧,还能欣赏美景。而且他远离北京的政治纷争,可以和家人以及很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东坡最终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最终归宿。

1085年,宋哲宗登基,皇太后以幼哲宗之名,来朝听政,司马光重新用,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镇压。苏轼回朝侍郎之职,登州(蓬莱)。4个月后,医生被召回朝鲜。前朝舍人先生升,三个月后在中书升为舍人先生,不久又升为翰林学士圣旨,被礼部颁赐贡品。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打压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废除新法,他认为与所谓"王当"但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建议。他抨击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引起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被诬告陷害。到目前为止,苏轼既不能容忍新党,也不能原谅旧党,于是再次要求外调。

修建苏堤

元佑四年(1089),苏轼成为龙图阁学士,了解了杭州。西湖因为长期不疏浚,已经淤塞了一大半,"瀛台的平湖已经泛滥了很久,人们还在壮年时死去;湖水逐渐干涸,杂草丛生,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苏轼到杭州的第二年,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驱逐农田,恢复旧景,并在湖的最深处立三塔(今三塘映月)作为标志。他收集疏浚淤泥,修建了一条贯穿西湖的长堤。堤坝由六座桥连接起来,被命名为"苏公堤",简称"苏堤"。春天的清晨,苏堤是西湖十景之一"苏堤肖春"。

"东坡处处建苏堤"苏轼一生修建了三条长堤。苏轼贬谪颍州(今安徽阜阳)时,也在颍州疏浚西湖,修筑大堤。邵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副使,安置在惠州(今广东惠阳)。年近60岁的苏轼日夜驰骋,一路杀入贬谪中心,受到岭南百姓的热烈欢迎。苏轼把皇帝给的黄金拿出来,捐赠疏浚西湖,修建长堤。因此,"长辈们乐得聚在一起,没锅端空,三天喝不完,把村里的鸡全杀了"人们在庆祝。如今,这条苏堤就在徽州西湖的入口处,像一条绿化带,从湖中央穿过,把湖分成两部分,右边是平湖,左边是胡风。

徘徊在儋州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幸福,把自己比作唐朝的白居易。但在元佑的第六年(1091年),他被召回朝鲜。但由于政见不合,元佑于六年八月调任颍州,七年二月(1092)调任扬州,八年九月(1093)调任定州。元佑八年高太后驾崩,哲宗上台,新党再次上台。少生元年(1094)六月,又被贬至惠阳(今广东省惠州市)。

绍圣四年(1097年),62岁的苏轼被发配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一个江边的荒凉之地。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只是比抄别人轻一点的惩罚。他把儋州当作他的第二故乡"我是波尔人,住在西蜀府"。他在这里办学,引进学风,让很多人不远千里来到儋州,向苏轼取经。宋朝100多年,海南从来没有人进过科举。但苏轼回到北方不久,这里的蒋堂佐就给家乡做了贡品。所以苏轼写诗:"大海从未断过脉,珍珠崖从未有过。"人们一直把苏轼视为儋州文化的开创者和播种者,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在儋州流传至今,表达了人们的记忆,甚至还有一种语言"东坡话"。

最后结局

惠宗即位后,苏轼被调至连州安置,被调至永琏安置,永州被调安置。第三年(1100年)四月被赦免,恢复晁的身份。归北途中,于建中靖国源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八月二十四日)卒于常州(今江苏)。65岁葬于汝州郯城县(今河南郏县)。苏轼留下遗嘱,将香格里拉安葬在汝州郯城县军台乡。次年,其子苏果将父亲的灵柩运回郯城县安葬。宋高宗即位后,苏轼被追封为太傅,追授为"文中"。

标签: 苏轼东坡苏堤

更多文章

  •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雄关指的是(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指的哪个关)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娄山关,雄关,霜晨

    最近很多人也在说这首诗,就是雄关路铁如铁,所以很多人要问,这雄关路铁如铁在哪里?这个说法还是很有意思的。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跟着边肖的脚步来分析一下!1.雄关漫道真的很像铁打的雄关。雄关指:娄山关。不是嘉峪关。很多人以为是嘉峪关,其实不是。它确实指的是娄山关。所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雄关指的是娄山关!娄山

  • 四不相和四不像区别是什么有什么关系图文(四不像和四不相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子牙,袁氏,四象

    最近好多人都在看这个姜子牙,还是很好看的。先不说别的,就是这个四象被圈了很多,但是有人会问,这个四象的名字和这个四象的名字完全不一样,那么这些四象和四象是一个东西吗?而这四个不同和四个不同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四不同与四不同的关系四不像和四不像的关系其实是一样的,这个四不像其实就是

  • 淞沪会战起因背景简洁历史依据有哪些(淞沪会战背景经过结果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日军,华中,中国

    松湖之战为什么会在这里打响?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必要的战略措施。当时我国军事家蒋百里提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只要是从北到南打,就没有胜利。从东到西作战极其困难。正是因为这个历史原因,淞沪之战打响了。日军侵华时,理想国审判的主战场在华北山西热河地区,后入侵潼关,进入陕西。然后南下,由北

  • 日月照耀的河流都是中国土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宣帝,匈奴,汉武帝

    说起汉武帝宣帝,大家都知道他在中国历史上对汉朝做出了多大的贡献。真的很神奇。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叫"日月照耀的地方,河流所到之处,都是中国的土壤"那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汉武帝宣帝,他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跟随边肖揭示分析,看看!1.汉武帝宣帝汉武帝宣帝刘询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人才,贤臣辈出。减轻老百

  • 为什么古代女子都喜欢贴花钿?(古代人用什么贴花钿)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花苞,古人,花蕾

    如今,我们其实已经失去了很多祖先用过的或者有习俗的东西,但有些人并不后悔,并试图将其发扬光大,但他们仍然坚持认为,很多东西本来就是从国外传下来的,不属于我们。这么不懂事真的很烦。比如会认为唐代流行的妆容其实是日本艺妓妆容,主客关系完全不清楚。有一种"在古代女性的化妆中。花芽"他们非常喜欢它。这是什么

  • 二战日本将领排名是怎样的?(日本二战将领图片)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日本,日军,舰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开始在海外疯狂扩张。在此期间,在日本与外国频繁的战争中,日本也因其勇敢和足智多谋而诞生了许多奖项。但是,这些所谓的名将,无一例外都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和侵略者。今天,边肖将公布二战期间日本将领的排名。让我们来看看。TOP,10横山勇日军中将,侵华日军第11军第5司令官,

  • 色是刮骨刀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色是刮骨的刀)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颜色,李白,商陆

    "颜色是刮骨刀"这是一个常见的说法,ldquo颜色"号称四大恶之一,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很多典故都会把"颜色是刮骨刀"用来形容隋朝皇帝杨迪,杨光沉迷女色,最后亡国灭种。当然,除了杨光,历史已经沦落到"颜色"文字上有无数人。从那以后,有人把"颜色是刮骨刀"这句话是用来告诫后人,要学会压抑欲望,用理智控

  • 曹操抢老婆竟然从小就有这个习惯(曹操抢了谁的妻子引发祸患)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一个,新娘

    说起曹操,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说他枭雄,但是还是有很多让人诟病的地方。比如大家都知道曹操喜欢老婆,对于贼来说真的很有意思。而且,因为这件事,不知道坏了多少好事。其实网友们也不要惊讶。曹操喜欢老婆,喜欢抢别人的老婆,这真的是从小养成的习惯。那么如何理解呢?让我们跟随边肖来分析其中的秘密吧!说到曹

  • 年美国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美国周刊封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格林斯潘,美国,乔布

    每年年末,人们都会对过去一年发生的大事进行回顾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评选无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6年,这一评选活动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这篇文章将为你揭示年度风云人物。一:艾伦·格林斯潘。2006年,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美国周刊》的人物排行榜上名列榜首。格林

  • 杜十娘沉百宝箱的故事是怎样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沉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杜十娘,李佳,爱情

    说起杜十娘,相信大家都会很熟悉这个名字。"骑士精神来自尘埃"杜十娘把人生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爱情上。为了爱情,她愿意用自己的积蓄资助已经穷困潦倒的李佳。今天,边肖将向您讲述杜十娘宝箱沉没的故事。但是,经历过世事的人,尤其是像杜十娘这么世故的人,做事情也有自己的道理。她只给了李佳一半的赎身费用和50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