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水浒传的人名有什么秘密?连起来读会是什么?(水浒传的名字是什么来的)

水浒传的人名有什么秘密?连起来读会是什么?(水浒传的名字是什么来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24 更新时间:2024/1/24 3:55:43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文学名著,在民间一直有着很高的地位。书中描写的水泊梁山108好汉起义的故事,历来被认为是对当时那个社会的讽刺和影射,是作者出于对统治者的不满而创作的杰作。但除了书中的故事,书中很多英雄的名字其实也包含了很多秘

密。那么如果把这些英雄的名字放在一起读,你能发现哪些不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水浒的名字有什么秘密?

众所周知,《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是元末明初政权重叠的时代。所以水浒一定是明朝建立之前写的。

因为水浒讲的是宋朝梁山英雄起义的故事,本质上是在鼓吹农民起义,现在看来也可以理解。但在封建古代,这无疑是煽动人民造反的导火线,自然是封建统治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到了清代,水浒传一直被禁。人们不仅不能传阅,甚至不能讨论。

有意思的是,虽然清朝统治者对这本书避而不谈。但在明代,《水浒传》从未被禁,一直是民间的畅销书。就连三岁的孩子都知道宋武打虎的故事。后来叛逆精神没有水浒传那么明显的西游记被明成祖封杀了。为什么?

其实,《水浒传》未被禁播的最大秘密,与塑造的朱四侠有关。梁山好汉中有四大名将叫朱,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一个叫朱武。这个名字颇有深意。要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就把年号定为"吴鸿"。

此外,这个朱武早年在少华山当寨主时,身边还有两个兄弟,一个叫陈达,一个叫杨春。不就对应了朱元璋手下的徐达和常遇春吗?

名字如此相似,似乎施耐庵是故意这样做的。但朱武在小说中的经历和朱元璋并不一样。他是一个被排斥的军事家,更像现实中辅佐朱元璋的刘伯温。也许,施耐庵是以刘伯温为原型创造了这个角色。

第二个和第三个朱英雄是叫朱贵朱富的兄弟。朱贵是梁山第一元老之一,资历比晁盖和宋江都老。然而,朱贵虽然在梁山呆了很久,却始终没有进入管理层,只是担任梁山酒店的掌柜。

而他的弟弟朱福也是酒店掌柜。两个人的结局都一样,都死在去方腊的路上。这对可怜的兄弟被命名为"财富",但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和财富在一起过。

第四个叫朱的英雄是朱仝,他与有相似的遭遇。整部小说一直在救人。比如晁盖,宋江,雷横,都是他救的。所谓好人有好报,因为他救了那么多人。最终,朱仝的结局在梁山好汉中算是中规中矩,也当上了政府官员。

这四个姓朱的英雄并不是水浒传中的主角,小说中对他们的描述也只是有限的,可以说是毫无存在感。但是施耐庵在他们的名字中设置了一条关键的隐藏线。也正是这条暗线,让明朝的统治者不把这条"反动"水浒传被列为禁书。

把四兄弟的名字放在一起读,不难发现这条暗线,即"(8)朱傅贵"。意思简单明了,就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家一起富裕起来,这也是施耐庵最大的秘密。鉴于此书写于元末农民战争时期,可视为一部绝妙的预言书。而且,朱元璋最后也确实当上了皇帝。

《水浒传》既然隐藏了歌颂朱元璋的寓意,所以不被明朝统治者封杀也就不足为奇了。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禁播水浒传。原因很简单。当时各地农民起义的领袖,如张,直接把《水浒传》作为抗明的战书,自然被全国禁书。

说到底,在施耐庵写《水浒传》的元末时期,朱元璋确实能带领全国农民翻身,在他的小说中歌颂朱元璋并不违背他的意志。但最后崇祯皇帝没想到的是,这本歌颂朱元璋的书,反过来却可以成为对付朱家朝的利器。

事实证明,优秀的文学作品不采取任何政治立场。反之,也可以成为适时批判当下弊端的一面旗帜。

2.《水浒传》的创作基础

南宋时,梁山好汉的故事广为流传。当时画家、文学家龚凯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序》说:宋江等三十六人的故事已传遍大街小巷;画家也为他们写画和阴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代的《宣和遗事》,重点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结伙抢生辰纲、宋江杀以及林冲、jy、和鲁等主要人物。在宋元时期,有许多根据《水浒传》改编的故事。元杂剧中,梁山好汉从36个发展到108个。

施耐庵对《水浒传》中的故事和人物进行了整理和加工,并在撰写《水浒传》的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民众的观点,这是《水浒传》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水浒传"出自《诗经"顾的父亲来朝取马,率部西游梁山泊。至于差距"一句话。但对于这个称谓的确切含义,一直存在分歧。

有一种说法是,作者施耐庵痛恨奸诈的官场,只任职两年,便辞职回乡,教书并撰写《江湖小贩传》。这本书终于出版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很满意,除了糟糕的书名。当时,施耐庵的学生罗贯中建议书名应该是《水浒传》。施耐庵听了,非常高兴,连声说道:好吧,好吧!这个标题太棒了!'水浒',意为水的边缘,有'在野'的意思,很符合《诗经》中的典故'古公谭府来朝牵马,引西归梁山泊,至于暧昧'。精彩!"所以《江湖小贩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3.《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该书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为主线,通过各个主人公被赶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述了从个体觉醒到小规模联合反抗再到宏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展现了"官员强迫人民造反"这种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了北宋后期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矛盾。

站在被压迫者的一方,作者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平乱的正义行动,肯定了他们敢于反抗和斗争的革命精神。宋江源是个仗义的人,急中生智,扶贫济困。当他被赶到梁山后,他加强了叛军的威信,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由于其人格的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达到顶峰时选择了妥协和拉拢,最终葬送了起义。小说通过宋江起义的失败,客观总结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

小说以高俅的崛起为开头,意在说明"从头开始搞得一团糟"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作者还写了大量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是他们相互勾结,鱼肉百姓,逼得善良正直的百姓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同时,小说还对天狐、王庆、方腊等地区的农民起义军进行了一定的侧面描写,从广度和深度上深入挖掘了封建时代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以及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

标签: 水浒传梁山朱元璋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时候吃饭叫掐?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解释,提示,俚语

    在各种古代影视剧中,我们总能听到这样一个词,"提示"一般人去客栈,酒保都会问是住酒店还是住酒店。如果主角回答"提示"这意味着坐下来吃顿饭。但是你为什么把吃叫做"提示"?影视剧并不完全是古代的虚构,有的时候是根据历史改编的。“犀利”这个词是怎么来的?1.两种解释关于"提示"一般有两种解释。第一个是"送

  • 刷衣服,退赛或者愤然离开是表达什么态度?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侠客,李白,信陵君

    "我拂去衣服,带着我的名字"深深的藏了起来;相信网友对这首诗不会陌生,在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那么这首诗出自诗人李白的《侠客行》,是一首充满侠气的五言古诗。内容生动形象,既表达了李白对侠的认识,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救民于危难的想法。跟你分析一下吧,这里是"刷衣服"表达了什么态度,全诗背后的典故?想知

  • 古人是怎么洗澡的?用什么洗澡?有什么讲究(古人如何洗澡说明答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洗澡,沐浴,五天

    其实中国古代还是有很多有趣的话题的。在古代,人们也洗澡和理发。说到干净,不比现在的人差。所以,根据传说,在古代,一些大臣每五天就会休息一次。你在做什么休息?最主要的是洗澡很多人也在问边肖,古代的人是怎么洗澡的?除了大家熟知的皂荚,还有什么?其实朝廷用的和百姓用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让我们来看看细节吧!

  • 历史上满汉全席一共有多少道菜?满汉全席最初的寓意是什么?(现在的满汉全席有多少道菜)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满汉全席,康熙,清朝

    现在我们总能听到一个词叫满汉全席。一般来说,这个习语意味着非常丰富的菜肴和美味佳肴。现在很少看到满汉全席了。但是,在古代,真的有满汉全席,顾名思义,满汉全席是满汉全席。众所周知,中国的历史实际上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相互交流的时期。明朝是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建立的王朝,但是清朝有一个满族建立的王朝。清朝

  • 兴登堡是如何拯救第二帝国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登堡,鲁登,道夫

    德国元帅和后来的德国总统兴登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是一个坚定的保皇派。兴登堡这辈子的荣誉都来自一战,来自"国王征服的东西是王子建造的,元帅保卫的,士兵拯救和统一的..."笑话,兴登堡是保卫帝国的元帅。兴登堡看上去威严高大。一看就是典型的普鲁士军人,举手投足间都充满了主角的光环。然而,当兴登堡作为第八

  • 揭秘女儿国恐怖真相(女儿国恐怖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女儿国,唐僧,国王

    说起西游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大多数人都看过阉割版的西游记,很多都被美化了,真正精彩的细节都在原著小说里。说起女儿国,相信很多人的印象都是温柔的故乡,其实不然。这里真的令人毛骨悚然。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86版西游记电视剧里,西凉女国是唐僧唯一被感动的地方,女国国王说"皇家兄弟"难以抗拒,鸳鸯

  • 指环王实力排名是怎样的?人皇阿拉贡连前十都进不了(指环王人皇阿拉贡视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土,索伦,精灵

    说起托尔金的魔戒系列小说,这是经典中的经典。从《指环王》三部曲到《霍比特人》三部曲,目前共有六部电影,给我们留下了最壮丽的中土世界,同时也给观众呈现了各种风骚的英雄。今天,边肖将对他们的战斗力进行排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6号都灵皇家锦里李晶是护戒队的一员,属于矮人,力量无穷,近战力强,也是团队的搞

  • 关于描写清明时节的古诗有哪些?(关于描写清明时节的古诗有哪些三年级)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明,清明节,作者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这一天,我们怀念祖先,祭奠坟墓。你有没有想过古代人在清明节是怎么度过这一天的?所以今天,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欣赏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吧。在这些诗词中,人们会用诗词表达自己对清明的理解。虽然是古诗,但不会给人带来晦涩之感。清明节回家的人和外地的人,一起来读吧。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

  • 蓝采和是怎么成仙的?(蓝采和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八仙,老人,竹篮

    "八仙过海"我们经常听到这个习语,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在八仙中有一个奇怪的存在,那就是蓝采和。因为很多人都会受到电视剧的影响,而有些电视剧里的蓝采荷总是以女性的身份出现,但是在很多古画里,她却是男性,这就很奇怪了。蓝采和是男的还是女的?蓝采和作为八仙之一

  •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本人写的么?后出师表存在哪些谜题?(后出师表诸葛亮原文朗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北伐,始皇帝

    我们对模型都很熟悉,但对模型有很多疑问。首先,模型的作者是不是诸葛亮本人还存疑。而且《后例》的风格和《后例》有些不同。感觉诸葛亮在《后例》中对北伐原因的解释变得坚定,认为当时蜀国只有北伐才有出路,这也让诸葛亮的北伐之路充满了悲壮的味道。这一次,我就简单说说《拜师后》中的谜题。真的符合诸葛亮的风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