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纸币是如何替代铜钱的?古代货币发展史(中国古代的钱币变化简介)

历史上纸币是如何替代铜钱的?古代货币发展史(中国古代的钱币变化简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6 更新时间:2024/1/15 22:39:55

货币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历史上各个朝代对经济的控制基本都会从货币开始。比如汉朝利用货币的创造和分配来垄断市场,为国库增加一笔客观收入。其实古代朝控制货币长达数千年,但是当人口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制作铜币的材料开始不足,于是这个时候就出现了

纸币。然而,纸币的实施并不那么顺利。毕竟纸没有金属材料值钱,古代货币的发展也经历了很多困难。

西汉时,汉武帝为了弥补汉匈连年战争造成的财政损失,将汉初下放给人民的铸币权收归国有。至此,造币已经成为国家行为,民众无权染指。这个传统延续了近两千年。

垄断货币发行,中央集权政府增加了新的财政收入。但统治者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事实——铜币供应不足。

铜币短缺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铜矿开采量小。

在没有炸药的古代,矿工一般采用一种叫做烧爆的原始方法开采矿石。先用柴火烧脉,等温度符合要求再用冷水浇。在热胀冷缩的条件下,矿石松散,然后用工具开采矿石。这种原始的开采方式效率低下,而且中国的铜矿很少,长期制约着中国古代铜产量的增长。

第二是铜币需求超过政府的货币发行计划。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到西汉中期,经济总量已经是一百年前的几何倍数。《汉书食货志》中的记载"从孝武元寿开国大典五年,三官开始铸五铢,从平帝元寿开始,铸钱280多亿。"而这个数字在汉初只有4亿。

图2铁钱是以铜币为主要货币的中国封建社会货币与商品经济矛盾相对尖锐的产物。

面对民间钱荒的困境,汉朝及以后各朝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发行劣币的手段来应对。但是,当人们注意到身边的货币质量在下降时,就会故意把质量好一点的铜币保存起来,不再使用,而那些劣质铜币因为质量差,流通时间大大缩短,最后的结果就是市面上流通的铜币少了。

铁币的出现或许可以缓解铜币的短缺,但是这种产量巨大的金属并不具备货币资金的特性,而且重量大、价值低,使得铁币从进入市场之初就不受用户欢迎。

东汉蜀国军阀公孙述最早发行铁钱。"建武六年(公元30年),是一个废铜钱买铁官钱的时代,百姓的钱物并不好。"西汉王莽改制,天下纷争。公孙述占领蜀国,自立为王。为了与汉政府抗衡,防止铜钱外流,公孙述废除了蜀铜钱,代之以铁钱。

公孙述为以后的乱世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一旦发生乱局,地方分裂势力尽快吸收民间财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发行铁钱。从东汉到晚唐,铁钱往往成为中央政府对铜钱流通不足的补充。

唐高祖弃五铢铸开元鲍彤,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钱荒。但唐代宽松的商业政策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使钱荒更加严重。

好在这个时候印刷术出现了,逐利的商人正好利用了这一点,发明了革命性的"飞来横财"。《新唐书:食货记》记载,商贾到了京城,托钱给各派、各军、各使发财,轻衣四方,带着券一同前往,编号"飞来横财"。飞钱类似于现代的承兑汇票,是一种记名取款凭证。飞钱是借助科技发明进行科技创新的产物,为即将出现的古代纸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时间来到了北宋。宋朝是历史上最弱的朝代,但却是经济最繁荣的朝代。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混乱的五代十国,也继承了各个短命王朝的经济模式。十国之一的后蜀,因为境内铜的短缺,铸铁钱弥补了铜钱的不足。北宋取代后蜀孟姓,以1空掠夺蜀地所有铜钱,巩固中原经济,把铜钱和铁钱混杂的四川变成了完全的铁钱使用区。蜀国人民从此只能携带沉重的铁钱进行贸易。

偏偏勤劳的四川人民把四川变成了北宋仅次于扬州的第二大经济区,经济发展与支付困难的矛盾笼罩了四川几十年。

王小波起义后事情有了转机。

993年,由王小波和李顺领导的武装叛乱在四川爆发。北宋政府不得不关闭钱狱,停止铸币,以防止乱军掠夺钱币,壮大自身实力。有一段时间,钱荒带来的压力大于造反,但这种压力很快就被释放了。

叛乱前,蜀国民众不堪忍受使用铁钱的艰辛,积极探索更便捷的支付方式。一个叫"饺子"印刷品以非主流的方式在民间流通。

交子和飞钱一样,最初是作为存取款凭证出现的,不同的是,交子的使用是匿名的。

最初的交子只是在四川的几家银行小规模发行。叛乱爆发后,铁钱的缺乏大大增加了对交子这种原始纸币的需求,交子立即成为市场交易的宠儿,百姓也乐于接受这种随身货币。

当饺子成为四川的主流货币后,问题也随之而来。银行作为存取款凭证,必须有相应数量的铁钱作为存取款次数的储备。然而,一些无良商家暗中支付更多的钱来获利。因为这些假币没有相应的储备,一旦出现挤兑,私人商户就会成为直接受害者。

为了规范胶州发行,宋真宗在当年进行了第一次胶州发行改革,将拥有胶州发行权的银行限定为十六家;宋仁宗统治时期,经过胶州存废大讨论,北宋政府将胶州发行权收归国有,禁止私人发行。至此,交子这种新型货币的国家垄断已经完成。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并不奇怪。是印刷和造纸碰撞的结果,也是民间智慧对政府金融垄断的反抗。只是民间开花,政府摘果。

从宋代到清代,交子一直作为主流货币存在,周边有游牧主体的国家也对这种新货币着迷。金、辽、西夏都发行过纸币,以补充金属货币的不足。

但无论是宋朝还是周边发行纸币的国家,还是后来的朝代,都陷入了发行纸币的陷阱。由于交子发行成本低,这种印刷品成为补充各个朝代财政收入的工具。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虽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却过早的拿出了空民间财富,以至于家国存亡之时,泱泱大国只剩下一个空壳。

和现代货币发行遇到的问题一样,古代纸币的发行仍然受到假币的困扰。纸币刚流通20年左右,市面上就出现了假币。各个朝代都进行了技术革新,以应对日益泛滥的假币。

宋朝时,四川成立"益州娇子事务"负责发行纸币。选择"在印刷纸张的选择上;水印纸"这种明暗印刷的高端纸,类似于现代用来印钱的水印纸。是四川的特产,其他地区无法复制。

纸币印刷抛弃了传统的雕版印刷,改为铜版印刷。印刷在铜板上的图案更精致。最重要的是铜版画技术难度大,非专业人士模仿难度极大。

三色套印和烫印"龙纹印章"印章、选用特殊原料造纸等一系列防伪技术融为一体,成就了古代纸币"材料再精细,工作制度再细致,人心所都是假的,还是还是难。"(《松石·史·货殖三》)

除了技术创新,古代对造假的法律惩罚也相当可观。宋朝时,造假者被流放三千里,头目被斩首;明朝时期,制造假币者当场击毙,对检举印制假币有贡献者,可得伪币制造者财产的一半。

清末由于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纸币印刷技术,清代纸币无论从形制还是做工上,与现代纸币都没有太大区别。

标签: 纸币货币交子

更多文章

  • 局中人沈放沈林关系介绍(局中人沈林和沈放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哥哥,弟弟,兄弟

    据说很多网友都被《游戏里的男人》的预告片追得焦头烂额,但是演技派不一样。剧情的紧张气氛和悬念可以在几秒钟内展现出来,所以很刺激。该剧以两位男演员为背景,沈方和林深是兄弟,但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一度成为对立。其实他们的初衷和目的都是好的,只是中间发生了一些会威胁到哥哥生命的事情。这次就简单介绍一下剧情

  • 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许攸吗(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根本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粮草,许由,官渡之战

    说起袁绍的官渡之战,相信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毕竟这场战役是东汉末年发生的三大战役之一,影响还是很大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场战役也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基础。这次袁绍的官渡之战以失败告终,那么这次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许由的叛乱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官渡之战失败是因为许由的反叛吗?

  • 行书应该怎样练习?揭秘行书的五大要点(学习行书必须练好的6个技巧)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行书,变化,三行

    行书是一种很常见的书法,一般分为行书和行书两种写法。很多人在写作的时候喜欢用行书,因为行书的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但是速度快的前提是书写清晰,否则会变成草书,所以要练好行书是需要一定的努力的,所以这次我就介绍一下行书的特点,以及接触行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写好行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很有帮助的。想了解

  • 为什么现在假儒者不如真妓的观点越来越受推崇?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一个,匡衡,真正

    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说法,就是有人说现在的这个人越来越崇尚一种观点,就是拜假名儒不如拜真名妓。那么这个观点是什么,它真的值得作为题材吗?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揭示一下核心原因。这不是废话。老祖宗说,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有些大学者,装成五人六人,其实骨头都碎了。史书中记载的真正的大儒并不多

  • 龙真的存在吗?颍川坠龙事件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后来,很多,龙骨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有很多东西崛起,也有很多东西衰落,但有一点中国人民从未改变,那就是我们对龙的崇拜和信仰。古代的皇帝都称自己是龙的儿子,现在我们中国人也说自己是龙的后代,但是龙到底存在吗?谁也说不清楚,但是我们国家有很多关于龙的传闻。如果我们上网,可以找

  • 为什么马克思第一次支持太平天国运动后就不支持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太平天国,中国,洪秀全

    史景迁的《太平天国》在汉学家中很受欢迎,他的视角与历史学家研究太平天国的视角不同。史景迁无意写一部详细的太平天国通史,也无意阐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宗教信仰。他更感兴趣的是研究洪秀全的精神世界,说洪秀全和他的追随者处于一种"世界末日的第二景象"在19世纪参与了这场灾难运动。所以他的写作意图是提供一个清晰有

  • 感念帝王之恩,读《庄子·听朱惠安即时人生》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辛弃疾,庄子,安之

    后人对“称帝恩,读庄子,闻朱惠安之死”一词的理解不一。有人认为是辛弃疾为悼念好友朱所作,也有人认为该词主要是表达辛弃疾对庄子的感情,并无悼念之意。但在学术界,一般认为此词与朱有关,字里行间有一种深深的叹息,和怀念故人的感觉。1.《感怀帝恩读庄子闻朱惠安之死》全文案上编书数,非庄即老。会说忘记知道的话

  • 科摩罗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科摩罗是什么人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科摩罗,莫罗尼,非常

    说起科摩罗,如果没有2008年汶川地震对中国的捐款和2020年初因冠状动脉肺炎向中国象征性捐赠100欧元,恐怕很多人都不会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国家。科摩罗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属于非洲的一个火山岛国家。莫桑比克海峡,位于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之间,陆地面积只有2000平方公里,即使在地图上也很

  • 北宋时期著名人物杨家将去哪里了?为什么会消失?(北宋十大名将杨家将是真实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家将,北宋,宋太宗

    说起杨家将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杨家将是北宋时期的名臣,而杨家将是当时的忠臣。当然,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是应该高度赞扬的。然而,随着北宋的衰落,这位保家卫国的英雄神秘失踪了。杨家将去哪里了?没有人知道,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北宋杨家将的故事吧!北宋灭亡后,著名的杨家将去了哪里?受评书、戏剧、电影、电视剧的影

  • 二战诺曼底登陆简单概括(美国二战大片诺曼底登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诺曼底,诺曼底登陆,盟军

    代号"霸王行动。这是二战期间盟军在欧洲西线发起的大规模登陆进攻计划。总兵力近300万的盟军,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诺曼底。诺曼底登陆战仍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二战的战略态势。诺曼底登陆的过程在诺曼底作战的盟军主要由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组成,但基本上自由法国和波兰在抢滩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