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德国的暴风突击战术是什么战术(德国暴风突击战术对中国影响)

德国的暴风突击战术是什么战术(德国暴风突击战术对中国影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68 更新时间:2024/1/15 17:02:49

喜欢军事史的朋友一定对"风暴突击队"这个名字很熟悉,因为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新战术“风暴突击战术”的精髓。这种战术在一战末期的皇帝之战中被广泛使用,少数人的精锐步兵部队在战斗中拥有无与伦比的超强战斗力,对协约国的防御体系造成了严重的打

击,甚至差点让整个协约国的防御体系崩溃。那么,德国人是如创造出这种可怕的突击战术的呢?

1,一战模式。

首先要明确一战的模式,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场战争。连绵不断的战壕工事已经将战场完全分割开来,任何传统的步兵机动战术都失去了意义。此时战场上没有公开的侧翼,部队不得不从正面进攻。然而,迎接他们的是一场可怕的炮火屠杀——重机枪和火炮组成的炮火屠杀了所有进攻的部队,在这样的战斗中,即使是精锐的士兵也很难生存。无论是德军还是英法联军,都必须承认这样的现实,战斗已经完全变成了绞肉机一样的消耗战。

如此可怕的局面迫使德国人做出选择,那就是必须在更大的层面上做出改变,否则德国的血液将在这样的消耗战中被彻底抽干。在此之前,德军多次使用机动灵活的步兵部队作战。在1914年的边境战役中,德军步兵指挥官在山脊地区普遍采用伏击和迂回战术,使法军损失惨重,甚至送上了“1870年的哀歌”(意为普法战争)。但这种低级军官通过创意诞生的战术无法上升到战斗层面,德军高层必须找到更好的办法。

2.新战术

1915年1月,德国第1集团军下的第3集团军采用了新的战术。这种战术是汉斯·冯·塞彻尔上校提出的,他改变了第10步兵旅的编制,编入了一些临时部队,被批评为“拼凑”部队。与此同时,塞彻特修改战术,要求在大部队进攻前,在炮火掩护下派精锐步兵部队越过前线,并开出一条壕沟。主力部队进攻时,应该以几个战斗群的形式推进,而不是一下子全部干掉。

这种战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1月12日对弗雷涅高原的进攻中,德军一口气突破了法军的三道防线,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非罕见的,因为取得这样的胜利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这一次,德国人只用了一天就赢了,真的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当然,由于第10步兵旅第52步兵团在没有任何步兵分队开道的情况下对法军残部发起攻击,当天消灭敌军残部的任务被延长了。

塞彻特的策略成功了。如果第二天法军的预备队没有乘火车到达,恐怕第三集团军已经取得了优势。无论如何,它表明德国步兵师的新战术是成功的。塞彻特并不是过去唯一的德军“有识之士”,类似的战术从连级到营级甚至团级都有尝试,这对日后德军突击战术的确立有很大帮助。但如果真的要建立突击战术,那么德军就需要一支模范军队。

3.组织风暴突击队

1915年3月2日,德国第一突击营在西线成立,这是威廉皇储在第5集团军组织的第3先锋营。第3先锋营号称是喷火营,其实是突击营,整个训练都是围绕突破作战。在威廉皇储的关怀下,第三先锋营装备了许多尖端装备,包括37毫米突击枪、新式头盔和防弹胸甲。在未来,这支军队将成为德国。风暴突击战术”的先行者,并将为后来者提供宝贵的经验。

作为一个实验单位,第三先锋营拥有可观的资源。毕竟,威廉皇储甚至愿意将这个单位扩大为一个师级单位。然而,负责训练的威利·罗尔拒绝了这种照顾。他认为这样臃肿的编制只会让突击营失去突击能力。所以该营的重武器排除了战斗连只有一个机枪排和一个迫击炮排,其都是喷火连。该营战术思路清晰,抛弃一切不必要的包袱,以最快的速度发动突袭。

这支部队的训练意义重大,因为这意味着德军步兵战术的突飞猛进。步兵的群冲锋战术一不值,经历过堑壕战的德军对此深有体会,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作战方式来完成这一切。第3先锋营本身也确实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在战场上展现了战斗力。这一成功鼓舞了德军统帅部,于是命令第3先锋营训练更多二线部队的官兵,以便组建新的突击营,风暴突击队由此成立。

4.大规模培养熟悉风暴突击战术。

但早期风暴突击队的表现并不好,因为凡尔登战役德军前线军官对突击作战缺乏了解,把突击营当成了工程兵营和尖兵,使其进入了毫无意义的作战。然而,突击队的标准战术,如仔细侦察和引导炮兵精确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都没有被批准使用。这个结果让突击营损失惨重,让突击队形同虚设。但也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前线军官从不同角度了解了突击战术,新增援的巴伐利亚步兵团也接受了突击战术,相当于变相普及了突击战术。

基于此,德国高层终于开始大规模培养熟悉突击战术的军官和部队,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了风暴突击战术,成立了风暴突击队。多兵种协同的突击群将能够有效地夺取堡垒、掩体和掩体,并让部队渗透到敌人的纵深地区,从而对所有阵地的敌人造成混乱。但是靠这样的工事来打败英法联军显然不太现实,需要在技术和装备上进一步提高。

而提供这一切的人是埃里希·鲁登道夫(此时不是贵族,所以名字里没有“啊;冯"),陆军副参谋长对突击营表现出了更强烈的兴趣。他擅长试探刺激和划分包围圈,突击营正好满足了他的战术需求。鲁登道夫看到了突击营的前途和可能性,于是要求西线每个集团军都要有一个突击营。这个命令加强了西线突击营的比例,东线也顺应潮流开始组建突击营。最重要的是德军《战时步兵训练手册》的出现,意味着新兵在训练中将学习突击战术,整个德军步兵训练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阶段恰逢德军新式武器的发展期,尤其是MP18冲锋枪的出现,让风暴突击队可以在短时间内敌人倾泻大量火力。凭借MG15轻机枪和火焰喷射器,风暴突击队可以在短距离对抗中消灭任何敌人。通常在炮火的掩护下,风暴突击队会踩着弹幕发动突击。在清除壕沟中的敌人后,他们会在自己占领的壕沟中等待援军的到来,然后再次向纵深方向发起突击,直到达到自己的作战目的。

日后在鲁登道夫发动的“皇帝之战”中,风暴突击队成了鲁登道夫的杀手锏。风暴突击队真的会在英军前沿卷起100公里宽的强风,迅速摧毁加固了半年多的英军防线。这个结果让英军胆战心惊。但关于这场战斗的细节,那就是后话了,但这也将是德国风暴突击队的绝唱。

标签: 突击战术德军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杨修扶持曹植站错队了么?(曹操为什么杀扬修)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植,曹操,杨修

    曹操杀杨修是因为杨修支持曹植,还是因为他看穿了杨修的内心野心?其实杨修本身并不坏,才华横溢,只是文人的自尊心太强,让人觉得太狂妄,最后惹怒了曹操。如果杨修没死,说不定还能在宫中与司马懿一战,将来曹操的处境就更加扑朔迷离了。只能说杨修没有司马懿的隐忍能力,才造成了杀身之祸。在之前的文章中,这位老将谈到

  • 六耳猕猴也怕紧箍咒?(六耳猕猴也怕紧箍咒)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武,猕猴,刘二

    刘二猕猴和孙武空,是什么关系?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刘二猕猴和孙武空都是灵猴。他们似乎有共同之处,所以很难区分。本来唐僧想用铁环把他们分开,没想到铁环对刘二猕猴也同样有效。为什么?根据观音菩萨的说法,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咒语。难道是刘二猕猴装下了咒语迷惑别人?但从他的表现来看,不像是装的,不然早就被

  •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指的是谁?(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是哪百家)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思想,道教,代表作品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指的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涌现出许多不同的知识分子流派,形成了空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最熟悉的孔子、老子、墨子被认为是百家代表,他们各自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但是,既然叫百家争鸣,那肯定不止他们几个。给大家简单说一下比

  • 什么是北京大屠杀?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八国联军,义和团,北京

    1900年8月14日,清朝末年,八国联军攻克北京,北京沦陷。到了8月16日,各国军队在北京集结完毕,然后各国指挥官"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整个北京都处于空前地狱状态。这次大屠杀的情况,不亚于37年后的南京大屠杀。在这"北京大屠杀"有很多细节连中国人都忘记了,这是国耻!让一群五万多人的军队拉炮持枪,

  • 三国时期的玄学是什么?言和为什么形而上学?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侯,言和,曹丕

    罗贯中还特意在《三国演义》中加入了一些玄学的东西,有些和八卦有关,比如诸葛亮的八卦阵。其实八卦阵应该没有什么实战效果,但是在言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言和是玄学中被描述得最多的人。言和是曹操的养子。之后帮助曹爽却被司马懿兵变成功斩首。我觉得言和的形而上学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公

  • 豆腐下酒不如喂狗是什么意思(豆腐下酒不如喂狗是谁说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豆腐,意思,谚语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历史上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俗语或者谚语,那些话的意思还是很有意义的。比如这个"用豆腐喂狗不如用酒"。很多人其实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第一,豆腐配酒。根据字面意思,我们知道豆腐是喝酒时的配菜。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和朋友聚餐,很多人都会点一点葱拌豆腐。因为这道

  • 司马懿是如何篡权的?司马懿篡权的过程(司马懿篡权的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丕,司马懿,曹操

    三国之争的结束和司马懿有很大的关系。他在曹操身边潜伏了几十年,最后一举篡夺了曹氏政权,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很多人说司马懿是绝对的演技派。不然他怎么会在曹操眼皮底下躲了这么久?那么,娱乐圈的老前辈司马懿,他是怎么玩的呢?他篡夺权力的过程是怎样的?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帝的重要大臣,早年被曹

  •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家族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最后消失不见了?(独孤家族是当今的什么家族)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独孤,北魏,鲜卑

    最近很多人对历史上这个孤独的家庭很感兴趣。这一家真的很厉害,而且都是人才。这个宫里,不是有皇后就是有妃子,外面不是有武将就是将军,很厉害,但是你可能发现了,就是历史上真正的孤家寡人是怎样的?为什么最后都消失了?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吧!独孤姓出自刘姓,源于北魏北方鲜卑部落。是汉光武

  • 藏族茶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藏族茶类)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藏族,藏区,喝茶

    众所周知,由于气候和地理的原因,藏区藏民很少产茶。虽然茶叶产量很低,但茶已经成为藏族男女老少每天必不可少的饮品。现在我们煮茶的方式和藏族人不一样。茶传入藏族后,藏族人喜欢在茶里加点别的东西,用它来煮,这样感觉更好。所以现在边肖将带大家了解西藏的茶文化。藏区很少产茶,但茶是藏族男女老少的最佳饮品,在人

  • 百步穿杨什么意思?百步穿杨典故出处介绍(百步穿杨与百步穿杨)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刘备,魏延

    黄忠原本是刘表的部下。赤壁之战后,刘备想率先攻下荆州,于是关羽带兵攻下荆州四郡。黄忠虽然拼死一战,但还是输给了关羽,他会选择归顺刘备。据说黄忠跟刘备时年60,但还在壮年,一生箭术惊人。后来刘备封黄忠为五虎上将之一,让关羽很不服气。这次要向你介绍的习语"百步穿杨"和黄忠有关。让我们来看看背后的故事。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