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青龙偃月刀"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人恐怕就是关羽了。在《三国演义》中,这件重达82斤的武器属于关羽。但是,小说终究是小说。翻开正史,会发现青龙偃月刀的主人其实是别人。不仅如此,很多事迹并不是关羽做的,而是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刻意安排
的。那么,武器主人的真实情况和虚构的事件是怎样的呢?
众所周知,关羽是中国历史上的勇士,手持青龙偃月刀,温酒斩华雄,斩颜良杀文丑,单刀赴会...他的名声堪比历代帝王。但是现实中很多人是通过《三国演义》认识关羽的。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是什么样的呢?这些看似耀眼的事迹真的是他做的吗?
1.关羽的武器真的是青龙偃月刀吗?
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刀长九尺五寸,重八十二斤。刀身镶嵌一条吞月龙,故名。三国演义里说这把刀是关羽的兵器。但正史中关羽真的用过这把刀吗?
据考证,没有这回事,也不可能。月牙刀,一种兵器,最早出现在唐代,到了宋代才发展起来。东汉以矛为主要武器,张飞的张霸蛇矛是那个时代的主流。东汉末年,距唐宋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所以历史上的关羽不可能用青龙偃月刀。
而且82金刀也不适合在战场上使用。当时武将兵力相差无几,所以在一对一的战斗过程中主要靠膂力取胜。吕布的肌肉非常发达,这从他在辕门射戟就可以看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吕布有"三国第一武将"的声誉。
所以关羽在战场上也和别人一样使用轻武器。但据官方记载,他平时确实使用了比较重的武器来练武力。但这个武器是不是刀,不得而知。
2.究竟是谁斩首了华雄?
《三国演义》中有记载,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时为佳话。到现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关羽杀了华雄。但历史总要有它本来的样子。历史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陈寿《三国志·孙步禄传》有如下记载:"撤退后,我们与杨人联合,打败了,并担任了华雄的统帅。"
根据这份文字记载,华雄的出场是在阳人之战中,在这次战斗中被斩首。当时孙坚收拢散兵,入屯梁郡西杨人。董卓派大将胡真、吕布、华雄攻打孙坚。吕布与胡振不和,胡振为统帅。吕布故意捣乱,吓坏了军队。士卒四散,孙坚率军追击,胡真、吕布、华雄大败,孙坚领兵斩首华雄。
现在大家应该都清楚了,历史上的华雄是被孙坚斩首的。而且华雄一点都不胆小,不会像《三国演义》里说的,一瞬间被关羽杀死。华雄身高九英尺,有点像老虎,看起来非常凶猛。在那个打仗靠膂力的年代,关羽杀华雄当然不容易,用温酒杀华雄更不容易。更何况,其实是孙坚杀了他。
3.颜良被斩,文丑却被罚?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斩首颜良,杀死文丑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颜良被斩首了,但他惩罚文丑了吗?
文丑作为与颜良齐名的袁绍麾下猛将,在与公孙瓒的战斗中表现突出。与赵云大战五十余回合,直到公孙瓒援军到来,文丑才退出战斗。公元200年,白马之战,文丑与黄旭、张辽单挑。
在与两人的战斗中,文丑抽出弓箭,射向张辽的马。要不是黄旭,张辽可能早就死在文丑手下了。看文丑的逼。有多少人能成为他的对手?
据官方记载,白马之战后,文丑奉命与刘备一起率军攻打演金。曹操闻讯后主动撤回许都。文丑见君退,一心立功,出马追下。曹操见文丑追击,就让人在路中间扔干草等物。文丑也知道很难抓到曹操,就让人去争抢曹军留下的粮食。
正在这时,曹操的伏兵从四面八方赶来,打垮了文丑的军队,文丑当场被杀。可见文丑是被曹操设计害死的。而执行这个计划的人可能就是黄旭。但是要证明是不是黄旭真的杀了文丑是不可能的。文丑可能是被乱箭射死的,但功劳自然归于黄旭。
《三国演义》中,黄旭"惩罚文丑"功劳也加到了关羽身上,但实际上演金战争时关羽已经不在曹操的军队里了,而是北上找刘备。
4.单刀会的配角是谁?
《三国演义》写了关云长独自赴会的故事,关羽伟大而神圣的形象已经确立。
根据演义,关羽在鲁肃的邀请下,参加了"鸿门宴"。鲁肃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关羽带的人多了,就用军队包围。如果人少,他就直接加入弓箭手。但鲁肃万万没想到,关羽只带了周仓。在整个宴会上,鲁肃,作为吴栋的总督,非常害怕,他甚至没有开始敬酒。关羽手挽手送关羽上船。
《演义》中的记载可以说是把鲁肃贬低到了极致。但真实情况却令人吃惊。历史上真正一个人去开会的,恰恰是言情里看起来柔弱的鲁肃。
据《三国志·吴苏、传》中记载,"一个人去开会"让对手震惊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而且不是关羽去找鲁肃开会,而是鲁肃去找关羽开会。
鲁肃《三国志传》说:"苏邀于相见,各驻百步,众将皆单枪匹马"。这段话描述的是鲁肃一个人去开会的场景。在这"单刀会"其实鲁肃口若悬河,把关羽说得哑口无言。历史证明,鲁肃的外交是成功的。随后,孙权和刘备约定平分荆州,"斩湘江为界,于是大军出征"。
写在后面
鲁迅先生也很会读《三国演义》。他在《中国小说简史》中说:"至于写人,也是蛮亏的,以至于要表现刘备的长厚伪似,诸葛的智慧接近妖;只不过对关羽来说,他很善良,很勇敢,他总是看得出来。"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老罗跟着"在《三国演义》的写作中;尊刘贬曹"原理,那么多属于别人的故事加到蜀国的人物身上,就完成了蜀国人物的神化。所以,小说终究是小说。想了解真实的历史,不如看看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