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库尔兰战役苏军损失多严重(库尔斯克战役苏军损失比德国大)

库尔兰战役苏军损失多严重(库尔斯克战役苏军损失比德国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68 更新时间:2023/12/27 7:48:20

1944年1月,斯大林在苏联召开紧急会议,与他的元帅将军们讨论如制定未来的战争计划。斯大林的立场非坚定。无论如何,必须把法西斯主义赶出苏联的土地,必须在1944年之前收复苏联的土地。在斯大林的指示下,苏联在1944年发动了十次斯大林突

击,基本上把德国北部和南部的三大集团军群赶出了苏联。

但鲜为人知的是,直到1945年5月战争结束,苏联并没有彻底解放全国。因为在波罗的海沿岸,德军固守库尔兰半岛,苏军六次猛攻,却没能解放这片土地,伤亡30万,是二战中的一大遗憾。

1944年秋,纳粹德国在南线退入东欧,苏军在北线发起波罗的海沿岸战役。波罗的海1、2、3军和白俄罗斯3军痛击德军70万,猛冲数千里,却有整整20万人坚守在库尔兰半岛。

当时德国陆军将军谢尔纳指挥这支军队,这个库尔兰集团军群有20万人,原本围攻列宁格勒"北方集团军"在苏军的攻势下,大部分被歼灭,剩下的撤退到库尔兰。

1945年,在苏联的围攻下,库尔兰半岛的德军陷入"死亡"古德里安将军建议纳粹元首将这支军队调回支援德国北部的柏林防线。但是纳粹国家元首坚持认为库兰是"桥头堡",即将对苏军发动"反击"。

那么,波罗的海沿岸对苏联和德国意味着什么?苏德两军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如何?纳粹元首为什么拒绝撤回库尔兰集团军群?他真的疯了吗?

1、波罗的海国家,俄罗斯"白菜心"

1944年1月"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德国北方集团军群被苏军赶出列宁格勒,第16、18集团军群几乎被娇子包围。最后,在莫德尔元帅的指挥下,他们渡过了纳尔瓦河,撤退到爱沙尼亚。

苏联想在清剿列宁格勒后继续追击,但被德军挡在了纳尔瓦河外。在剩下的时间里,苏军的主要攻击点在南部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有五次"斯大林的进攻"随着近百万德国人的被消灭,纳粹德国已经无力反击,节节败退。这时,夺回波罗的海海岸的战略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来自18世纪的俄罗斯"彼得大帝。既然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沿岸,这就是俄罗斯的"白菜心"。苏联建国后,这里是苏联唯一的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综合工业区,从汽车制造、造船、化工、电机、食品加工应有尽有。波罗的海沿岸也是苏联的重要海港,经济水平常年领先苏联15个参战国。

而纳粹德国早就盯上了这里,波罗的海沿岸在"巴巴罗萨行动;德里是德国的第一目标,位置在首都莫斯科之上。

二战结束时,德国人坚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是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地区,但他们必须抓住当地的经济利益,从这里自卫"原生"东普鲁士与其盟友芬兰合作。与此同时,在占领期间,德军在纳尔瓦、塔林、里加、梅梅尔等地周围构筑了纵深工事,还招募了当地士兵,誓要守住这片肥沃的土地。

2.坚如磐石"北方集团军"

1944年9月,苏军在南方清剿德军,在北方给芬兰上了一课。现在只有北方集团军群还盘踞在苏俄境内。

在列宁格勒和白俄罗斯,列宁格勒方面军、波罗的海沿岸的第1、2、3集团军、白俄罗斯第3集团军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共计150万人,奉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发起新的攻势。这些苏军装备有17000门各型火炮、3000辆坦克和2600多架飞机,从东、南线德军发起进攻。

德国方面,北方集团军群退入波罗的海国家,得到短暂休整。3月苏军停止进攻后,德军开始补充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德国-丹麦-东普鲁士-波罗的海"它是德国海军的大本营。此时的德国海军已经名存实亡,船只很难出海。只有潜艇部队在自由航行。纳粹元首干脆让海军地面人员直接参军,还从东普鲁士和中国补充了大量新兵。

到1944年秋,德国北方集团军群有70万人,1200多辆坦克,7000多门各型火炮,但只有400多架战斗机,三分之二不会飞。1944年,德军空军萎缩至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几乎成为战场的废铁。

但是德国的工业区被炸得粉碎,飞机产量减少。德国也彻底失去了罗马尼亚,石油储备见底,飞机也飞不起来。纳粹空戈林元帅无奈之下派出大量空军事单位"土地化"当场参军。

转眼间,9月14日,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的第1、2、3集团军进攻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两个大城市发起了进攻。德国军队"纳尔瓦战役集群"开春以来,与苏联多次交战,北方集团军主力第16、18集团军群已退守拉脱维亚,所以"纳尔瓦集群"一按按钮就断。苏联军队渡过纳尔瓦河,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帮助下打下塔林,收复爱沙尼亚。

德军在爱沙尼亚只坚持了几天,但在波罗的海边最大的城市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苏军遭到了极其顽强的抵抗。德国人建造了"里加外;天古尔达防御圈"里加周围有三层防御圈。德国国防军有37个师20多万人。这些部队很多都是北方集团军的老兵。他们是1941年进入苏联的精英,战斗力异常凶猛。

德军利用密集的战壕和掩体,背靠当地破碎的地形阻挡苏军装甲部队,苏军被迫以步兵突击,伤亡惨重。德国的防御工事建造得参差不齐。苏军攻占低地时,步兵会从高处暴露在德军火力下,攻占高地时,德军战机会立即低射空。无奈之下,苏军只能用火炮饱和轰炸,把所有战线都炸掉,然后工程兵压路机开道。

于是苏军在整个战役中伤亡30万,其中三分之一是因为进攻里加城造成的。

由于里加的进攻并不顺利,苏军伤亡惨重,苏军统帅部立即调整部署,沿波罗的海的第1集团军和白俄罗斯第3集团军转攻立陶宛西部沿海城市梅梅尔。

梅梅尔是东普鲁士和立陶宛的连接地带,铺设在这里可以切断波罗的海德军的退路。但德军8个师5万人把守梅梅尔,苏军出动数十万人围攻港口城市,最终于10月初击溃德军。大部分德军残部被歼灭,少数撤退到东普鲁士。

里加外"天古尔达防御圈"它确实像钢铁一样坚固。苏军在这里付出了7万人的伤亡和500辆坦克,1944年10月才到达第二道防线。但这个时候,德国人自己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供给不足。秋雨连绵,气温越来越低,但德国的食物却越来越少。当地所有的仓库和工厂都被德军扫荡一空。就连老百姓家的口粮都被德军洗劫一空,但还是满足不了前线的需求。

1944年10月,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基本解放,德军损失30多万人,其中10万人几乎主动投降。无奈之下,德军指挥官解散了中国派来的老弱病残士兵和在当地有苗头的部队,发布命令免除他们的兵役,让他们逃命,挽救了大量士兵的生命。

10月中旬,里加防线外交困难,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切纳尔下令发动"终极复仇",里加防御圈内的德军被撤至库尔兰半岛。10月13日,红军收复里加。

3.在库尔兰半岛战斗。

保卫里加的德军撤到库尔兰半岛后,德军依然死守"在爱沙尼亚北部。蒙古海峡群岛"列宁格勒方面军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经过一个月的战斗解放了这里。至此,从9月中旬到11月,波罗的海沿岸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基本被消灭,70多万德军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军队在当地出现迹象,共伤亡30万人,23个师30多万人被围困在库尔兰半岛。

从1944年10月开始,在解放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同时,苏联军队开始在库尔兰半岛猛攻德军,这被称为"库尔兰攻势战役"。这场运动是"波罗的海之战"其中一部分一直持续到1945年初,成为波罗的海最难啃的骨头。因此,"波罗的海之战"也称为"库尔兰战役"。

从1944年10月到1945年3月,苏军在库尔兰半岛对20多万德军发起了6次进攻,其中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0月27日到11月20日。苏军出动80个师60万人围攻德军,最终伤亡10万,但仍未能突破德军防线。

库尔兰半岛每个月都有一次大规模的袭击。德军虽然依靠工事坚守,但粮食、汽油、弹药和药品却在一天天减少。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封锁海面,德军空军海军潜艇只能少量补给。1945年春,由于芬兰已经投降,东普鲁士已经被攻占,苏军停止了对库尔兰军的进攻。"柏林战役"就要开始了。

在纳粹德国的这个时候"柏林防卫圈"只有表象,50万新兵和"人民突击队"站在前面,容易受到苏联战线的攻击。纳粹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极力劝说纳粹元首将库尔兰军队调回德国保卫柏林,但纳粹元首坚决不同意。他认为库尔兰是插在苏军背后的一把刀,而且是"德军反攻的桥头堡"永远不要回来。

1945年1月,北方集团军群更名为库尔兰集团军群。在古德里安的坚持下,七个德国师被撤至大陆。1月23日和2月12日,苏军进攻德军,攻占了波尔塔河和普莱库勒的部分地区。德军顽强反击,造成苏军伤亡7万多人,400多辆坦克受损,170架飞机被击落。

到1945年3月,德国军队在库尔兰逼近了极限。士兵杀马换粮,每人每天的物资供应只有平时的20%,惨到"斯大林格勒包围圈"。疾病的蔓延导致大量士兵丧失行动能力,整个集团军笼罩在阴云之中。"库尔兰战俘营"这个绰号不胫而走。

直到苏军抵达柏林城下,这位纳粹元首还在梦想着反攻,国防军的工作人员都认为他疯了。但战后,根据一些档案的解密,纳粹元首并没有失去理智。他称之为"反攻"是基于一种新的武器,那就是"毒气火箭"。

4.纳粹元首真的疯了吗?

在很多战后资料中,纳粹领导人还指望"1945年;东部反击",在匈牙利推出"春天觉醒的行动"让党卫军装甲师的年轻人和苏联拼刺刀,把苏联挡在国门之外。在波罗的海,"库尔兰桥头堡"这是德国在苏联的最后一颗钉子。纳粹元首告诉士兵们,他们来这里是为了"保护欧洲明,把斯拉夫野蛮人挡在西欧之外。"

纳粹头目死前的疯狂行为是全世界历史学家好奇的话题。很多人推测他服用大量药物导致精神失常,但根据客观史料记载,这并不是事实。

纳粹德国灭亡前销毁了大量战时物资,导致纳粹德国缺少了很多军事和科研物资,只有一些所谓的"见证"听写。在这些"见证"在我的记忆中,纳粹德国最后确实有卷土重来的希望。

二战爆发后,德国大力发展新式武器,喷气式战斗机和V系列导弹在此时出现。根据网上的传说,纳粹有秘密研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传播得极好,但在苏联和美国的档案中没有找到相关记录,德国依靠现成的武器。

在德国导弹基地彭明德,纳粹制造了V1和V2导弹,并多次轰炸英国。仅在战争的最后两年,纳粹就向英国发射了15000枚V1和3000枚v2,造成数万人伤亡。在他们灭亡的前夕,纳粹正在研究大型V3导弹,这种导弹可以携带更重的弹头,射程更远。

当时纳粹的原子弹研制已经失败,位于佩内门德的火箭制造中心也因英军轰炸而受损。在战败的边缘,纳粹德国决定用新型火箭和大型神经毒气炸弹对盟国的大城市进行精确轰炸。

德国的V2导弹是世界上第一枚弹道导弹,其下落速度已超过音速,盟军无法拦截。V3导弹是V2的升级版。一旦诞生,德军将首先进攻东线被苏军攻占的城市,然后在巴黎、马赛、伦敦、曼城甚至美国的纽约、华盛顿等城市展开。

这位纳粹国家元首认为,只要有1000件这样的武器,就可以把法国和英国带回谈判桌,德国就可以有条件投降。

V3火箭的存在是导弹之父德国科学家冯·布劳恩移居美国后揭露的。他以为德国会在1945年底制造出这种武器,这无疑会改变反法西斯战争的走向。幸运的是,因为工业材料的短缺,V3的制造极其缓慢。

二战后,欧美拍了很多以摧毁V3导弹为主题的间谍电影,比如经典的爆破死亡谷,一度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武器的好奇。然而,那些年的见证者都已经离我们而去,这个神秘的武器,V3,永远是一个传说。

标签: 波罗的海纳粹德国

更多文章

  • 唐睿宗李丹是怎么死的?和武则天有关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唐睿宗,隆基

    在唐朝的历史上,唐睿宗李旦死后,正是武则天真正称帝的时候。当时武则天精心准备了很久,终于等到了自己当皇帝的那一天。在武则天之前,他是唐睿宗的皇帝李旦。当时,唐睿宗虽然表面上是皇帝,但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利,所以权力掌握在武则天手中。吴映洁泽天囚禁了李旦,并阻止李旦参与朝政。那么,唐睿宗李丹最后是怎么死的

  • 东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灭亡的?(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罗马帝国,灭亡,帝国

    说到东罗马帝国,相信只要了解欧洲历史的人都会知道,东罗马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最古老的君主国家,也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国国家。那么,你的朋友们知道东罗马帝国什么时候灭亡吗?又为什么会灭亡呢?接下来,边肖将带你揭开东罗马帝国的历史。从繁荣到衰落,庞大的东罗马帝国从公元395年开始一分为二。东罗马帝国以君士

  • 蝙蝠对于古人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和象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蝙蝠,日本,文化

    说到蝙蝠,这是一种我们都很熟悉的生物。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蝙蝠是一种长相邪恶的生物。尤其在西方文化中,蝙蝠被视为恶魔的化身。然而,像蝙蝠这样的生物在古代中国和日本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物。那你为什么这么说?接下来,边肖将告诉你这件事。在日本历史上平安时期的文化中,他们对蝙蝠的看法与中国历史上的清朝相似,认为

  • 南方小年吃什么怎么祭灶(南方小年吃啥有讲究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小年,年糕,腊月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在南方是小年的日子,但是大家都知道,日历上显示的小年时间是腊月二十三。所以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在时间上一直是有区别的但是说到南方的小年,我想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无论是饮食还是风俗习惯,肯定和北方不一样。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1.你在中国南方吃什么?1.米糕小年,一般北方讲究做饺

  • 杜立特轰炸日本有什么意义?这场微不足道的轰炸意味着什么?(轰炸日本的杜立特后来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日本,美国,轰炸机

    说到二战时美国对日本的轰炸,也许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二战结束时东京的李梅天空被烧毁。然而,正是这个签名,一场大火杀死了10万日本人,同时烧死了10万人,伤亡人数比广岛场带还高。但这并不是美国人第一次对日本发动空gap。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对日本发起了空攻击。这个人就是美国空陆军的詹姆斯·哈罗德·杜利特

  • 世界三大绞肉机战役是哪三个?(十大绞肉机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德国,斯大林格勒,德军

    自古以来,战争一直都是最残酷的事情,因为只要爆发战争,那么就会尸横遍野,血流成河。20世纪上半页,人类经过人类有史以来最空前浩大的世界大战。在这两次大战期间,每一次战役的爆发,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即便是那些能够活下来的人,也是是整天都笼罩在地狱般暗无天日的阴影当中。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世界

  • 袁天罡得知后出山路,羞于与老农相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老农,天罡,他们

    元天罡是隋末唐初著名的玄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在玄学和文学方面都有很好的造诣,尤其是玄学,据说他好"冯建",也就是你可以通过风和方向来推断吉凶,这是屡试不爽的。他和李合著的《推杯图》是中国第一部预言奇书,预言了唐朝以后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但相传袁天罡刚学成,鲁豫有个老农算了一卦,他却羞愧难当,赶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巴布亚新几内亚,几内亚,澳大利亚

    最近很多人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历史很感兴趣,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揭秘一下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历史。这个巴布亚新几内亚好像永远都不应该去,为什么呢?下面就简单分析一下,一起揭秘,期待你的加入。新几内亚是葡萄牙人于1511年发现的。18世纪下半叶,荷兰、英国和德国殖民者都来到了这里。1906年,英属新几

  • 覆水难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故事?(覆水难收有没有历史依据)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子牙,桥下,妻子

    桥下之水,这个词我们都听说过,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你泼在外面地上的水,是不可能收回来的。大势已去,已成定局,无论你做什么,都不可能改变。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历史上有两件事说明了桥下有水的道理,那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这两件桥下有水的事吧。分别在讲述什么人和什么故事?1.事情已经过去了"桥下的水"

  • 划拳五魁首是什么意思?(划拳五魁首口诀顺口溜)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五名,朱迪,一个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人聚在一起喝酒吃饭的时候,等他们壮了,就会开始画拳头,不仅是手上的,嘴里的,比如"两兄弟好""五个冠军""八匹马"等等,显然和数字有很大关系。但是里面其他的都很好理解。五个冠军是什么意思?击剑的习俗从何而来?今天就让边肖带你去看看吧。1.喝酒取乐的习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