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临死前的安排是否有什么阴谋?

诸葛亮临死前的安排是否有什么阴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254 更新时间:2024/1/16 10:36:01

三国时期,诸葛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物,但没有《三国演义》那么奇幻。他连很多事都没做,罗贯中却堆在他身上。但是,人固有一死,诸葛亮无法回避。那么,诸葛亮死的时候,对蜀国做了什么安排呢?魏延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安排?他真的是"有反骨"想造反?

公元

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这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本来诸葛亮的计划是和对面的曹魏司马懿打消耗战,坐等战机。然而,日子不长,诸葛亮怀恨到底。诸葛亮临终前让杨毅指挥全军撤退,安排好魏延的巡逻,并提前做了安排,把姜维作为第二道防线,还特意叮嘱杨毅如果魏延拒不服从命令就率军撤退,做好最坏的打算。

众所周知,魏延和杨仪不和。而且魏延多次在杨毅面前持刀,杨毅满脸泪水。由于费祎的调解和解,两人的矛盾在诸葛亮死前没有完全爆发。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安排魏延断后杨毅?在某些人看来,这样的安排是在逼魏延造反,相当于把魏延逼上绝路。

事实是什么?我们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从军事角度来说,问题出在魏延还是杨毅。

诸葛亮是当时蜀汉政权的顶梁柱,他的死当然是蜀汉的一大危机。他死后,蜀汉军队不得不返回汉中,安然度过这场危机。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它可以找到战士出兵北伐。此时蜀汉和曹魏两军正在前线交战,所以诸葛亮死后蜀汉军的首要任务就是与曹魏的军队脱离接触,安全撤退,以免被曹魏的军队追击,造成重大损失。

于是,诸葛亮在临终前安排了后事,让杨毅统率全军撤退,费祎辅佐杨毅,姜维是第二梯队,魏是全军最后一个位置,也就是巡捕。如果司马懿派曹魏的部队追击,那么魏延就是第一道防线,姜维就是第二道防线。从纯军事角度来说,既然是撤退,保证全军安全返回汉中是第一目标,那么魏延的任务可能是最重的。

此时的姜维才32岁,魏延自从随刘备入蜀后,已经声名大噪。那么魏延这个时候的年龄可能已经50岁左右了,只比诸葛亮小一点点,所以魏延的经历比姜维丰富。这也是诸葛亮安排魏延突围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由于魏延严俊曾经是蜀汉北伐的全军先锋,避免此时调整行军顺序造成的阵型混乱,给敌人可乘之机,让魏延直接从前锋变为后方部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如果魏延真的像很多粉丝说的那样忠诚无私,那么这个时候,他当然要以大局为重,服从命令,因为这不是对杨毅的决裂,而是对蜀汉全军的决裂,对蜀汉政权的决裂。结果他的选择正好相反,认为这是对杨毅的一个了断,拒绝接受命令。

从诸葛亮死时魏延、杨毅、费祎、姜维的位置来看。

从诸葛亮去世时杨毅、费祎、魏延、姜维在几个蜀汉王朝的职位来看,杨毅的职位是历史悠久的,费祎是司马,姜维是军卫,魏延是前军师。在这些人当中,杨毅的地位是最高的,其次是费祎,然后是姜维。他们三人都在蜀汉总部工作。杨毅帮助诸葛亮统率全军。费祎的职位相当于总参谋长,姜维相当于总司令部的驻军司令。魏延的职务是全军先头部队总司令。他的军衔和职位都在姜维之上,地位和杨仪、费祎差不多。但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杨毅和费毅在总部工作,他们的实际职位在魏延之上。

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仅仅是单纯的战争,它需要做很多事情,比如处理好与朝廷的关系,协调后勤补给,更重要的是能够协调全局。所以到了汉朝的时候,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往往由文官协调,武将负责执行具体的作战命令。尤其是在保证后方稳定的条件下,全军总司令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能力,而不是完全依靠军事能力。而杨仪,从她开始南征开始,就得到了诸葛亮的肯定和信任。

诸葛亮临死前的安排没有任何阴谋。并不是刻意逼迫魏延造反,而是非常正常的安排。也是诸葛亮死前每次北伐中常见的安排。杨仪负责统筹,魏延执行更重要的军事任务,《三国志杨仪传》里就是这么说的。"亮而惜仪之才,恃魏之勇,常恨二人不公,不忍偏心"。

最后,我们来看看诸葛亮死后魏延的做法。目的是甚麽?

《三国志·魏延传》:秋天,他病困,与卫戍军杨仪、司马费祎、姜维一起战死后,退伍。延时后姜维屈居第二;如果拖延或不服从,军队就会自发。光适死,秘不丧。仪使易去弦外之音。颜悦:"虽然总理死了,但我现在看到了他。如果政府与官家关系密切,丧礼可以下葬。我应该带领所有的军队去攻击小偷。我为什么要用一个人去杀天下的恶?而魏延是谁,等杨毅和他的手下高兴了,再做定夺!"作为与易同行的一部分,易的手书上签有自己的名字,他告诉将军们。

魏延的意思在这里很明确。虽然总理死了,但我还在。我不能因为总理死了就耽误国家大事。只要派诸葛亮的官员靠近丞相府,保护葬礼,安葬就行了。我会带领全军继续北伐,讨贼。当然,表面上这种说法冠冕堂皇,但核心意思很明确,就是魏延认为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军权应该交给他。于是,他逼着受杨仪之命来报消息的费祎跟他签了字,对蜀汉全军进行了新的布置,并让费祎自己手书通知下属将领。(我和易一起作为行程的一部分,让易的书法和自己签名,我告诉将军们。)

这是公然违背诸葛亮遗训,自作主张,而且超出了自己的权限范围。结果魏延派人监视杨仪的消息,发现蜀汉全军仍在按照诸葛亮原来的安排分批撤退,并不听魏延的话。魏延大怒。趁着杨毅还没有撤退,就率军南撤,跑到了杨毅面前。虽然上表说杨仪造反,但朝廷在蒋琬等人的主持下,最终判定魏延是造反者,于是派蒋琬带领留守的苏维军出兵准备对付魏延。

也就是说,并非只有诸葛亮认为魏延是个有野心的人,可能会造反,也不是杨仪处理不当,更不是诸葛亮临终安排的问题,而是蜀汉政权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共识。这也是诸葛亮临死时没有把军权交给魏延,交给杨毅的原因之一。这也说明诸葛亮已经预料到魏延可能会拒不执行命令,所以不管魏延是否执行命令,他都要求杨毅和他们尽快撤退。(如果我们拖延或者不服从,军队就会自发。)

标签: 魏延诸葛亮蜀汉

更多文章

  • 武大郎与武松的真实关系(武大郎跟武松有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大,水浒传,潘金莲

    最近很多人都说武大郎和宋武这两兄弟真的很悲剧。一个好家庭怎么会被这样毁掉?但也有人说,历史上武大郎和宋武的真实历史是怎样的?武大郎和宋武的真实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让我们来看看吧。其实武大郎和宋武还是有故事的!历史上真的有武大郎和宋武。《水浒传》中描写的武大郎和宋武的故事是《水浒传》编的,

  • 栉风沐雨什么意思?栉风沐雨典故介绍(栉风沐雨是什么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昭,襄王,曹公

    曹操稳定汉朝后,也开始学董卓捧皇帝做群臣。从此曹操连拜君王,离称帝仅一步之遥。当时朝中有很多一心为汉室的大臣,他们不喜欢曹操企图破坏山河。其实东汉末年,汉朝就注定要衰落,即使不灭也很难重新掌权。董卓一倒,又一个曹操出来了。曹操倒了,就有人接替他的位置,汉朝永远不会有光明的前途。这次要向你介绍的习语"

  • 古代道士为何受到如此尊重?(古代道士为何受到如此尊重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道教,佛教,道士

    众所周知,道教是我国的一个地方宗教,所以从古至今,人们对道教徒一直都是很尊敬的,而对和尚就不那么尊敬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中国古代就已经有排斥外来宗教的思想了?其实并不是。毕竟佛教是从唐朝传入中国的,所以可以说佛教已经中国化了。首先是下山的目的。我们都知道,佛教徒要盈利是很简单的。每年光是门票

  • 日本人评价李梅火攻(火攻东京李梅完整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梅,日本,轰炸

    众所周知,二战中,美国是主要参战国之一,也是盟军阵营中最重要的参战国。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涌现出许多英雄,包括被称为冷战之鹰的柯蒂斯·勒梅(curtislemay)。李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贡献是组织"东京大火"多达50万日本人死于这一计划,其杀伤力甚至大于原子弹造成的伤害。李梅出生在俄亥俄州哥

  • 诸葛亮的空城计有哪些漏洞?空城计真的很高明么?(诸葛亮的空城计骗了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领兵,计划

    诸葛亮在西城上演了空城池计划,让司马懿的军队不敢轻举妄动,最后不得不撤退。虽然空城市计划是杜撰出来的,但小说中有很多戏剧效果。当然,如果我们现在看空city计划,难道没有漏洞吗?其实空诸葛亮的浪漫很完美,城门前请了几个群众演员。不过关于司马懿是真的怕有埋伏还是想抬高自己的自尊心,有很多解读,大家自己

  • 为什么慈禧逃往西方不敢带御林铁卫?你害怕公开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慈禧,镖局,御林军

    御林军是当时清朝训练有素的军队。同时御林军也是慈禧太后的皇军,是护送慈禧太后的特殊队伍。慈禧太后作为当时晚清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与外界交流。后来英法联军强行打开中国大门,吓得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当时慈禧太后在没有御林铁卫的情况下西逃。你害怕被发现吗?让我们来

  • 为什么姜维能够继承诸葛亮衣钵?姜维明明是魏国人(姜维为什么得不到诸葛亮重用)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蜀汉,姜维

    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身负重任,要选择接班人,很大程度上是不会选择一个原本出自自己敌对阵营的人的。就算他投降,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背叛他。然而诸葛亮选择了这样一个人,姜维。他原本是魏国的将军,后来投降了蜀。很多人可能无法完全信任这样一个人,但是诸葛亮把他培养成了自己的继承人。那么姜维为什么能成为诸葛亮的

  • 哪吒会三昧真火为何还不敌孙悟空?(哪吒的三味真火包含什么火)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哪吒,孙武,西游记

    哪吒是古今皆知的神话人物。哪吒曾出现在《封神演义》、《西游记》、《三教寻神》等。哪吒是最早的神,是天上三大神之一。为什么他不能制服一个初出茅庐的孙武空?哪吒不仅乐器比孙武空多,法术也在孙武空之上。哪吒有干坤圈,斜纹,火点枪,风火轮,九龙神火罩等等。魔是掌握了三头六臂,三昧真火,变化之术,五行闪避之术

  • 为何说香格里拉真的不敢去了(香格里拉到底能不能去)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香格里拉,梅里雪山,所以

    最近也有很多人说这个香格里拉真的不敢去,那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背后还是有原因的,香格里拉的梅里雪山是爬不上去的。关于这一点还有很多说法。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一起揭示这些问题。有兴趣的不要错过。香格里拉真的不敢去其实有几个原因,梅里雪山不能爬也有几个原因。下面简单说一下:1.我不知道香格里拉。很多人不

  • 姓和氏有什么区别?古代姓氏来源介绍(姓氏中的姓和氏)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姓氏,氏族,时期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由于当时女性占主导地位,最早的姓氏很多都是在女性人物旁边,如姬、姜、廖、魏等。周朝的天子是嵇。从母系制过渡到父系制后,石缓慢地行进着。姓氏是姓氏的一个分支。如果同一个祖先孕育的后代太多,就会分散在各个地区。他们会保留自己的姓氏,给自己一个头衔作为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