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冷战局面逐渐形成。在朝鲜得到苏联支持的金日成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美国支持李承晚在韩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于是两种制度开始对立,矛盾不断。当苏联军队进入朝鲜时,金日成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像东北民主联军搞的土改,土改
和征兵有机结合,农民得到了土地,军队大大增兵。同时,苏军撤退时,留下了大量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装备。
然而,南朝鲜李承晚政府无视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坚决推行所谓的美国民主制度,举行美国选举,造成了相对的社会混乱。美军撤离韩国时,所有人员、武器装备都被带到日本等驻军,一件武器装备也没留下。
此时朝鲜的组织能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军事人员和装备的数量,尤其是重型武器,都明显强于韩国。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金日成发动战争,打败朝鲜政府,实现朝鲜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富强,是理所当然的。
外部原因:二战后,美苏两大阵营在东西柏林派驻大量军队,开始武装对抗。因为苏联经济在二战中损失惨重,而美国毫发无损,经济发展占主导地位,苏联在军事装备保障上明显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压力巨大。斯大林很想在朝鲜半岛打一场战争,把美国也拖进去缓解压力。因此,鼓励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