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史上,莫斯科的存在似乎一直都是一个巨大的坑。无论军队多么强大,进攻莫斯科,最终都会惨败。历史上莫斯科战败的众多案例中,最著名的是拿破仑和希特勒。他们的部队在当时是绝对无敌的,但是灰烬的结局让人怀疑莫斯科是不是真的无敌。但是,如果我们把
眼光再往前推一点,就会发现,蒙古人曾经把他们的士兵指向这个地方,但是他们成功了。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面积约2560平方公里,比北京的16800平方公里还小一点。但莫斯科常住人口约为1230万,约占俄罗斯1.46亿总人口的8.42%。北京虽然也是大都市,但只占全国人口的1.55%左右。莫斯科在俄罗斯的人口和经济权重大致相当于我们北上广深的总和。整体来说,俄罗斯的人口密度比中国小很多,但是莫斯科非常拥挤,是一个人口分布不均匀,大城市高度集中的国家。
蒙古人不同于后两者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区别是时代。如果回到蒙古帝国向东欧扩张的时代,会发现此时并没有统一的俄罗斯。相反,有无数的斯拉夫公国分布在整个东欧平原。这些分散的公国和部落一样,基本上都是散沙,莫斯科公国只是其中之一,所以蒙古人在宣扬武力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过任何有组织的抵抗。
时间跳到19世纪和20世纪,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拿破仑时代的俄罗斯和希特勒时代的苏联是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这一时期的俄罗斯人不仅人口基数恐怖,而且民族意识和组织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所以拿破仑和希特勒遇到的俄国和蒙古人遇到的俄国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说白了,还有"在欧洲;蛮战"所谓蒙古人面对莫斯科公国比对手强"文明"至少在军事技术方面。
相比拿破仑时代莫斯科的坚固城墙和希特勒时代的雷区和铁丝网,蒙古时代的莫斯科城防只能用"简单"来描述。当时庞大的莫斯科城内基本没有像样的设防体系,城墙也只是比围栏好一点点,在蒙古投石机面前基本没有抵抗能力。再者,物流也有区别。拿破仑和希特勒已经进化到热武器时代。弹药、粮食、油料等物资需要一支长长的后勤队伍来保障。战斗链中的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灾难。
而蒙古人却没有类似的烦恼,他们的后勤保障因为游牧民族的天性而极其简单有效。在各种记载中,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蒙古后勤部队的记载,因为他们的个人需求几乎完全依靠个人携带。一般来说,每个蒙古士兵都配有两三匹马,足以保证作战和运输。而且,蒙古人在口粮的制作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你一定听说过"牛肉干"这个词。
没错,就是牛肉干。蒙古士兵把风干的肉放在马背上,便于保存和食用。饿了吃肉干,渴了喝马奶。如果需要行军,在马背上长屁股是没问题的。有了这样的军事替补,巴斗的军队就算不想赢,恐怕也很难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