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揭秘二战莫斯科战役被人误解的个秘密(二战谜中谜之莫斯科大逆转)

揭秘二战莫斯科战役被人误解的个秘密(二战谜中谜之莫斯科大逆转)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963 更新时间:2024/1/15 20:32:06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莫斯科战役,可以说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战争从1941年10月开始,到1942年1月7日结束,期间不包括战略进攻阶段。1942年1月7日至1942年4月20日,为苏联红军进攻柏林的阶段,原则上也属于莫斯科

保卫战领域。

这场战役,德军投入180万人,苏军投入125万人(不包括大量游击队普通市民)。这场战役双方的武器弹药损失接近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和。战役效果是德军伤亡约50万,被俘9万,苏军伤亡72.9万。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吹嘘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是德国东线灭亡的开始。德军莫斯科会战的失败也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这场战争的胜利也让反法西斯、友好的英国和英国认识到,苏联是他们必须团结起来打败法西斯的国家,有力地推动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从此,法西斯德国无力发动全面进攻。对于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一直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不久前,俄罗斯《证据与事实》周刊发澄清了关于这场战役的四个历史真相。

1.在德国入侵之前,前苏联没有防范措施的传言是不真实的。

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由于苏德互不侵犯条款,苏军对德军的闪电进攻没有采取防范措施,效果猝不及防,损失惨重。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1941年10月12日,为了防止突发事件(虽然不仅仅是防止德军),前苏联内务委员会成立了20支契卡战斗队,保卫克里姆林宫、白俄罗斯驻地和狩猎市场。此外,为了日后开展抵抗运动,还在全城设立了59个秘密军械库,在莫斯科大剧院、中央电报局大楼、地铁、民族旅馆甚至圣瓦西里大教堂都提前埋设了地雷,以防希特勒在莫斯科城破后心血来潮引爆这些地方。事后米高扬还回忆说:虽然斯大林当时不太相信德军会进攻莫斯科,但他还是做好了准备,并进行严密保护。万一发生战争,他可以拖住敌人,等待西伯利亚援军的到来。

2.战争初期,莫斯科一片混乱,高级干部带头逃跑是真的。

我们平时看的电影,不考虑历史,都是在德军逼近莫斯科的时候,全市人民团结如一,同心同德守护莫斯科。但事实上,1941年10月16日,战争开始时,前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关于苏联首都居民的撤离"分辨率。协议发出后,很多人明白莫斯科很快就要沦陷了,于是全城大乱,地铁关闭,电车停运。决议通过第一天,779名高级干部携带价值2500万卢布的物品逃离莫斯科。此外,100多辆桥车和卡车被用来运送他们的家人。看到领导干部都逃了,普通平民也收拾起自己的软衣,加入了逃亡的英雄队伍。直到10月20日莫斯科被围,这种逃亡现象才停止。

3.德国人已经袭击了离莫斯科城门不远的地方,他们已经看到了克里姆林宫的言论。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我们很多人普遍认为,德军在被封锁之前,已经进攻了距离莫斯科32公里的波利亚那。1941年12月3日,驻柏林的美国记者西勒大旗鼓地报道说,据他的熟人说,德国第258师的侦察营已经侵入莫斯科郊区希姆基,德国将军用望远镜清楚地看到了克里姆林宫铁塔。

关于这个说法,当时的人是深信不疑的,其实是骗人的。德军档案中没有关于该师入侵希姆基的证明材料,但确实德军在莫斯科门不远处进攻,用望远镜看到克里姆林宫的说法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但前提是晴天空万里,而当时的情况是大雪纷飞的冬天,所以基金会看不到。

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莫斯科的冬天太,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德军第2坦克兵指挥官古德里安将战败原因归结为莫斯科低温导致武器弹药无法使用,燃料冻结的车辆无法动,士兵没有保暖的棉衣,大大降低了攻击强度。但实际情况是,1941年11月4日,莫斯科郊区的最低气温只有零下7度(之前下过雨,不是雪),也就是说,即使在8日,最低气温也只有零度。直到11月11日至13日,气温骤降至零下15度,但很快又升至零下3度左右,被古德里安形容为极端。冷"可见德国人从未见过像样的冬天,真正的寒冷天气(零下40度)是在12月5日被苏军袭击的。这时,德国人已经被打败,开始撤退。在此之前,德国人完全是在适宜的气候下作战,不清楚为什么还能被打败。

从1941年9月30日到1942年1月7日,莫斯科会战进行得如火如荼,差不多有半年时间,双方投入的兵力势均力敌(虽然德军比苏军多近60万,但苏军是在本土作战,有大量的游击队和安静的人参战),所以双方都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且在战斗之前,德军已经消灭了300多万苏军,而苏军刚刚经历了一次大清洗,大量的高级别士兵已经参战。在这方面,德国人占绝对优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苏军能够抵挡住德军的疯狂进攻,并逐渐占据上风,这是一个奇迹。

要知道,即使在1944年,苏军要消灭一支德军也要付出6个人的代价。造成这种不可思议的效果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苏军对国家的刻意忠诚和打击侵略者的实力在支撑着他们最后的立场,而德军对前苏联的敌视也吓坏了苏军,于是拼死抵抗成了苏军唯一的信念。

标签: 莫斯科德军苏军

更多文章

  • 孔子的父亲姓什么?(孔子的父亲姓什么正确答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孔子,姓氏,后代

    如果你问孔子的父姓,那么一定会有人说:"不是废话,是对孔姓无所谓"。然而事实上,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据史书记载,孔子的父亲叫蜀。那么这是什么情况呢?不应该是孔哥或者孔梁书吗?这就涉及到秦以前的姓氏问题。夏商周的时候,姓和姓是分开的。一般一个大姓下有很多姓,而春秋战国时期是男称姓,女称姓。那到底什么是"

  • 夏侯婴为什么可以深的刘邦、吕后信任?(夏侯婴为什么与刘邦和解)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夏侯,刘邦,韩信

    夏侯婴是最早跟随刘邦的将领之一,他们的友谊非常深厚。当刘邦准备攻打沛县时,夏侯婴在刘邦成功后封他为沛公。此后,他被任命为仆人,并被封为爵士。在以后的各次战役中,夏侯婴屡立战功,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也是关键人物之一。但刘邦的嫌疑在晚年大大增加,连樊哙都被怀疑,但他对夏侯婴始终放心。刘邦最信任的人恐怕就

  • 秦灭六国为什么楚国最冤枉?(秦国灭楚国为何那么难)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楚国,秦国,六国

    说到秦国灭六国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虽然过程很复杂很悲壮,但是对于民众来说,有一个统一的局面绝对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先不说孰优孰劣。今天秦国灭六国,有人说这个楚国最冤枉,于是有人问,为什么会这样?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看看楚到底有没有委屈,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网友赶紧看看

  • 秦武王究竟是怎么死的?是因为举鼎吗?(大秦帝国秦武王举鼎而亡是哪一集)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武王,魏国,南朝鲜

    古代的君主虽然出身高贵,将来也要肩负重任,但他毕竟也是人,难免会有一些自己的爱好,就像宋朝的皇帝爱木工,爱书画,战国的秦武王也有自己的爱好,就是摔跤。因为他高大勇猛,在位期间非常重视军事。但是,他的死法还是挺无奈的。据记载,他是因抬鼎而死的。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秦武王是秦惠文王的儿子。就像项羽

  • 当年太平天国为何不直接进攻北京推翻清朝?(太平天国有没有可能推翻清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平天国,清朝,太平军

    今天,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清朝。说起清朝的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清朝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朝代。当时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也标志着中国封建历史的结束。在中国晚清,仍有人想改变社会面貌。我们来看看太平天国为什么不直击北京推翻清朝。太平天国占领天京(南靖)时,太平天国有北上的打算,从、

  • 古代骠国是哪个国家?是现在的哪里?(古代骠骑将军是现在的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缅甸,国家,伊洛瓦底江

    古今有许多名称不同的国家。如果不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就很难知道这个国家以前的名字。古代有一个古国,唐朝的文献中就有记载。那么,今天,这个曾经的国家是哪个国家呢?历史上的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现在发生了什么?郭汜(220-832),伊洛瓦底江流域的一个古老的佛教国家,有一个简陋的首都和18个下属国家

  • 白素贞盗仙草的故事是怎样的?白素贞盗灵芝草得罪王母娘娘(白素贞盗仙草挨板子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娘子,法海,金山寺

    我们都知道白娘子和徐贤的爱情故事,但你知道白娘子偷仙草的故事吗?白娘子虽是千年蛇精,却和人类一样痴迷于爱情。可以说白娘子可以为徐贤做任何事情。这一次当然是白娘子为了徐贤抢走了曹宪,不过这一次的代价比较高,就是得罪了王母娘娘。让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在《白蛇传》中,因为白娘子有主角光环,所以无论白娘子

  • 北斗九星是哪些星?(北斗第九星是什么星)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斗七星,行星,北斗

    我们都熟悉北斗七星。虽然你可能无法准确地说出所有七颗星星的名字,但在各种新奇的设定中,北斗七星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北斗七星只是后续开发版本。在古代,古人其实说的是九星而不是七星。多出来的两颗星是什么?为什么现在看不到?北斗七星是古代天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颗星。里面有七颗星,属于现代天文学中的大熊座。它们

  • 骡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起到了什么作用?战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二战骡马运输)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骡马,前线,英国

    从古至今,无论在哪里,粮草对军队都至关重要。早在三国时期,曹操就通过突袭吴朝,烧毁袁绍的粮仓,赢得了官渡之战。诸葛亮知道四川道路崎岖,为了保证粮食的运输,发明了木牛流马。从古至今,后勤保障在战争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打仗就是打后勤也不为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伴随着机枪、坦克、航炮等强大先进武

  • 为什么文健皇帝朱允炆一上台就紧急推行改革?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朱迪,皇位

    随着之前《明朝那些事》这本书的火爆,历史悠久的明朝跃然纸上,为大家所熟悉。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把他的皇位传给文健皇帝朱允炆时,他煞费苦心,为他的孙子做了一系列安排以确保皇位。但朱允炆上台后,立即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最终导致当时的燕王朱迪夺取了皇位。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文健皇帝朱允炆一上台就急着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