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洪都之战陈友谅实际有多少人?(朱元璋与陈友谅洪都之战)

洪都之战陈友谅实际有多少人?(朱元璋与陈友谅洪都之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38 更新时间:2024/1/3 20:39:38

说起洪都之战,如果要说这场战争的历史地位,可能不算是一场历史战役,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洪都之战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南方各大势力的代表人物,朱元璋和陈友谅必有一战,最后的赢家在他们之间决出,与元朝争夺中原主权。两人出征前,朱元璋弱于陈友谅,也很

怕陈,但正如墨菲定律所说,越怕越有可能遭遇。朱元璋处于弱势地位,自然不想过早地与陈友谅见面,但陈的想法是尽早防患于未然。

元末明初的情况大致如下,以一声“石人一目惹黄河反天下”起义之初,天下大乱,类似于隋末唐初的情况。起义军是国王,他们经常互相抢夺地盘。陈友谅造反,杀了徐寿辉,夺取了达汗(陈友谅的国号)政权后,北方基本上还在元朝手里,而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方国珍(按势力排名)在南方。元军为什么不南下剿灭这些“叛军”和?因为这个时候,元朝在北方还有一个棘手的对手,韩林儿刘福通。换句话说,南方的这些政权都在韩林儿。保护”下幸存了下来。

天下义士挑起反元大旗,却以一定的疆域,从最初的元朝作为首要目标,独立出来,重点发展自己的疆域,甚至有起义军向元朝使了个眼色,反过来与起义军作战。反袁斗争后期,局势演变成各种势力疯狂抢地盘。有了地盘就有了人和物资,能给部队提供的保障就多了一个保障。由于元军无暇顾及南方的局势,这些南方的叛军开始吞并自己。

算上南方的起义军,陈友谅和朱元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他们注定要在这场反袁斗争中消灭对方。如前所述,陈友谅想趁朱元璋还没长大的时候灭了朱元璋,但第一次龙湾大赛,陈友谅的失误被算计了,吃了苦头。反观朱元璋,虽然赢得了龙湾之战,但还是处于被动的局面,因为他要面对陈友谅和张士诚两个敌人。朱元璋的都城应该在天上,北方是韩林儿和元军激战的地方,而韩林儿是盟友,所以北方带来的压力相对较小。朱元璋西边盯上了陈友谅,南边盯上了不安分的张士诚。这种情况对朱元璋不利,朱元璋在三股势力中不占优势。朱元璋要想灭了另外两个,必须拿出全部家当。但在处理其中一个的时候,难免会有另一个跳出来渔翁得利。

而且陈友谅和张士诚没有联系,两人之间没有冲突。朱元璋呢?他得罪了另外两个人。由于龙湾之战失利,陈友谅在暗中观察,他没有主动招惹朱元璋。一旦朱元璋和张士诚有什么军事动作,那么这就是陈友谅进攻的时候。当然,张士诚也不想当出头鸟,但一件事导致了朱元璋和张士诚的摩擦。

张士诚作为抗元斗士中的一员,时而首鼠两端,不断与元朝打情骂俏,被“蛊惑”的张士诚突然向朱元璋的盟友韩林儿发起进攻。麻烦的是,张士诚进攻的地方恰好是韩林儿和刘福通。无奈的韩林儿向朱元璋求助,但朱元璋不听刘伯温的劝阻,一意孤行,派兵营救韩林儿。韩林儿获救,但朱元璋被张士诚的无端骚扰激怒,不顾西方虎视眈眈的陈友谅,顽固地破坏张士诚的威风。

虽然张士诚比朱元璋弱,朱元璋对张士诚的进攻短时间内不可能有什么效果,但是朱元璋把真正的“狼"是的,一直从西边监视他的陈友谅来了。陈友谅率领他的舰队和60万大军向朱元璋进发。但是,陈友谅选择的第一站不是朱元璋的都城应天,而是自己都城旁边的洪都。

陈友谅为什么先攻洪都?此时朱元璋的防守应该是最薄弱的时期。为什么不直捣黄龙?江西洪都,原是陈友谅的地盘。由于陈友谅的不忠,镇守洪都的将领向朱元璋投降。洪都即现在的南昌,江州(今江西九江)是陈友谅的都城。从地图上不难发现,两地距离很近。洪都落入朱元璋手中,让陈友谅有些不安,但他并没有决定出兵反击,而是选择等待时机。

既然陈友谅出兵攻打朱元璋的第一站是洪都,为什么不在洪都投降后直接攻打洪都?当时洪都城里人心不稳,朱元璋即使派兵支援也没有陈友谅行动快。当时陈友谅的想法无人知晓。等陈友谅等到机会的时候,洪都已经成了“洪水猛兽”。回到原来的话题,陈友谅之所以先打洪都,是考虑了很多方面。比如洪都只有一万多人把守,警备司令朱文正是个只知道花天酒地的家伙(陈友谅对朱文正的看法完全蒙蔽了朱文正的日常表现)。在陈友谅眼里,拿下洪都只是图个方便。

此外,陈友谅是通过谋权篡位获得现在的地位的。这种人往往最怕被别人出卖。洪都的背叛已经成为陈友谅痛处撒盐的行为,他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不仅如此,洪都在地理位置上离陈友谅的“老窝”如果太近,如果不拿下洪都,还要防止朱元璋趁机攻取他的老窝。所以,陈友谅选择了最保守的方式:走洪都。

最保守的方式往往是最难取胜的方式,陈友谅的选择再次印证了这一说法。先不说洪都城坚固程度,北宋时期是全国五大造船基地之一,城区面积14-16平方公里,16座城门,是南昌古城历史上最大的时期,也就是说元末明初洪都不到14平方公里,而当时洪都至少有10座城门。朱文正的一万多名防守队员要同时防守许多城门,这确实增加了许多困难。没办法,一旦哪个城门不设防,陈友谅的军队就会大摇大摆直接进城。

一万多人面对六十万人。你一听这个对比就知道实力差太悬殊了。守军面对被压被围的士兵,还能拿起武器抵抗,真是奇迹。无论是攻城的还是守城的,他们心里都清楚,洪都城是守不住的,抵抗只是拖延时间,直接投降就彻底羞辱了将士的气节。按照陈友谅和朱元璋的仇恨,就算投降也不一定能保命。你要战斗到死,希望援军到来时投降抵抗。最明智的选择是反抗。

洪都之战之前,朱文正只是朱元璋的侄子,整天只知道花花公子,但是很多人忽略了,朱元璋能够让朱文正镇守洪都这么关键的位置,不仅仅是为了给他侄子安排一个位置。面对陈友谅的军队,朱文正收起了他以前的花花公子,他开始认真起来。

陈友谅的60万大军开始进攻洪都。在那之前,他一定做了很多功课。两军对峙,他发现之前做的功课没用了。从攻洪都的第一天到攻洪都的这一个月,陈友谅感到不知所措。洪都还是朱元璋的洪都,首战未胜。大家可以弥补一下当时打斗场面的惨烈。一万人站在墙上挡住六十万人的进入。战斗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朱文正真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月之内被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包围,他没有向朱元璋求援。当他发现洪都无法长时间抵抗时,他向总部发出了求救信号。洪都一个月的奇迹,不仅仅是守住了陈友谅的军队,还有城中囤积的粮食,一万人吃一个月的粮食,这真的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果城内没有这种食物,那么洪都应该像历史上很多城市一样,被饥饿打败,而不是被敌人打败。朱文正向朱元璋发出求救信号,但朱元璋不得不把他的部队从与张士诚的战争泥潭中带回来,然后出发去营救洪都。据记载,从朱文正到朱元璋的到来用了一个月,也就是说,朱文正又坚持了一个月。我们不知道内城的每一个人是多么勇敢,多么坚定,才完成了这样的壮举,但他们等待着朱元璋的到来,等待着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上的决战。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我们觉得陈友谅的选择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如果他直接攻击朱元璋的应天,历史可能会被改写。说了这么多,当时的陈友谅真的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吗?与朱元璋相比,陈友谅的优势是水军。如果他的无敌战船沿长江进攻,可以前后夹击朱元璋与张士诚,胜率较大,但难以保证张士诚会乘机吞并。而且应天附近没有适合他的战船的水域,他还是必须上岸去打朱元璋,他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在陆战的情况下,陈友谅的谋士绝对不是朱元璋的对手,而在中计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变得像龙湾之战一样“丧家之犬”。

所以陈友谅的缓而稳的策略在当时更现实,而不是和朱元璋在陆地上。偷偷摸摸“不如直接在鄱阳湖面上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管你怎么选择“上帝”都由你决定

标签: 朱元璋陈友谅洪都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活了多少岁?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么?(司马懿活了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云,长寿,寿命

    司马懿的确可以称得上是长寿老人。即使在当今医疗如此发达的时代,司马懿也比很多人活得长。司马懿夸了这么多,到底活了几岁?活了72岁。要知道,三国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只有25岁左右,因为战争太多了。然而,对于权力地位较高的人来说,平均寿命可能更长。毕竟没必要上战场。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古代医疗太差了,只要

  • 朱棣最后一次北伐失败了吗?不仅失败还断送自己了的生命(朱棣北伐有多少兵马)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朱迪,北伐,最后

    最近很多人对朱迪北伐这件事很感兴趣,也有很多人问,这个朱迪北伐前后是不是又失败了五次?这个问题还是挺有意思的,值得探讨。边肖也为您带来相关分析。有兴趣的可以一起看看详情。朱迪最后一次北伐也失败了。朱迪最后一次北伐就是这次的第五次北伐,但是结局还是失败了,最后朱迪死在了回京的路上,真的是相当惨烈。朱迪

  • 张飞为什么不喜欢赵云?张飞生气了,连自己人也生气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赵云,刘备

    刘备,关羽,张飞,性格完全不同。关羽理性但傲慢,张飞忠诚但鲁莽。其实张飞还是冲动的。他虽然很情绪化,但头脑容易发热,经常得罪自己人。其实张飞,关羽,赵云都有矛盾。准确的说,他们都被张飞为难过,这也让人哭笑不得。在张飞眼里,友情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人背叛了自己,肯定不会有好下场。《三国演义》中,蜀汉被罗

  • 石器时代的欧洲是怎样的?人口非常的稀少(真实的石器时代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欧洲,施密特,里纳

    众所周知,人类刚开始使用工具的时候,我们称之为石器时代,这个时代只存在于几万年前。关于那个时代,我们现在很多人对当时世界上人类的人口有很多猜想。但是,之前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线索。然而,最近发表在英国《新科学家》周刊上的一则新闻打破了这个问题的最终局面。通过考古学家的不断努力,最终可以估算出石器时代欧

  • 古代没有副食。除了传统主食,还能吃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传入,蔬菜

    古代不仅副食不缺,有时候连主食都不够。那时候除了传统的主食,还有什么食物可以充饥?其实古代人对吃没有太多的犹豫,因为选择太多了,吃饱不饿就行了。当然,人类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甚至同一种食物也可以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制作,但这只是在和平繁荣时期。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对粮食、蔬菜、水果的选择。让我们来看

  • 一军中女护士当年救下一小兵年后小兵成为了司令(女护士冒死救士兵22年后当上司令)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赓,护士,国民党

    众所周知,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是战争时期无数先烈换来的。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枪林弹雨中跋涉,稍有不慎就可能受伤甚至丧命,但即使面对巨大的危险,他们也从未退缩。今天,边肖将和大家分享一个当年战场上的有趣故事。战时,除了上前线的战士,还有一些人值得我们敬佩,那就是救治受伤战士的护

  • 还珠格格中皇后的儿子历史原型是谁?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还珠格格里面的紫薇的原型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大勇,皇后

    今天,我们来看一部大家都很熟悉的电视剧《朱桓公主》。说到公主,大家肯定会想到非常可恨的荣母或者皇后,还有搞笑的紫薇和小燕子。当然,这部电视剧《朱桓公主》是根据清朝乾隆年间的历史拍摄的。很多情节都有相关的历史原型。让我们看看《今日朱桓公主》中女王之子的历史原型。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在《还珠格格》这部剧中

  • 独孤求败和东方不败有关系吗?为什么连名字都这么像(东方不败和独孤求败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独孤,令狐,不败

    独孤和东方不败这两个角色,单从名字上来看非常相似。一是只求一次失败,二是不要失败。他们都是站在武林巅峰的人,所以对于一些不太了解金庸武侠的人来说,可能非常容易引起混淆。那么,独孤和东方不败是什么关系呢?他们在小说中有什么联系或者交集吗?他们互不相干,不是同时代人。剑与妖独孤求败"武林前辈"往事尘封已

  • 民国初年的传说何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习水,华敏,姑娘

    大师兄何的出现,让很多观众眼前一亮,可能大部分都是被他的造型所吸引。他二话不说就要接过的水,看来他应该是喜欢水很久了,而且占有欲特别强,甚至开始的时候中国人叫她的名字都要吃醋。何的身手很猛,连习水都难以应付,但在感情的道路上他们之间绝对没有什么特殊的缘分。那么xi最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想了解的朋友

  • 孙韶和孙权到底是什么关系?真的只是普通上下级吗?(孙綝和孙权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广陵,叔孙

    说起孙绍,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是说起孙策,大家应该都知道。那么这个孙绍和孙策是什么关系呢?孙绍(188-241),字,吴县富春人。他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宗室和将军。他原姓于,因其叔孙贺深得孙策宠爱,被赐姓孙,列为世家。那么他做了什么让孙权这么喜欢呢?他和孙权真的只是上下级关系吗?今天,边肖将带你了解孙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