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二战整体战斗力而言,日军战斗力其实很一般。主要问题在于装备和后勤供应水平。和欧美比,只能欺负旧中国。但是,我们也知道,在太平洋战争中,拥有先进武器的美军很难与日军抗衡。为什么拥有绝对装备优势的美军会和日本打得那么惨烈?其实主要是两方面
的失误造成的。
首先,美国的长期忽视和错误的装备发展方向,让日本在战争初期拥有了装备优势,这也是日本敢于挑战美国的原因。毫无准备的美军一开始非常困难。
1941年12月,美军在太平洋部署了3艘航空母舰、9艘战列舰、12艘重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50艘驱逐舰和33艘潜艇。
(美国航母庞大)
日军有10艘战列舰,10艘航母,18艘重巡洋舰,20艘轻巡洋舰,112艘驱逐舰,75艘潜艇!
(日本战列舰和航母出现)
美国在太平洋上输给了日本人,但美国在其他地区还有5艘航母(性能一般)、8艘战列舰、6艘重巡洋舰、11艘轻巡洋舰、115艘驱逐舰和73艘潜艇,整体实力绝对强于日本!无奈需要多部署,还要帮英国支援大西洋猎潜战,不能专心对付日本。
特别是珍珠港遭到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给了日军6个月的快乐扩张期。美军只能派航母去骚扰日军。这段时间真的很难。
在随后的珊瑚海战役中,美日航母编队首次正面交锋。美军也没打硬仗,因为他们的航母上装有雷达,在恶劣天气下可以预警,比日本人舒服多了。可惜日本飞行员训练比较到位,把美国列克星敦号航母弄沉了,但美军救了大部分飞行员和船员,算是学费昂贵的补课。
(珊瑚海战役中受损严重的“香河”号航母机库示意图。中途岛海战后,日军只剩下一艘大型航母“瑞和”号。)
接着是中途岛海战。日军拥有优势航母部队,南允中率领4艘航母,而美军只有3艘。在这场战斗中,美军甚至把未经训练的新兵飞行员和陆基轰炸机送上战场,可见打起来真的很辛苦。
(中途岛海战中沉没的苍龙号航母)
然后南太平洋战役爆发了一年多,美国的水面战舰尤其是航母还是不占优势。但此时日军能使用的主力航母只有“翔鹤”号和“瑞和”号,还有两艘速度较慢的由游轮改装而成的“猎鹰”号和“飞影”号,以及其他小型航母。双方的实力差距已经很小了!
(日本航母被鱼雷击中的瞬间)
南太平洋最著名的战役是岛屿之战,如布干维尔岛和瓜岛。美日在热带岛屿上大打出手,双方都很努力。而/kloc-0威力的美军后勤充足,美军士兵衣食无忧,生病随时可以治疗,所以他们的艰辛可以忽略不计。真正吃苦的是日军!
瓜岛战役期间,美军的装备开始占据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海军陆战队大量装备M1卡宾枪和加兰半自动步枪,其空陆军始终掌握着空的控制权。日本战列舰“雾岛”号和“毕瑞”号被击沉,航空母舰“祥和”号和“瑞和”号也受到重创。力量的天平倒向了美军,美军迎来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美国军用物资堆积如山)
尤其是1942年12月至1944年1月,8艘埃塞克斯级航母加入美国海军。最新的F-6FHellcat和F-4U海盗舰载机装备精良,P-38闪电战斗机也是势不可挡。美军并不惧怕日军的溃散。随后的马里亚纳海战对美军来说是一场游戏,没有清剿岛上日军的压力。美军打起来并不难。
美军在掌握了sea空的优势后,把日军分割成小岛,本来可以沿着马里亚纳群岛以南的行程进攻日本本土,但是它的第二个错误出现了!
(领先的美军开始漂移。)
马里亚纳海战后,掌管海军的尼米兹希望直接进攻日本,因为马里亚纳群岛一直向北都是日本本土。但是负责军队的麦克阿瑟将军不同意。他毅然回到了几年前抛弃的菲律宾,然后继续沿着第一岛链"蛙跳战术"挺进日本。
显然,麦克阿瑟坚持先在菲律宾打开突破口,然后美日开始强硬对抗。这场战役造成日军伤亡44万余人,是整个太平洋战争中伤亡最大的一次。而出于对海/kloc-0优势的美军,也经历了艰苦的丛林战和巷战,比如马尼拉战役,尤其是莱特湾海战,美军驱逐舰和护航航母不得不面对日军大型战列舰,表现非常出色。
(麦克阿瑟迫不及待地表明自己已经回到了菲律宾,这是非常自私的。)
随后的冲绳战役也是一场非常艰苦的战斗。面对日军的顽强抵抗,美国海军陆战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拿下冲绳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轰炸日本的空军事基地。类似硫磺岛战役的目的,实在没必要进行。也有可能把硫磺岛建成一个巨大的机场,在附近攻击日本。
(拿下硫磺岛后真的没必要再打了)
可见,马里亚纳海战后,美军出现了严重的选择性失误,给部队带来了不必要的苦战。
总的来说,太平洋战争前期,美军是硬的,因为日军准备充分,美军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打了个措手不及。在武器质量和数量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美军显得小心翼翼!但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后,美军占据了主动。如果麦克阿瑟不固执己见,他们会赢得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