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汉朝赶走匈奴之后西迁到了哪里?(西汉驱逐匈奴)

古代汉朝赶走匈奴之后西迁到了哪里?(西汉驱逐匈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675 更新时间:2023/12/23 22:30:38

了解过世界古代史的朋友,对匈奴一定很熟悉。匈奴人蒙古人很像,都属于游牧民族,侵略性极强。中国历史上的汉朝时期,经受到匈奴的攻击,但是最后匈奴还是被汉朝赶走了。据说匈奴战败后西迁徙,那么他们最后去了哪里?所谓的匈牙利人是指匈奴人吗?

匈牙

利人等于匈奴人。说起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东方历史学家德·奎尼,他在著作中勾勒了一条匈奴人的大致迁徙路线,即跨过顿河,西迁安逸生活后成为匈牙利人。此后,在20世纪初,随着德国汉学家夏特的补充和完善,这一假说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并赢得了众多支持者。其中,中国元史学家洪钧在19世纪初赴俄后接触到这一说法,并将其带入中国。后来经过很多学者的补充和修改,中国学术界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西迁理论,甚至现在还在坚持这个早已被世界学术界抛弃的说法。

说到这里,我们要讨论,匈牙利人是西迁的匈奴吗?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历史学家通过对比古代史料和考古证据,已经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因为匈牙利人和匈奴人在化、习俗、文明上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根据最早记载匈牙利人的罗马历史学家马塞利努斯的记载,匈牙利人的文明是非常原始的。他们不从事任农活,不盖楼房,不搭帐篷,甚至对此有恐惧感。而且他们因为生产力的原因,用了很多骨箭。当然,在马塞利努斯生活的时代,罗马人对匈牙利人只有初步的了解,他们的说法可能是道听途说。这和匈奴有着巨大的区别。据中国史书记载,匈奴至少有龙城、赵辛城、樊夫人城等城,在赵辛城有仓库储存粮食。此外,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现了20多处匈奴城镇和村庄遗址,在匈奴墓葬中发现了大量金属武器和箭头,甚至还发现了来自欧洲的织物。这些证据都表明匈奴人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迁徙了。

当然,这样的差异并不能保证匈奴在迁徙过程中没有因为艰苦的生活条件而堕落,但无论物质水平如何变化,文化习俗一般都是相对稳定的。在这方面,匈牙利人和匈奴人也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根据MaceriNuss的记载和墓葬中出土的头骨,匈牙利人有缠头文化,有些人从小就会把头顶包起来,弄得畸形尖锐,就像鸡蛋一样。这种奇怪的习俗一般只在原始的亚洲居民或封闭落后的美洲见到。匈奴作为一个相对文明的民族,没有这种原始的习俗。毫无疑问,匈牙利人的这种习俗说明他们的家乡是一个长期封闭缺乏交流的地区,这显然与匈奴的起源相冲突。

不仅匈牙利人和匈奴人在文明程度上无法对应,就连看似无懈可击的西迁路线也问题重重。在中国的史料中,匈奴最后一次出现在《舒威西域传》中,其中记载说:"粟特国,在青脊之西,是蔡的古选,属温纳沙。我住在大泽,住在康州西北,去顶替一万六千里。首先,匈奴杀了他们的国,有了他们的国家,直到王虎尼三岁。其他国家的商人首先更注重在凉土里卖货,他们了解了鲁。高宗帝初,粟特国王派使者将其赎回。此后再无驻朝大使。"这表明,在公元452年魏登基后,杀死粟特国王并获得统治权力的匈奴人从中原王朝的视野中消失了。由此,德国学者夏特推测,匈奴人在攻占粟特后向西到达多瑙河附近,进入了罗马人的视野。主要证据是《后汉书》和《三国志》都记载蔡妍曾改名兰,有迁徙的习惯。因此,根据发音和游牧特征,他们是存在于顿河附近的游牧民族阿朗人,这与罗马人记载的公元370年匈奴打败阿朗人的事件相吻合。

显然,夏特和他的支持者忽略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是时间,第二是空。从第一点来看,原文提到粟特人是古代蔡的选,但并没有说他们直到匈奴入侵前还是蔡的选,还是阿朗的选。完全有可能原来是阿朗的故乡,被粟特人占领,后被匈奴攻陷。此外,如果夏特的说法成立,则意味着公元452年,粟特人还在阿提拉之子埃尔纳克的统治之下,征服粟特人的国王应该是阿提拉的最后一个统治者。

那么问题来了。阿提拉死后,匈牙利人被附属民族打败,霸权崩溃。他的儿子埃尔纳克也迁到了东罗马帝国,被安置在多瑙河下游的南岸。在遥远的粟特人中,有大量的民族已经离开,并对匈牙利人怀有敌意。粟特人怎么可能还在他的统治之下?而且阿提拉之前的匈牙利统治者是他的叔叔卢阿,他在公元370年没有在位,但至少在4世纪初即位。当然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修正,认为派使者去见魏的胡尼不是阿提拉的儿子埃尔纳克,而是匈牙利著名领袖巴拉米尔或乌尔丁。但这不能自圆其说,因为巴拉米尔或乌尔丁之后的第三任统治者分别是乌尔丁、奥克塔和卢阿,他们的统治时间远在公元452年之前。

除了时间,夏特关于空的推测也存在巨大的问题。原文提到苏特:"代替一万六千里"离顿河附近的迪有接近8000公里的直线距离,但古人没有坐标的概念,所以这16000里的距离不可能是直线距离,而是曲折的距离,也就是说粟特人比顿河更接近戴迪。再者,粟特人和戴迪的距离在罗娜和波斯之间,这说明匈奴人占领的粟特人应该在费尔干纳谷地和伊朗高原之间,而不是比伊朗更远的顿河流域。在这样的位置上,显然不需要跋涉那么远到顿河再进入多瑙河,更不用说从西面入侵萨桑波斯,可以直接从东北进入,这与古典地中海历史记载中匈牙利人首先出现在多瑙河,然后从美索不达米亚入侵波斯的记载明显矛盾。由此可见,无论是匈牙利人与匈奴本身的差异,还是西迁路线的完全错误和矛盾,都说明他们根本不是同一个民族,不存在匈奴西迁成为匈牙利人的事实。

前面说过,匈奴人不是匈牙利人,自然和匈牙利人的西迁没有关系。那么匈奴人去哪里了呢?如上所述,西迁的匈奴最终出现在公元452年的历史上。他们在三代以前,也就是公元4世纪下半叶,迁移到帕米尔高原以西、费尔干纳山谷和伊朗高原之间的粟特人。虽然我们无法得知这个粟特国的确切位置,但根据其在大泽居住的记载,附近应该有大型湖泊,只有咸海符合这个条件,而里海位于伊朗的西部,所以舒威所说的粟特国应该在咸海的东南部附近。

这个地区在6世纪初被拉达人占领,在此之前没有任何记载,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史书留下的线索中寻找。据刘焰刚老师考证,公元350年入侵萨珊波斯的希奥尼泰国人很可能就是这个匈奴人。因为希奥尼泰语源于希腊语,意为紫苑部落,这个词的发音与匈亚利非常接近。与此同时,记载这个神秘民族的罗马历史学家马塞利·尤努斯提到,这个民族的王子身材高大,容貌美丽,与他笔下的匈牙利人,甚至所有古典历史学家笔下的匈牙利人完全不同。所以排除匈牙利人或其分支的可能性后,只剩下匈奴人了。当然,光念名字是不够的。这个民族的活动时间和地区也大致符合匈奴在粟特的情况。公元350年入侵波斯东北部,因此在4世纪占领了咸海以南地区,恰好是匈奴占领这一地区粟特人的大致时间。与此同时,在公元359年的阿弥陀佛战役之后,这个神秘的民族不再出现在罗马历史学家的记录中。说明他们并没有迁徙到西方,而是留在了自己的家乡,这也符合他们在公元452年仍为东亚所知的事实。而且他们首先是波斯人的敌人,然后才被称为他们的盟友,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匈奴人在攻占粟特国之后仍然保留了这个波斯名字。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描述一下这个匈奴最后的轨迹。他们在4世纪中叶夺取咸海南部附近的粟特国后,与波斯人发生冲突,随后成为波斯人的盟友,保留了粟特国的名称,并被带到梁河地区与罗马人作战。阿米达陷落后,他们留在原地,在波斯东部充当缓冲国。5世纪中叶以后逐渐消失,被达赖人消灭。

当然,这始终是一种猜测。严格来说,无论匈奴人最后的归宿是什么,他们显然都不是匈牙利人,不可能蹂躏整个欧洲,历史的研究也不应该太受自己立场的影响。这个公元前希腊历史学家就明白的道理,在今天却无法实现,这也是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错误猜测依然甚嚣尘上的原因。这一现象无疑值得我们深思。

标签: 匈奴匈牙利人他们

更多文章

  • 胡椒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原的?(胡椒是怎么传入我国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辣椒,胡椒,唐代宗

    胡椒是许多人喜欢吃的调味品。其实种辣椒并不难。现在中国有很多省份可以种辣椒。但辣椒在古代是奢侈品,导致一些官员腐败,不仅贪财,家里还藏了大量辣椒。胡椒最初不是本地植物,而是从西域引进的。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辣椒当成了珍贵的药材,一般用来泡酒,但作为普通的调味品就太奢侈了。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辣椒的历

  • 君子能屈能伸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君子,宁死不屈,能屈能伸

    我们常说:君子在评价某一个人的英雄事迹,或者赞美某一个人的正气时,宁死不屈!比如历史上的文天祥"郭杨","自古以来,人生无死,取丹之心,照耀历史!"。近代史上还有夏临死时写的诗:"砍头不要紧,只要教义是真的。杀了夏,等人就会水到渠成!"等等,这些都是"君子宁死不屈"史诗。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经常听

  • 武则天为什么要改唐为周?武则天死后不还是李家的天下么?(武则天改唐为周为什么还是唐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李家,皇帝

    武则天能够坐上中国古代中原皇帝的位置,真是不可思议。古代向来男尊女卑,连官员都没有女人,更别说皇帝的位置了。武则天当了15年皇帝,政绩还是很不错的,证明了当时女性也是有能力治理国家的。但为什么武则天登上皇位后,又不得不改称周呢?事实上,武则天自己也知道,在她死后,政权迟早还是属于李家的"唐"仍将继续

  • 李莲英到底跟慈禧是什么关系?(李莲英是慈禧身边的定时炸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慈禧,关系,什么

    说到李,我想大家还是会想到一个人,就是慈禧。他们两个好像关系非同一般,所以有人会问,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并跟随边肖揭示它。有兴趣的不要错过!民间有个故事,说李是假太监。也有传言说他不完全干净,或者...他把老太太伺候得很好,所以在官员中受宠,基本上掌权。至于关系,肯定是主从关系

  • 刘禅投降后蜀国的百姓怎么样了?刘禅最后怎么死的?(刘禅死后蜀国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邓艾,蜀汉,蜀国

    除了第一批开国元勋,下一代蜀国几乎没有负重前行的能力。更像是万的弟子,对整顿汉朝毫无兴趣。所以诸葛亮并没有真的对他抱有什么希望。后来,刘禅主动投降,独自去过舒适的生活。蜀人怎么了?虽然投降了,但是他没想到钟会乘蜀国叛乱之机,于是钟和姜维一起除掉了邓艾,但是他们能力有限,没有把蜀国还回来,蜀国人民就大

  • 唐朝为何会灭亡?唐朝灭亡到底是什么原因?(唐朝为什么走向灭亡四大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崔莉,令狐,张义

    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可以长生不老,哪怕像盛唐一样,最终也会灭亡。唐懿宗·崔莉虽然不是唐朝的末代皇帝,但他与唐朝的灭亡有一定的关系。毕竟一个王朝无论是建立还是灭亡,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最终导致其完成或者崩溃。唐懿宗是唐朝的倒数第二个皇帝。那么,他在唐朝历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为

  • 武术高手真的像电影里那样在战场上一次打十个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鬼子,日军,游击队

    在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武林高手经常出现在一些抗日剧中。一点也不寒酸,但是酷到了极点。但是,很多人只是把这种事情当成娱乐,很多人不相信真的会在真正的战场上出现大十的情况。关于这个问题,边肖在网上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战争年代,真的出现了一敌十的武林高手。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945

  • 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讲的什么内容?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书评介绍(我在三十多岁就至少过了这一关)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没有,本书,爱情

    《我30岁的第一年》本来是在ONE上连载的热门小说,体裁是最近非常火的都市题材。30岁就像是男人和女人的分水岭。每个人都很重视30岁。所以这本书的标题很吸引人,刚满30岁,或者还没满30岁的人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都市题材的书会读得很快,情节大同小异,很难读出新意。只有慢慢了解了真相和作者想表达的

  • 先秦时期各种无纸印章如何使用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印章,造纸术,泥封

    现在这种东西,印章,并不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但是和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的印章相比,还是比较有收藏价值的,而且印章出现的时间很早,早在纸发明之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这就让人很奇怪了。既然纸还没有发明,那印章当时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印章怎么盖在竹简上?让边肖给你介绍一下。1、先秦时期的印章先秦以前,凡是

  • 三代还宗什么意思(三代归宗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代,同堂,什么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三代归佛的习语很感兴趣,所以有人要问,这个习语是什么意思?事实上,边肖隐约感觉到了这个习语的意思,但他不知道具体的解释,所以他只能说他一知半解。那么这三代还意味着什么呢?活三代有什么意义?真的有必要回宗亲三代吗?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吧!1.什么叫三代同堂?也就是说,当一个男人被妻子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