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赫拉特攻防战经过(赫拉特之战完整视频)

赫拉特攻防战经过(赫拉特之战完整视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753 更新时间:2024/1/22 10:22:46

随着拿破仑战争的结束,俄罗斯终于能够腾出手来继续实施其东方战略。当时俄罗斯有两个战略目标,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的君士坦丁堡英国人初步控制的印度。圣彼得堡的朝廷虽然更热衷于收复十字军圣地君士坦丁堡,但却在现实的压力下率先动了针对次大陆的战略。

当然,这一举动很快引起了英国的注意,随后演变成两个超级大国的中亚争斗。由于两个强国分别控制着印度斯坦和中亚斯坦,夹在中间的富汗山区成了焦虑之地。赫拉特攻防战的爆发,正式基于这种紧关系的必然产物。

1.俄罗斯-波斯联盟

俄罗斯和波斯很快会在高加索地区发生控制权之争。

早在1813年,年轻的俄国将军Kotlyarevski率领军队进攻高加索山脉,在今天的格鲁吉亚领土上击败了波斯对手。至此,传统的中亚列强已无力直接面对欧洲入侵,不得不通过南方海上航线英、印帝国求助。

1826年,波斯军队得到了一些英国的援助。试图收复被俄罗斯占领的格鲁吉亚山脉。一开始利用对方实力空虚拟,成功夺回大部分失地。然而,俄罗斯人很快调集了一支军队卷土重来,将他们从难以想象的亚美尼亚城市埃里温赶走。波斯不仅失去了土地,还被迫再支付500万图曼赔款,并允许对方干涉其内政。

战争中的俄罗斯和波斯军队

与波斯签订攻守同盟的英国,因害怕激怒俄国,搬出了免责条款,拒绝履行任军事义务。这主要是因为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的巨大消耗,使得我国政府负债累累,不愿意轻易陷入任何与大国的战争。但也大大得罪了波斯人,让阿巴斯-米尔札沙阿决定疏远他们,走近刚刚打败他的俄罗斯沙皇。不仅避免了更多的直接损失,还能在对方的支持下得到阿富汗等传统目标。

消息传到印度加尔各答,立即震惊了英国印度总督办公室。由于波斯帝国的倒戈,俄罗斯的边境已经迅速推进到阿富汗的西南边境。只要能拿下这片山地,我们就能轻松攻下坎大哈,一路杀到印度西北部。特别是赫拉特,是从高加索和伊朗到北印度的重要通道。至于建立在杜兰尼朝废墟上的地方军阀,是不可能阻止一场大规模的风暴的。当地首领卡姆兰是典型的阿富汗山头主义首领,为人残忍,心胸狭隘,难以捉摸。除了继续与身边的政敌作战,根本无法顾及其他方向的威胁。

穿着传统服装的阿富汗山地战士

2.军队来了

19世纪赫拉特城的风景

1837年,俄国人通过侦察得知赫拉特的面积约为4平方英里。在城市的北端还有一座砖石城堡,周围是了望塔。但是没有城墙和护城河来守卫。一旦攻击者突破城堡大门,他还将面对身后的第二堵墙和干壕。但总的来说,赫拉特的城防即使在中世纪也很普通,在任何配备现代武器的强手面前都不堪一击。

但是,波斯人作为主力军,从来就不善于保密。在军队到达的前几天,赫拉特就已经有谣言在流传。传说波斯国王亲征,就是为了夺取通往阿富汗这片山区的门户。卡姆兰还继续纵情声色,这不过是春秋时期攻打喀布尔的梦想,把一切政治事务都交给了大围子穆罕默德。

赫拉特市的大维兹·穆罕默德

这个人虽然同样残忍,但做事可以称得上干净利落。不仅下令赫拉特全城开始战争动员,还要求郊县的农民提前收割庄稼,并将收获的全部运到城里储存。城内也有大规模的搜捕,尤其是那些与波斯有关的可疑分子。最后把城外的井封了,把房子推倒了,把挡住视线的果园都砍掉了。工匠们被匆忙召集来修补残破的墙壁并关闭所有的大门。

但是穆罕默德不知道在他的城市里不仅有波斯间谍,还有来自英国的间谍。当时,英国印度总督府情报局的上尉·普丁查奉命潜入赫拉特进行侦察。主要任务是确定赫拉特是否有可能被敌人用作进攻印度的基地,顺便考察阿富汗人是否有能力坚决防守,并调查俄罗斯人在当地的活动。由于战争的突然到来,他和其他同伴完全封锁了这座城市。

EldredPudingcha是19世纪英国最好的间谍之一。

这时,当地的一位朋友普丁查建议,与其留在城里无所事事,不如直接帮助穆罕默德守城。毕竟当波斯人成功破城的时候,已经为波斯出谋划策的俄国顾问是不会给他好果子吃的。因此,第一任香港总督的侄子第二天正式拜访了总理赫拉特。尽管后者对英国间谍出现在这个城市感到惊讶,但他很高兴有西方军官的帮助。因为阿富汗人不怕庞大的波斯军队,却担心拥有现代军事技术和训练方法的俄罗斯顾问。

根据上尉·普丁查后来的叙述,波斯军队确实得到了大量的俄国援助。不仅让对方顾问指挥前线部队,还让整个团的俄军士兵直接参与攻城行动。鉴于他们的人数只有250人,而且整个系统没有正规军南下,这支俄军很可能是波斯沙阿自己招募的"志愿者"团队。但无论如何,俄国顾问给波斯军队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

波斯国王利用他的个人探险。

3.波斯人的压倒性优势

19世纪早期的波斯西部步兵

战役初期,按照传统套路,阿富汗人派出轻骑兵进攻波斯前卫部队。但他们惊讶地发现,以前一打中球就跑的弱小步兵,很快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方阵,用一次齐射迫使自己放弃冲锋。阿富汗人试图包抄敌人时,被波斯炮兵击毙,这让对方队伍顺利前往赫拉特山谷。

1837年11月23日,赫拉特攻防战正式开启。波斯人选择从城西开始。另一方面,阿富汗人敞开大门,勇敢地面对彼此。其中步兵不顾生死扑向波斯中央阵地,骑兵则从两翼快速助攻。然而,在得到俄国顾问的指导后,波斯军队在战场上越来越顽强。双方从早上山下一直战到黄昏,波斯人牢牢守住阵地,把所有阿富汗人都压回了城里。

大量使用火枪的阿富汗民兵。

第二天,一场更残酷的围攻开始了。在见多识广的蒲丁茶笔下,这是一场充满中世纪残酷的血战。比如阿富汗人现在还用斩首来记录功德,所以会有勇士不断带着人头来找穆罕默德换钱

。当然,他们也类似于中国的军队,通过斩首来记录功绩。战争结束后,他们不想先追击敌人,而是迅速散开,砍下敌人的头。这样的行为在英国人看来是极其愚蠢的。因为总有冒名顶替头像的事情,尤其是冒名顶替死去同伴的头像。等到穆罕默德发现不对劲的时候,肇事者已经溜了。

随着战争的推进,波斯人逐渐入城,但还不足以完全包围赫拉特。更可笑的是,他们无力阻止阿富汗人偷偷翻越城墙,到城外种田或放牧。经过前期的激战,双方都显得疲惫,倾向于简化复杂的操作流程。进攻方用重炮不断砸墙,守军会在晚上修补倒塌的部分。阿富汗人夜间进攻波斯军营,却总是被对方一次次叫回来。

19世纪的波斯野战炮兵

不过波斯大炮还是给普定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榴弹炮和小型加农炮,还有来自印度的野战火箭炮。阿富汗人在城墙上放枪时,这些火箭弹带着长长的尾焰从他们头顶飞过,落入城中引发大火。但对赫拉特城伤害最大的是迫击炮,它可以漫无目的地射击城中的建筑,给守军带来恐怖和死亡。经过几周的轰炸,赫拉特成了一片废墟。

普丁查甚至看到了一门土耳其超重炮。这种战争巨兽以前从未在中亚战场上出现过,只需一发炮弹就能摧毁一大段城墙。只是对这种怪物武器知之甚少,以至于波斯炮兵不熟悉如何操作。只使用了几次,就因为底座坍塌,开火就失去了作用。

坚守赫拉特的阿富汗民兵

4.艰难的对抗

深受俄罗斯影响的波斯步兵

最后,经过五个月的围攻和杀戮,双方试图举行和平谈判。波斯国王要求赫拉特允许波斯人休息和补给,于是他带着他们远征印度。然而,当穆罕默德听到卡姆兰亲自到城门投降的请求时,他立即拒绝了。因为他一直在向醉郡主报告自己正在全面击退敌人,这一刻怎么戳破他的谎言?

和谈失败后,"来自俄罗斯;和平观察家"莫尼克伯爵也不顾身份,亲自接管了这场战争的指挥权。波斯军队进攻更加犀利高效,使得城内的阿富汗人处境艰难。为了缓解城里的食物短缺,只能从城里放出600名老人和小孩,但围攻者用刺刀迫使他们回到原来的位置。结果,城头的阿富汗人拦住卡其,直接向老人和孩子开枪。最后,在残酷的对比中放弃的波斯人,给可怜的人们让出了逃跑的道路。

阿富汗皇家武士

1838年6月24日,围攻7个月后,斯特凡莫伯爵指挥波斯人发动了最后的总攻。先是密集而猛烈的炮击,然后从五个方向同时向赫拉特城发起步兵进攻。处于最后防线的阿富汗人也试图阻止这次袭击。在一个特别危险的地方,波士顿的部队取得了胜利,所有的守军都被杀死了。但更多的阿富汗守军赶来增援,勉强把对手打出去。就连亲自赶到缺口监督战事的穆罕默德也震惊地倒在了地上。

眼下,是普丁茶让老总理复活了。他手持代表赫拉特最高权力的权杖,疯狂地驱赶着准备逃跑的士兵,拼命地把他们赶回缺口。阿富汗的每个人都被这种疯狂吓坏了。他们不顾一切地冲下城墙,沿着缺口处的土堆向波斯军队发起了反冲锋。经过前所未有的浴血奋战,击退了波斯军队的总攻。

阿富汗人的凶残让波斯士兵感到恐惧。

虽然阿富汗人表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勇气和强大的战斗力,但波斯军队最终能够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攻占赫拉特。最终解救赫拉特的不是其他阿富汗领主,而是英国人。

接到普定查的紧急报告后,他们向俄国施加外交压力,要求其立即停止协助波斯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遣部队被派往波斯湾向波斯人施压。到1838年6月19日,哈格岛甚至被一支舰队占领。

赫拉特的上尉普丁查

当英国特使带着外交信函抵达赫拉特时,波斯国王只问了他一句话:"如果我不撤军,是否意味着(与英国)开战?"在得到明确的答案后,赫拉特的安全将得到保障。

当年9月9日,英国外交使节眼看着波斯军队离开赫拉特,这预示着俄国在东部进攻阿富汗的战略无果而终。这也被视为英俄在中亚大博弈的战略转折点。后者从此改道哈萨克草原,导致中亚三大汗国的征服。

标签: 波斯赫拉特阿富汗人

更多文章

  • 六合与九州同风是什么意思?六合的起源与九州同风。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九州,合同,大一统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六合同风九州同贯"这句话很有意思,很多人都问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另一句话背后的故事是什么?这句话出自哪本书,嗯?更多相关内容,我们一起简单分析一下。1、六合同风,九州通用读音六合同风,九州同音:[liùhétóngfēng,冀ǔzhnotugòngguàn]。2、六合同风,九州共

  • 是谁将狄仁杰变成“神探”的?他的断案能力究竟如何?(神探狄仁杰中的案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人杰,武则天,公案

    说起迪·徐人杰·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迪·徐人杰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在历史上,迪·徐人杰是一个能像神一样破案的人。不管是什么案子,迪·徐人杰都能轻松解决。那么,迪·徐人杰是如何成为如此强大的人物的呢?迪·徐人杰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们来看看是谁把迪徐人杰变成了"侦探"什么事?他的破案能力如何?At"古

  • 二十五磨豆腐腊月二十五为什么要磨豆腐(腊月二十五今天为什么要磨豆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玉帝,腊月,磨豆腐

    在民间,过了小年,基本上每天都有谚语,25日是"磨豆腐"。我们现在吃的豆腐都是经过加工的,但至于豆腐是怎么来的,可能很多人都没见过,更别说自己操作了。在腊月二十五,许多地区仍然流行磨豆腐的习俗。那么,为什么要在这一天磨豆腐呢?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习俗吗?腊月二十五,过年又进了一步,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没时

  • 绣品如何保存?老绣品应该怎样收藏保养?(老绣片怎么保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刺绣,绣品,价格

    刺绣是中国非常古老而精致的艺术,可以让一块素色的布料瞬间变得与众不同。在古代,很多达官贵人的家里经常会有一些刺绣工艺品,手工刺绣往往比现代的很多机器刺绣更加精致生动。而且很多人也喜欢收藏一些年代久远的刺绣,但是这些刺绣应该如何保存呢?收藏和保养老绣品的方法有哪些?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人民历来珍视布衣的

  • 董将军在夏天谈了些什么?董将军来夏简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将军,黄丽,本书

    《一般冬天的夏天》是一部"爱与被爱"治愈的故事。作者甘姚明用他简洁有力的文字,将真实的社会状况融入到魔幻现实的种子中,放大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底是充满温暖还是冰冷尖锐如冰刺?相信大家看完这本书会有更多的思考。先介绍一下《冬将军的夏天》以及部分读者给出的评价。让我们来看

  • 比封狼居胥还高的封号是什么(封狼居胥是一种什么封号)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施乐,匈奴,明山

    说起职业阶段的这只狼,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应该是武将的最高荣誉。这是所有追求过的武将的最高追求。然后有些人就更好奇了。这个职业阶段的狼高,那么有没有比这个更高的称号?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吧,看看有没有比这个更高的头衔!当然历史上也有比封狼更高的头衔。历史上比封狼还高的封号有:"祠堂献囚

  • 周瑜为什么辅佐孙策孙权?(周瑜是如何承诺孙策辅佐孙权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瑜,刘备,江东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无论是带兵打仗的将军,还是军事家,几乎人人都能叫得出名字。比如东吴的周瑜,虽然在《三国演义》中被刻画成一个嫉妒心强、心胸狭窄的人,但在现实历史中却有着相反的形象。那么,周瑜为什么选择辅佐孙策和孙权呢?他当初为什么不选择别人,比如刘备?周瑜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周瑜是孙吴

  • 光绪为什么不敢反抗慈禧?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光绪为什么不敢反抗慈禧?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光绪,皇帝

    说起历史上慈禧太后的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慈禧太后是中国清朝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人物。她在当时的清朝初年是很繁华的。清朝中期,乾隆年间,因为战争不多,清朝社会暂时太平,老百姓生活很滋润。但是到了清朝后期,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不与外界交流,所以清朝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中国的大门被强行打开,英法联军向

  •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形容什么场景(肃肃宵征夙夜在公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小星星,或者,公共

    最近在《诗经》上看到一句话,写得很好。他就是苏素,在公众场合通宵达旦。那么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场景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值得讨论。大家一起分析揭秘,一起学习!1.苏素在公共场合彻夜不眠描述的场景是什么?在《诗经》中,苏素的征熬夜公开描述了这一点"加班"现场不是辞职现场,别搞错了,是加班!加班!加班!分

  • 美国为何要打越南战争?有什么意义?(美国打越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越,越南,北越

    其实还是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美国打越战的初衷其实没那么邪恶。当初美国实际上是以帮助者的身份踏上了越南这片土地,并在越南发动了战争。只是美国帮助了越南的失败者南越,而南越被杀的太严重了,所以美国最后被当成了赤裸裸的侵略者。二战后出现了越南的两极分化。二战后,胡志明在苏联支持下,在越南北部建立北越,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