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吴三桂临终遗言究竟说了什么?哪一句才是真的?(吴三桂死得早)

吴三桂临终遗言究竟说了什么?哪一句才是真的?(吴三桂死得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91 更新时间:2024/1/18 22:35:54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人物。他发动三藩之乱反清,后来在衡州称帝,但只当了五个多月的皇帝。后人对吴三桂的评价很复杂,大部分是负面的,也有人肯定吴三桂的军事才能。事实上,吴三桂先清后反的举动值得怀疑。他是有计划的还是形势所迫?都说吴三桂的遗

言能透露他的真实想法,但有三句。为想了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明末清初的风云已经散去,但在这个非常时期,也涌现出了很多有争议的人物,吴三桂就是其中之一。有专家认为吴三桂是"不忠不孝无情不义"徒,而专家认为,吴三桂是清军的最后一招。从吴三桂的最后三个字,似乎可以找到确切的答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吴三桂的遗言是什么?

17世纪初至17世纪中叶,中原地区再次燃起篝火。此时的明朝面临内忧外患。自成在西北地区崛起,迅速攻城掠地,兵锋直指京城。在关外地区,满洲女真也觊觎中原,试图从明朝的身上撕下一块肉。

李自成终于到了北京,被崇祯皇帝寄予厚望的吴三桂不仅没有及时营救,还作为士兵站在了一边。这导致了景山公园,崇祯皇帝自缢,明朝覆灭。之后,吴三桂听说自己的妃子陈圆圆被李自成占领,一怒之下投靠清军,打开山海关让八旗军队进入中原。

之后,吴三桂成为清廷的忠实爪牙,不仅亲手绞死了李咏皇帝,还被清廷封为平西,坐拥云南大片土地。没想到康熙皇帝继位后,吴三桂又造反了,建立了所谓的"大周"国家。不得不说,吴三桂是一个历史"超级"变色龙变幻莫测的变脸速度简直不可想象,这也是他在后世留下千古骂名的直接原因。

吴三桂曾经总结自己的一生,主要体现在最后三个字,也是"当一个人快死的时候,他的话是好的。最好的证明,也是自然暴露的最好注脚。先说吴三桂的最后三句话,从而深入剖析这位明末将领的内心世界。

第一句话:"我精神恍惚,有时会头晕,思考人生。我的大部分错误已经犯下,今天我后悔了"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我最近几天精神恍惚,有时候会头晕。我觉得我这辈子做的事有一大半是错的,今天想起来真的很后悔。

说到"大多数错误"想来吴三桂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从吴三桂参军的前十二年,他就一直忠于明朝。但之后他一时气愤,莽撞地将满清八旗军打入山海关,致使中原迅速沦陷。此外,皇帝李咏的绞杀是一个不好的证明,没有父亲,没有国王。因此,"大多数错误"颇有说服力,并不是吴三桂故意谦虚的话。

第二句:皇上饶命,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这句话是吴三桂在病重迷茫的时候说的。如果他是清醒的,他就不会说这样懦弱的话。但也正是因为他处于昏迷状态,所以他嘴里的说话才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从这些话来看,吴三桂的内心应该是极度煎熬的,嘴里是"帝"不知道是崇祯皇帝,还是永乐皇帝,还是康熙皇帝。对于崇祯皇帝,吴三桂重视兵,眼看着大明山分崩离析。对于李咏皇帝,他一点也不同情。尽管李咏一再恳求,他还是残忍地杀了他,断绝了大明最后的血脉。对于康熙帝来说,清廷赐给他很多土地,但他仍然野心勃勃地造反,甚至与前者共享天下。吴三桂能说出这样的话,内心的愧疚是有目共睹的。

第三句:不忠不孝无情不义

在儒家化两千多年的传承中,"忠、孝、仁、义"是衡量人的性格的重要标准。而吴三桂临死前留下了遗言"不忠不孝无情不义"其实他很清楚,自己的性格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这句话能从吴三桂嘴里说出来,说明吴三桂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非常反感。毕竟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他也告诉"不忠不孝无情不义"让人觉得唾弃,可惜造化弄人,却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这三条记载都在史书上看到过,但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确定这些话的真实性。可能都是吴三桂本人的真心告白,也有可能是后世史家故意为之。不管怎么说,以上的话,无论是从他自己的口中,还是从一个历史学家的笔下,对吴三桂一生的总结都是相当准确的,是历史上的定论。

现在距离明末清初已经400多年了,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当年的英雄们,要么住在庙里受尽千古香火,要么被钉在十字架上痛骂。但他们的历史事迹至今仍被今人津津乐道,也在激励和警醒着大家。

温岚海润工作室总编辑文秀才撰文:特约历史作家:常山赵子冲。

标签: 吴三皇帝崇祯

更多文章

  • 邓艾进攻蜀国刘禅有办法抵挡么?刘禅为什么不用缓兵之计?(刘禅和邓艾大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邓艾,投降,蜀汉

    263年,邓艾、钟会率军攻蜀,最后邓艾率先攻,也是直接投降。许多人认为刘禅没有骨气,不知道调兵抵抗。事实上,当时蜀国可用的兵力已经见底。姜维长期的军国主义北伐,让蜀国国力不堪。也许刘禅只能使用拖延战术,但这可能不会持续很久。所以刘禅的决定也救了自己人民和士兵的命,否则他可能会被魏军屠杀大家会问,当邓

  • 唐宣宗李忱真实死因是什么?唐宣宗活了多少岁?被葬在哪里?(李忱唐宣宗之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玄宗,玄宗,唐朝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唐朝历史上的唐玄宗。说起唐朝,那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当时的唐朝也叫盛唐,是一个非常富裕的朝代。然而,唐朝中后期,由于统治者的错误决策,发生了安史之乱。当时宦官当道,统治着唐朝的经济和政治。其实很多皇帝都想削减宦官的权利,但无济于事。然而,唐玄宗陈丽在晚唐被称为孝玄宗。还是有很大贡

  • 麦克阿瑟是如何成就了自己一生的?父亲给他留下了什么遗产?(麦克阿瑟的生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麦克阿瑟,彩虹,美国

    说起麦克阿瑟,在历史上是众所周知的,很少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字。麦克阿瑟·景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的最高指挥官。在人们的评价中,麦克阿瑟是一个有许多面孔的人。有人说麦克阿瑟是个花花公子,很小家子气。但是有人说麦克阿瑟是一个无所畏惧的英雄。那么麦克阿瑟是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的呢?看看麦克阿瑟司令的父亲留给

  • 崖山海战之后宋军为什么不反抗或者南渡?(崖山海战宋军为什么打不过蒙古)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士,南宋,文天祥

    说起崖山之战,战斗确实惨烈。宋朝虽然没赢,应该是选择了逃跑,但都选择了殉道。他们没有抵抗,没有选择南渡。那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吧!01都说世界大势在变。一方面,宋代赵氏家族定居江南,继续过着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成吉思汗的后代到处打仗,战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欧洲战场被草原骑兵打

  • 欧洲骑兵不可跨越的死亡之墙——瑞士长矛兵(欧洲骑兵冲锋战术)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瑞士,长矛,士兵

    在古代欧洲,在过去的朝代里,欧洲各国总是处于战争和内斗之中,各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你发现情况了吗?自1291年瑞士建国以来,瑞士这个小国一直老老实实地存在着。似乎没有战争能影响这个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国。在很多情况下,它什么也不说,保持中立。有些人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没有一个国家想征服瑞士。其

  • 历史上有四个人突然消失了他们最终去了哪里?(历史上消失的五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老子,秦始皇,孔子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许多伟人和圣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这些人中,有四个人突然莫名其妙地失踪了,至今仍是个谜。那么这些人最后去了哪里?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子西行。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老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因为学识出众

  • 康熙心目中的理想接班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阿哥,康熙

    清朝康乾盛世,雍正年间,出现了张等几位朝廷忠臣。像张这样的人也写过类似的话,说清朝以后入关是天意。不要说是汉族和满族的区分,没必要,我们是一家人!这也是一个亲和政策。把这段文字加到雍正自己反驳的十大罪名里,得到一段文字。雍正出了一本书叫《大义》,意思是在我大义的感召下,你要迷途知返,醒悟过来。这是什

  • 捣练图邮票有收藏价值吗?捣练图画的什么内容?(捣练图邮票大版价格)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代,邮票,仕女

    虽然邮票基本上不会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需要邮票来寄信的时代已经成为很多人脑海中的回忆。不过,虽然没有信,但是邮票还是很多的。很多邮票用的都是古画的内容,比如用夯图制作邮票。这枚带有夯图的邮票值得收藏吗?捣固图的原始内容是什么?说到捣固图,大家都知道还是很有名的,不过这些问题不大,所以最近发行

  • 贯穿整个中华文化的字是哪个字?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的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还有,一代人,用于

    在我国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中,总有一个词是绕不过去的,那个词就是"还有"词。世俗"还有"有一个协调良好的系统作为保证。我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思想模式和行为规范的长期积累。宗法制度是权力的结构,它有非常明确的绝对服从权利的等级制度。宗族实行的是宗法制度,宗族统治家庭,家庭干预家庭,家庭控制个人,个人服从礼

  • 为什么王昭君愿意去要塞亲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昭君,画家,汉元帝

    说起王昭君的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王昭君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同时,在很多人看来,王昭君牺牲自己的英雄更多的是为了维护和平,因为当时有一种和亲的习俗,就是中原派一位美丽的公主嫁给匈奴,以维持一定时期的和平局面,这对整个国家和朝廷都是有利的。当然,王昭君是怎么当选的?其实这也要误说一件事。我们先来看王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