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英国能称霸世界几百年?

为什么英国能称霸世界几百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57 更新时间:2023/12/30 10:30:33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能够称霸世界200多年。这样的成绩绝不会是偶然,但一定是有自己优势的地方。而英国在七年战争中的表现无疑成为这场战争的真正焦点。在这场战争中,英国的战略使其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裸体很能说明问题。

众所周知,七年战争被一些人

称为零号世界大战,可见其规模仅次于一战二战。这场战争的中心是欧洲大陆的混战,这场混战持续了七年,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欧洲国家。岛国英国虽然没有直接登陆参加中央战场的战斗,但却表现出智慧和谋略,与四面受腓特烈统治的普鲁士结盟,使随时有民族灭亡危险的普鲁士有了勇敢作战的勇气,最终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

那么,英国是如考虑与几乎被所有欧洲列强包围的腓特烈普鲁士结盟的呢?事实上,英国在恶劣的环境下选择支持普鲁士,足以看出英国的勇气和策略。

维持欧洲的力量平衡

大陆均势战略是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基本外交政策。所以当奥地利位继承战争进入后期,从维持大陆均势的角度出发,英国通过《亚琛条约》将美丽富饶的西里西亚拱手让给了奥地利。不仅制约了奥地利这个盟友在欧洲的强大,也把普鲁士钉在了法、奥、俄的中心。让这三个欧洲大国不能产生有效的合作,形成挑战英国的力量,让欧洲大陆的格局更加混乱。

因为英国是岛国,实力主要在海上。为了防止欧洲大陆出现任何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国家,英国主要采取代理人战争的方式来限制和压制欧洲大陆的大国。在七年战争之前,法国被支持对抗西班牙。后来法国强大了,勾搭上奥地利,利用奥地利平衡法国的扩。后来法国、奥地利、俄国看到普鲁士在继承者战争中的优势,联合起来准备消灭普鲁士。这让英国人非不安。如果这种同盟升级为整个欧洲大陆的同盟来对付普鲁士,对英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英国虽然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却无法面对整个欧洲。

削弱争夺霸权的对手

英法这对好朋友,曾经联合收拾过西班牙这个第一不落帝国。西班牙被他们打败后,两国开始在全世界争夺西班牙原来的势力范围,占领殖民地和商路,都想称霸世界,成为下一个不落的帝国。当时英国作为岛国,海上力量略强于法国,但国力仍远不及法国。一旦法国成为欧洲霸主,就会威胁到英国。英国的担心不是多的,这一点在后来拿破仑获得欧洲统治权的时候得到了证明。如果拿破仑没有远征俄国,法国没有被英国束缚在后面,欧洲可能在200年前就已经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了。

所以在英国看来,奥地利进攻普鲁士没什么好担心的,但是法、奥、俄联合进攻普鲁士,就让英国担心了,不能容忍了,所以英国才会义无反顾的帮助普鲁士。这只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转移对手的目标,争夺殖民地。

英国在七年战争中的智慧体现在为普鲁士提供定期的战争援助资金和少量的军事支援。为了保证普鲁士不牵制法国、奥地利、俄国和西班牙的军事力量。当它的主要对手法国的军事力量被吸引到普鲁士战场的时候,也正是英军到达法国殖民地的大门口,英国轻松拿下法属加拿大和印度两大殖民地的时候。

此时的法国深陷普鲁士的战争泥潭,已经来不及回望自己的殖民地。英国人对法国辛辛苦苦建立的殖民地感到高兴,获得了更广阔的贸易市场和战争动员能力。

把自己的生活抛在脑后

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前的形势极其悲观,可谓四面楚歌。事实上,七年战争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有关,或者说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延续。腓特烈在这场战争中的指挥能力和普鲁士军队的强大作战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并且拿下了西里西亚,这无疑挑战了哈布斯堡家族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及其欧洲霸权。这么优秀的矛盾怎么可能逃过英国人的眼睛,所以普鲁士自然成为英国人制衡奥地利最合适的盟友人选。

就在整个欧洲急于准备消灭普鲁士的时候,腓特烈也发现,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和萨克森等曾经的盟友,在可爱的表哥的活动下,都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成了自己不折不扣的敌人,拖累了俄罗斯这个庞然大物。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腓特烈只有一条死路,于是当英国想与他结盟时,两国一拍即合,结为盟友。后来通过实战检验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尽管英国直到罗斯巴赫战役才完全确认腓特烈普鲁士的军事价值,并为其提供定期的战争援助资金,对一度山穷水尽的普鲁士给大力支持。当然,英国人对此也非常谨慎。俄国逆转,与普鲁士缔结和约后,他们单方面停止了常规的战争援助资金,生怕自己再造一个强大的对手。

结束语

总之,七年战争中的中英普同盟是历史的必然。从英国的角度来看,选择普鲁士是其欧洲均势战略,限制了欧洲大陆产生霸权的需要,也是其在世界霸权道路上扫清障碍,削弱最强大竞争对手法国的需要。从普鲁士的角度来看,普鲁士当时处于生死边缘,所以决定选择当时最合适的英国作为盟友。双方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

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两国虽然目的不同,但效果相同。也就是英国的欧洲均势政策发挥到了极致,而极具军事天赋的腓特烈在这场战争中更是表现抢眼。普鲁士不辜负英国的俘虏,消耗了所有强国,差点让英国夺得世界殖民霸权,为日后成为世界霸主铺路;在英国的支持下,普鲁士不仅安全了,还奠定了欧洲五强的基础。

事实上,英国选择腓特烈大帝并非没有风险。在七年战争最艰苦最惨烈的时候,腓特烈大帝曾经两次有自杀的念头。如果腓特烈大帝时期的普鲁士真的垮了,对英国的后果可想而知。但是,这就是大英帝国的独特之处!

标签: 普鲁士英国欧洲

更多文章

  • 鱼化龙的壶型的由来是什么?鱼化龙有什么寓意解说(鱼化龙紫砂壶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鲤鱼,龙门,于化

    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图案,每种图案都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含义。在茶壶的图案中,有一个"于化龙"于化龙的锅形也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然而,于化龙的壶形是什么意思,这种图案的起源是什么?于化龙的锅形起源是什么,背后有什么历史?于化龙是典型的传统锅庄,意思是鱼过龙门。"鱼龙锅"也叫"龙

  • 阿登战役美军伤亡为何如此惨重?(阿登战役真实伤亡)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阿登,德军,美军

    说起阿登战役,相信大家都会很熟悉。这是二战期间美军非常艰苦的一场战役,从1944年12月16日到1945年1月25日。这场战争是二战末期纳粹德国在欧洲西线的比利时瓦隆阿登地区发起的共识。这场战斗配合了一些二级操作,包括地板操作和麒麟操作。德军的目的是突破盟军战线,将其一分为二,从而占领安特卫普,进而

  • 长平之战如果让李牧指挥能否扭转颓势一举败秦?(长平之战如果让李牧指挥会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平,秦国,李牧

    说起长平之战,这一仗其实很有纪念意义。这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此类惨烈战役之一。就说一个数据吧,就是45万人,前前后后有多达45万人被坑死了,所以真的很惨烈。但如果做一个假设,假设当时是李牧下的命令,能扭转局势吗?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吗?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看看吧!我先说点题外话。长平之战被

  • 唐朝时期公主和和尚偷情是真的吗?为什么很多公主喜欢和尚(唐朝的哪个公主喜欢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阳,公主,和尚

    说到中国的古代唐朝边肖,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古代唐朝非常繁荣,不仅是在经济上,而且在人文上。当时唐朝国家很富裕。很多人也在问边肖,唐朝的时候公主和和尚出轨是不是真的。那为什么那么多公主喜欢和尚?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具体的小编也已经整理好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每个朝代都会有政治联姻这种事,出身皇族的更是身

  • 坟墓和墓穴分别是什么意思?两者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死后,皇帝,陵墓

    说到坟、墓、冢、墓,不都是坟,只是叫法不同。但其实如果真的要小心的话,差别真的很大,所以也有人说过。有什么区别?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坟、墓、葬、陵这几个词都是用来表示人死后埋葬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说法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原来这种不同的称谓

  • 四大名琴是什么?我国古代四大名琴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中国古代四大名琴都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庄王,司马相如,卓文君

    中国古代的很多东西和人物都会带"四"比如说,比如说四大美女,四大经典小说等等。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名琴。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很多人有时候分不清琴和古筝的区别。其实区别很简单。琴的琴弦没有古筝那么多,音色更为古朴醇厚。既然古代有四大名琴,自然会有相应的故事,那么四大名琴的背景是什么呢

  • “不看屋内之宝,只看门前之草”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门前,我们,个人

    "不看屋里的宝贝,只看门前的草"这是我国民间的一句俗语,意思是看人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内在,看是不是表里如一。如果外表光鲜亮丽,内部蓬头垢面,是不会被别人认出来的。其实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这些谚语也是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不看屋里的宝贝,只看门前的草"真正的意义是

  • 三十而立真正的含义介绍(三十而立最后的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十而立,孔子,五经

    "三十而立"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一个成年人到了30岁,似乎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岗位,承担了不同的责任。"三十而立"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30岁时对自己的评价。其实现在大部分人对三十而立的理解都不是很正确,其真正的意义也很少被理解。那就跟大家简单分析一下。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1、30岁孔

  •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个个才华横溢(竹林七贤指哪7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七贤,竹林,七个人

    说起竹林七贤,你可能并不熟悉。这七贤都是才华出众,崇尚虚无,不依附权贵,喜欢放荡不羁,热爱自由的人。所谓竹林七贤,就是嵇康、单涛、阮籍、王戎、向秀、刘玲、阮贤。这七个性格相似的才子,经常在竹林里相遇。这七个人聚在竹林里,就会弹琴喝酒,讨论国事。要说嵇康是这七个人里最红最有名的,因为他放荡不羁,所以被

  • 秦王为什么那么疼爱赵高?(秦王为什么恨赵姬)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子婴,秦王,秦始皇

    说到秦王,大家知道,这个人好像很喜欢赵高,但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大家最好看到秦国灭亡了。这个赵高不重要吗?其实多多少少都有,所以有人问,那这个赵高为什么这么爱赵呢?下面就来分析一下这些问题,一起揭秘。子婴在被封为秦王之前默默无闻。史书也没有记载他到底是谁的儿子。一直没有抗争的权利和机会。这是赵高被迫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