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复姓现在流传下来的还有多少?为什么大部分都消失了?

古代复姓现在流传下来的还有多少?为什么大部分都消失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29 更新时间:2023/12/31 14:04:38

古代复姓现在流传下来的还有多少?为什么大部分都消失了?曾经复姓曾有不下1500个之多,现在只剩下100个左右的复姓还在沿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一般来说,古代的复姓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源头是古代的游牧民族汉化之后,给自己取了复姓,像是独孤、慕容,都属于此。

而另一源头,则是春秋战国时候的公卿贵胄,在先秦时代,姓和氏相互分开,只有贵者才能拥有氏,像是秦始皇嬴政,他就是嬴姓赵氏,随着姓氏合一,不少世家门阀就把自己的姓和氏合在一起,组成了复姓。

先秦的百姓,只有姓,而无氏,自然少有复姓之人,可以说世家和复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复姓的消亡,也和世家的命运撇不开关系。

复姓的消失和世家的牵连,可以归结为三点:

其一,复姓生僻难书写。

世家门阀的子弟,在识文断字上面,肯定没问题,所以即便家族的复姓晦涩生僻,也不影响平日里书写和运用,但要是家族衰落,子孙飘零,连读书识字都做不到的时候,指望后人把祖先的姓氏给牢牢记住,就不现实了。

由于文化传承的断代,目不识丁的姓氏后人,很可能就会选择把复姓简化,既方便记忆,也能轻松书写,不至于看着自己家族的姓氏都不知所以然。

其二,避祸保身。

当年刘裕篡夺东晋天下,下令追捕司马氏的后人,引得不少曾经的司马皇族改换姓氏,以马为姓,逃避杀身之祸。

在古代,遇到烽烟之世,即便是世家,也难幸免,唐末黄巢攻破长安,“天街踏破公卿骨”的时候,又何曾顾惜过这些人的身份。

这样的事情,在古代从不罕见,世家门阀中,固然有像是五姓七望这样从秦汉传承到隋唐的例子,可一招不慎,导致家族消弭于烽火之中的情况也不罕见,连带着复姓也一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即便侥幸躲过一劫,子孙流散之下,也遗落了祖先姓氏。

其三,五代以后,世家整体消亡。

自唐以后,世家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杨广李世民打造的科举制度,在宋朝彻底兴盛,而那些动辄传承千年的世家,在五代十国的烽火之中,本就遭受重创,于是士大夫们就此取代了世家门阀的位置。

家族衰败之后,再想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也不现实,说不准哪次王朝更替之中,就因为烽烟的缘故,断了香火祭祀,从此泯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世家和复姓,就是这样一同步入了消亡之中,不过北邙倒是还有个看法,古时候的王朝更替,多半会是中原大地十室九空的结局,而复姓之人本就稀少,幸存的几率也小,于是现如今还存在的复姓也就很少见了。

北邙看来,复姓的消亡历程,其实也是世家门阀衰亡的一个缩影,正是那些千余年来把持天下,连李世民这样的一代雄主都不得不忌惮万分的世家的时代的结束,才给了寒门学子以科举入仕途,一展抱负的机会。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水镜先生如果把司马懿推荐给了刘备,司马家能统一三国吗?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司马懿,战史风云

    东汉末年,正是一个乱世,而英雄就随着乱世应运而生了,三国时一个不缺英雄的时代,而在英雄中最不缺的就是谋士,在街上随便走着,就能发现一大把的谋士,但是很多谋士是不成气候的,说起谋士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很少有人能够做诸葛亮的对手,但是在三国后期的时候,诸葛亮遇上了他这一生最大的对手就是司

  • 中国认识世界的一次盛举——清朝五大臣出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五大臣出洋,历史解密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敲开,中国人步履蹒跚地开始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艰难历程。在这一历程中,1905年至1906年的五大臣出洋,不仅直接影响了清末政局的历史走向,同时也书写了近代中外关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后义和团时代中国认识世界、加强对外联系、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形象、提升

  • 疯子发疯要当皇帝,乾隆是怎么处置他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丁文彬,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乾隆皇帝统治的时期,是一个盛世王朝。在他统治的时候,中国的人口达到了三亿。可以说在封建社会,这个人口数量,绝对达到了历史之最。正是因为如此,乾隆最为担心的事情,就是怕民间因为粮食不够吃,会起来闹事。所以,这一时期,乾隆叮嘱地方官员。一定要严加防范,若是发现想要闹事造反的人,一律杀头。这也就是为何乾隆

  • 刘晔是什么人?被称为曹魏三朝元老的他有何才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晔,三国,风云人物

    刘晔在三国历史中的存在感并不高,但他却是曹魏集团中非常重要的“智库”成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晔,他可是曹操账下顶级谋士之一,其料事如神,对天下大势分析的很透彻,常常能一语说中要害。他是曹魏政权的三朝元老,是当时曹魏的一个著名战略家。当然,郭嘉也是曹操账下重要的谋士,是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

  • 成语功亏一篑是什么意思 关于功亏一篑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先来说说功亏一篑是什么意思。功亏一篑:(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语出]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公元前11世纪,姬发周文王的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残杀,得以即位。姬发死后谥号“武

  • 长勺之战的背景是什么?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长勺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齐鲁长勺之战简介长勺(sháo)之战,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此次战役,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长勺之战

  • 三国魏国大臣王观,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魏国大臣王观,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其子曹丕建立国家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

  •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是真还是假的?唐玄宗知道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杨贵妃,唐朝,野史秘闻

    天宝十载(751),唐玄宗退朝回宫时遇见,后宫里正一片喧闹。只见一群宫女抬着一个锦缎做的大襁褓出来,走近一瞧,襁褓里面不是别人,正是拜了杨贵妃为干妈的安禄山。玄宗狐疑问及是何事,左右回答圣上道:这是杨贵妃在给安禄山“洗三”(自古有婴儿出生三日为其洗身的习俗)呢!玄宗一听竟不怒反喜,说道:贵妃这个当娘

  • 刘谌:刘禅最有骨气的儿子,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禅,三国,风云人物

    刘禅最有血性的儿子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血战绵竹,到达成都城下,后主刘禅开城投降,三国中的一个倒下了。其实,在邓艾兵临城下时,是血战到底,还是举手投降,蜀汉朝堂之上争论不休。最后,后主刘禅采纳了投降派谯周的意见,放弃抵抗,开城投降,蜀汉遂亡。世人都说刘禅是

  • 在清朝皇帝在位期间,什么样的老人可以参加“千叟宴”?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千叟宴”在有清一代仅仅举行过四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次“千叟宴”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这一年是康熙六十大寿,按中国人的习俗,人到甲子之年一定要庆祝,何况当朝皇帝呢,加之康熙主政颇得人心,所以当时便有一些老人不辞辛苦,行程几十里、几百里乃至上千里地从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