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何清朝正史编写这么缓慢?编写清史有多困难?

为何清朝正史编写这么缓慢?编写清史有多困难?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75 更新时间:2024/1/28 18:12:52

众所周知,二十四史不包括清史,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统。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清史馆曾花十年时间编修《清史稿》,不过该书是未定稿,也因讹误较多而遭到了很多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董必武就曾中央提出重新编修清史的建议,但因当时没有足够条件而未能正式开展。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清朝历史记载又是从哪来的?

其中一方面来自于《清实录》,也就是《大清历朝实录》。是由历朝的史官,记载皇帝举止言行、奏折、上谕、各地经济、军事、政治等等内容的一系列记录。还有一些地方志,包括省级、县级、甚至于某寺庙,比如灵隐寺志等组成。再有就是一些人写的书籍了,清代文人写的书实在是太多了,修《艺文志》时,光书名就列了几十万字。当然还有很多国外记录清朝的历史,毕竟随着交通和通讯的发达,尤其晚清,不管是战争还是贸易,都会有部分史料记录到外国人的书籍中。

那么,清朝已经灭亡一百多年了,为什么正史还没有编写完成呢?

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上任后的第三年就要给清朝编史,但一直没有正式成书,原因有二:

一是,之前的朝代编写史书,大都设立国史馆,设一个总管,配很多史官和记录员。由总管统一协调指挥,这样才能保证史书的统一性,然而民国时候编史,是各位学者在家里编的。这样就造成了大量重复,以及零散,不统一的状况出现。且各位学者的学识水平又不统一,所有的稿件凑在一起,内容参差不齐,并不完整。

二是,由于清史稿并没有完成,且存在人为的美化清朝情况,后来的南京民国政府也想修书,奈国家不稳定,战乱不断,最终未能实现。

就这样,民国三十八年,也没有把清史编出来,只完成了一部草稿,名之《清史稿》。

编写清史有多困难?

首先,清朝的史料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国内的,还有国外的,除了汉文的,还有满文的,除了宫廷的,还有地方的,数不胜数。一方面要全部整理出来,另一方面还得判断真假,筛选内容,单举一个类别,比如《清代诗文集汇编》,一间屋子不一定摆得下。

其次,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且是文言文,现在编史书再用文言文,一方面不太合适。另一方面,这个时候再找会用文言文编史书的人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往往文言文几个字就能表达清楚的内容,用白话文要写满满一大段,别说编清史了,就算是翻译明史,字数也会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样就导致,清史的编写,字数太多,而且是越写越多。导致清史编到一半后,又开始压缩字数,弄得白话不白话,文言不文言,这整体的统一无疑增加了大量时间。

除了工作量巨大以外,客观严谨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所以民国时期没有编写完成,跟遗老遗少还存在有关。有些事情需要盖棺才能定论,这也是很多前朝史往往历经百年才能编好的原因所在。

好在2002年清史编纂委员会成立之后开始了新《清史》体裁体例的研究工作,到2004年为止大体确定了全书的总体框架。新《清史》由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五大部分组成,共92卷、3000余万字。全书采用将《二十四史》经典体例与目前国际通用的章节体相结合的"新综合"体进行编写,其中通纪部分采用章节体,其余部分采用传统体例。

《通纪》是全书的核心,分清建立、入关、康熙之治雍正改革、乾隆统一中国、清朝中衰、外国侵略和农民战争、清自强运动、最后衰亡等各卷,描述清朝300年的盛衰史。《典志》描述清朝典章制度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具体包括天文历法、地理、人口、民族、法律、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交通、财政、学术、西学、诗文小说、戏曲书画等。《传记》部分分为22卷,包括清朝3000余位不同阶级、领域的代表人物的传记。《史表》包括"三十一表"(实际包含35种表),在《清史稿》14种表(除《外戚表》)以外,又新设21种表。《图录》则是《清史》的重要创新之一,分舆地、生产、商贸外贸、军事、民俗、建筑、艺术、宗教、肖像十大类,收录各种历史地图、绘画、文物图片以及历史照片等。

标签: 清朝康熙

更多文章

  • 隋唐道路制简介 道路制的作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唐,道路制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隋唐的道路制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隋文帝于开皇三年(583年)“罢天下郡”,实行以州领县的二级制,后来便很快推行到全国。但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这就是由中央政府来直接管辖全国二三百个州,实在是有困难的。所以,唐朝建立后,唐太宗便于贞观元年(627年),又

  • 古代什么场合官员必须穿蟒袍呢?都有哪些讲究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蟒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蟒袍都是一种规格比较高的服饰。一般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机会穿到这种衣服。当然,它的地位也那么高,并不是只有宗室亲王、皇亲国戚才能穿。清朝的时候,只要拥有官员身份,都有资格穿蟒袍。因为蟒袍在当时,属于吉服的范畴内。所谓吉服,就是在吉庆典礼,比如祭祀天地这种场合,官员就会穿蟒袍出来,参

  • 古代的官员有假期吗?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假期是最多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假期

    古代人们有假期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孔雀东南飞》里,庐江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子刘氏虽然恩爱异常,但由于平时居住在官署,年轻夫妻聚少离多,以致于妻子哭诉:“贱妾留空房,相见日常稀。”这正是汉代公务员工作期间必须留居官府、难以顾及家庭的真实写照。他们一个连续工作周期是五天,然后有一天固定

  • 清朝《康熙皇舆全览图》是哪些人画的?《康熙皇舆全览图》包括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康熙皇舆全览图》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皇舆全览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皇舆全览图》为中国清朝所绘的地图。1708年由康熙帝下令编绘,以天文观测与星象三角测量方式进行,采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为四十万分之一。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贝加尔湖),南至崖

  • 番茄是从国外引进的,为何发明番茄酱的却是中国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番茄

    番茄,俗称西红柿、洋柿子,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番茄起源于安第斯山脉一带。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位于南美洲的西岸。从巴拿马一直到智利,纵贯南美大陆西部,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如今在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一些南美洲地区,仍然有大面积野生种番茄分布。现在栽培番茄的祖先是樱桃番茄,历史要

  • 历史上是怎么记载并蒂莲的?并蒂莲有什么象征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并蒂莲,意义

    并蒂莲的生成几率非常低,所以也被大家认为是荷花中的珍品,它出现一株的概率仅为十万分之一。但是近日南京玄武湖已经连续出现2株并蒂莲,这令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据了解,7月12日南京玄武湖生长出了第一株并蒂莲,而7月26日又再次长出了一株并蒂莲。这喜讯引得当地市民纷纷去观看。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 抑郁症的10个前兆分别是什么?抑郁症有哪些前兆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抑郁症,前兆

    现在得抑郁症的人是越来越多了,甚至很多人得了抑郁症之后都还不知道,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环境下,我们一定要对抑郁症进行一些了解,多关注自己和家人的情绪,那么接下来跟趣历史一起了解一下抑郁症的10个前兆、抑郁症的前兆表现吧。1、情绪抑郁症患者情绪会出现巨大的转变,突然就很情绪化,容易被一些小事影响情绪,

  • 早餐吃什么不易长胖?低热量的早餐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早餐,低热量

    早餐吃什么不易长胖还健康营养?趣历史给大家推荐4款低热量早餐,希望正在减肥中的人可以参考一下。1、25克燕麦,一杯牛奶,一个煮鸡蛋,一份凉拌绿叶菜这款早餐的热量在320大卡左右,这么多的热量大约占据一位成年女性全天摄入热量的20%,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0克,另外还有相当丰富的膳食纤维、钙元素以及其他

  • 豆类的品种有哪些?豆类有哪些健康新吃法?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豆类,健康

    我国古代饮食有“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引自《黄帝内经•素问》)的说法,意为虽然五谷有营养,但没有豆类就失去了平衡。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实践中对豆类在膳食营养中的作用有很深的认识。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豆类的健康新吃法。豆类的品种有很多,根据大豆的种皮颜色可分为五大类:黄大豆、青

  • 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海蚀地貌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海蚀,地貌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 海蚀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海蚀,为海水对于海岸线陆地的侵蚀,所形成的一种作用。一般常见的如:海崖、海蚀凹璧、波蚀棚、海蚀洞、海蚀门、海蚀柱,如遇地形抬升还会形成海阶等海岸地形。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一般的海蚀通常伴随着潮汐,周期性的潮汐引起海水向陆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