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果曹操的军师郭嘉不死,他还会遭受赤壁惨败吗?

如果曹操的军师郭嘉不死,他还会遭受赤壁惨败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92 更新时间:2024/1/23 10:38:27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如郭嘉尚在,曹操真能避免赤壁惨败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在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突然对部下说出了一句话。那就是如果郭嘉不死,必然不会让我遭受这样的惨败。曹操并且为此捶胸顿足,痛哭流涕。那么郭嘉不死,曹操真的会不遭受赤壁惨败吗?

一、曹操痛哭郭嘉。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在平定中国北方后,接受了荀彧的建议,向荆州发起了进攻。正值荆州的刘表病逝,继位的刘琮六神无主,在部下的逼迫下,主动投降了曹操。曹操随即挑选五千精骑,在长坂坡大败刘备,迫使刘备放弃占领江陵的目标,逃亡江夏。

在当时,曹操的实力急剧膨胀。他不但收编了刘表的十几万水陆大军,还占据着长江上游的有利地势。益州的刘璋感受到曹操的威胁,赶快向曹操送兵送粮,表示臣服。在江夏的刘备也做好准备,随时准备继续南逃。

曹操为了一举解决南方的问题,他率领军队顺流而下,准备进攻江夏。与此同时,他还给东吴的孙权写去信件,对他进行武力威胁。曹军上下都志得意满,绝大多数人认为东吴会屈从曹操的威胁,迎降曹操,并且共同讨伐刘备。

但是,出乎曹操意料的是,孙权并没有屈服于他的恐吓,而是听从了诸葛亮、周瑜、鲁肃的劝告,与刘备达成了孙刘联盟。在周瑜的统一指挥下,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破曹军。曹操只得收拾残兵败将撤回北方,留下部分兵力防守江陵和合肥,作为南方防御的据点。

在战后,曹操在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想起了郭嘉。他为郭嘉痛哭流涕,认为郭嘉如果不是英年早逝,随同自己军中,肯定不会让自己遭受如此惨败。那么,在总结会上,曹操为何突然会想起郭嘉呢?

二、曹操痛哭郭嘉的原因。

郭嘉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之一,他和曹操一见如故,互相欣赏。与那些还胸怀汉室的正统人士不同,郭嘉从遇到曹操的第一天起就把曹操当成了自己真正的主公。他和荀攸一起,在军事行动中为曹操出谋划策,屡建奇功。可惜的是,郭嘉在随同曹操平定北方时,因病早早就离开了人世。

曹操在吊唁郭嘉的时候,对他的手下说,郭嘉的年纪是诸位中最年轻的。我本来想把后事托付给郭嘉,让他来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谁知道他才到中年就去世了,这真是命运的不公啊。郭嘉去世时年仅三十八岁,难怪曹操会这么惋惜。

曹操之所以会痛哭郭嘉,主要是在赤壁之战后,他想起了郭嘉生前为他献上的最后一条计谋。当时曹操率军平定河北的袁氏势力,袁尚袁熙兄弟被曹操打败,只能逃往辽东。当时曹操的部下都要求乘胜追击,攻打辽东的公孙康及袁氏兄弟。曹操却采纳了郭嘉的计策,按兵不动。

不久之后,公孙康杀掉了袁氏兄弟,并将两人的首级送给曹操,表示降服。大家问起原因,曹操将郭嘉的计谋告诉大家。郭嘉判断公孙康和袁氏兄弟各怀鬼胎,如果曹操急于向他们用兵,他们会联合抵抗曹军。如果曹操放缓对他们的攻势,公孙康和袁氏兄弟就会因为内部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

在赤壁之战后,曹操想起当时的情况,与当年袁绍兄弟和公孙康十分相似。刘备就如同当年的袁氏兄弟,被曹操打得投靠孙权。而孙权则如同当年的公孙康,虽然暂时收留刘备,但是却观望着曹操的动向。因为孙权清楚知道刘备不是屈居人下之人,对自己的基业有着直接的威胁。

如果曹操按照郭嘉当年的计策,放缓向江东的进攻,那么情况将有所不同。曹操的军队就有了休整的时机,并且可以把收编的荆州军队消化进曹军。同时曹操还可以稳定荆州的局势,把刘表的地盘切实的收入囊中。这样,在经过休整之后,收编刘表水军的曹军就补上了自己短板,在荆州的支援下,对刘备和孙权形成绝对的优势。

曹操放缓对东吴的攻势,也会给孙权带来更大的压力。孙权和刘备的联盟本来就不稳固,那么很可能在曹操休整时期,双方就会如同当年公孙康和袁氏兄弟那样发生内讧。这样曹操就可以运用政治和军事手段,对刘备和孙权各个击破,一举解决东南问题。

但是由于曹操在夺取荆州后志得意满,不顾自身的缺陷,急忙发起了对长江下游的进攻。这样就迫使为了自保的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与曹军打了一场赤壁之战。由于自身准备不足,曹军遭受了惨败。在战后,曹操想起郭嘉的计策,自然感到追悔莫及,痛哭郭嘉了。

三、郭嘉不死,曹操能免除赤壁惨败吗?

那么如果郭嘉不死,曹操就可能免除赤壁的惨败?如果我们从当时的情况来分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曹操依然还是要发动赤壁之战,胜负也是不可知的。这是因为我们在事后从上帝的视角来指责曹操,而身处其境的人却很难做出相应的判断。

在当时曹操君臣的眼中,形势是一片大好的。曹操已经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荆州,收编了大批刘表的军队,拥有了强大的水军,并且占据了长江上游的有利地势。刘备在经过长坂坡之战的失败后,逃亡江夏与刘琦会合。刘备的精锐已经损失殆尽,刘琦的军队属于原来的荆州派系,自然军心不稳。正如诸葛亮所说的,这是刘备最危急的关头。

曹操在南下荆州前,在东吴也做了自己的布局。他和孙权结成姻亲关系,并且派出一部分兵力进出淮南,威胁东吴的根本重地。曹操认为在自己的恩威并施下,孙权年轻不能服众,很可能会发生内乱,不能抵抗自己。实际上,在当时的东吴,迎降曹操的呼声很高,只是在孙权的强压下才没有爆发内乱。

在这样有利的情况下,无论是谁都会选择继续进军。我们可以想见,如果现实按照曹操的判断,孙权迎降了曹操,双方联合消灭刘备的势力,整个南方收入曹魏的版图。那么后人肯定会一致夸赞曹操的选择,称赞他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相信即便是郭嘉在世,他也不能对曹操的选择提出多大的异议。

其实,在当时曹军中,贾诩就曾提出过反对意见。他对曹操说:“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极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居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但是这个建议没有被曹操接受。我们可以想象在曹操君臣想要毕其功于一役的那种气氛中,郭嘉如果提出像贾诩那样的反对意见,也难被曹操采纳。

其实,郭嘉那条“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的计策,并不是他个人独有的计策。在当年曹操攻打张绣的时候,荀攸就提出过类似的计策。他不建议曹操向张绣进攻,建议缓攻张绣,等到张绣与刘表发生矛盾后再分化瓦解对方,用政治和军事手段收服对方。如果急于发起进攻,张绣会和刘表一起抵抗曹军。曹操没有采纳荀攸的计策,出师不利。

至于说郭嘉,他并不是那种对曹操采取死谏的人。他在曹操部下十一年,很少见到他与曹操意见相左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郭嘉善于揣摩曹操的心意,始终以曹操的意志为准则办事。曹操为此曾经夸奖他,说“臣策未决,嘉辄成之”。从这方面来看,郭嘉做得最多的事,是为曹操的计策添砖加瓦,谋划完整。因此,曹操决定出兵东吴,郭嘉只会想方设法去完善这个选择,而不会去阻止他。

因此,如果郭嘉活到了夺取荆州的时候,他是不会阻止曹操的出兵决策。而且即便是郭嘉出言阻止的话,曹操也不会采纳。因为在那样的有利形势下,曹操不因势利导夺取胜利,以后就很可能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作为曹操,他无论如何也要尝试一下,万一能够夺取整个东南呢?至于说遭受赤壁之战的惨败,只能归结于命运了。

结语:

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他痛哭郭嘉,说郭嘉要是还在的话,自己不会遭此惨败。其实他哭的不仅仅是郭嘉,同时也哭的是自己命运多舛,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其实,即便是郭嘉当时还活着,他也无力影响曹操的选择,阻止赤壁之战的爆发。

这是因为在当时那种极为有利的形势下,任何人都不会轻易放弃那种机会。曹军上下都士气高昂,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在这种气氛中,贾诩的反对意见被轻易否决了。郭嘉若在的话,他也不会违背曹操的意愿行事,去阻止曹操出兵的选择。最后赤壁之战还是会爆发的,至于谁胜谁负就看命运的安排了。

标签: 曹操郭嘉

更多文章

  • 曹操对司马懿也产生过怀疑,为何不先下手杀了他?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司马懿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对司马懿心存疑虑,为何生前没有当机立断,杀掉他以绝后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此人生性多疑,做事又心狠手辣。为了曹魏将来的长治久

  • 刘备在托孤时对诸葛亮说的话有什么用意?是试探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诸葛亮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托孤之时,为何对诸葛亮要说君可自取,此举产生了什么后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曾语重心长地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

  • 在曹操、曹丕和曹睿这三位君主中,司马懿对谁最忌讳?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司马懿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司马懿长期服务曹魏,在曹操、曹丕和曹睿中,谁是他最害怕的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曹操时代起,司马懿就开始侍奉曹家。他勤勤恳恳地为曹家

  • 关羽为什么这么重视襄樊?如果他攻下襄樊又会是什么后果?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襄樊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水淹七军,逼得曹操想要迁都,如他夺取襄樊历史会变成怎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是他军事生涯的绝唱。在这一战中,关

  • 在荆州之战中,关羽统领的荆州军队到底有多少人马?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荆州之战,关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对刘备军队的建设功不可没,他镇守荆州时,手下有多少兵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刘备、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对荆州的重要性有着明确的

  • 张郃究竟有什么能力,让刘备、诸葛亮对他很是忌惮?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郃,刘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郃被张飞打得一败涂地,为何刘备和诸葛亮,都对张郃十分忌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为河北四庭柱的张郃,在投降曹操后就受到了重用。他跟随

  • 在刘表向刘备提出要将荆州交予他时,刘备为何拒绝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表,刘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早想占有荆州,为何刘表把荆州转让给他,却遭到了他的拒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刘备的一生中,有多次重要的选择。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

  • 曹操能够收揽天下各路英雄,为何却不能得到关羽的忠心?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关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收服人心的方法屡试不爽,关羽为何无动于衷,一心要回归刘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时期,关羽的经历最为传奇。他是在刘备、曹操这两

  • 如果诸葛亮不斩马谡,会不会让他为街亭之失戴罪立功?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马谡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街亭之战后,如果诸葛亮不诛杀马谡,会让他戴罪立功以观后效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最器重的人才就是马谡,可是正是马谡在街亭之战中坑

  • 刘备原本已经有了荆州四郡,为何还要向孙权借南郡?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孙权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向孙权借南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赤壁之战后,刘备出兵占领了荆州位于长江以南的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有了自己的立脚点。他派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