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一条鞭法:明代嘉靖时期,由张居正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

一条鞭法:明代嘉靖时期,由张居正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768 更新时间:2024/1/27 8:55:16

“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之后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清代的摊丁入亩,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

一条鞭法的背景

中国明代徭役原有里甲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其中以里甲为主干,以户为基本单位,户又按丁粮多寡分为三等九则,作为编征差徭的依据。丁指十六至六十岁的合龄男丁,粮指田赋。粮之多寡取决于地亩,因而徭役之中也包含有一部分地亩税。这种徭役制的实行,以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广泛存在及地权相对稳定为条件。但随着时间的变迁,尤其是到了明朝后期,明初所制定的徭役赋税制度已然被破坏殆尽。

首先,随着明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日益资本化,土地兼并也逐渐加剧,地主豪强,勾结官府,强占农民的土地,并运用一切可行的手段来逃避相应的赋税。加上明朝中后期,宦官掌权,操纵朝政,卖官鬻爵和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为了迎合爱财的宦官,各地官员拼命搜刮民脂民膏。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侵蚀了税基,造成了国家赋税急剧减少。

其次,朝廷开支逐步加大,财政十分困难。皇室、宗室奢侈腐化的巨额开支,国家机构中繁冗官员的俸禄,用于抵御浙江、福建倭寇和北方少数民族俺答侵扰的庞大军费支出等,使得当时的财政入不敷出。

再次,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交易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力被削弱。不少农民弃农从商,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前迈进,而商品经济的繁荣带动了白银货币的流通。白银的广泛使用为“一条鞭法”实施折银征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最后,明代万历之前,江南实行的征一法,江西的鼠尾册,东南出现的十段锦法,浙江、广东出现的均平银,福建出现的纲银法,都具有徭役折银向田亩转移的内容。这些改革虽然只在部分地区实行却为一条鞭法的提出积累了经验。

明政府为解脱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而改弦更张是一条鞭法产生的直接原因,而明代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和封建徭役经济的衰落、解体则为其产生准备了基本的但也是决定性的物质条件。

一条鞭法的内容

“一条鞭法”据《明史》记载: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将过去按户、丁出办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摊派;赋役负担除政府需要征收米麦以外的,一律折收银两;农民及各种负担力役户可以出钱代役,力役由官府雇人承应;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征解赋役的“民收民解”制,改为“官收官解”制。

具体来讲就是:

(1)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

针对当时存在的占地多者田增而税减的情况,只有从清丈土地入手,才能做到赋役均平。仅据部分清丈的结果,就增加了土地2.8亿亩,使不少地主隐瞒的土地缴了税。

(2)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

实行一条鞭法以前是赋役分开。赋以田亩纳课,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实行一条鞭法以后,全部简并为一体。将赋归于地,计亩征收;把力役改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由于赋役统一,各级官吏难以巧以名目。因此,丛弊为之一清,使税赋趋向稳定,农民得以稍安。

(3)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我国古代田赋,唐以前基本上都是征实。唐代两税法虽以货币计算,但缴纳仍折实物。代征税,只是偶有折银。元代科差虽行色银,但积粮仍为谷粟实物。唯自明代一条鞭法实行以后,不仅差役全部改为银差,而且田赋除苏杭等少数地区仍征实物以供皇室食用之外,其也均已一律改征折色,即折为色银。

与此同时,赋役征课也不再由里长、粮长办理,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征收,解缴入库。从此,不按实物征课,省却了输送储存之费;不由保甲人员代办征解,免除了侵蚀分款之弊,使征收方法更臻完善。

一条鞭法的实施

首次提出

嘉靖九年(1530),户部尚书梁材根据桂萼关于“编审徭役”的奏疏,提出革除赋役弊病的方案:“合将十甲丁粮总于一里,各里丁粮总于一州一县,各州县丁粮总于一府,各府丁粮总于一布政司。而布政司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内量除优免之数,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斟酌繁简,通融科派,造定册籍”。

嘉靖十年(1531),御史傅汉臣把这种“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的方法称为“一条编法”,也即后来的“一条鞭法”。

开始试行

实行较早的首推赋役繁重的南直隶(约今江苏、安徽)和浙江省,其次为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但这时也只限于某些府、州、县,并未普遍实行。由于赋役改革触及官绅地主的经济利益,阻力较大,在开始时期进展较慢,由嘉靖四十年至穆宗隆庆(1567~1572)的十多年间始逐渐推广。

推行全国

张居正在万历六年(1578)下令清丈全国土地,清查溢额脱漏,并限三年完成。结果国家掌握的田亩数达七百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比弘治时征税田额增三百万顷。在这个基础上,于万历九年(1581)采用一条鞭法,作为全国通行的制度。

鞭外加派

一条鞭法推行全国不久,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死后,一条鞭法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者。更兼之后官场腐败更加严重,诸弊丛生。最严重的便是明朝末年的“三饷”加派。上行下效,“三饷”之外,鸭饷、牛饷、禾虫等饷也堂而皇之的出现。至此,一条鞭法破坏殆尽。

一条鞭法的结果

据史料记载,自正德以来太仓银库的收入总数,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正德初年149万两,嘉靖十一年(1532)243万两,嘉靖二十八年295.7116万两,隆庆元年(1567)23万两,万历五年(1577)435.94万两,天启时327万余两。

一条鞭法的实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经济危机,缓和了政治危机,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也给处于走下坡路的明朝一线曙光。

标签: 一条鞭法明代

更多文章

  • 12世纪:金国灭亡辽与北宋,与南宋长期对抗的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国,南宋

    12世纪指公元1101年至公元1200年。该世纪处于金崛前后灭亡辽与北宋,与南宋长期对抗的时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徽宗继位后专好享乐,对朝政毫无兴趣,他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等。赵佶的生活糜烂,喜好逛青楼。还大兴土木,听信道士所言,在开封东北角修建万岁山,后改名

  • 13世纪:成吉思汗崛起建立幅员辽阔的蒙古帝国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吉思汗,蒙古帝国

    13世纪指公元1201年至公元1300年。该世纪处于成吉思汗崛起建立幅员辽阔的蒙古帝国时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204年乞颜部领袖铁木真征服了蒙古高原各部。公元1206年春天,铁木真获得尊号“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国号“大蒙古国”。蒙古人是(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

  • 为什么西方国家开发出了烤面包的技术,而中国古代是蒸馒头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馒头

    为什么古代中国人不会烤面包?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如果对比“中外主食史”的话,“中国人吃馒头”与“外国人吃面包”的景象,确实对比鲜明。这也叫好些吃货们大惑不解:既然都种小麦,都以面粉为主食。为什么中国的老祖宗们没有开发出“烤面包”技术,反而蒸了千百年馒头呢?说这事儿,就得先明确一个

  • 隋朝与唐朝有什么特殊之处,史学家为何会合称“隋唐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朝,唐朝

    翻开历史,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自汉末三国至南北朝时期长达近四百年分裂的局面。隋朝存在时间很短,只有三十七年,但却以“政治清明,国家富强”而文明于世,其辉煌程度被历史学家所肯定。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从分裂到统一的王朝,往往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不会长久,这也是历

  • 清河崔氏: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黄巢起义后随之消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河崔氏,汉朝

    清河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源自姜姓,因以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在春秋时为齐国公卿之一,齐景公时因政治斗争逃往鲁国避难,继任鲁国卿大夫,仕宦罔替,至秦统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朝时崔意如担任秦大夫,其长子崔伯基在西汉时期,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东汉以后成为

  • 齐国东郭姜生平经历如何?东郭姜的历史评价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郭姜,齐国

    东郭姜生平经历如何?东郭姜的历史评价是怎样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郭姜简介东郭姜,姜姓,东郭氏,名不详,因嫁齐国棠邑大夫棠公为妻,故又称棠姜。棠公死后,东郭姜改嫁齐国大夫崔杼。后来东郭姜与齐庄公私通,导致丈夫崔杼弑君,杀害齐庄公。齐庄公死后,崔杼立齐景公为君,自为宰

  • 世卿世禄制:商周时期天子或诸侯之下,世世代代由父死子继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世卿世禄制,商周

    世卿世禄制的施行年代是什么时候?世卿世禄制是怎样废除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世卿世禄制简介世卿世禄制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

  • 王朝云:宋代女性人物,著名词人苏轼的红颜知己与侍妾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王朝云,宋代

    王朝云生平经历如何?后世如何纪念王朝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朝云简介王朝云,字子霞,吴郡钱唐人。宋代女性历史人物,大文豪苏轼的红颜知己和侍妾。早年家境清寒,沦落歌舞班中,成为西湖名伎。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因而

  • 两税法是由谁提出来的?两税法的实行对唐朝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两税法,唐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建议实

  • 古代任何行业都离不开商人,但历代统治者为何要重农抑商?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人,重农抑商

    自有“交易”开始算起,商人的历史已高达几千年了,可以说古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商人,但商人的地位却一直得不到重视,只能排在“士农工商”的末尾,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代任何行业都离不开商人,但历代统治者为何要重农抑商?古代施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绝不是偶然,因为当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历代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