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姜维的能力确实比魏延稍差,为何被诸葛亮选做接班人?

姜维的能力确实比魏延稍差,为何被诸葛亮选做接班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631 更新时间:2024/1/7 19:11:51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姜维明明比魏延差,为何诸葛亮选择他做接班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演义中,诸葛亮确实对姜维是非常看重的,自姜维加入蜀汉阵营后,长期是跟随在诸葛亮的身边学习的,可以说诸葛亮确实是有栽培姜维的意思,而且在姜维加入蜀汉阵营之初,诸葛亮就曾说过这样的话。

原文:维寻思良久,前有孔明,后有关兴,又无出路,只得降之,遂下马而降。孔明慌忙下车而迎,相叙甚爱,维不胜感激。孔明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愿尽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当尽授之,汝宜倾心而报国也!”维大喜拜谢。

当时姜维走投无路,不被魏军所容,只能无奈地投降诸葛亮。而诸葛亮见姜维愿意投降,慌忙下车相迎,可谓是给足了姜维面子,搞得姜维不胜感激,受宠若惊。而除了样子上做得非常到位,诸葛亮在话语上,也给了姜维一个很大的许诺。诸葛亮直接说我自从隆中出来后,到处找徒弟,就是没找到如愿的,今天遇到姜维你,我的心愿可以了了。跟着我吧姜维,我把我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你!

诸葛亮的这一番话,可谓是直接把姜维给镇住了。原本姜维只是一个败军之将,没想到竟然会得到如此礼遇,而在演义中,诸葛亮号称卧龙,刘备之所以能够奠定蜀汉基业,三分天下,诸葛亮居功至伟,当时诸葛亮的名声已经是名扬天下了,天下人都知道,诸葛亮这个人,有才!面对诸葛亮的如此许诺,姜维还能说什么呢?一个天下公认的天才想要收你为徒,你难道还会拒绝?姜维又不傻,诸葛亮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来了,除了大喜拜谢,还能干啥?以后咱姜维就是丞相的人了!

从后面的发展我们也能看到,诸葛亮也是说到做到了的,说了要传授毕生所学,就把姜维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姜维后期如此厉害,诸葛亮还是出力不少的。综合这些事情来看,说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一点也不为过!只不过姜维接班的是诸葛亮身上的本事,而不是丞相之位!

对比姜维和魏延,实际上大多数人心里都会有一杆秤的,那就是姜维的能力确实比魏延稍差。从武力上来说,魏延号称五虎之下第一人,面对超一流高手黄忠,魏延多次表示不服,说黄忠你老了,敢如此挑衅黄忠,说明魏延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厉害的。而且在诸葛亮北伐时期,面对张郃,诸葛亮一般情况下都是考虑的派出魏延应对而并非是姜维,说明在大家看来,魏延在武力这块确实是强于姜维的。

除了个人武力,在军事能力上,魏延也要强于姜维不少。姜维虽然在后期做到了蜀汉大将军的位置,多次领军出征,但是在诸葛亮时期,姜维其实主要还是负责跟在诸葛亮身边打下手,真正上战场作战的还是魏延。而且从跟随刘备入川开始,魏延屡立战功,军事表现颇为不俗,后期甚至做到了蜀汉军事第二人,除了诸葛亮,其他人的军事能力在魏延面前都要稍逊一筹。

综合个人武力和军事才能来看,姜维的能力确实是不如魏延的,那么诸葛亮为何要选择姜维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而非魏延呢?实际上,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姜维的用兵思路和诸葛亮更相近

在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多智近妖的存在,他基本是算无遗策,罕见敌手。大多数人最多就是精通一两样才能,但是诸葛亮不同,他是样样精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诸葛亮几乎是无所不通。在处理国政方面,诸葛亮非常有一套。夷陵之战,刘备大败,蜀汉军队精锐几乎损失殆尽,之后刘备更是撒手而去,留给诸葛亮一个千疮百孔的蜀汉。当时蜀汉内部动乱不断,人心惶惶,各大势力风起云涌,而外部东吴依旧是在虎视眈眈。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通过其高超的治国能力,成功的安抚了蜀汉众人,使得蜀汉平安地渡过了这一危险时刻。经过几年的发展,蜀汉又一次被诸葛亮打造成为了一个富强的国家。

除了超强的治国能力,诸葛亮在军事上的表现也是颇为不俗。蜀汉和曹魏相比,国力弱小,军队较少,然而就是在这种劣势下,诸葛亮数次带领蜀军北伐,压着优势兵力的魏军打,使得魏军只能据城坚守,根本不敢和诸葛亮野战。这在当时社会上是非常罕见的,魏军大多都是北方军队,尤其擅长野战,然而面对诸葛亮时,他们的优势竟然被死死地压制住了,足见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有多么的强悍。相比而言,再看看东吴糟糕的野战能力,要不是有长江天险,估计东吴早就亡国了。

当然了,诸葛亮虽然治国和率军打仗都是非常厉害的,但是他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谨慎!谨慎本身其实是一个优良的品质,但是在战场上,有时候该冒险就得冒险,战场上哪有百分百的胜率?可是诸葛亮在这方面的表现却非常执着,他并不愿意冒一丝风险,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子午谷奇谋。当时魏延建议他带队走子午谷,出奇兵袭击长安,但是未能得到诸葛亮的允许。最终诸葛亮选择了最稳妥的方式北伐,结果连续数次未能取得胜利。

关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历来有很多讨论,我们在此暂且不说这个计划能不能成功,就这种战略思想,其实就能看出魏延和诸葛亮的用兵不同之处。这其实也是诸葛亮不喜魏延的原因之一,因为在诸葛亮看来,魏延的用兵太过于冒险,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相反,他倒是更看重姜维的用兵。

原文:孔明曰:“吾放夏侯楙,如放一鸭耳。今得伯约,得一凤也!自古云:‘千兵易得,一将难求。’正谓此也。吾观伯约行兵用计,与吾相同,故喜爱无限。今已得三城,可图大事矣!”

从诸葛亮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比较看好姜维的用兵思路的,他认为姜维的行兵用计和自己很像,所以非常喜欢姜维。事实上,这也不能怪诸葛亮,毕竟人嘛,总是喜欢和自己比较像的人。诸葛亮一身的本事,如果传授给一个不认同他观念的人,那么就算诸葛亮倾囊相授,那这这个人也学不到多少。而如果这个人发自肺腑地认同自己的观念,教起来肯定会事半功倍,姜维,就是那个认同自己用兵思路的人!

二、诸葛亮和魏延的脾气不对付

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对魏延的评价:此人有反骨,不能久留!魏延也算是比较冤枉了,反骨这种事,谁说得清楚啊。实际上呢,诸葛亮之所以说魏延有反骨,主要死后因为魏延杀了长沙太守韩玄。

当时关羽率兵进攻长沙郡,黄忠负责防守,由于黄忠放了关羽一马,遭到太守韩玄的猜疑,差点将黄忠给杀了。魏延见黄忠是个人才,不忍黄忠身死,于是带人解救了黄忠,并顺便将太守韩玄也给杀了,之后更是打开长沙城门,放关羽入城,可以说,关羽能成功的攻克长沙城,魏延居功至伟。

结果诸葛亮因为魏延杀害上官(韩玄),怕魏延之后再干出这种事情,所以让刘备把魏延除去算了。最终,在刘备的求情之下,魏延才算是保住了性命。经此一事后,魏延脑后有反骨之事算是传遍了蜀汉阵营。还好有刘备罩着魏延,他怕诸葛亮再次对魏延不利,所以将魏延带在身边,参加了攻打益州之战,之后更是让魏延镇守汉中,令众人吃惊。刘备破格提拔魏延,无疑是对外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魏延是我刘备之人,不要再对他有偏见了。这个效果还是不错,不过魏延这个人,脾气还是有点不太好的,和同僚的关系不好,之后更是再一次惹怒了诸葛亮。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时期,面对司马懿的坚守不出,决定使用伏击策略。他希望魏延主动请战,拦截张郃的退路,因为在整个蜀汉阵营中,就数魏延的战斗力最强了,结果魏延面对诸葛亮的目光和暗示,没有任何表示,不愿意参战,这使得诸葛亮心中颇为不爽。此战过后,诸葛亮又命魏延、张嶷、杜琼、陈式四将引兵出箕谷,由于战事变动,诸葛亮让邓芝传令,让大家停止前进,结果魏延对诸葛亮不满,撺掇其他将领冒进,最终遭到了魏军的埋伏,大败而回。而由于魏延这一次的无礼和不听军令,诸葛亮对魏延已经是暗下杀心了。

原文:邓芝回见孔明,言魏延、陈式如此无礼。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烈而重之。吾昔与先帝言,久后必生患害。今已显露,可以除之。”

从诸葛亮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魏延是非常不满的,现在魏延竟然不听军令,于阵前挑唆其他将领,于是下定决心,要将魏延给杀掉。诸葛亮本身就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不看好魏延,结果由于刘备的插手,只能暂时留用魏延,毕竟魏延的战斗力也确实是不错,但之后魏延性格高傲,对诸葛亮并不服气,最终引起了诸葛亮的厌恶,欲处之而后快。这种情况下,诸葛亮都想杀魏延了,又怎么可能把本事传给魏延,让魏延做接班人呢?

标签: 姜维魏延

更多文章

  • 如果诸葛亮让魏延去镇守街亭,为何说是可以守住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魏延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如果诸葛亮派的是魏延,能否守住街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街亭之战大家都是比较熟悉了,当时诸葛亮第一次发动北伐,命赵云率疑兵拖住曹魏大军

  • 如果刘封出兵救关羽,刘备还有争夺天下的希望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封,关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如果刘封出兵救了关羽,对三国局势有何影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封是刘备的义子,他原本姓寇,因为刘备常年无子,所以收下刘封,以作子嗣。

  • “孙权百般强调,关羽杀不得”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权,关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权百般强调关羽杀不得,为何吕蒙执意要杀,是私人恩怨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一度将曹

  • 在正史中,司马懿为什么要让张郃去追击诸葛亮?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张郃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郃被乱箭射杀,真的是司马懿“借刀杀人”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的前中期,张郃还并不是非常的出名,但是到了后期,张郃的地位和名气

  • 于禁是无奈之下选择了投降,为什么就被如此区别对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于禁,投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于禁一生只打了一场败仗,就被彻底踩入泥潭,曹操为何如此绝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忠是刘备手下猛将,在正史中他与关羽、张飞、马超、赵云

  • 徐晃是一个非常机智的猛将,为何却直接冲向了孟达这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徐晃,孟达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国时期,此人是如何一战斩杀曹魏名将徐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史中徐晃是得到了善终的,所以谈孟达杀徐晃这件事,我们仅以三国演义为讨论

  • 为何雄才大略的曹操,在汉中之战还未结束时选择了撤退?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汉中之战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雄才大略,兵力远超刘备,为何汉中之战时他却打不过刘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中之战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开始,直到建安二十

  • 许褚的武力为何只略高于典韦,低于吕布、赵云和马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许褚,武力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此人武力强悍,曾战平吕布赵云典韦马超,为啥独独败给关羽张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说许褚战平过吕布、赵云、典韦、马超,这里面还是要分

  • 关羽沿途过关斩将时,为何说夏侯惇是被逼无奈才追杀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夏侯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为何偏偏放过此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在听说刘备的下落后,急于离开曹营,结果走得太急,连通关文书都搞忘了找曹操要

  • 当司马懿篡夺曹魏大权时,为何大臣们和太后都支持他?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曹魏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夺取曹魏大权,为何太后大臣都站在他这一边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魏在曹丕、曹睿的手中,其实都是非常强大的,而这两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