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神童之张仪挖洞苦学艺,其聪明才智彰显在哪里?

古代神童之张仪挖洞苦学艺,其聪明才智彰显在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84 更新时间:2024/1/17 1:05:02

张仪,战国末期魏国人,约出生于公元前345年。他和苏秦同是鬼谷门下,同修纵横术。苏秦以“合纵”策略而挂六国相印,成为战国末期的显赫人物;和苏秦的“合纵”相反,张仪用“连横”策略获得秦国信赖,被封为相,蜚声于六国诸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张仪出身贫寒,但生来聪明伶俐,自幼能说会道。他虽然无钱,但为了有书可读,总是千方百计地接触那些有钱读书的孩子。也不知他用的是什么方法,那些孩子每逢下学之后,顾不上回家,便急着把书借给他看,并且把老师在课堂讲的东西原原本本地教给他。有的孩子见他酷爱读书,竟不惜冒着挨打挨骂的危险,争着从家中偷出各种各样的书送给他。而张仪则是来者不拒,捞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到七八岁的时候,他就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因此,当时就有人说他人小鬼大计谋高。

在他十岁那年,发现一本叫《尚书》的书,很是爱读,却没钱买,非常着急。有一天,他忽然对那些借给他书的孩子们说:“感谢诸位帮忙,现在你们所有的书我基本上都读完了,没有更多的知识能满足我。昨天晚上,突然有位自称叫鬼谷子的老先生给我托梦说,他隐居鬼谷山,山上有世间读不到的书,让我前去拜师求学;他还告诉我临去前向诸位告别,表示感谢,说没有平时你们对我的帮助,给我书读,我是没有资格去他那里拜师的。”

有个小朋友一听,争着插话说:“那肯定是位神仙吧?不然怎么知道我们借给你书读呢?”另一个接着说:“听说真有个鬼谷山,从这里向西几万里,你可怎么去呢?”

张仪说:“我知道,家中贫寒,是没有钱让我去上山拜师的;不过,我不怕,就是沿路乞讨,我也是要去的;如果鬼谷子老先生知道我靠乞讨上山,念我心诚志坚,说不定会更加喜欢我。”

众人一听,都争着说:“决不可以,既然神仙知道是我们帮你读的书,我们如果让你乞讨上山求学,鬼谷子老神仙知道了定会责备我们的!没钱不要紧,我们大家凑!”于是,你十个,他二十,有的身上没带,就找借口向家里要,不到两个时辰,就凑了四五百钱。张仪高兴地说:“就算我借大家的吧,将来如果我有了钱,一定还给诸位。”

张仪想着,这么多钱,能买多少书?可他又一想,书不买了,索性真的去上山学艺。他回家把想法给父母一说,父母觉得他有志气,也很同意。因为他没敢说骗其他人的钱,所以父母又向亲友借了些钱给他做盘缠。

张仪来到鬼谷山,在拜鬼谷子为师时,为了说明自己求知心切,把自己为了达到读书的目的所做的一切,如实告诉了师傅。鬼谷子听了,笑着说:“你张开嘴,伸出舌头让我瞧瞧。”张仪张开嘴,把舌头伸了出来。鬼谷子看后接着说:“好吧,我看你的舌头尖且长,约有三寸,多言而不烂,就学点三寸不烂之舌的技艺好了!”于是,鬼谷子便让张仪和先来的苏秦一块学习

纵横学。

“纵横学”,是一门游说性学问,说得白一点,就是“横说横有理,纵说纵有理”。这对善于辞令的张仪来说,正对口味,所以学习

起来如鱼得水。故此,他加倍努力,多苦都不怕。

这一天,张仪为了不影响别人,也不受别人影响,便在山后挖了个两丈多深的大洞,每当鬼谷先生上课完毕,他便一人下到洞中,边看书,边演讲。有时还自讨苦吃,越是讲得口干舌燥的时候,他讲得越来劲,越是不喝水、不休息;嗓子越是沙哑,他讲的声音越大,甚至可着嗓门喊。

鬼谷子发现后,问他为何如此折磨自己,他说:“孟子过去说过,上天将要把重大责任落到某个人身上的时候,就一定要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他心灵震动,性格坚韧,完成大业啊!”鬼谷子听了,心中很是高兴,又单独传了他不少绝技。

有一天,鬼谷子将苏秦、张仪同时叫到房内说:“你们每人去后山挖一个洞窖,然后分别在窖内发挥平生所学进行演讲,谁能先把我说得哭泣流泪,谁就可以下山去说服人君,建功立业。”张仪说:“师傅,我早已挖了洞窖,能用吗?”鬼谷子说:“可以。”苏秦说:“我和张仪同用一个洞窖可以吗?”鬼谷子说:“也可以。”

比赛开始,苏秦下山心切,第一个进窖演说,口若悬河,声情并茂。张仪听了,感到虽然生动,但空而无实,准得挨师傅批评,心里替他捏一把汗。但鬼谷子没有听完,便落下泪来,同意他下山。

接着是张仪进洞,假说真演,事理相合,寓意深刻,但直到演说完毕,才使师傅落下泪来,也准予他下山。但张仪感到自己学业尚未完成,不愿下山,求师父留下自己继续学习

,得到师傅同意。

公元前284年,苏秦使用反问计,使有秦国参加的六国“合纵联盟”击败了齐国,才使齐滑发现苏秦是个大间谍。结果苏秦还未来得及离开齐国,就被齐湣王下令逮捕五马分尸了。从此以后,张仪才开始使用“连横”策略,使秦国用又打又拉、远交

近攻的方法,各个击败了其他六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伟大事业。

标签: 古代张仪

更多文章

  • 古代神童之屈原少年课外求智,其聪明才智彰显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屈原

    屈原,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官至左徒,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在一个王公贵族之家。他的父亲在楚国不仅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大臣,对子女从小要求严格,注重教育。由于他的哥哥身有残疾,不能入朝做官,父亲便寄厚望于他这个小儿子的身上,三岁时教他识字,五岁时向他灌输做人的道理。屈原本人自幼不但天

  • 古代的杖刑到底有多严重?为何施行之后就出了人命?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杖刑

    在中国古代的“五刑”之中,“杖刑”是排在第二位的,通俗一点说,就是拿大棍子打人的屁股。实际上,最初的“杖刑”和“笞刑”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不过施刑的部位不一定是在屁股上,而是在背部,这就导致很多受刑的罪犯因此丢了性命。因此,从唐太宗时期开始,“杖刑”和“笞刑”正式分家。在唐朝的律法之中,杖刑有着从6

  • 古代女子出嫁时为何会有陪嫁丫鬟?丫鬟的作用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陪嫁丫鬟

    古代有钱人陪嫁丫鬟,是用来干杂活,还是真的用来暖床?到底是什么用意?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古今社会在许多地方都有非常大的差别,比如在等级这一方面,特别是男女地位这一块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古代社会是典型的男尊女卑型社会,所以女人是非常没有地位的,即使是富贵人家的女子虽然也有众人伺候,也常常不允许抛头露面

  • 古代的免战牌真的有用吗?挂上它之后双方必须停战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免战牌

    关于免战牌,在《说岳全传》中这样写到过:“城上即将‘免战牌’挂起,随你叫骂,总不出战。”似乎免战牌的威力十分神奇,只要把它挂出来,即使打不赢了,也可以使得对方被迫休战,来换得己方一个休整的好机会,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免战牌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

  • 历史上执掌朝政的女强人都有谁?女皇武则天必定榜上有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女皇,武则天

    中国历史有人认为是属于男人的历史,但其实女人对于一个朝代的更迭、一个国家的兴衰也会有重大的影响,她们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堪比男性。我国历史上就有3位女强人,她们对历史有绝对的影响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窦漪房,窦漪房是寒门出身的女子,但窦漪房却凭借着自己一步步的努力走

  • 为什么宋江一定要向朝廷招安?不接受招安会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江,招安

    《水浒传》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了,基本上我们小的时候都会熟读这本著名的著作,很多的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宋江一定要向朝廷招安呢?他们已经在梁山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为什么还要去获得朝廷的满意,而且在招安的过程中他的奴婢阿谀奉承的嘴脸更是让人讨厌,很难让人理解这么多优秀的人为什么一定要上赶着去给朝廷卖力。下面趣历史

  •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迟迟不传位给太子?为何一直要做到死为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帝,古代

    都说权力是一杯毒酒,其实,说是毒品反而更加合适,凡是掌握了权力的人,有几个能够放手的?尤其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真的能够说放就放?要知道皇家可没有什么人伦常情,在无比诱人的权力面前,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最真实和邪恶的一面,为了权力,兄弟相残、儿子弑父屡见不鲜。皇帝们不愿意退位只是为了享受权利而已,别的什

  • 为何要将古代的犯人送到边关?边关在古代的作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边关

    古代动不动就喜欢把犯人送到边关,这个边关到底指的什么地方呢?其实古代边关就是两国交界的地方,这般这种地方也是最敏感的,因为一旦跨入别国的领地可能就算是侵略了。所以一般在边关都会有很多士兵驻守,那要这些犯人过去到底是干嘛呢?当然也就是当苦力用了,毕竟这么远的地方大家也都不想去,那就只有挑选这些自己犯过

  • 为何四大丑女都嫁给了高富帅,但四大美女各个下场悲惨?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四大丑女,四大美女

    中国历史上四大丑女都嫁给了高富帅而名垂千古,但四大美女各个下场悲惨,落的红颜薄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代最出名的丑女,首推嫫母。相传,嫫母长的形同夜叉、丑陋无比,因此被后人封为古代四大丑女之首。她开创了“三大发明”,其一发明了“织机”;其二发明了盘线的“拐子”,所以

  • 古代还没有现在的普通话,那么古人是用哪个地方的话交流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普通话

    古代交流用什么语言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中国古代根本没有通用普通话,完全是因时代而使用不同的方言。现代人去了解历史,也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阅读文献,另外一种则是观看影视剧,虽然说的时隔千年,地域也不同,但我们依然能够凭借着这两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