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辽国的音乐文化为什么那么发达?《辽史》中如何记载?

辽国的音乐文化为什么那么发达?《辽史》中如何记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2 更新时间:2024/1/20 22:29:51

契丹人在长期的牧猎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歌舞音乐,其早期音乐简单而质朴,具有原始狩猎和原始宗教色彩,被称为国乐。辽国建立后,辽国皇帝确定其为国乐,也就是辽国在大型聚会、祭祀、宫廷礼仪等场合演奏的音乐,经都要有皇帝的参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原音乐占据主导的情况下,辽国皇帝并没有忘记对传统国乐的扶植。《辽史》记载,辽太宗精通音律,曾派宫廷乐官到民间进行传统曲调的采集,并将中原地区传来的音乐和传统音乐进行交合,使得辽国国乐保留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同时和中原音乐进行了曲调、演奏、演唱的搭配。为显现国乐的重要,辽国皇帝将国乐尊为上乐,其地位在其他音乐曲种之上。

据《辽史》记载,在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期,辽军攻破后晋都城后,耶律德光把后晋所有的乐谱、乐架,以及所有与艺术有关的书籍、艺人、器物统统转移到辽国。这次对后晋的掠夺,极大丰富了辽国的化艺术,辽代的许多音乐形式也由此形成。

除了传统的国乐,辽代音乐中还出现了雅乐、大乐和散乐等艺术形式。

辽代大乐完全继承唐代大乐的音乐特点,且雅俗共赏,能够调节现场气氛。在辽国宫廷中,设有独立的大乐机构,排练和演奏规模都很大,经常演奏唐代闻名的乐曲。《辽史》记载,在辽圣宗统和元年册封太后和天庆元年为太上皇祝寿等场合都曾演奏过大乐。

《辽史》记载,多在宫廷演奏的大乐的音调,唐代有七宫、七商、七角、七羽和二十八调。到了辽代仍然沿用,只是名称不同,“七宫”被称为“娑陁力旦”,“七商”被称为“鸡识旦”,“七羽”被称为“般涉旦”,这都是契丹语的音译。而二十八调的具体名称则完全与唐代的名称相同,沿用了汉音。

辽代大乐所使用的乐器,在《唐书》中均可以寻得,只有很少的不同,《辽史》较《唐书》所记载的乐器,增加了筑、大箜篌、小琵琶、吹叶、尺八笛、员鼓、贝,减少了楷鼓、桴鼓,并且《唐书》中的乐器都是一人演奏,《辽史》中毛员鼓、贝的演奏则都是两人。

而对于在重大场合演奏的雅乐,唐代有“熊罴部”,表演时要搭一丈多高的台子,在上面演奏雅乐,也被称作“十二案”。《辽史》也有相关记载,“辽杂礼,朝会设熊罴十二案,法驾有前后部鼓吹,百官卤薄皆有鼓吹乐。”从《辽史》里,我们可以更详细地看出“熊罴部”演奏的具体情况。

在民间,散乐则十分流行。“散乐内容广泛,像角抵、百戏、骑射等娱乐表演都属于散乐,在民间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契丹人善歌舞,一般是先作歌词,然后用乐器谱调成曲。曲成后,再用乐器伴奏演唱。有的是自己伴奏自己唱,即自弹自唱,有的是由别人伴奏自己演唱。”段秀华说。

辽朝散乐受唐朝和五代后晋影响极深,在此基础上与契丹族民间艺术相融合,建立起的一种类似宫廷音乐的形式。《辽史》中有记载,其演奏乐器有:觱篥、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筝、方响、枝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与拍板等。散乐由12人组成,是一支完整的表演队伍。乐队呈两排,前排第三人下,有一低矮的舞蹈者,随着节拍翩翩起舞。

《辽史》记载,公元914年正月,辽国刑部准备处死数百名乱党。在行刑前,刑部准许这些人欢宴一日。这些乱党在酒宴中,或歌或舞,或饮酒作乐,或角抵,或射戏。由此可以看出,散乐这种形式深入到契丹人的生活之中。

标签: 辽国音乐文化

更多文章

  • 建炎南渡发生在什么时候?建炎南渡对宋朝有何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建炎南渡,宋朝

    中国历史上的南渡有三个,一个是西晋永嘉之乱后的衣冠南渡,一个是安史之乱后的衣冠南渡,还有一个就是北宋靖康之难后的衣冠南渡。宋朝人提到的“南渡”,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的最后一个南渡。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炎南渡发生在两宋交替之际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女真人的侵略追

  • 靖康之耻的结果是什么?靖康之耻对宋朝有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靖康之耻,宋朝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公元1127年)是金朝于北宋宋钦宗靖康二年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人在破城之后册张邦昌为帝,建立了傀儡政权“大楚”。随后金人北撤,掳走徽、钦二帝、赵氏皇族、妃嫔、大臣等三千

  • 《存恤高年诏》的作用是什么?为何朱元璋要颁布这个政策?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存恤高年诏》,朱元璋

    朱元璋对天下老年人施以尊重,颁布《存恤高年诏》。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怕有关部门执行不力,就又叮嘱礼部尚书,要以皇帝的名义再次重申一下这项政策。在朝廷的要求和带动下,各地形成了尊老养老的风气,赡养老人的要求也渗透到各地家法族规之中。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尊老可以说是在任何时

  • 鱼鳞册在历史上是怎么发展的?明朝的鱼鳞册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鱼鳞册

    鱼鳞册,又称鱼鳞图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丈量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表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由于田图状似鱼鳞,因以为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发展宋时婺州等地即曾编造。明洪武年间命各州县分区

  • 唐朝时期唐三彩是怎么制作的?制作的工艺顺序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唐三彩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而工艺唐三彩的制作则相对粗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

  • 唐朝的唐三彩有哪些制作工具?工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唐三彩

    唐三彩在烧制过程中需要不少工具,了解这些工具,对于了解唐三彩制作技术以及更好地掌握鉴定方法,都是十分必中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三彩作为陶瓷的一种,制作陶瓷的工具同样适用于唐三彩。制作瓷器的主要工具用于瓷器制坯的轮车、模型以及入窑装烧的各种窑具等。轮车亦称辘轳。主要

  • 唐玄宗为什么建花萼相辉楼?花萼相辉楼是怎么毁坏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玄宗,花萼相辉楼

    花萼相辉楼,简称花萼楼,是唐玄宗在位是建造,意为纪念兄友弟恭,位于京师长安兴庆宫(今日西安市兴庆宫公园)之内。花萼楼是最早称楼的宫廷建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建筑史上,花萼相辉楼达到了唐代建筑的顶峰,是兴庆宫各种宫殿建筑的精华,在开元天宝年间声誉齐天。可惜后唐的

  • 唐代著名建筑沉香亭简介,李白在此作出清平调三首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沉香亭,唐代

    如果说有什么能把李白、唐玄宗、杨贵妃同时联系在一起,那必然就是沉香亭了。沉香亭,是唐代兴庆宫的一个重要建筑,位于唐长安城兴庆宫内龙池东北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辛弃疾《贺新郎·听琵琶》对其进行了描述,李白《清平调词三首》最为著名。1958年在原址复建,为西安兴庆宫遗址

  • 朱元璋为何要在长安修建城墙?是谁主持修建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城墙

    唐以后长安便不再作为都城,不过历代王朝并没有忘记长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在长安建筑城墙,历代皇帝加以修缮,就是今天现存的西安城墙。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

  • 唐朝长安城最重要的街道是什么?现在还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长安城

    唐长安城规模大,街道款,井井有条,其中以朱雀大街最为著名。朱雀大街,唐朝称为天门街,简称天街,它从唐长安城皇城的朱雀门延伸开去,是长安城的中轴大街,唐朝皇帝往城南祭天所走街道,得名与朱雀门。天街一词得名于韩愈《早春》。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街为隋唐京师长安城朱雀大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