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如何证明他是汉臣,而不是魏臣?

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如何证明他是汉臣,而不是魏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36 更新时间:2024/1/15 7:21:51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荀彧到底算不算汉室的忠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为曹操屡出奇策,为曹操平定了中原地区,在贡献方面上来说,荀彧是居功至伟的。但因为荀彧的政治目标是匡扶汉室,维护大汉江山,而他的主公曹操却在与群雄逐鹿中原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不臣之心。二者之间因为各自的政治企图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至此二人几乎分道扬镳。曹操渐渐疏远了荀彧,最后曹操迫使荀彧服毒自杀。

第一,荀彧本是袁绍幕僚,因为看袁绍有不臣之心,才弃袁投曹。

荀彧本是皇帝手下的“守宫令”,但后续因为董卓携西凉军强势入主京师,专政,乱政,废少帝,立新君,荀彧在这种乱世下为求自保,只好弃官回乡。

后续因为袁绍的邀请,去了冀州,看到了同郡的辛评、郭图都在袁绍手下从事。知道郭图等人都是嫉贤妒能之辈,自己处境堪忧,在加上发现通过与袁绍交流,共事,发现袁绍是一个有不臣之心的人。这不符合荀彧的政治操守,因此荀彧离开了袁绍,投奔曹操去了。

《三国志·卷十》:而袁绍已夺馥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弟谌及同郡辛评、郭图,皆为绍所任。或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以为司马

荀彧发现袁绍有不臣之心主要基于两点:

1.袁绍公开场合鼓吹,拥立刘虞为新帝,不承认董卓拥立的汉献帝,表面扶持汉室,实际和董卓干的都是一样的勾当,都是想挟天子,以令群臣。

2.袁绍的弟弟袁术,无意间得到汉室传国玉玺,袁绍看到后,也想据为己有,两兄弟因为这玉玺而发生了强烈的冲突。

所以说荀彧看到袁绍是一个有狼子野心之人,并不是一个可以匡扶汉室江山社稷的忠臣,因此愤然离去。投入曹操的怀抱。

第二,劝曹操迎奉天子,匡扶汉室,维护东汉政权。

荀彧看到董卓死后,朝廷发生了动乱,荀彧就希望曹操以江山社稷为重,建议曹操效仿晋文公迎封周襄王,率军勤王。

但是此刻的曹操心里也有自己的打算,他现在想的是占地盘,拿下徐州,再去干迎奉汉献帝的事。但是荀彧据理力争。陈述里面的利害关系。建议曹操必须现在就去迎接汉献帝,也再一次告诉曹操,迎接了天子就成为了朝廷的功臣,人心所向,曹操一听,终于听取了荀彧的建议。率兵勤王。

最终的结果是双赢的,曹操奉迎天子迁都许都,成为最大功臣,也成为了最大赢家,他被汉献帝封为丞相,而懦弱的汉室在曹操的扶持下,可以“苟延残喘”下去了。这些都得益于荀彧这个汉室忠臣。

第三,荀彧反对曹操领冀州牧,害怕曹操成为第二个“袁绍”。

曹操率领大军击败袁绍后,最后攻入了邺城,基本平定了北方之乱,一统中原之地,这个时候,属下的说到:“宜复古置九州,则冀州所制者广大,天下服矣”,希望曹操领冀州牧,成为像袁绍一样的强者,军阀,但是荀彧是不同意的,第一,他不希望曹操走袁绍的老路,袁绍就是因为有不臣之心,才会失败的,第二,荀彧是个受儒家思想灌输的文人异士,他的忠君爱国思想太过浓厚,他不会违背自己的内心,所以他才会不顾一切的反对曹操这样去做,但是最终,曹操最终没有听,依然的令了冀州牧,至此,二人的关系已有裂痕。

荀彧因为此事,与曹操产生了矛盾,曹操为了缓解矛盾,曹操多次封赏荀彧,给予钱财,给予爵位,但都被荀彧拒绝了,曹操一看荀彧如此,渐渐开始疏远了荀彧。

第四,反对曹操称王,曹操勒令荀彧自杀,荀彧最后以死明志。

随着曹操的权势越来越大,曹操的不臣之心,已然昭然若揭,曹操暗示手下,向汉献帝建议,封自己为魏王,加封九锡,这些都让荀彧看在眼里,气在心头,当有人再次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荀彧毫不犹豫的就驳斥了回去,说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意思是希望曹操能够以忠君爱国为出发点,当一位君子,而不是一个小人,曹操听后,心中顿时,怒从心起,不在搭理荀彧。

曹操东征孙权,并没有带自己的这位首席谋士前去,而是将他故意撇到了一边,并且曹操在东征的路上派人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尽。荀彧死后不久,曹操加封魏王。

《魏氏春秋》: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

荀彧作为曾经曹操最有利的支持者,因为为了维护汉室江山而与曹操交恶,又因为荀彧知道生死事小,名节为大,自己也没有能力在去反对曹操的篡逆行径,所以最终只能以死明志了。

综上所述,荀彧是一位汉室的忠臣,毕竟他最后以死明志。和曹操彻底划清了界限,他的死证明他是汉臣,而不是魏臣。

标签: 曹操荀彧

更多文章

  • 曹操与其他的诸侯不同,他如何打破常规来收买人心?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诸侯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自称上将千员谋臣过百,他是用什么方式收买人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各个诸侯普遍收买人心的方式就是,送钱、送房、送官位、送

  • 从哪个朝代开始,女子的婚姻开始变得不自由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各朝代女子,婚姻情况

    很多人印象里,古代女子出嫁要听从父母的安排,结婚之前甚至连丈夫都没见过,结婚之后又必须一切听从丈夫的,但其实并非如此,那么从哪个朝代开始,女子的婚姻开始变得不自由了?汉朝大将军卫青娶的平阳公主嫁了两次人不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和被称赞,汉武帝的生母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生有一女之后,

  • 古代为什么出现一妻多夫制?这个制度又是怎么消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古代,一妻多夫制

    古代为什么出现一妻多夫制?这个制度又是怎么消亡的?其实这就是典妻现象,把自己的妻子当作器物一般出租给别的男人的这种陋俗,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萌芽。不论是赋税繁重,难以生活;还是受人欺压,走投无路,但拿着自己的妻子抵押给别人换钱糊口,终归是令人不耻的行为,但在古代,尽管朝廷也曾颁布法律禁止,但典妻依然

  • 廖化为先锋时危险程度远远大于关羽,为何却没受箭伤?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廖化,关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廖化身为先锋从未中箭,为何关羽却常受箭伤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乱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天下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 贾元春在回家省亲这一天,为何要戌时一刻以后才出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元春,省亲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王进作为第一个被高俅迫害的人,为什么却没有了后续?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进,高俅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水浒有位高手,林冲也不是他对手,曾将高俅打伤,后来却不知所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王进,他是“九纹龙”史进的师父,北宋年间东京八十万

  • 在王熙凤走向死亡的道路上,谁的行为令人非常不解?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熙凤,死亡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张顺在梁山仅排名第30位,为何死后被追封为金华将军?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顺,梁山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战胜方腊后,宋江也只是被封为大夫,为何张顺却被封为将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梁山好汉这次征方腊,和以往对抗官府的战役很不一样,这是好汉们

  • 朱棣的明长陵有哪些特色?为什么能保存的那么好?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明朝

    众所周知明长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那么朱棣的明长陵有哪些特色?为什么能保存的那么好?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前

  • 王夫人的口碑非常不错,为何结局注定只是水中捞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夫人,结局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