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皇帝故事:历史上汉景帝是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

皇帝故事:历史上汉景帝是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54 更新时间:2023/12/12 22:45:32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景帝的历史故事。

汉景帝刘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时候,他和一个藩王的儿子下棋对弈,那个人就是吴王的太子刘贤,刘贤是太子,刘启也是太子,况且刘贤在吴国的时候尊贵无比,受到父王吴王刘濞的宠爱的重视,这几年吴国国力越来越强大,他们已经有些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了。刘贤在棋桌上争强好胜,出言不逊,刘启也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自然忍不下这口气,你一个小小藩国的太子也敢和我天子的太子相提并论一争高下,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于是一个冲动,就看不惯那刘贤一副小人得志趾气高扬的模样,两手高高举起棋盘,狠狠的砸向了刘贤的脑袋。这刘贤是个短命鬼,一下子就死了,刘启也很害怕,怎么办啊,这可是杀人的事情,他也受到了打击,但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冲动是魔鬼呀!

刘贤死了可怎么办才好,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汉文帝刘恒没有办法,自己的儿子犯了错要惩罚,但是他知道刘启向来知道道理,不会胡乱杀人,更何况对方还是吴王的太子,一定是那刘贤做了什么错事。但是事情已经发生,无可挽回,他只好派人将刘贤的尸体运送回吴国。

吴王刘濞一看,自己好好的儿子,明明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回来的时候就死了,换做是谁的心里都不会好过。他内心的愤怒已经到达了顶点,但是还是有一定的理智,没有立刻就发兵造反。吴王刘濞的心里对儿子的死感到难过,也对皇帝有怨气,认为他包庇刘启,任由刘启杀害刘贤,当使者将刘贤的尸体送到刘濞面前时,刘濞面无表情的说:“这整个天下都是刘家的天下,我儿子既然是在长安死的,那就把他埋在长安就好了,干嘛还要送回来给我!”说完就再也不理会那使者了。使者在吴王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灰溜溜的将刘贤的尸体带回长安了,这样一来二去的,刘恒的心里也来了气,是你儿子无礼在先,有此报应也是应该,刘贤最后在长安埋葬。

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被刘启误杀了之后,就开始不再朝见西汉皇帝,借口说自己有病,不能长途跋涉。刘恒当然会以为这其实是刘濞的借口,他还在怪自己儿子杀了他儿子,刘恒怀疑刘濞已经有了造反之心,于是暗中派人调查吴王是否真的得了病,结果发现吴王并没有生病。刘恒心里更加确定这吴王是想要造反了,于是再有吴国使者来到长安的,他一律扣押。而刘濞眼看着派去的使者被抓,又气又怕,有了反叛的心思。但是他还是得派使者到长安去拜见皇帝,汉文帝问起使者为何吴王迟迟不来觐见,使者回答皇帝:“陛下扣押了吴国的使者,吴王害怕,所以才不敢来长安拜见您。”汉文帝于是释放了关押的使者,为了安抚吴王刘濞,他还赐给了他几案和手杖。汉文帝不是个疑心重的皇帝,经过使者的说服后,他体谅吴王年纪大了,就下令以后吴王可以不用来长安觐见。汉文帝的忍让并没有让吴王有感恩之心,反而助长了吴王嚣张的气焰,觉得汉文帝真是好糊弄,开始暗中联系其他藩王,准备造反。

到了汉景帝刘启的时代,御史大夫晁错给皇帝上奏了一本《削藩策》,讲的就是如今藩国势力太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央的地位,要削弱他们的实力,最终消灭他们。汉景帝和汉文帝时期着手的就是对付西汉的这些同姓的藩王们,晁错的这篇奏章刚好给了他一个机会和计划。在汉景帝连番的削弱藩王实力的行动中,诸位藩王们岌岌可危,这时候吴王他们的造反准备已经十分充足,于是发起了反叛。

叛军起兵的理由是“清君侧”,汉景帝就杀了他们口中的奸臣晁错,但是他们依然不投降,最后汉景帝派大将军周亚夫还有亲弟弟梁王出征,叛乱被镇压。

标签: 汉景帝皇帝

更多文章

  • 皇帝故事:如何评价汉景帝在位时期的七国之乱?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帝,汉景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皇帝故事:晋国国君晋怀公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怀公,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皇帝故事:晋怀公的身世如何?他的母亲究竟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晋怀公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皇帝故事:明英宗为什么会被新皇帝安置在南宫?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英宗,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皇帝故事:孙亮只是孙权幼子,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帝,孙亮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皇帝故事:万历皇帝朱翊钧为何长达30年时间不上朝?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万历皇帝朱翊钧,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皇帝故事:历史上明熹宗朱由校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熹宗朱由校,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街亭之战对蜀汉至关重要,如果换成姜维能守住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街亭之战,姜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姜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街亭之战虽然不像三国时期三大战役那样重要,但是它对蜀汉的进取中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街亭之战如果成功,得

  • 如果诸葛亮让关兴与张苞去守街亭,他们能不能守住?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兴,张苞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兴张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成功机会最大的一次乃是第一次北伐,因为这一次北伐,曹魏对蜀汉根本没有任何防备,直接

  • 自秦国消灭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管治六国故地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秦始皇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